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 军队竟拿数十万百姓当军粮,是真的吗?

用户69331981


行军打仗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军粮充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粮草对一个军队有怎样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坚守孤城、粮草断绝、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吃人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也有一些军队本身就是很残忍的,在劫掠不到粮食的情况下就直接对人下手。

唐初最著名的吃人事件主角就是割据一方的朱粲,这位拥众二十万的楚帝在汉水、淮河一带劫掠的时候就发生了吃人的事情,朱粲甚至放言“只要城镇里有人,就不怕会饿着。”他公开征收妇女和小孩来用作军粮,隋朝和唐朝的一些官员也被朱粲拿来吃掉。朱粲可以说是一个毫无人心的大恶魔。

到了安史之乱时期,唐军将领张巡坚守雎阳的时候也下令将百姓当做军粮,这也是张巡备受诟病的时候,他为了保住雎阳,不让安史叛军进入江淮地区,不惜将雎阳城的百姓拿来做军粮。张巡死后,之前袖手旁观的文臣武将出来清算这位拯救了大唐半壁江山的英雄。

再一个著名的吃人领袖就是黄巢。其实黄巢起义一开始就不能将其定性为农民起义,它所吸引的也只是当时遍布全国的盗匪团伙,当然盗匪团伙中确实有一大部分是走投无路的农民。黄巢起义进行的时候,他们对付的不仅是唐朝的政府军,还有就是百姓,常常出现屠城的事情,所杀死的基本都是城里的百姓。

虽然黄巢起义打出的旗帜是讨伐不公平,但是在他们攻城略地之余早就忘了初心,他们攻城的目的并不是占有该地,而是劫掠,烧杀抢掠基本都做过,完了就继续下一个目的地。所以会出现今天攻下了这座城,过一段时间再来攻一次的情况。

而黄巢后来攻进长安之后正式建立了大齐政权,算是真正要统治一方,只是黄巢并没有真的想过治理一个国家,比如他的政府并没有想过怎么解决经济问题,也没有让民众恢复生产,反而只是抢劫长安城的高官和富户的财产。而黄巢起义军的劣根性也暴露无遗,他们喜欢在长安城中杀人,即便黄巢想阻止也无从下手。

这让百姓苦不堪言,在唐军攻进长安城之后,百姓自然是欢迎唐军的,只是这些唐军也只是地方军队,他们也是喜欢劫掠,又很快被黄巢打跑。黄巢发现长安城中的百姓居然和唐军里通外合,于是开始屠城,杀人无数,血流成河。

不思治理国家的黄巢很快就在三年后被唐僖宗赶出了长安城,当时黄巢尚有15万大军,他们继续和唐军作战,正是在黄巢围攻陈州的时候有了吃人事件,当时陈州久攻不下,黄巢之前并没有粮草储备,因此很快就断了粮,吃树皮树叶麻雀老鼠,能吃的不能吃的都拿来吃了,还是不能支撑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于是,黄巢决定拿百姓来为士兵充饥。当时吃了多少人,并没有准确的记载,但吃人这件事确实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这里四姑娘附上《旧唐书》的一段文字来做说明: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黄巢围攻陈州百日之内,粮草断绝,人人饿得不行,黄巢军每天杀数千人,然后利用机械化,将人做成食物来充饥。按照围困的时间和每天杀的人数,可以大体上算出所吃的人数在十万之上。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大约的推测,至于是不是真的每天杀数千人,又是不是连续杀了百日,这都不得而知,况且在那样的环境下,百姓本身也没有食物可以吃,易子而食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想得出黄巢军吃了多少人是不太可能的,即便现在有人用所谓的科学来计算,也只是在设定了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所以,我们只能确认的是,黄巢军确实吃人了,而且吃了很多人。

黄巢死后,他的部将秦宗权继续带领一部分义军各处劫掠,与唐军作对,成为当时最恐怖的一个盗匪团伙,他们所到之处,尽杀当地百姓,然后用食盐腌制起来,充作军粮,其残忍程度可想而知。


萧晓四姑娘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起义军用人肉充当军粮,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全国陷入一片混战之中,在民不聊生的背景下,自然也是起义频频,黄巢起义就是唐朝末年最大规模的民间起义,在国内一片战乱经济几乎崩溃的时代背景下,也很难想象高达上百万的黄巢起义军如何维持自己的军队运转,后人评价黄巢起义失败时,经常把流动作战作为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结合古代农民起义的实际情况,这样的作战方式,也不是不能让人理解,毕竟在战乱环境下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起义军的运转,起义军也只能通过四处转战四处劫掠来获得军需,在这样的背景和作战方式之下,以人肉充作军粮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可能归可能,个别情况下出现了这一类事,跟这一类事能不能大范围推广,恐怕并不是一个概念,至少在古书的记载来看,有关黄巢大军吃人的记录就非常夸张。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



这就是唐朝政府的记载,从文字记录上来看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黄巢的军队以每天杀死数千人来当成人肉军粮,史书中甚至更加吓人的记载起义军制作了大型石碾,以将无辜百姓投入碾中碾成肉酱,用以食用,但我想稍有常识的人也能看出这段文字记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果黄巢的起义军真的如此猖狂,恐怕用不着唐朝政府军来镇压,过不了多久黄巢的大军就会全军覆没。



现代社会大家当然没吃过人肉,也不可能吃人肉,但食用过肉类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实中大家吃鸡鸭羊牛等肉类食物时,制作方必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验,避免病死的肉类动物混入在其中,尤其在宰杀时,一些特殊部位是要扔掉的,因为这些地方可能带着大量的病菌是不可能进行食用的,而古书当中竟然记载黄巢的起义军竟然把老百姓直接扔到石碾中做成人肉军粮,难道石碾中还设置了根本不存在的灭菌和杀毒系统,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黄巢的军队敢食用这样的人肉,过不了多久黄巢的大军就会爆发大规模瘟疫和传染病,那还用得着唐朝政府军去镇压吗?

所以笔者的看法。在黄巢起义当中,也许局部地方在个别时段曾经发生过食用人肉的惨剧,但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恐怕不大,毕竟黄巢属于农民起义军性质,在仍然需要民众支持的情况下,未必敢大范围的采取这样的极端行径,也许在局部战斗中曾经发生过食人的惨剧,例如《旧唐书》中所记载的陈州之战,在围绕陈州长时间的交战下,大量百姓在交战期间死亡,或者交战期间因交战区陷入粮荒,民间发生了食人的事件,又被过度放大算到了黄巢的头上,因此造成了黄巢起义军不断以人肉作为军粮的放大宣传。


辽宁资深球迷


不要拿现代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古人,尤其是身处乱世之人!古代农民起义的初衷就是为了不被饿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古人为什么搞暴动起义?

我国古代是农业国,农民因为其自给自足性,很多人可以一辈子不走出自己的家乡。也是因为这种生活习惯,农民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揭竿而起”!

大家想想书上说的农民起义背景,基本上都是到了走投无路、易子相食的境地。农民吃不上饭了,这才扛起锄头打地主。打地主,是因为地主家有钱有粮。有粮食就不用让家人饿死,就不用吃自己孩子。所以,这才开始暴动起义。可是,地主阶级和官府穿一条裤子啊、于是,官府就出兵镇压农民。

我们来简单说下农民起义推翻朝廷的过程。

背景都是天灾人祸,百姓吃不饱饭,要饿死了。这个时候,官府不管百姓死活,不仅不救灾,还照样苛捐杂税。于是,一处饿疯了的百姓拿起锄头把地主家和官府粮仓抢了。抢了地主就有粮食吃了,不用吃自己孩子了。于是,别的地方听说此事以后,也纷纷响应。

但是,一个地方的存粮是有限的。所以,这些官府眼中的“乱匪暴民”就开始四处流窜作案。仗着人多势众,走到哪抢那。沿途快要饿死的百姓纷纷加入进去,整个队伍很乱,怎么看都不像军队,就是一群拖家带口的老百姓在“游行”。

官府肯定不能坐视不管,马上派出军队镇压。先是县里面的衙役和地方兵,结果,人少,打不过啊。而且,“两军对阵”后,一喊话还都沾亲带故的。只能让州府调临近地方的兵再来镇压。经过多次交手之后,这些“暴民”开始有组织有纪律,形成军队性质的队伍。但是,还不是军队,因为他们还是拖家带口的流窜作案。一直到“暴民”占领一处城池以后,开始有了根据地,才算真正有了军队。

打赢了有饭吃,一切都是为了吃饭。

无论朝廷和农民军怎么打,天灾和人祸是不可能解决的。地里长不出粮食,还是照样没粮食吃。农民军不是红军,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支持农民军打下去的理由,就是打赢了有饭吃。

农民军比朝廷更自由,直接抢粮食就行,不用顾忌什么道德法律。于是,农民军就要不停地打仗,攻占城池,抢粮食!黄巢起义军也一样!

黄巢干过私盐贩子,贩私盐在古代可是杀头的大罪!连自己命都不要的人,还在乎别人的命吗?

《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十多万军队围困陈州三百多天,军粮不够了。于是,就制作了舂磨砦巨碓,把捉来的俘虏碾碎了吃肉。按照每人每天吃三斤肉来算,十万人要吃30万斤肉!按照一个人一百斤算(饿的瘦),至少需要3000人!跟史书说的“齐军日食死尸三千具,合骨而食”,数据相符。

黄巢不吃人肉也没别的办法啊,天灾人祸还没过去,粮食颗粒无收,不吃人就只能等死了!

至于黄巢在打陈州时究竟总共吃了多少人,就无从知晓了。有人说是十万人,也有说是三十万人。当时连年战乱,人命如草芥,谁管这些。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相传唐僖宗广明二年,黄巢攻战长安,当时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粮食了, 黄巢抓了数十万人当军粮。到了僖宗中和三年,黄巢围陈郡,看到路边都是饥饿的老百姓,于是开始抓人吃,一天就要吃掉数千人。此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一些记载,说是“日食死尸三千具”。

黄巢攻入长安后写了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仅仅是通过这一首诗,就可以知道黄巢也是个枭雄,黄巢领导的起义,也是大唐王朝受重击最大的。至此之后,大唐王朝必须看藩镇的脸色了,所以黄巢起义从根本上来讲,其正义性还是有的,要不是大唐向蛮夷借兵,估计黄巢起义难以被镇压。

黄巢是个盐商,但是也念过书,在当时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了。任何人大的起义都是有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章程,以十万人作军粮,明显是诬陷。义军领导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义军的壮大靠民心,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黄巢军队在断粮之后,估计确实吃过死尸,但是绝对不会去狩猎百姓为食。

记载这件事情的,大多都是一些唐朝的官员,黄巢起义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贪腐官僚地主阶层的好日子到了尽头,所以他们写的史书多数是不可信的。

2018-08-27 14:06:34 论小资

投诉

相传唐僖宗广明二年,黄巢攻战长安,当时老百姓根本就没有粮食了, 黄巢抓了数十万人当军粮。到了僖宗中和三年,黄巢围陈郡,看到路边都是饥饿的老百姓,于是开始抓人吃,一天就要吃掉数千人。此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一些记载,说是“日食死尸三千具”。

黄巢攻入长安后写了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仅仅是通过这一首诗,就可以知道黄巢也是个枭雄,黄巢领导的起义,也是大唐王朝受重击最大的。至此之后,大唐王朝必须看藩镇的脸色了,所以黄巢起义从根本上来讲,其正义性还是有的,要不是大唐向蛮夷借兵,估计黄巢起义难以被镇压。

黄巢是个盐商,但是也念过书,在当时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了。任何人大的起义都是有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章程,以十万人作军粮,明显是诬陷。义军领导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义军的壮大靠民心,不可能做这样的傻事。黄巢军队在断粮之后,估计确实吃过死尸,但是绝对不会去狩猎百姓为食。

记载这件事情的,大多都是一些唐朝的官员,黄巢起义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贪腐官僚地主阶层的好日子到了尽头,所以他们写的史书多数是不可信的。


瓦当历史


相传黄巢起义之后,初期形势大好,连克数州,使大唐王朝元气大伤,乃至国力大衰,自此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广明元年,黄巢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当上皇帝之后,黄巢一众将农民起义的劣根性暴露出来,开始那种奢靡且放荡的生活,早将起义初期那番豪言壮语抛却脑后,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目睹黄巢等人的腐败,有文人作词嘲讽,此事被黄巢知晓后,一怒之下将长安城三千多儒生悉数杀了个干净,头颅堆积一处,黄巢携众文武边看杀人边饮酒作乐。

连年的挥霍,早已将抢夺来的财物消耗一空,黄巢并没有召集长安百姓开垦荒田,以此资助军需。反倒是命士卒挨家挨户搜刮粮食,兵士手持利刃强取豪夺,百姓苦不堪言。不到两年光景,以至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长安城内以及周遭地域不论穷富人家,早已被搜刮的干干净净,再拿不出任何粮食。而此时大唐官兵养精蓄锐,一连收复失城数座,斩大齐贼逆无数。

如今唐军士气正盛,而黄巢一方却面临军粮吃紧。有道是狗急跳墙,黄巢命手下士卒捕获无辜百姓为食,虽然是秘密行事,但是终究纸难包火,很快这件事就被传出。百姓早就对黄巢贼逆恨之入骨,如今大唐天兵不日便到,百姓纷纷逃出城外,寻求唐军庇护,并且愿意为唐军牵马带路。

这之后,大唐天兵如摧枯拉朽一般将黄巢军队打得七零八散,直逼京师。黄巢不想做困兽斗,于是携带手下人马逃离长安。唐军顺利进入长安城,但没想到趁夜色黄巢来了个大反扑,将唐军先锋人马赶出长安,长安再次落入黄巢之手。可这一回来不打紧,百姓算是遭了殃。

黄巢认为长安百姓心系大唐,是对自己不忠,于是命手下人马大开杀戒,进行屠城。凡是男子不论老幼,悉数杀死,凡是女眷不论美丑,可随意蹂躏。曾有着辉煌历史的古都长安在黄巢大军大屠戮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变成人间炼狱。

黄巢大军究竟吃了多少人?

在《旧唐书》《新唐书》已经其它一些史料文献中,都曾说明过黄巢大军以人为食的案例。史书描述在黄巢大军失败的前夕,围攻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黄巢大军采用机械化杀人的方式,将陈州附近百姓丢入石臼中,用巨碓捣成肉泥,蒸熟而食,每日杀掉的百姓数目达三千人之多。若此事真的存在过,那么阎王爷也会汗颜,地狱之中不过如此。但具体被害百姓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十万多,一说是三十万多。

为此事,专门有营养学家和历史学家做过实验,如果一个人想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及让自己没有饥饿感,那么就需要食用3斤肉。一百斤鲜肉可以满足三十三个人每天的食用量。如果黄巢十多万大军靠吃人为生的话,每天大约被吃掉的人大概为3030人左右。所以史书记载的:“日食死尸三千具”是可信的。

当然这只是史书中记载的一面之词,很多人一定会进行反驳,认为这不过是封建王朝用以抹黑农民起义军借口。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事情不会空穴来风,古代那么多起义军,为何单单诋毁抹黑他黄巢一个?因此黄巢士兵食人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存在过的,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多的史料去记载这件事情。

现代很多人的观念认为凡是起义的都是好的,凡是封建王朝的帝王都是坏的,但我们也看到了,无论是早期的陈胜吴广起义、还是黄巾起义、还是黄巢起义、还是李自成起义、还是天平天国起义,初期的宗旨往往是好的,反对的也是封建王朝的压迫,但只要尝到一点甜头,马上就开始出现腐败和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且进行窝里斗,相互厮杀,自己摇身一变成为更具压迫性的统治阶层。所以这些人的失败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


大狮


个人观点认为这件事情不是真的,在历史上不存在。首先给大家介绍下黄巢这个人。他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在出生盐商家庭,家境不错,同时小的时候,天资聪明,文采不错,可是长大后,考试总是落榜!唐末关东又逢大旱,政府不但无作为反而加强对百姓的搜刮,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由王仙芝领导的农民军起义,黄巢也加入了起义军。后来王仙芝死去,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

在历史书籍比如资治通鉴中讲述了黄巢军队吃人的事情,大概是这样记载的,黄巢命令士兵制造了数百个的碓臼,也称“黄巢机”,每天把数千个活人丢进去,碾碎了,和着骨头当军粮。

碓臼是啥,这里给大家找了个图片,大概就这个样子吧!讲到这里我就给大家论述下黄巢军队吃人不真实的个人观点:

一:将人的尸体直接碾碎和着骨头吃既不卫生又耽误功夫。

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吃鸡鸭鱼肉都那么讲究,史书上记载说是直接碾碎尸体,更恐怖的是和着骨头吃,是个正常人都能明白,这怎么可能,我们又不是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要是这样经常吃下去,士兵们个个都得上吐下泻,这况且不说,要制造那么多的碓臼得花很多功夫和时间,因为碾碎的是人,碓臼的尺寸肯定不小,当时黄巢流动作战,哪有精力去带着这些东西到处打仗。

二: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

黄巢起义出发点很好,但最终失败了,那史书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肯定是偏向于当时的胜利者大唐王朝。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太正常不过了,也就是说史书的记载只能用来参考研究,但是不能全部相信。同时呢黄巢起义虽然宗旨和意义是好的,但是他对军队管理方面确实一般,军队残暴,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跟土匪没啥区别,这就更加的有损史书对黄巢起义军的记载和评论!

其实由这两点就足够看出黄巢军队大规模吃人充当军粮这个事件就是假的,就算有,顶多也就是黄巢自己制造的假闻来作为一种战争策略吧,想通过这个吃人骇闻吓吓唐朝得士兵,打打心理战。大家如何认为呢!


舞动的史者


此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一些记载,说是“日食死尸三千具”。但是这也不算是正儿八经的历史记载,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黄巢起义其实也算是农民起义,全是因为朝廷昏聩,导致了百姓吃不饱饭,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而黄巢是个盐商,但是也念过书,在当时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了。

黄巢攻入长安后写了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仅仅是通过这一首诗,就可以知道黄巢也是个枭雄,黄巢领导的起义,也是大唐王朝受重击最大的。至此之后,大唐王朝必须看藩镇的脸色了,所以黄巢起义从根本上来讲,其正义性还是有的,要不是大唐向蛮夷借兵,估计黄巢起义难以被镇压。

至于黄巢的军队拿百姓当军粮,这就带有一定的夸张性了,黄巢军队在断粮之后,估计确实吃过死尸,但是绝对不会去狩猎百姓为食。因为当时黄巢军队的活动区域,正是各个藩镇交错的地方,此时百姓早已经躲避兵乱去了,怎么可能有百姓会傻傻的等着一支军队来吃自己。

并且最大的疑点就是记载这件事情的,大多都是一些唐朝的官员,那么其中就有抹黑之嫌。而且对这件事情的记载,缺乏一致性,看上去更像是想象出来的。例如说将人投入一个巨大的器具里捣成肉泥,还有什么剁成肉酱,感觉同地狱一般。这就说明这带有想象的色彩在里面,毕竟黄巢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抹黑自然会存在。


小司马迁论史


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黄巢杀人、吃人甚至把一批批人用石磨一样的东西磨成肉酱来食用。读之简直令人发指,而这些描述都出自《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后世史书,而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鲁迅先生说得好,翻遍史书,写满了“吃人”二字。

要说黄巢的军队在饿极了的情况下临时性的杀一部分百姓充做军粮那也可能,但是裹挟数十万百姓当“二脚羊”随时宰杀,甚至用‘舂磨砦’把百姓“生投于碓,并骨食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如果黄巢的军队老这么做,天下百姓谁还敢依附,逃命去吧!

而史书上说黄巢把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抓去做军粮,吃光了河南数十个州县的百姓!!

直至最后发展到见了活人就吃的程度,为了省力,把那些洗净等手续都免了,直接把大活人扒光衣服就往巨碓中扔,内脏和骨头搅在一起,做成肉酱加骨头渣供黄巢军食用。

不说杀人,就说杀猪吧,怎么得也得洗净、开膛破肚,要好好准备,毕竟动物身上一半多都是水和其他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甚至尿液啥的,不弄好,绝对是剧烈的腥味+一地臭水,最后弄出来的肉根本吃不下去。

在古代可没什么各种掩盖异味的调料,按照《资治通鉴》的描述,黄巢的军队居然能把无数活人碾成碎渣吃下去,这可是肉糊糊的,充斥了屎尿的玩意,不光臭气熏天,还腥味十足,什么样的人能把这些玩意吃进肚子里?

即使吃进去,这些肉糊糊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能保存几天?怎么携带?黄巢的军队都是怪兽么?

农民们跟着黄巢是想打土豪分田地、发家致富的,不是来跟着黄大帅吃人的屎尿的!

历史上的一些细节,光凭史书上的只字片语根本难辨真假,而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妖魔化是如出一辙的。

埃德加斯诺打算去红军那边看看,当局百般威胁,反复和他说红军是吃人的妖魔、无恶不作,等斯诺亲眼所见之后,才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倒是那些还乡团、地方官员们很多都很残暴。

黄巢的军队长期处于流动作战,转战大唐的一半国土,处于随时要打仗的地步,哪能驱赶着数万数十万百姓随军,更不可能带着一批巨碓碎肉机,真要高效一些,还不如直接把人肉腌制起来,风干,保存的时间更久,也便于携带,不过这点,史书上没写。

什么样的军队才会大规模的吃人?被围城已久的时候,无路可走的时候,而且围困他们的敌军并不想让他们活下去,如此绝境下的军队,才有可能会吃一些人肉来保持建制的存在,否则,如果一支农民军动辄大规模吃人,这就是一群已经失去了人人性的恶魔。

而黄巢手下的农民军,几十万人,毕竟都是农民,大多数还是比较简单的人,他们跟着黄巢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吃饱饭,如果没饭吃了,正常的举动一般就是哪里有粮,就往哪里走,沿途可能会抛下一些老弱病残,直到征到粮食。

正常情况下,任何一支农民军,如果混到要频繁吃人的地步,应该也就到头了。


云中史记


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把兄弟们的命系在裤腰带上,一路狂奔向帝王之位。

成王败寇,更是成为了战争时代的真理。可无论一场战争是胜利还是失败,深受其苦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兴,百姓苦,亡,还是百姓苦。

起义,这本应是一场推翻暴政的光明战争,在真实历史上,也总是事与愿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起义者都是绝对正义之师,在冰冷的武器之下,对老百姓来说,起义本身就成为了一场浩大的灾难。

比如为人诟病的张献忠起义,他的屠刀下可谓遍布了无辜亡魂。所到之处,妇女不堪忍受,要被剁掉双脚,甚至被奸被杀。屠杀百姓,更是再常见不过之事。


那么黄巢的军队拿数十万百姓当军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历史中的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从拉起队伍以后,取得了一连串胜利。但其中有些胜利,则是突破了人们道德人伦底线的禽兽之举。

在史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黄巢在攻打陈州的时候,粮草不足。这种情况下,黄巢就让自己的部下建造“碾人”的大器具,名为“巨舂”,将活生生的人放入其中,碾碎成泥,给士兵们食用,以缓解饥饿之苦。

在一年之内,竟吃掉了近三十万老百姓!

这究竟是不是奇闻野史?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真的,主要的论据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不是农民起义者中唯一喜欢屠杀的人,保持军队战斗力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更重要的事情。黄巢起义军所到之处,大多是尸横遍野,屠杀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在879年的时候,黄巢起义军攻打广州,所留下的是满城的尸体和废墟,抢夺财物,并且屠杀犹太人及回教徒和基督教徒,足以见其残暴的程度。

第二,则是按照人体需填饱肚子所摄入的食物来看,十万人吃掉三十万老百姓的数据也是有所依据。一个人每天就要吃掉近四斤的人肉,而如果黄巢的军队都拿老百姓当作军粮的话,十万的军队就要吃掉近三千多人的肉。而在长达一年的困守中,在没有粮草又要攻城的情况之下,做出这等天人共愤的事情,几率颇大。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仔细论证,也可以对这一事件加以质疑,黄巢起义“吃人”的现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夸张。

首先是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十分深入,人们都比较迷信,吃猪肉牛肉还可以,而这种吃人肉可是大不敬的事情。

其次,即使是黄巢逼着自己的士兵吃人肉,很多士兵也当惯了植食动物,难以下口。

再者,黄巢屠城,沿途的百姓也一定有所耳闻,肯定闻风而跑,并不会在那里等待挨宰。三十万这个数字太大,不好收集。

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唐王朝成功顶住了黄巢起义,最后得以续命,而记载黄巢起义“吃人”的史书都是唐代史官所为,在这种情况下,史书对黄巢领导的起义进行黑化和夸张是有一定可能的。


成王败寇,你赢了就是皇帝,输了就是贼寇,既然是输了,那就别有怨言,踏踏实实等着被泼脏水就好。


历来现实


黄巢的军队拿数十万百姓当军粮,这件事在历史上的确记载过,只不过到底是真是假,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半真半假,拿百姓当口粮,直接把人当做食物,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但是这个数量应该是假的。数量被无限夸大了,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拿十万个人当口粮,这是什么概念?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即使再怎么丧心病狂,也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黄巢的军队再怎么变态,可是每个士兵心中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他们真的能够毫无顾忌的一直吃人肉吗?未必吧,不是谁都能干出这种事情的。

根据史书的记载,黄巢的军队攻占长安之后,因为没有粮食,他便下令军队开始捉老百姓,直接把这些人当成粮食吃,并且他还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石臼,他将活人全部扔进去,然后直接将活人给碾碎,这样做饭方便,这个石臼每天要碾死无数人,史书上记载,黄巢的军队每天最少也要吃掉一千个人。

这个可信吗?人又不是动物,当百姓都知道黄巢的军队吃人的事情,只要是脑子正常的肯定是立马就离开当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而且如果深究起来,关于黄巢军队吃人这件事,并不是记载于正儿八经的史书中的,正规的史书中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黄巢命令军队吃人这件事应该八九不离十,因为历史上的确有过军队拿人当粮食的事情,被逼到绝境,实在没有口粮只能这么做,可是要说吃了数十万人,这就有点离谱了,并且还是在同一个地方捉人,那么当地人都是傻子吗?明显不现实。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