乾隆逢年過節賞賜給大臣的豬肘,為何出宮後都扔給了紀曉嵐?

一誠不染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吳敬梓借明朝官場在《儒林外史》對清朝官員最真實的寫照。所以說扔兩個豬肘子,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是皇帝賜下來的豬肘子,那就不一樣了,那些捧臭腳的官員還不視若珍寶,帶回家裡供起來,跟家裡人和周圍人炫耀一下,這可是皇帝送給我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而且都一樣,這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雍正朝開始就已經在高薪養廉了,所以清朝的官員相對富有的,再加上各種人事可以說清朝養尊處優的滿族官員在先祖的恩蔭下,生活奢侈,又破費。漢族的官員雖然地位上低一些,但是後來一些漢族大臣的興起,比如張廷玉,漸漸和滿族官員形成掎角之勢。在京官員尤其是在祭祀典禮上能被分到肉的官員們,哪個不是富得流油。當然也不是說沒有清官,比如雍時期的李紱。



題主所說的這個肘子就是這樣來的。滿族起源於東北,豬,魚都是那裡特產,豬血腸,殺豬菜都是東北富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滿族信奉薩滿教,薩滿教祭拜的神仙也比較雜,比如狐仙,黃鼠狼仙等等,這些仙口味雖然不一樣,豬和魚基本上是滿族人供奉的必備,而且還有生食的傳統。所以滿族祭祀會受到這個原始宗教的影響,即使供品要煮熟,一般都是白水煮的。不想我們吃的肘子豬肉一樣紅燒,蔥爆,滷水等等有很多料。所以祭祀完賞賜的供品基本都沒什麼味道,也不好吃。帶回去又沒有什麼炫耀的底氣,又不是第一次被賜予,所以脫手就成了大問題,畢竟天子所賜,亂扔就是褻瀆。


所以紀曉嵐就是眾大臣解決問題的最大靠山,原因就是紀曉嵐喜歡吃肉。紀曉嵐喜歡吃肉到什麼程度,正史上倒是記載的很少,野史上可是十分豐富。相傳紀曉嵐愛吃肉,愛吃到一頓飯吃下十盤肉,不論肥瘦皆是他的最愛。紀曉嵐不吃米不吃麵,只吃肉喝一杯茶就是一頓飯。所以在大臣得到祭祀賞賜以後,就會在出宮後送給紀曉嵐,畢竟紀曉嵐有這個愛好,又是皇上替編書的大紅人,也算做個人情了。紀曉嵐也欣然接受,甚至會在轎子裡直接吃起來。


紀曉嵐愛好除了肉食還有就是美女。發現古代野史中文人,高官向來和女色分不開,甚至流傳很多男女陰陽交合有益於補氣,長生這樣的話題。比如白行簡的《天地陰陽圖》,盧汾夢入蟻穴,黃粱夢,邯鄲道等戲曲還有就是現在要說的紀曉嵐。紀曉嵐日御五女,早起,上朝後,午飯後,傍晚,睡覺前都要一次,甚至再宮裡編書都要和乾隆皇帝說明情況,乾隆皇帝御賜宮女。


紅雨說歷史


豬肉,現在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肉食品。但是在古代,豬肉的地位很低。

古代沒有發明“閹豬”方法的時候,豬肉是不好吃的,因為豬經常發情,導致當時的豬肉是酸的。

所以逐漸的豬肉演變成為了一種窮苦人家的肉食,在儒家讀書人口中,更是成為了一種“賤肉”,所以當時的讀書人只吃牛羊肉,從來不吃豬肉。

慢慢的從一開始的,因為豬肉不好吃,讀書人不吃豬肉,到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了一種地位的象徵,窮苦人家才吃豬肉。

所以,乾隆雖然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賞賜大臣們美味的豬肘子,但是這些大臣都是達官貴人,享受夠了美味佳餚,怎麼會喜歡豬肘子呢?

但是乾隆賞賜豬肘子的時候,這些大臣們還要表現得萬分榮幸,非常高興,謝主隆恩。

但是一出皇宮,這些豬肘子都被扔給紀曉嵐了。

紀曉嵐是當時大臣裡面的一個另類。

當然也可能是紀曉嵐每天吃的肉太多了,牛羊肉買不起,只能吃豬肉。

紀曉嵐的學問當然是不需要懷疑的,能夠主持編篡《四庫全書》,這可不是一般的讀書人能夠辦到的。但是紀曉嵐偏偏喜歡吃豬肉,而且是無肉不歡。

紀曉嵐每天吃多少豬肉呢?

用紀曉嵐的話說“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飯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

看紀曉嵐到底喜歡豬肉到了什麼地步,不吃米飯,不吃雜糧,只吃豬肉,一頓飯吃十盤豬肉,這個量確實比較大。

難怪當時傳說紀曉嵐“無女不歡”,這個跟吃豬肉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豬肉有“滋陰補腎”的作用。

甚至日本人將豬肉稱為“長壽之藥”,說經常吃豬肉可以長壽,紀曉嵐極有可能就是因為只吃豬肉,活到80多歲。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乾隆賜給大臣們的豬肉,可不是一般的豬肉。

中國人非常重視對祖先的崇拜,每當重大節日對於祖先的各種祭祀活動和祭祀禮儀,數不勝數。

其中有一條就是要用胙肉,來供奉祖先、神靈。

胙肉其實就是豬肉,但又不是一般的豬肉,是用作祭品的豬肉,所以是神聖的豬肉。

一般來說,祭品在祭祀儀式舉行完成之後,就沒什麼用了,多數情況下會被大家分著吃掉。胙肉這種神聖的豬肉,也不例外。


一個大家族在祭祀活動結束之後,把作為祭品的胙肉分而食之是有很長久傳統的。宋代陸游就曾寫過一本書,叫做《入蜀記》,裡面曾經提到過:“每祭神,得胙肉倍眾人”,就是,祭祀活動結束之後,分食胙肉的場景。

一個大家族把祭祀用的肉分食,也是有用意在內的,一般都是為增強一個家族的凝聚力,同時又勉勵晚輩子孫,繼承並嚴格遵守祖宗遺志。

乾隆皇帝賞賜給大臣們的肉就是作為祭品的胙肉,在國家級別的祭祀典禮結束之後,分給大臣們,就是為了勉勵大臣們再接再厲,共同努力治好國家。

但是胙肉作為祭品,一般延續了千年以來的傳統,都是白水煮肉,不加任何調料,做的味道估計不怎麼好吃。到了清代,中國人做菜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種調味品,各種烹飪方法繁多,處理肉食不只在有白水煮肉的一種辦法,所以,讓每天錦衣玉食的大成門,生啃白水煮肉,估計是難以下口。

所以民間就傳說,當乾隆皇帝,把祭祀用的肉分給臣下之後,大臣們出了皇宮門,就把肉一扔。但是呢,紀曉嵐有這種愛好,他喜歡吃肉,無論是什麼味道,只要是肉,他都喜歡吃,所以,同僚大臣乾脆把肉都扔給了紀曉嵐。



天若有情天有,加個關注好不好~


於史他說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吃得上豬肘子,但是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吃得下豬肘子。像紀曉嵐這樣的人實在是少有!


豬肘子不是一般的豬肘子

你所以為的豬肘子是什麼樣的?肥而不膩?滿嘴流油?一般人做豬肘子,都是用各種調料熬煮,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按理說皇宮裡面聚集天下大廚,所有的菜系裡面,天下第一可能叫不上,但是也出不了前三甲。然而賞賜給大臣的豬肘子,確實難以下嚥。

《嘯亭續錄·貴臣之訓》記載:“定例:坤寧宮 祭神胙肉,皆賜侍衛分食,以代朝餐,蓋古散福之義。”

坤寧宮祭神的時候用這胙肉,之後就賜給周圍的侍衛分著吃,用它來代替吃飯,意思是把福散給大家。這胙肉該怎麼做呢?

用新鮮的肥豬肉,直接放進開水裡面煮。也不能稱得上是煮,很多時候都是直接燙一下。只不過是表面熟了,裡面還都是生的,而且大多都是肥的,所以很難下嚥。


雖然這種做法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但是一直到清朝時期才成為祭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電視劇《延禧攻略》當中,魏瓔珞就曾經在胙肉上撒鹽,以此來報復怡親王。

大臣平時錦衣玉食,基本上都吃不慣。有的太監就看到了商機,他們事先用鹽浸泡油皮紙。再分給大臣的時候,向他們收取高額的手續費。如此一來才稍微的能夠下嚥。

紀曉嵐生平兩大愛好:美女和肥肉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當中,紀曉嵐整天抽著一個大煙袋,與和珅鬥智鬥勇。但是實際當中的紀曉嵐只不過是個寫書的,平時也確實喜歡抽菸,不過跟只是為了提神。

他最大的愛好在另外兩方面:美女和肥肉!到底能有多熱切呢?

紀文達公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

紀曉嵐字文達,上文當中的文達就是說的紀曉嵐。一天裡面需要來上5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上朝前後各一次,臨睡前還要來一次。而且一次都不能缺少。


曾經有一次受召前去皇宮當中寫書,因此差不多半個月沒有回家。最後是憋的兩眼通紅,跑去給皇上請假。但是一直說不出來個所以然,旁邊有知情的大臣,前來給他解圍。

把紀曉嵐發病的原因告訴了皇上,皇上聽後立刻賞給了他兩個宮女。於是紀曉嵐笑眯眯的帶著他們去休息,沒過多久精神抖擻的繼續寫起了書。

這種人誰能受得了?所以他的原配夫人知道他這一秉性之後,允許他繼續納妾。於是紀曉嵐也不客氣,前前後後有著七個小妾。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少了,誰也受不了。

而且紀曉嵐死後,墳墓裡面除了平生當中的一些書籍,別的重要陪葬品都比較少。但是唯獨有一個墓坑,裡面有著七具女性骸骨,就是他的七個小妾。

至於他愛吃肉: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這裡說他是80歲的時候,每天還能吃上幾十斤的肉。雖然古代的斤兩和現在有所不同,但是估計也得十幾斤。我認為此處有誇張的說法,不過也說明紀曉嵐確實愛吃肉。

大臣們把肉給他,其實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自己也吃不下,索性就直接送給紀曉嵐。另外一點也是有揶揄他的意思,畢竟之前還有人說豬肉可以壯陽。(存疑!)

只要是肉,紀曉嵐可謂是來者不拒。就算是這些肉都沒有煮熟,紀曉嵐吃不完可以拿回家回鍋,然後繼續吃。不過這種說法到底可不可靠?

大臣們真的會把胙肉送給紀曉嵐嗎?

其實我看未必,因為古代一直重視君臣之綱,更有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只是一塊簡單的胙肉,就算是硬噎著也得吃下去,總好過砍頭吧。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機會,一般都是皇帝的近臣。紀曉嵐只是寫書的,近臣未必算得上,所以吃上這種胙肉的可能性很小。假設真的有大臣給他,他肯定是非常樂意的去接住。


不過事實上是根本沒有大臣會給他,因為之前也說了,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曾經就有野史記載,雍正皇帝曾經用一塊胙肉考驗乾隆是否合適當皇帝。

當時也是恰逢祭祀,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胙肉。各個皇子都跪在下面,雍正吩咐太監把胙肉分下去,然後仔細觀察所有皇子的反應。唯獨只有十幾歲的乾隆吃起來的時候面無表情,甚至還有享受之意。

因為當時清朝入關已經幾百年時間,很多人都已經沒有了祖輩的拼勁。所以雍正是想用一塊胙肉來檢驗皇子,祖輩們當年血戰沙場的日子是否還記得?有沒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蝕。

雖然這部分內容可能並不可靠,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胙肉在清朝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雖然難以下嚥是真的,但是怎麼著也是一塊肉,還是皇帝賞的。

就算是一坨屎,只要是皇帝賞的,大臣都得當成香窩窩吃下去。
至於他紀曉嵐只是寫書人罷了,吃肉還排不上!


史之策


乾隆皇帝喜歡吃豬肉,更喜歡賞賜給大臣們吃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是一個非常愛吃豬肉的皇帝,每逢佳節就會有大量的豬肉食物準備著。乾隆皇帝為了展示自己的君主氣度,時常把豬肉一部分賞賜給大臣,比如豬肘子。對於乾隆朝的大臣而言,已經吃慣了山珍海味,豬肘子很不符合他們的口味,但他們又不敢不接受乾隆的賞賜。豬肘子拿回去也不吃,又不能私自處理,否則被人參上一本,那就罪過大了。那他們如何處理呢?很特別:出了宮門,直接就丟給了紀曉嵐。這又是為什麼呢?

紀曉嵐,吃肉狂人

紀昀(1724~1805年),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這位大學士和電視劇裡的紀曉嵐完全不同,據史料記載,紀曉嵐不僅好色,還非常好吃肉,幾乎到了發狂的地步。每日三餐必有肉,可以不食米,但是不能沒有肉。

所以,有了紀曉嵐這個食肉狂魔,大臣們在領到豬肘子的賞賜的時候,會很不吝嗇的都給了紀曉嵐,這樣既不抗旨,又解決了不喜歡吃的食物,何樂不為呢?

根據《嘯亭續錄》《清稗類鈔》記載,每次乾隆賞賜給大臣們豬肉後,出宮就丟給了紀曉嵐。


拓跋飛翼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人不少,但是歷史上確實沒有專門針對這個問題有過確切的記載。如果真有這麼一回事,我感覺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可能主要是從影視劇中瞭解紀曉嵐,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有三大愛好。第一個是抽菸,這個在影視劇中還原的還比較真實;第二個是好色,影視劇中紀曉嵐是個謙謙君子,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七個老婆,而且對男女之事還有特殊愛好,《蟲鳴漫錄》中記載紀曉嵐日御數女,一日五次,缺一不可。第三個就是愛吃肉,咱們平時一日三餐都是互有搭配,而紀曉嵐不吃穀類米麵等這類東西只吃肉,史料上用“日食肉數十斤”來記載紀曉嵐每天的食肉量,每天數十斤肉是個什麼概念?還好他每天吃完肉有喝茶的習慣,要不我都懷疑怎麼消化得了。紀曉嵐每天這麼大的食肉量,歷史上記載他又是個清廉的人,那麼只靠他的工資每天吃這麼多肉,也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那些大臣們平日裡錦衣玉食大魚大肉慣了,哪裡看的下這普通的豬肘子,對於不挑食又是食肉大王的紀曉嵐來說,這無疑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自然很樂意的就笑納了。



再就是逢年過節皇帝分給大臣們的肉,大多是祭祀時用的肉,而這種祭祀的肉為了讓外表更好看些,大多都是在清水裡簡單煮一下,並不放任何佐料和鹽,這樣的肉那些高貴的大臣們是更不屑於享用的。


追記歷史


在中國古代,一國之君權力至高無上,而身為人臣,能被皇帝誇獎幾句都是一輩子的榮耀,更何況被賞賜了。而皇帝逢年過節時給臣子賜菜品也是有跡可循的。

不過有資料說,乾隆喜歡給大臣賜豬肘,但是大臣們總在出宮後就把御賜肘子送給紀曉嵐。如果這是事實,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能是因為乾隆賜的豬肉是白水煮的,腥味比較重,而王宮大臣吃慣了山珍海味,怎麼會吃的下這種白水豬肉呢。當然大臣又不敢把御賜的東西丟掉,而紀曉嵐這個人對豬肉可謂情有獨鍾,所以大家都把豬肘送給他吃。

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古代皇帝賞賜的肉叫祚肉,而吃到一次祚肉對於大臣來說是值得吹捧一輩子的事了。所以怎麼會讓給別人呢。其次,皇帝的尊嚴是不容被踐踏的,賞賜下去的肉被大臣轉贈給他人,這事萬一被皇帝知道了,後果會怎樣。可能有殺頭的風險吧!


輕擷棠梨


豬是中國古代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就被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浙江餘姚河姆渡的先人用於祭祀。

清代的建立者滿族人, 其先人在東北以“ 好養豕” 而著稱。 每逢年節, 滿族人都要用豬祭祀諸神, 祭後分食其肉。 食祭肉習俗在滿族飲食文化中佔有 分重要的地位。 據清人徐坷 《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肉皆白煮, 無鹽醬, 甚嫩美”,事實上所有祭祀用的豬肉都是白水煮就,不添加任何調味品,而且由於祭祀過程較長,祭祀的豬肉早就涼透,更加難以下嚥,清王公貴族大臣吃慣了精細多味的珍饈,對於這種冷腥乏味,猶帶血水的食物怎麼吃得下去,而恰好有一個特別喜歡吃豬肉的人在,自然就扔給他了。沒錯,那個特別喜歡吃豬肉的人自然就是紀曉嵐了。

眾多野史都有記載,小橫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觀》卷 3 中說:“公 ( 指紀曉嵐) 平生不穀食麵或偶爾食之, 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 熬茶一壺耳。”

採蘅之的《蟲鳴漫錄》卷 2 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 以肉為飯, 無粒米入口。”

昭鎗(qiang)在《嘯亭雜錄》卷 10 中也說“( 公) 今年已八十, 猶好色不衰, 日食肉數十斤, 終日不啖一谷, 真奇人也。”

只吃肉,不吃米麵穀物,答者本人雖然也喜歡吃肉,但是絕對無法達到紀先生這般境界的,曾有學者認為這是紀曉嵐由於編著《四庫全書》,閹割漢民族文化精華,心中苦悶導致其產生“易情效應”,於是在食和性上慾念特別重,當然,只做參考。


王官之學


其實乾隆帝賞賜之物乃是當時女真族很喜歡的豬肘子,因為滿足是馬背上的民族,又是來自東北地區,所以當時的女真人很喜歡吃豬肉,乾隆便把老祖宗的這個習慣繼承下來,不管是家宴、國宴上,豬肉也是主要菜式。而在清朝據稱紀曉嵐喜歡吃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從《嘯亭續錄》等等清史上都有記載,乾隆會經常在逢年過節上次給親近大臣一些豬肉,而這些大臣卻在出了宮門後,把這些都扔到了紀曉嵐的轎子裡,那麼對於這些肉,又是乾隆賞賜的,為何他們卻不領情?因為這種人叫做胙肉,也就是白水煮肉,不放任何作料的,另外這些肉並沒有煮熟,裡面還是生的,所以對於這種生的又沒有味道的肉,養尊處優的大臣自然就難以下嚥。另外這些由皇帝賞的胙肉,大臣必須要吃,可見當官也是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