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在監獄裡蹲到死和死刑立即執行,哪個更痛苦?

邵流淚1


常言道:好死不如賴活著。人活一世不容易,短短數十年,說不定今晚躺下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所以竭盡所能的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吧!別被那些叫囂著:“判我死刑,讓我死”所矇騙,一旦上了刑場沒有幾個不尿褲子,也沒有幾個能從容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一般無期徒刑並且限制減刑,就會在監獄蹲到死。雖然至此沒有了尊嚴失去了自由,但至少仍然苟活於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眠,十分充實過得又很健康。而被執行死刑得人雖然很快得以解脫,但無異於枉來認識走一遭,所以個人以為,死刑絕對比在監獄裡蹲到死更痛苦。


死刑的過程是異常恐怖的,那一刻什麼尊嚴、解脫和勇敢都顯得無比蒼白

聽姥姥說,7歲時姥爺曾帶我去過西山刑場開過槍斃犯人。其實除了那聲響徹山谷的槍響外,我還能隱約的記起死刑的過程:胳膊和腿部被繩索束縛的犯人,被兩名武警推至山腳下的行刑處跪下,兩人便躲在兩旁隨時防止死刑犯掙扎亂動,槍手端著五六沖鋒槍,距離死刑犯後腦勺30公分的距離果斷射擊,槍響人死倒地,法醫上前驗屍確定死亡,死刑犯的褲子早已尿溼了,前額頭骨也被子彈掀掉了,有的甚至臉都沒有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被執行死刑的人,應該沒有了平日裡所說的:尊嚴、解脫和勇敢了吧?因為死亡的降臨讓一切都無比蒼白。

監獄蹲到死遵循了人的“生老病死”規律,也不枉來人世走一遭

雖然監獄蹲到死形同於活著的“死刑”,但卻跟死刑有天壤之別。人類自誕生之日就會面臨“生老病死”,因為自然原因的死去,才是完整的人生,而被執行死刑的死亡,則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完整的人生。雖然刑期遙遙無期,但是仍能呼吸著世上的空氣,吃著粗糙卻溫飽的三餐,雖然沒有薪水可拿,勞動的成果卻依然意義非凡。生病了有人帶你看,每個月還能與家人進行短暫的會面。人嘛,活著就是希望!哪怕只為一口溫飽也是好的,而死去了除了身體短暫的傷痛,還會給家人帶去不可抹去的心痛。面對死亡一切都是妄言。

珍惜健康珍愛生命。遠離違法犯罪,學會剋制和隱忍,人生便會完滿

其實我們可以既不要監獄蹲到死,也不要被執行死刑。辦法很簡單,就是珍惜健康珍愛生命,老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哪有毀傷之理?如今的社會是高度文明的法治社會,只要我們遠離違法犯罪,並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學會剋制和隱忍。監獄、犯罪、坐牢和死刑便與我們沒有關係。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一個幸福平淡的家庭,簡單快樂的活著等待“生老病死”,人生才是完滿的。


棟哥曰


遲志強在唱《鐵窗淚》時有一句表白:“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自由。”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47年也創作出一首炙燴人口廣為流傳《愛情與自由》的短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一個人進去了監獄失去了人生的自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當每一天囿於幾平方米的斗室,寸步桎梏、心靈縲紲,整個軀體與思維意識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對於這個人來說,肯定是生不如死的。

有人曾經做過統計,說監獄裡、尤其是在初入獄及等待法院判決期間,自殺率的比例是非常高的。顯然,對於許多人來說,與其慘受生命與心靈的緩慢折磨,倒真不如來個痛快的。許多被判了無期徒刑的罪犯為什麼會在監獄裡苟且偷生,甚至化悲痛為力量,用懺悔的心靈重塑新魂,很大的程度上是中國監獄有一套很好的教育和激勵機制,使這些罪犯都能夠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從而在沒有自由的泥潭裡拼命地奮力遊進。假如沒有這前面自由地曙光,假如生命又可以選擇,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非常果斷地結束了自己。


從旁觀者的角度上講,被立即執行死刑肯定比在監獄裡生老病死更痛苦,究竟蹲監獄對比起被剝奪了生命至少還多一個生命體的存在,雖然這個生命體還要受刑,但好死不如賴活。不過從受刑者的主觀上講,來個痛快的了斷肯定要受慢慢的折磨要好,對於他們來說,受自由刑至死肯定是比凌遲還更可怕的一種刑罰。當然,與死刑一樣,受自由刑至死也是一種非人道主義的刑罰。


然而,客觀上講,立即處死肯定比受自由刑至死更痛苦一些。首先對於處罰的主體來說,在處死的過程他將會痛苦至極。他能夠非常清醒地意識到隨著那顆處死的子彈射來,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一切都將與自己無關了,那怕摸一摸監獄裡那囚禁自己斗室的牆壁,也都永遠地失去了失望。如果在臨死的這個時候告訴他,讓你選擇死或讓你選擇在斗室裡關一輩子,可以很肯定地說,這200%會選擇後者,100%他自己選擇的,另外100%旁者為他選擇的,而且在今後的斗室裡每一時每一刻,他都會倍加的珍惜生命的光陰。再者,讓受處罰的客體評論,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總要比死去好。尤其是對於受處罰者的親人朋友來說,雖然他在監獄裡,但至少他還存在,這完全可以規避痛失親人朋友的人生最大悲傷。

如果用簡單的天秤來衡量:活著肯定比死去好。


林岱基


蹲在監獄裡蹲到死和死刑立即執行哪個更痛苦?我個人覺得蹲監獄蹲到死會更痛苦吧!


眾所周知,監獄是一個失去自由的地方,失去自由意味著你不在是你,意味著你不能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監獄的你只是單純的活著,說是行屍走肉有點過,但也差不了多少,今天你在做什麼,那明天后天也會重複今天做的事情,今天就是昨天的重複,明天就是今天的延續,吃喝拉撒睡一模一樣,甚至你拉屎的味道幾十年都一個味道,這樣的生存環境在我們旁觀者眼裡那是不可想象的。

而死刑立即執行雖然可能當時很痛很恐懼,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在漫長的監獄裡蹉跎歲月,沒有獨立思想的重複相同的每一天,不如就此了卻殘生來的痛快,從此煙消雲散,愛也好恨也罷,一切到此為止,雖然這一生是罪惡的一生,那就快點下輩子投胎做個好人為今生來贖罪。



因此思來想去,蹲監獄蹲到死和立即執行哪個更痛苦,也許各自有各自的角度和立場,雖然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就不同,蹲到死的好死不如賴活著與立即執行的長痛不如短痛都沒有絕對的錯與對。有的只是心態的不同罷了。


詩詞公寓


沒蹲過監獄😂😂不敢想象一輩子待在一個沒有自由沒有親情愛情的封閉空間裡會是怎樣?所謂的人生已經去之八九。人最痛苦的莫過於沒有希望!不要告訴自己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如果只剩下生存的權利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們喜聞樂見的大片裡的罪大惡極的反面人物在走投無路之際永遠都會不甘的自殺其實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暗無天日的黑暗世界會把一個正常人摧毀的體無完膚!至於裡面是什麼樣大家自行腦補或者觀影體驗!而像漢尼拔那樣常人無法理解的思維我是不會懂,他們的待遇和環境也是現在的中國暫時達不到的。也許在人權更加健全之時會有些許改觀。

以上觀點僅代表一個渴望正常生活渴望遊戲人間的無知青年。老油條請隨意踩踏😂


一首《鐵窗淚》大家自行腦補吧


用戶59403234341


千古艱難惟一死,反正換我是選蹲到死,活著就是勝利!自由當然重要,不過自由這東西到底誰有解釋權?我會安慰自己,心能走多遠,夢想就能走多遠。我還可以在監獄的方寸之間尋找快樂。


人騙起自己來很厲害的,真混到那麼一天,可以跟自己說;我的四周就是監獄的牆,我的地方雖小,但比關在裡面的世界自由多了!你看看,大監獄裡關著的那些房奴,揹著一身債,每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回家還要當老婆奴、孩子奴。時常不情願也得穿著西裝革履,其參加各種聚會,偽裝自己還算一個成功人士,油膩的臉,漸禿的頭,肚子挺到看不見雞雞,空下來一點點時間,還被自己的手機綁架了!這是怎樣艱難的一種人生啊?!


我就不同了,一輩子住不花錢的房子,不用操心房價房租漲跌,信用擔保不會趕我出去。每天三頓有人做好,素淡健康不油膩,自己碗都不用洗。天天過著有人保護,有節制、有紀律、有規律的慢生活,醫療全包,甚至都無需接觸金錢,雖不能大富大貴,卻有完全的保障,再無需對任何人負責,除了地盤小一點,差不多就是絕對的自由!

真的,從此就只需對自己負責了,面對裡面那個被關起來的世界,我無能為力,只能保證自己本份的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保證自由得以延續……


李三萬的三萬裡


現在很多國家都廢除了死刑,為了應對死刑廢除留下的空缺,這些國家轉而採用終身監禁來替代死刑。題目中所說的蹲到死,實際上就是終身監禁的意思,這個比我們當前的無期徒刑要嚴重的多。

從立法的原意來看,國外他們認為死刑殘忍,剝奪了罪犯的生命,所以他們廢除死刑而實行終身監禁,因此在他們看來,死刑應該比終身監禁痛苦。

無論是終身監禁,還是死刑立即執行,都說明這個罪犯所犯的罪行是非常嚴重的,比如杭州保姆縱火案的莫煥晶,對於這樣十惡不赦之人,為什麼要考慮她的感受呢?筆者以為,既然其犯罪時毫無人性,毫無一點憐憫之心,那麼就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哪種方式最痛苦,就採用哪種方式。

實踐證明,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無論上訴是否有希望改判,他們正常都會上訴,為的就是多苟延殘喘一會兒。比如莫煥晶,比如復旦大學投毒案的林森浩,他們皆是如此。

俗話說的好,“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螻蟻尚且知道偷生”,更何況人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野草即便燒掉了,春風一吹,又復甦了,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有那麼多值得留戀的東西,誰能捨得,誰又能真正放下?對於來生,誰也不知道有沒有,所以不如放眼現世比較靠譜!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打虎拍蠅


這個世界有貪生怕死之人,那種害怕臨死一刀的,或者吃子彈的,他們寧願選擇終生監禁,也不要面對死亡,因為恐懼所以願意接受殘酷的刑法!

有一類有思想有靈魂的人,有些會害怕肉體的折磨,寧願慷慨赴死,也不願意思想上受到震盪!不願苟且偷生!

另有一類有靈魂有思想的人,願意繼續感受世間的一切,一直到他思想完全無活動,才願意受死,因為外界帶給他的已經無可留戀!

有強烈求生意志的人不會選擇速死,但不保證內部環境的惡劣而願意放棄生命,而這種死法也會引起群體效應!

一個人是否願意選擇死亡或者面對死亡,都是和個人對生命的認知有關,而在痛苦陪伴的路上,卻早已做出符合自身的選擇!


紅樓小書生


請問最高刑罰是什麼?是死刑還是無期徒刑呢?這很多人都能回答出來的。肯定是死刑啊。所以從嚴重的角度來說,被判死刑的人一定希望能活著。但是就那個更痛苦,我覺得這就不太一定了。

有的人作惡多端,是非不分,真的是犯了最大的罪,那判處死刑罪有應得啊,這樣的人恐怕只有死刑才能讓大家心安,也只有死刑才是最好的解脫了,否則他在世上也會受盡他人的唾棄,他的親人還要為他的錯誤承擔一輩子罵名,這樣的人他倒是希望自己能趕緊執行,這樣就解脫了。

但是有的人不一樣,他們本身並非就是窮兇極惡,但是被逼走上絕路的,他們或許揹負了血海深仇,或許被仇家算計,總之都是被迫的,最後被判了死刑,這樣的人,他們是不想死的,因為他們的仇未報,他們不想就這麼走了,因此死刑對於他們來說是痛苦的。

有一種人他們求死心切,就是不想活了,因此做出了無法原諒的事情,但最後並沒有被判處死刑,而是被判了無期徒刑,這個處罰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最痛苦的了,不能讓求死之人死去,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懲罰了。他們在監獄裡度日如年,最後很可能鬱鬱而終。


但不論是無期徒刑還是死刑,但凡犯了這兩種罪的人,他們都是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的,本身就是無法被原諒的,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被同情的。比如拐賣孩子導致孩子死亡的,這類人恐怕只有死刑才能懲罰他們。


大家說呢?


老王偵查記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才更具有發言權,筆者的看法是:得依人來看,因人而異。不過,總的來說,無非就兩種情況:

1.好死不如賴活著

生命只有一條,可以說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怕死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犯下大罪的人都會爭取改判個無期徒刑,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改成無期徒刑,就意味著有出獄的可能,在監獄表現突出,立下大功,有懺悔之心的,就有可能就被改判為有期徒刑,而如果是死刑,那真的就是一命嗚呼了。

且對於被判了死刑的囚犯來說,從他們被判了刑開始,等待他們的便是死亡,在死刑執行前,他們肯定是在恐懼、焦慮中度過的,等待死亡的絕望和恐懼會慢慢把他們籠罩、吞噬,這是一種極為痛苦的掙扎。

另外,對於有家人的囚犯來說,活著就是希望,因為他還有親人的牽掛,朋友的惦記,親人、朋友是他活下去的動力。

2.一死百了,早日解脫

對於已經看破紅塵,對生活毫無希望的罪犯來說,死亡或許是一種更痛快的解脫。對這些被判了無期徒刑的囚犯來說,他們從被判了刑開始,等待他們的便是終生囚禁,沒有了人生自由,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趣。另外,他們可以說是脫離了社會的人,社會的條條框框規則都與他們無關,每天在高牆內幹同樣的的活,吃一樣的飯,生活極度枯燥乏味。

無期徒刑的囚犯要在時間長河裡度過漫長的監獄生活,生活既沒有了希望,人生也沒有了自由,因此有人覺得,無期徒刑比死刑更痛苦,因為死刑犯只是在短期內精神上受折磨,而無期徒刑是長期的身體受煎熬、精神上受折磨。

與此同時,對於一個沒有了家庭、親人的囚犯來說,他們無牽無掛,沒有基本的精神寄託,無期徒刑或許比死刑更痛苦,因為他們在長期的高牆內已經非常孤獨寂寞了,就算是到了古稀之年可以出來,也是孤孤單單的一人,還不如早死好解脫。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注:快嘴社會說,一起聊人生。】

快嘴社會說


我怎麼知道,又沒經歷過。經歷過的卻沒法回答你,你還不如去直接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