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什么人物?

日尧居


我大概琢磨了一下金大烟袋的身份,如果和珅是正红旗出身,除非见着旗主必须要下跪,但金大烟袋给人的感觉好像又不是旗主,因为像八旗旗主这种级别的人物,平常出门上个街也不会深居简出,都有侍卫和排场,那看来只有一种可能性:

金大烟袋祖上是正红旗旗主,他属于世袭罔替的旗主爵位,但正红旗等八旗爵位,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已不如大清初期的地位,尤其是到清朝后期,从上到下都已经没有实权,所以才出现了另一幕:

和珅刚见着金大烟袋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直接下跪。

因为和珅的品级已经属于顶天高的大臣,就算见着王爷他如果只打招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和珅见着金大烟袋,并没有当场行礼,因为他觉得对方顶多只是个旗人,而且还不是亲王这类皇亲国戚,而金大烟袋也是因为这一点很生气,才说:

“老人没有给你说过旗里的事?见到老主子该怎么着,都忘了?”

金大烟袋口中的“旗里的事儿”,说的其实就是正红旗的规矩,见着旗主,即使你是顶天大的官儿,但只要你是旗人,就必须下跪请安。

果然,听了这句话,聪明如和珅,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赶紧请安磕头,金大烟袋接着又说,自己是“八旗之后”,论辈分比乾隆皇帝还要高两辈,如果这话是真的,那他的身份更值得琢磨了。

首先咱们来看八旗之后,打从努尔哈赤建立起八旗制度,这八旗就为打下清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之功,起初只有四个旗,分别为:

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

而每一旗都管理各自旗内的事务与军机,作战时率兵打仗,指挥军队,而各旗内泾渭分明,互不干涉,各旗人只服从旗主命令,其他旗主则无权管理他旗旗人。

打比方说,如果张三是正黄旗,那么他只听正黄旗旗主的命令,如果正白旗的旗主想命令他办点事儿,张三完全可以直接拒绝。

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军队逐渐兵强马壮,人员越来越多,又发展出另外四旗,分别为:

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于此,才形成了最终的八旗制度。

清朝初期,由于这八旗为满清开国功臣,所以权力很大,尤其是在顺治康熙时期,甚至一度能威胁到皇权,后来雍正皇帝深觉八旗旗主权力过大,便建立了军机处,负责满清的全部军务,到此旗主的权力才被削弱,皇权才得以真正巩固。

与此同时,旗主属于世袭罔替,打比方说张三是正红旗旗主,那么等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就成为新一任旗主,统领正红旗上下事务,这条原则同时还用于旗人,打比方李四是正白旗人,那么他的子子孙孙也都属于正白旗。

除非旗主犯罪,皇帝有权剥夺其爵位外,通常情况下旗主甚至能够参与议政,直到乾隆皇帝完善了军机处,才彻底取代了八旗旗主议政的权力,到了乾隆执政的晚期,八旗旗主基本上已经手无实权,而只有头顶虚衔。

捋清楚这些,金大烟袋的身份也就水落石出了,他既然说自己是八旗子弟,且辈分比乾隆还要高两辈,同时再结合和珅的反应来看,此人应该是正红旗旗主,所以和珅反应过来以后,当即下跪行礼。

但再看金大烟袋的排场和出行,再结合和珅所处的年代,正是乾隆帝对军机处完善,取缔了八旗旗主手中的权力之后,所以这个正红旗主金大烟袋,应是世袭的旗主,手中并无实权,所以和珅也仅仅是行礼,表现出恭敬的态度,而其实并没有把这位旗主正儿八经的放在眼里,要如果是当年开国的八旗旗主,那和珅得低头趴在地上,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个,更别说笑着站起来了。

总结来说,宣称自己为“八旗之后”的金大烟袋,就是正儿八经的正红旗人,同时和珅给他下跪,说明了他的地位,应是正红旗旗主,祖上即是开国功臣,军机处成立后,旗主再无实权,就此不问政事,但既然是开国功臣之后,依然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每月皆可令朝廷俸禄,即使整天啥事儿都不干,光玩,也没人敢管他。


再说直白点儿,他就类似于咱们国家之前整治过的那类人,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

高干子弟,吃空饷的。

这下大家懂了吧?

——————


钱品聚


御姐读清史,第0021期,关注我获取更多清史故事。


和珅给金大烟袋下跪磕头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剧情,这部剧完全是虚构加戏说,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因此金大烟袋这个角色设定也同样经不起推敲。

和珅是乾隆面前的红人,身兼数十个正一品、从一品的高官,位极人臣,权势熏天。若比实权和皇帝的宠信,没几个人比得过他,但若是比出身,压过他的大有人在。

和珅出身并不高贵,他是满洲正红旗人,不是什么贵族出身,最高爵位是一等忠襄公,但比起满清那些天潢贵胄、皇族宗室,他的出身和地位还差的太远。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金大烟袋自称是正红旗旗主之后,论辈分比乾隆大两辈,也就是乾隆的爷爷辈,而正红旗的旗主从努尔哈赤时代起,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四大贝勒之一的大贝勒代善。代善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正红旗旗主。

这样来看,金大烟袋就是代善的后人。很多人认为,既然代善的铁帽子王、正红旗旗主世袭罔替,金大烟袋这么牛,一定就是正红旗旗主、铁帽子王,和珅作为正红旗人,见了旗主自然要乖乖下跪。

这说法很可笑。历代正红旗旗主确实一直由代善子孙担任,代善也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但代善的子孙很多,只有其中一支能继承王爵和旗主之位,其他支只能降爵继承。如果金大烟袋是铁帽子王、正红旗旗主,堂堂和珅会不认识这样的大人物?还敢惹乎他?而且金大烟袋一直自称是正红旗的“主子”,不是“旗主”。

还有一点很可疑,金大烟袋是乾隆的爷爷辈,也就是和康熙平辈,康熙本人就是长寿而终,再到乾隆年间又过去了好几十年,这个时候和康熙同辈分的满清贵族还能活着吗?即便活着至少也要有100多岁,肯定不是金大烟袋那个形象。

其实,金大烟袋的角色设定只是代善的后人,是正红旗贵族,所谓比乾隆大两辈的说法应该是说出来吓唬和珅的,反正和珅一时难辨真假,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了。


御姐爱清史


和珅为什么那么“怕金大烟袋”?“金大烟袋”来到底什么来头?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中,和珅见到“金大烟袋”表明身份后直接就给跪了。和珅必须得跪,因为他遇上了八旗旗主。

“金大烟袋”是满洲八旗之一正红旗旗主,和珅是正红旗出身,见到旗主,当然得跪了。

正红旗第一代旗主是努尔哈赤次子,清朝铁帽子王当中排名第一位的和硕礼亲王代善,这“金大烟袋”正是代善的后人。清朝初期八旗旗主掌管军政大权,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权利。

到了乾隆时期的这位旗主“金大烟袋”基本已经没了实际权利,所以每天只有吃喝玩乐,遛鸟闲逛而已。可他依然是旗主身份,按照八旗制度,旗人见到旗主得下跪请安。

在剧中这位“金大烟袋”在和杜小月对话时称呼乾隆皇帝为“小子”,说他比乾隆还大两辈。可见他和康熙皇帝是同辈的,是康熙的堂弟,是乾隆爷爷辈的人物。

乾隆见了都得叫声爷爷,又是本旗旗主,和珅哪能不跪!


前史今事


后金政权成为清朝以后,在各方面的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出现了亲王、郡王等爵位。作为各个旗的旗主,肯定都是王爷。在电视剧中,金大烟袋曾经说自己家族曾经是铁帽子王。在清朝的政治框架下,只有铁帽子王的王爵能够传给儿子、孙子。至于其他的王爵,则是过一代降一级,几代人以后,基本上淡出了最高层。不过铁帽子王也不是固定的,如果铁帽子王犯了错误,皇帝有权利削除铁帽子王的爵位。金大烟袋自己说“后来这铁帽子丢了,我们迁往这兰州城,天天不问政事,只管吃喝玩乐。”

权臣和珅是正红旗出身,金大烟袋在酒馆里说自己是正红旗的旗主,是和珅的老主子。吓得和珅立刻下跪磕头,因为按照八旗的规矩,旗奴见到旗主确实需要下跪请安。随后,金大烟袋命令把和珅关进兰州大牢,而且锁在了尿桶边上。由此可见,兰州知府对金大烟袋应该是毕恭毕敬的,一点也不敢得罪。杜小月和莫愁前往金府求情,金大烟袋喊“乾隆这个小子”,而且说自己比乾隆大两辈。那么,金大烟袋到底是什么人呢?从皇太极时期开始,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就开始担任正红旗的旗主。

皇太极称帝以后,封自己的大哥代善为礼亲王,而且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个金大烟袋说自己是正红旗的旗主,还比乾隆皇帝高两辈。按照这个标准推算,金大烟袋应该是康熙皇帝的堂弟、雍正皇帝的堂叔、乾隆皇帝的远房爷爷。这么高的辈分,金大烟袋当然不会把乾隆的宠臣和珅放在眼里。更何况和珅是正红旗出身,正好归金大烟袋管理。和珅第二次遇到金大烟袋的时候,立刻服软,恭恭敬敬的磕头请安,说了句:“晚辈和珅叩见老主子。”和珅毕竟是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金大烟袋见好就收,没有继续为难和珅。


繁华万里


金大烟袋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人物。话说和珅一日来到兰州城中,在饭馆遇上了金大烟袋,金大烟袋知道他是和珅,有意为难他,于是便有了饭馆斗富的一幕。斗富之后继而又动起手来,结果和珅被擒。这时候金大烟袋夸起了海口:“就算和珅那小子来了,我也照打不误”,顺带着露出了自己腰上的那根黄色腰带。



为什么金大烟袋能让和珅跪下磕头?并不是因为他人多势众,人再多他也多不过城外兵营里和珅带来的兵。金大烟袋之所以敢如此,就是因为他腰间的那根黄色腰带。在清朝,黄色腰带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即便是爱新觉罗家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能使用黄色腰带的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众兄弟的后裔,即其父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这些人被称为宗室,因为腰上的那根黄色腰带,又被称为黄带子。即便是塔克世叔叔、大爷的后裔,包括其亲兄弟的后裔也是不能用黄色腰带的。他们这些人只能用红色的腰带,被称为红带子,官方正式称呼为觉罗。说到这里明白了?金大烟袋是皇帝家的近亲,从剧中金大烟袋自称长乾隆两辈来看,他应当和康熙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这个身份,的确不是和珅惹得起的,起码明面上和珅绝对不敢放肆。



此外,和珅出身满洲正红旗,而剧中金大烟袋的祖上正是正红旗的旗主。在清朝,主奴关系是终生且世袭的,金大烟袋哪怕当街要饭,相对于和珅而言,他的身份仍然是主子。既然是主子,作为奴才的和珅就必须给他下跪磕头,这是制度,和珅官再大也没用,就连乾隆也不好说什么。同时,由这一点也可以推测,金大烟袋很可能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后裔。代善一门出了三顶铁帽子,保不齐金大烟袋就是哪一任铁帽子礼亲王或者顺承郡王(克勤郡王是代善长子岳托系,镶红旗)的后裔,只是祖上因罪被革爵,铁帽子传给了旁支而已,这一点剧中金大烟袋也曾经有所提及。如此一来,金大烟袋家的背景就不是一般的显赫了,也就无怪乎他敢修理和珅了。



剧中的金大烟袋虽然是一个杜撰的人物,但是依剧情而论,他很可能就是某一任已革礼亲王或者已革顺承郡王的后裔,是康熙未出五服的堂兄弟。这样的身份,如果在现实当中,和珅见着他,也只有下跪磕头的份儿,并不是电视剧刻意夸大。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宗室觉罗除了驻盛京和奉旨守东西陵,无旨不能出京,各地满洲驻防旗的将军有个把宗室但绝无正红旗旗主!这个戏很杜撰,不要在以讹传讹了!至于在乾隆时代撩起黄带子自称姓金是有罪的吧!所以他不可能是贬到兰州去的宗室,更不可能是旗主的直系后裔!


一叶小舟风雨渡


那要看步骤是否完整,上步、作揖、下跪、磕头、起立,这几部做完,如此循环,估计还有问好,总不能像哑巴一样光磕头吧,且不说姿势是否标准,5分钟35次,也够累的,你可以试试


用户3601389741754


也许是你玛相好,绿帽和铁帽一起


海岛一村民


满清有自己的一套八旗制度,和珅虽然官大,但见到自己的旗主还是需要行跪拜之礼的。就好比自己身边一个有本事的人见了族辈里辈分比他大的低头问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