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年薪40-50万(人民币)是什么概念?

leyingfei


我去日本旅过游,水果的确很贵,日本葡萄按串卖很有名200元至400元人民币一串,家里孩子很爱吃,因为我几年前去过香港等地,这价位也可以接受,必竟呆不了几天,在日本狠狠心也买了,回国后,我去恒隆等超市看了下日本葡萄价位500多元人民币一串,比日本高出一倍,因此孩子再爱吃也不考虑了。

日本人工贵,吃个拉面60元人民币吧,三分之二是汤,吃不饱。日料三人吃一顿四、五百人民币吧,一盘就四至五块生鱼片吧,或一两片炸虾或茄子,神户牛肉700多元人民币一块,也尝了一下,基本没太吃饱过,也就不用担心回国减肥了。超市的物品蛋类、鸡肉类、奶类很低,其它还可以吧。

听导游说,日本人均收入16万人民币,日本在职员员工人均收入30万人民币,日本人很少换企业,随着职位提升,年龄越大挣的越多,大概30岁30万人民币,40岁40万人民币,50岁50万吧。

我朋友一家世界500强日企工作了10多年,毎年工资都给涨10%,至少三个月年终奖,每年在中国办事处收入30万人民币,他公司地区总经理是日本人,工资每年200万人民币(只是听说,工资保密)

日本居住成本不高,这个“不高”是拿东京和北京比的,(别喷我说怎么不跟县城比),以前东京的房价让人咋舌,现在“帝都”毫不逊色,我觉得东京和大阪的房价真的略低些,东京周边两,三百万人民币可以买套,80平米左右精装修公寓,日本房子是零公摊的而且必须精交付的,产权私有,这么一看,对年收入30万人民币起的日本人,买房需要7年时间。

日本必竟是发达国家人口才一亿,生育国家出钱并有奖励,教育免费,养老医疗体系完善。如果年收入50万人民币的吧,属于中高层,不含房贷,三口之家每月两万人民币,会过的很舒适。








玉石小依


我现在日本仙台很长一段时间了,我说说我的看法。因为我不是搞社会学的,所有看法以我体验为准,说得不一定全面准确。

首先需要说明仙台是日本东北最大的城市,居民大概100万,大致相当于我国大型的县或者中型的市的规模。有两条地铁线,日本铁路穿过其中,有机场不过飞机非常少。市中心是以仙台为中心大概2公里半径内较为繁华,其他地方主要以居民区为主。仙台也有老街,那边也还值得一看。

日本平均年薪大概450万,到手收入要少一些,日本也需要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之类的。请注意日本的国有社保只能报销70%,剩下的30%要靠商业保险。很多人说日本看病便宜就是了解了有国有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人。如果你在国内每个月也交上千人民币的商业保险,看病同样很便宜。所以比较基础相同才有意义。前面有人介绍过了,日本平均到手收入在400万左右,基本符合规律。但是这个收入得工作好几年并加奖金才能拿到。大学生才开始工作月收入大概在20-24万,外加一般4-6月的奖金。

前几年,日本的房子相对收入非常便宜。税收计算比较复杂,大概算下来正常的家居房子大概在3500万—5000万(仙台一般只有两层,其实居住面积大概在120-150平米左右,不同开发商情况不同),每年的税收大概在20万日元,此外还有保险,保险的情况我不清楚。此外,2017年房子涨价了,年末在仙台港(比较差的地方)看的房子都是5000万起了,两层,三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茶室一个餐厅和厨房,两个马桶,还没有花园和停车位。同样在仙台港有个四居+2停车位无花园的要价8000万(日本房子报价含家具和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视等〉,我看有些厨房还配了碗筷,可以即买即住)。所以日本房子也是早买早安心。

日本的车也比较便宜。小排量的车很多,每个车每年都需要交排量税,大概7000多日元,保险也比较少。我一个朋友开3.0的皇冠,每年排量税在8万多,全保险大概26万多。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豪车少的原因。当然保险也不至于都买这么贵的。(学车大概需要25-35万日元)

至于生活成本,一般旅游者看不清楚。总的来说,普通日用东西平均下来,基本都是中国货的3倍左右。一般两夫妻自己做饭,节俭点每个月开支大概10万左右。三口之家大概在15万。当然有人抬杠说3万就够一个人,其实这个和生活质量有关。我觉得稍微像样的生活至少每月5—6万。此外日本有一个特别的开支,就是聚会。日本同事基本每周举行聚会,每次大概5-8千。我个人外出吃饭一般在1000左右,稍微去个像样点的地方就是3000起(含税),正式宴请宾客一般6000每人起(包含普通酒水,好酒就更贵了)。

补充几个数据,这边天然气大概280日元一方,电费我不清楚,反正开空调稍微一多,每个月电费都是1万多。交通也很贵,地铁一般4个站就是200,每多一个站30-50不等。公交也是,一般都是200起,按照距离计费(上下车都刷卡),幸好大部分公司报销交通。网络100M每个月3300日元,电话每个月包6G流量是2800,打电话是20日元30秒(日本三大运营商的流量太贵,没舍得买)。男士理发一般3500-4000左右一次。寄信500一次。有次我寄路由器,1500到东京。改衣袖长短3240一次。

很多人说日本买名牌便宜,那是相对于中国名牌太贵而言。实际上,日本名牌和非名牌价格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认为日本都是好东西,因为贵呀,所以质量上有保证)。日本也非常喜欢品牌。一般的男士羊毛大衣在5-8万,西服也在这个区间;女士衣服区间跨度很大,在3-8万。普通日本和服在20-30万之间(普通小店价格)。对比下来,优衣库的衣服要便宜得多,但是我身边经济稍微好点的都不买这种。因为看款式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日本人也虚荣得很。

一些传统日本人妻子不工作,每年400万的收入其实每个月到手也才25万左右(年终奖额外计算,年终奖还需要处理人情、父母和车子保险等),因此吃饭开支十来万,买衣服之类平均下来又两三万,加上人情开支两三万,汽车支出两三万(固定位置停车费反而不贵,一般7000-10000,不过在市中心100-200日元半小时的地方也很多,但是有24小时封顶,大概1000-1500.加油是130+一升),所以几圈算下来,普通人生活也紧巴巴的。如果妻子也外出工作才能还得起月供,养好娃。大多数买房早人的月供在10来万每月。娃娃每个月开支也很大,这边补课也非常流行,补课班到处都是,价格我下次去问问。(很多人说国内教育非常贵,那是算了补课的钱)

日本这边的临时工作一般是850元每小时左右,夜班也可以到1000元每小时。所以很多国人在这边打临工。我看了下他们生活也非常拮据,不过比起国内的临时工要好一些。

结局两句话:

第一,哪里都有生活拮据的人,不过日本下层比国内好一些。自己不努力肯定过不上好生活,与其抱怨国家,不如提升自己。

第二,日本劳动力缺口非常大,来这边工作非常容易。如果想体验日本生活,男的可以走厨师的路,女的走护理的路。这两个都可以在国内学习,此外只要你日语过关就行。至于工科名牌优秀硕士博士?不会日语的话都直接投简历给日本公司就可以了(这边一个求职者对应1.49个岗位,我在国内经常收到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日本招聘广告,不过要求非常高;此外这边科技类工作也是硕士博士扎堆,大多数白领求职者都有大学经历。)。那些不满意自己国家又羡慕发达生活的人,不如从学习第一句日语开始。

顺便说下,我在这边活动一结束马上回国。还是喜欢国内的生活。


吾知难


我也来谈一下根据个人的感受得到的一般日本人的生活状况。

首先总体来说,日本人的生活绝对不奢华。在日本能够挥金如土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而非常困苦的人也是十分稀少,真正的穷人,可以享受“生活保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保”。

有一年我曾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期(聘期是半年),待遇是客座教授。每月薪水65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100日元大概相当于6元人民币,大约是3.9万人民币,以下只以日元表示),按年薪来说,也有40-50万人民币了。我是单身赴任,这样所得税就很可观(因为我没有任何赡养负担),差不多21%,再加上必须缴纳的年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大概每月净到手的只有45万日元。当然还必须支付房租等,幸好学校给我安排了大学的会馆(需根据自己的申请来抽签),虽然地段有些偏,但设施相当不错,有两间带阳台的朝南房间,里面配备了必须的家具和用品,我自己只在二手店里买了一个电视机、电饭煲和电热水壶,其他几乎应有尽有,用电磁灶,整个住房不用煤气。房租相对低廉,4.3万日元,如果按照市场的通常价格,应该在8万左右。每月的水电费在7000日元左右。

每月的餐费,我没有确切计算过,大约4-5万日元(包括购买不多的水果和喝一点小酒),中午在大学的食堂用餐,每顿在450-500日元左右,一般不错了。晚上自己做,住处附近有好几家超市,一般过了下午6点或6点半会有部分商品打折 ,而品质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刚才说过,一般日本人都不太有钱,打折商品往往也不会错过。晚上我都是自己做饭,因此对于超市商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非常熟悉。有些比中国贵一些,有些品质在中国之上而价格反而低廉,比如牛奶,总有一款比较廉价的,大约在每盒(容量与中国相同)在170日元(蛋白质含量在3.2以上,脂肪含量在3.6左右,均远高于中国的普通牛奶),上佳的北海道牛奶,一般在198-218日元之间,百分百的果汁每盒在160-220日元之间,价格不同,品质差异也比较大。蔬菜明显比中国贵,且品种也比上海一带要少,但海产品丰富,价格也不怎么贵。其他诸如沐浴露香波之类,就品质而言,价格比中国低廉。

一般的衣服,可在打折的季节购买,我个人的感觉比中国合算,全看个人的选择能力。家电产品自然也不怎么贵。我个人觉得日常生活中比较贵的,是交通费,大概在中国的3-5倍左右,且不能使用一卡通,也很少有打折的优惠。在东京,巴士一般是200日元均价,在京都,是230日元均价(超出中心城区就会更贵),地铁一般也是200日元起步(东京乘客多,稍低一些)。往城外去,巴士的价格就按照路程的长短计费。出租车一般就更不敢问津了,起步价650日元,两公里。自行车在10000-20000日元一辆。酒店旅馆的价格也普遍高于中国。

孩子的教育费,我没有直接的体会,从朋友那里得来的信息,托儿所幼稚园当然要收费,但并不离谱,也不会有任何的赞助费等。小学到初中,义务教育,基本不需什么费用,但中午的饭钱要自己支付。不过与中国一样,课外的教育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日本称之为“塾”,校服的费用也不低廉(当然要比中国的校服好得太多了)。房价也是因地而异,大都市比较贵,小地方相对低廉,房租也一样。

我在东京、神户、长野、山口、松山、京都都生活过,各地物价差不多,但房价和房租不同。总的感觉是,40-50万人民币的收入,在日本可以过上中等稍偏上的生活。


复旦大学徐静波


年薪40、50万人民币大概800万日元左右,虽说比普通日本人的平均收入高1倍左右,不过也是个中产的水平,没有本质的区别,日本号称一亿中产、穷人的天堂,在普通消费中就可以得到优质服务,反过来想多花些钱得到更好的服务将很容易碰壁. 说心里话年收800万判断是不是好生活 比较尴尬,不容易定位. 想跟周围的日本人比较发现无从切入(观念不同). 在中国人圈子里看 做的好些的代购,导游,不动产中介,公司小老板,料理店小老板 甚至养几辆小货车的司机都远不止这个数,个人周围这样的人都有,没有低于月150万的,看着也是灰头土脸,反倒是月2、30万的看着光鲜,贷款车房,微信里发些小清新感想. 总结说年薪800万日元一定能轻松过上好日子,除了恭喜 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深究物价已经没有必要(这个问答也不是探讨年收800万能不能在日本生活的问题). 父母为你骄傲.老家街坊邻居亲戚的榜样. 前提是摆正心态、稳定生活..因为很可能发现周围年收300万的生活水平跟自己也差不多.年收1800万的(朋友聚会随便请客、日常消费不看物价)那种状态还有些达不到.

ps.带廉价团的导游想赚150 游客只需消费300多 导游推荐的各种神乎其技的东西 本质上都是智商税收据 满满的负能量😂


押切499


按照日本的贫困线标准,国内北上广深年收入低于10万的都属于贫困人口。

日本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340万日元的一半,即人民币10.6 万元。这个标准和美国差不多。

中国的贫困线标准是年收入人民币2600元。

世行对小康社会的贫困标准是日收入2美元,既年收入人民币5000元。

按中国标准,国内有1.28亿贫困人口。

按照世行的这个标准,国内有七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这还不算货币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衡量贫困差距的基尼系数,2010年中国是0.458,日本是0.285。

空气水食品质量就不比了。


用户58747828968


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日本厚生劳动省每个月都会公布在日本各行业的员工合同现金收入(工资)和总现金平均收入(工资+奖金)。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披露的十月份员工薪酬数据,2017年10月份日本全行业员工平均现金收入为267433日元,折合人民币为15443元。当然每逢年中6月份、7月份和年终12月份发奖金的时候,日本员工的总现金收入就会有一次爆发。例如在2017年6月日本员工的平均总现金收入为433043日元,折合人民币25006元。2017年7月份的时候,日本员工的平均总现金收入为370823日元,折合人民币21413元。

2017年12月份的员工平均收入厚生劳务省尚未公布数据,这里以2016年12月份的收入为例。2016年日本全行业员工平均总现金收入为547387日元,折合人民币为31609元。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规律,除6、7、12月三个月份外,日本各行业职工的月均总现金收入在26万和27万日元左右,6月份在43万日元左右,7月份在37万日元左右,12月份在54万日元以上。

那么日本各行业的年均员工总现金收入=26.5×9+43+37+54=372.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5万元。当然实际数据要比这一数字略高。

不过之前我们说的全行业平均值,如果按照各行业来看,在日本收入较高的行业是电力、燃气、热供应和水等民生服务类,2017年10月份在平均现金收入为26.74万日元的时候,其现金收入是45.43万日元,其次是信息和通讯业与金融业,月均收入为38.24万日元和37.5万日元。

不过,年薪40—50万元人民币在日本算是高于平均数的了。


面包财经



如图,17年,我自己拍的大阪城区的房价。就以阪南町举例,相当于上海中环位置,200万人民币的4LDK。一个年收入到手40万的人只要5年就能全款,如果贷款,利息可以忽略。物价其实也差不多,如果你旅游只去心斋桥没有去正常日本人吃饭的地方,然后说物价好高我也没办法是吧?

比如一个普通打工仔,时薪800到1000日元,一个月赚个1万人民币,花3千租个城区的1LDK,一个月吃掉3千,还有4千自己想干嘛干嘛去。国内上海杭州一个打工仔,一个月4千,租个城区单间2千,吃饭1千,剩下一千该干嘛干嘛。都是活着,一个住1LDK一个住群租房单间。一个吃的很好,一个天天沙县。一个每个月剩下的钱买一些电子产品,手办,短途旅游。一个只凑半年才能买台iphone装着逼?

国内四五十万一年真是要付出太多太多才能做到,反正我是没这个能力的,但是哪怕有了这个收入,面对动不动就四五百万的房子,高额贷款利息,真是无力啊。日本只要双职工基本都是这个收入,哪怕这么繁荣的一座大都市,也是很容易安家的。而且,饮食,环境真是很好。



1249396


以我亲身经历来说,40-50万人民币年薪在日本过的是衣食无忧的中上等生活。相当于在北京年薪200万以上的生活。

以在东京大阪生活为例。

你可以0首付贷款买一个100平的市中心的房子。每个月只需要还一万左右。

医疗报销70%,加上商业补充险,可以100%报销。

买同样品牌,品质的衣服,生活用品,吃饭,比在国内北京上海至少便宜三分之一。

交通虽然贵些,但公司一般都报销交通费。

小孩上幼儿园每个月不到2000块钱人民币。小朋友看病每次最高不到500日元,也就是30块钱人民币。

以上,自己感受吧。


谷町君刘洋


这个收入,养活一个4口之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衣食住行,可以过的比较舒服。不用太计较价格。

因为算不上富人,所以,奢侈品偶尔还可以,但是不能够经常地,随便地购买的。



大概是中等规模的企业的部长级别的待遇。

换算一下中国和日本的收入差距 和物价差距 相当于在中国年收入20几万的水平。


捕景捉影


我和一个日本朋友专门探讨过两国收入和物价的问题。

我那个日本朋友是普通双职工家庭,养育一个孩子。两人月薪折合人民币2万多,家庭月收入五六万人民币。在东京工作居住,据说东京的收入在日本国内算多的。

两人在东京有套80平住宅,300多万人民币购买。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只要人工提供服务的东西价格都比较贵。其他商品价格都比较便宜。

衡量两国收入物价后得出结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也是我国国际旅行团在国外大肆采购的原因。花同样的钱 在国外换取的商品价值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