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逢年过节赏赐给大臣的猪肘,为何出宫后都扔给了纪晓岚?

一诚不染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吴敬梓借明朝官场在《儒林外史》对清朝官员最真实的写照。所以说扔两个猪肘子,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是皇帝赐下来的猪肘子,那就不一样了,那些捧臭脚的官员还不视若珍宝,带回家里供起来,跟家里人和周围人炫耀一下,这可是皇帝送给我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而且都一样,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雍正朝开始就已经在高薪养廉了,所以清朝的官员相对富有的,再加上各种人事可以说清朝养尊处优的满族官员在先祖的恩荫下,生活奢侈,又破费。汉族的官员虽然地位上低一些,但是后来一些汉族大臣的兴起,比如张廷玉,渐渐和满族官员形成掎角之势。在京官员尤其是在祭祀典礼上能被分到肉的官员们,哪个不是富得流油。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清官,比如雍时期的李绂。



题主所说的这个肘子就是这样来的。满族起源于东北,猪,鱼都是那里特产,猪血肠,杀猪菜都是东北富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满族信奉萨满教,萨满教祭拜的神仙也比较杂,比如狐仙,黄鼠狼仙等等,这些仙口味虽然不一样,猪和鱼基本上是满族人供奉的必备,而且还有生食的传统。所以满族祭祀会受到这个原始宗教的影响,即使供品要煮熟,一般都是白水煮的。不想我们吃的肘子猪肉一样红烧,葱爆,卤水等等有很多料。所以祭祀完赏赐的供品基本都没什么味道,也不好吃。带回去又没有什么炫耀的底气,又不是第一次被赐予,所以脱手就成了大问题,毕竟天子所赐,乱扔就是亵渎。


所以纪晓岚就是众大臣解决问题的最大靠山,原因就是纪晓岚喜欢吃肉。纪晓岚喜欢吃肉到什么程度,正史上倒是记载的很少,野史上可是十分丰富。相传纪晓岚爱吃肉,爱吃到一顿饭吃下十盘肉,不论肥瘦皆是他的最爱。纪晓岚不吃米不吃面,只吃肉喝一杯茶就是一顿饭。所以在大臣得到祭祀赏赐以后,就会在出宫后送给纪晓岚,毕竟纪晓岚有这个爱好,又是皇上替编书的大红人,也算做个人情了。纪晓岚也欣然接受,甚至会在轿子里直接吃起来。


纪晓岚爱好除了肉食还有就是美女。发现古代野史中文人,高官向来和女色分不开,甚至流传很多男女阴阳交合有益于补气,长生这样的话题。比如白行简的《天地阴阳图》,卢汾梦入蚁穴,黄粱梦,邯郸道等戏曲还有就是现在要说的纪晓岚。纪晓岚日御五女,早起,上朝后,午饭后,傍晚,睡觉前都要一次,甚至再宫里编书都要和乾隆皇帝说明情况,乾隆皇帝御赐宫女。


红雨说历史


猪肉,现在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肉食品。但是在古代,猪肉的地位很低。

古代没有发明“阉猪”方法的时候,猪肉是不好吃的,因为猪经常发情,导致当时的猪肉是酸的。

所以逐渐的猪肉演变成为了一种穷苦人家的肉食,在儒家读书人口中,更是成为了一种“贱肉”,所以当时的读书人只吃牛羊肉,从来不吃猪肉。

慢慢的从一开始的,因为猪肉不好吃,读书人不吃猪肉,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地位的象征,穷苦人家才吃猪肉。

所以,乾隆虽然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赏赐大臣们美味的猪肘子,但是这些大臣都是达官贵人,享受够了美味佳肴,怎么会喜欢猪肘子呢?

但是乾隆赏赐猪肘子的时候,这些大臣们还要表现得万分荣幸,非常高兴,谢主隆恩。

但是一出皇宫,这些猪肘子都被扔给纪晓岚了。

纪晓岚是当时大臣里面的一个另类。

当然也可能是纪晓岚每天吃的肉太多了,牛羊肉买不起,只能吃猪肉。

纪晓岚的学问当然是不需要怀疑的,能够主持编篡《四库全书》,这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够办到的。但是纪晓岚偏偏喜欢吃猪肉,而且是无肉不欢。

纪晓岚每天吃多少猪肉呢?

用纪晓岚的话说“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饭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看纪晓岚到底喜欢猪肉到了什么地步,不吃米饭,不吃杂粮,只吃猪肉,一顿饭吃十盘猪肉,这个量确实比较大。

难怪当时传说纪晓岚“无女不欢”,这个跟吃猪肉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猪肉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甚至日本人将猪肉称为“长寿之药”,说经常吃猪肉可以长寿,纪晓岚极有可能就是因为只吃猪肉,活到80多岁。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乾隆赐给大臣们的猪肉,可不是一般的猪肉。

中国人非常重视对祖先的崇拜,每当重大节日对于祖先的各种祭祀活动和祭祀礼仪,数不胜数。

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用胙肉,来供奉祖先、神灵。

胙肉其实就是猪肉,但又不是一般的猪肉,是用作祭品的猪肉,所以是神圣的猪肉。

一般来说,祭品在祭祀仪式举行完成之后,就没什么用了,多数情况下会被大家分着吃掉。胙肉这种神圣的猪肉,也不例外。


一个大家族在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把作为祭品的胙肉分而食之是有很长久传统的。宋代陆游就曾写过一本书,叫做《入蜀记》,里面曾经提到过:“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就是,祭祀活动结束之后,分食胙肉的场景。

一个大家族把祭祀用的肉分食,也是有用意在内的,一般都是为增强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同时又勉励晚辈子孙,继承并严格遵守祖宗遗志。

乾隆皇帝赏赐给大臣们的肉就是作为祭品的胙肉,在国家级别的祭祀典礼结束之后,分给大臣们,就是为了勉励大臣们再接再厉,共同努力治好国家。

但是胙肉作为祭品,一般延续了千年以来的传统,都是白水煮肉,不加任何调料,做的味道估计不怎么好吃。到了清代,中国人做菜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种调味品,各种烹饪方法繁多,处理肉食不只在有白水煮肉的一种办法,所以,让每天锦衣玉食的大成门,生啃白水煮肉,估计是难以下口。

所以民间就传说,当乾隆皇帝,把祭祀用的肉分给臣下之后,大臣们出了皇宫门,就把肉一扔。但是呢,纪晓岚有这种爱好,他喜欢吃肉,无论是什么味道,只要是肉,他都喜欢吃,所以,同僚大臣干脆把肉都扔给了纪晓岚。



天若有情天有,加个关注好不好~


于史他说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吃得上猪肘子,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下猪肘子。像纪晓岚这样的人实在是少有!


猪肘子不是一般的猪肘子

你所以为的猪肘子是什么样的?肥而不腻?满嘴流油?一般人做猪肘子,都是用各种调料熬煮,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按理说皇宫里面聚集天下大厨,所有的菜系里面,天下第一可能叫不上,但是也出不了前三甲。然而赏赐给大臣的猪肘子,确实难以下咽。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记载:“定例: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坤宁宫祭神的时候用这胙肉,之后就赐给周围的侍卫分着吃,用它来代替吃饭,意思是把福散给大家。这胙肉该怎么做呢?

用新鲜的肥猪肉,直接放进开水里面煮。也不能称得上是煮,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烫一下。只不过是表面熟了,里面还都是生的,而且大多都是肥的,所以很难下咽。


虽然这种做法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到清朝时期才成为祭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视剧《延禧攻略》当中,魏璎珞就曾经在胙肉上撒盐,以此来报复怡亲王。

大臣平时锦衣玉食,基本上都吃不惯。有的太监就看到了商机,他们事先用盐浸泡油皮纸。再分给大臣的时候,向他们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如此一来才稍微的能够下咽。

纪晓岚生平两大爱好:美女和肥肉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纪晓岚整天抽着一个大烟袋,与和珅斗智斗勇。但是实际当中的纪晓岚只不过是个写书的,平时也确实喜欢抽烟,不过跟只是为了提神。

他最大的爱好在另外两方面:美女和肥肉!到底能有多热切呢?

纪文达公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

纪晓岚字文达,上文当中的文达就是说的纪晓岚。一天里面需要来上5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上朝前后各一次,临睡前还要来一次。而且一次都不能缺少。


曾经有一次受召前去皇宫当中写书,因此差不多半个月没有回家。最后是憋的两眼通红,跑去给皇上请假。但是一直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旁边有知情的大臣,前来给他解围。

把纪晓岚发病的原因告诉了皇上,皇上听后立刻赏给了他两个宫女。于是纪晓岚笑眯眯的带着他们去休息,没过多久精神抖擞的继续写起了书。

这种人谁能受得了?所以他的原配夫人知道他这一秉性之后,允许他继续纳妾。于是纪晓岚也不客气,前前后后有着七个小妾。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少了,谁也受不了。

而且纪晓岚死后,坟墓里面除了平生当中的一些书籍,别的重要陪葬品都比较少。但是唯独有一个墓坑,里面有着七具女性骸骨,就是他的七个小妾。

至于他爱吃肉: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这里说他是80岁的时候,每天还能吃上几十斤的肉。虽然古代的斤两和现在有所不同,但是估计也得十几斤。我认为此处有夸张的说法,不过也说明纪晓岚确实爱吃肉。

大臣们把肉给他,其实也就很好理解了。因为自己也吃不下,索性就直接送给纪晓岚。另外一点也是有揶揄他的意思,毕竟之前还有人说猪肉可以壮阳。(存疑!)

只要是肉,纪晓岚可谓是来者不拒。就算是这些肉都没有煮熟,纪晓岚吃不完可以拿回家回锅,然后继续吃。不过这种说法到底可不可靠?

大臣们真的会把胙肉送给纪晓岚吗?

其实我看未必,因为古代一直重视君臣之纲,更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只是一块简单的胙肉,就算是硬噎着也得吃下去,总好过砍头吧。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机会,一般都是皇帝的近臣。纪晓岚只是写书的,近臣未必算得上,所以吃上这种胙肉的可能性很小。假设真的有大臣给他,他肯定是非常乐意的去接住。


不过事实上是根本没有大臣会给他,因为之前也说了,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曾经就有野史记载,雍正皇帝曾经用一块胙肉考验乾隆是否合适当皇帝。

当时也是恰逢祭祀,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胙肉。各个皇子都跪在下面,雍正吩咐太监把胙肉分下去,然后仔细观察所有皇子的反应。唯独只有十几岁的乾隆吃起来的时候面无表情,甚至还有享受之意。

因为当时清朝入关已经几百年时间,很多人都已经没有了祖辈的拼劲。所以雍正是想用一块胙肉来检验皇子,祖辈们当年血战沙场的日子是否还记得?有没有被安逸的生活腐蚀。

虽然这部分内容可能并不可靠,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胙肉在清朝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虽然难以下咽是真的,但是怎么着也是一块肉,还是皇帝赏的。

就算是一坨屎,只要是皇帝赏的,大臣都得当成香窝窝吃下去。
至于他纪晓岚只是写书人罢了,吃肉还排不上!


史之策


乾隆皇帝喜欢吃猪肉,更喜欢赏赐给大臣们吃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爱吃猪肉的皇帝,每逢佳节就会有大量的猪肉食物准备着。乾隆皇帝为了展示自己的君主气度,时常把猪肉一部分赏赐给大臣,比如猪肘子。对于乾隆朝的大臣而言,已经吃惯了山珍海味,猪肘子很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但他们又不敢不接受乾隆的赏赐。猪肘子拿回去也不吃,又不能私自处理,否则被人参上一本,那就罪过大了。那他们如何处理呢?很特别:出了宫门,直接就丢给了纪晓岚。这又是为什么呢?

纪晓岚,吃肉狂人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这位大学士和电视剧里的纪晓岚完全不同,据史料记载,纪晓岚不仅好色,还非常好吃肉,几乎到了发狂的地步。每日三餐必有肉,可以不食米,但是不能没有肉。

所以,有了纪晓岚这个食肉狂魔,大臣们在领到猪肘子的赏赐的时候,会很不吝啬的都给了纪晓岚,这样既不抗旨,又解决了不喜欢吃的食物,何乐不为呢?

根据《啸亭续录》《清稗类钞》记载,每次乾隆赏赐给大臣们猪肉后,出宫就丢给了纪晓岚。


拓跋飞翼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人不少,但是历史上确实没有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有过确切的记载。如果真有这么一回事,我感觉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可能主要是从影视剧中了解纪晓岚,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有三大爱好。第一个是抽烟,这个在影视剧中还原的还比较真实;第二个是好色,影视剧中纪晓岚是个谦谦君子,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七个老婆,而且对男女之事还有特殊爱好,《虫鸣漫录》中记载纪晓岚日御数女,一日五次,缺一不可。第三个就是爱吃肉,咱们平时一日三餐都是互有搭配,而纪晓岚不吃谷类米面等这类东西只吃肉,史料上用“日食肉数十斤”来记载纪晓岚每天的食肉量,每天数十斤肉是个什么概念?还好他每天吃完肉有喝茶的习惯,要不我都怀疑怎么消化得了。纪晓岚每天这么大的食肉量,历史上记载他又是个清廉的人,那么只靠他的工资每天吃这么多肉,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那些大臣们平日里锦衣玉食大鱼大肉惯了,哪里看的下这普通的猪肘子,对于不挑食又是食肉大王的纪晓岚来说,这无疑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自然很乐意的就笑纳了。



再就是逢年过节皇帝分给大臣们的肉,大多是祭祀时用的肉,而这种祭祀的肉为了让外表更好看些,大多都是在清水里简单煮一下,并不放任何佐料和盐,这样的肉那些高贵的大臣们是更不屑于享用的。


追记历史


在中国古代,一国之君权力至高无上,而身为人臣,能被皇帝夸奖几句都是一辈子的荣耀,更何况被赏赐了。而皇帝逢年过节时给臣子赐菜品也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有资料说,乾隆喜欢给大臣赐猪肘,但是大臣们总在出宫后就把御赐肘子送给纪晓岚。如果这是事实,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能是因为乾隆赐的猪肉是白水煮的,腥味比较重,而王宫大臣吃惯了山珍海味,怎么会吃的下这种白水猪肉呢。当然大臣又不敢把御赐的东西丢掉,而纪晓岚这个人对猪肉可谓情有独钟,所以大家都把猪肘送给他吃。

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古代皇帝赏赐的肉叫祚肉,而吃到一次祚肉对于大臣来说是值得吹捧一辈子的事了。所以怎么会让给别人呢。其次,皇帝的尊严是不容被践踏的,赏赐下去的肉被大臣转赠给他人,这事万一被皇帝知道了,后果会怎样。可能有杀头的风险吧!


轻撷棠梨


猪是中国古代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就被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先人用于祭祀。

清代的建立者满族人, 其先人在东北以“ 好养豕” 而著称。 每逢年节, 满族人都要用猪祭祀诸神, 祭后分食其肉。 食祭肉习俗在满族饮食文化中占有 分重要的地位。 据清人徐坷 《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 肉皆白煮, 无盐酱, 甚嫩美”,事实上所有祭祀用的猪肉都是白水煮就,不添加任何调味品,而且由于祭祀过程较长,祭祀的猪肉早就凉透,更加难以下咽,清王公贵族大臣吃惯了精细多味的珍馐,对于这种冷腥乏味,犹带血水的食物怎么吃得下去,而恰好有一个特别喜欢吃猪肉的人在,自然就扔给他了。没错,那个特别喜欢吃猪肉的人自然就是纪晓岚了。

众多野史都有记载,小横香室主人在《清朝野史大观》卷 3 中说:“公 ( 指纪晓岚) 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 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 熬茶一壶耳。”

采蘅之的《虫鸣漫录》卷 2 说:“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 以肉为饭, 无粒米入口。”

昭鎗(qiang)在《啸亭杂录》卷 10 中也说“( 公) 今年已八十, 犹好色不衰, 日食肉数十斤, 终日不啖一谷, 真奇人也。”

只吃肉,不吃米面谷物,答者本人虽然也喜欢吃肉,但是绝对无法达到纪先生这般境界的,曾有学者认为这是纪晓岚由于编著《四库全书》,阉割汉民族文化精华,心中苦闷导致其产生“易情效应”,于是在食和性上欲念特别重,当然,只做参考。


王官之学


其实乾隆帝赏赐之物乃是当时女真族很喜欢的猪肘子,因为满足是马背上的民族,又是来自东北地区,所以当时的女真人很喜欢吃猪肉,乾隆便把老祖宗的这个习惯继承下来,不管是家宴、国宴上,猪肉也是主要菜式。而在清朝据称纪晓岚喜欢吃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从《啸亭续录》等等清史上都有记载,乾隆会经常在逢年过节上次给亲近大臣一些猪肉,而这些大臣却在出了宫门后,把这些都扔到了纪晓岚的轿子里,那么对于这些肉,又是乾隆赏赐的,为何他们却不领情?因为这种人叫做胙肉,也就是白水煮肉,不放任何作料的,另外这些肉并没有煮熟,里面还是生的,所以对于这种生的又没有味道的肉,养尊处优的大臣自然就难以下咽。另外这些由皇帝赏的胙肉,大臣必须要吃,可见当官也是不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