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校会给老师安排住宿吗?还是老师自己租房子住,教育部是怎样安排的?

春哥


在过去数年里,几乎所有的乡镇学校都根据教师数量配备相应的教师宿舍,倒退二十年前,各学校并没有推行集体办公,而且也没有去城里买商品房的先例,所以所有乡镇学校的老师基本“以校为家”。大家下课会就各回各的宿舍,宿舍即是自己的寝室,也是自己的办公室。

一般情况下,双职工享有两间宿舍。单职工,两人一间宿舍,又是寝舍,又是办公室。 如果办公用房紧张的话,有时单职工也三人一间或四人一间。

没有集体办公那些年,老师们生活区和工作区还没有分离,大家不上课的时间,既可以用来背课,也可以用来作家务。相对生活要轻松得多。

从2000年前后,乡镇学校开始合校并点,有条件的乡镇,开始盖教学楼,但大多数新建的教学楼都没有教师们的住宿用房。大家都集体办公,集中在一两个大办公室里集体办公。

有的学校给教师们安排了住宿用房,但大都和教学区分开,实行教师生活区和教学区分开,在开常上班的时候,是不允许回生活区的,必须集体办公坐班。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一样,只有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有机会回寝室。

还有一部分小学,因为老师在校时间相对比中学要短,直接取消了老师们的住宿用房,老师们大多驱车10-20公里,一天两个来回,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确实很辛苦。这也是部分教师想方设方调离乡镇小学去离城镇住的学校上班的原因。

关于解决老师们的住宿问题的工作,前二十年,确实有政策扶持,上面也有给老师们安排住宿的要求,大多数中小学老师都以校为家,但是随着进些年,合校并点,新建学校越来越多,但在新建的学校里,并没有相应的安排老师的住宿用房。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去买商品房,也造成离城镇远的学校,老师严重缺编的原因。

以上是小徐老师根据本人所在地的情况做得分析介绍,不知其它各地,对老师的住宿是怎样安排的,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国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刚开始上班时那年市里学校一个不留,全部分到乡下,我被分到一个乡镇的初级中学任教。那年我们一起分去的有四个人,两个家是城里的,两个家是附近村里的。


我们去了后未婚的,不脱家带口的都是两个人一个宿舍。我和另一个市里的女孩分到一个宿舍。你知道去的那个学校条件有多么艰苦。我们去了宿舍里,看到的是破办公桌,椅子一坐吱吱扭扭的响。我问管生活的后勤主任,那床在哪里?他说等着学生去搬啦!一会来了几个高个子学生,抬着两块床板就进来了,我就问,这就是“床”?他说是,那有床板,床腿呢?他说等着学生们去给你搬砖,垒个砖垛给你们支上床板,床就算建成了!

我和另一个女孩子,眼光一对,脸都变颜色了,这也叫床!!

我俩那天晚上在摇摇欲坠的床上躺了一宿,说了一宿的话,第二天以回家准备东西为由请假,搭公交车就回了城里,我回家后,跟父母说,我坚决不会去那里上班的,那床太可怕了,躺在那里都不敢动。赶紧找关系把我调回来,不然我也不会去上班了。就在家里开始撒赖!

后来我和那女孩老师不去上班,人家学校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去报到上班,就拒绝接收我们,没办法只好去上班了。不过我俩家里都给我们买了单人床找车给送去了!

其实,那时候老师们不像现在都在城里有房子,结了婚的双职工们大多都在学校里住着。都是以女老师为主,男的都来女方的单位住着。一般给一个单间,但是这样一来又做饭,又睡觉油烟很大,大多在自己宿舍前搭建了简易棚用来做饭!有的条件好点的,就建了一个比较好的小屋子带门的小房子用来做饭洗澡等等。

虽然那里条件差,不过那时那里的老师们很淳朴,对我们新去的老师非常热情,做了好饭菜,就叫我俩去吃,不过我们的义务就是给他们看孩子,一群老师家的孩子,跟着我们玩耍,玩累了就有比食堂好吃多的饭菜等着我们。



我们去的第二年学校就开始动工建新的教学楼。我在新的教学楼建好的第二年就迂回着借调回了城里。

不过后来听说又建了职工宿舍楼。除了有宿舍还有单元楼,如果你想住单元楼就集资,那时听他们说好像是掏了5万元吧,你就可以住楼房了,两室两厅的,不过你要是调走了,想退出这5万,也可以,有新住的老师会把这钱拿出来补给你,不过好像多少象征性的扣了点钱吧。装修是自己随意装。但是大多都是简装修,因为毕竟还不是个人的私产,所以没人精装修。没钱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在学校集资买楼房的还真不少。

不够后来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师也都在城里买了房,你想呀,村里的农民都给孩子在城里买房,老师们怎么也得先给自己孩子买一套房吧,不然房价越长越买不起。大家也有攀比疯,一买谁也不想落后,很多同事都在一个小区买的房。彼此有个照应,上下班一起拼车也方便!

至于题主所问的教育部对于教师住房有啥规定,也可能我孤陋寡闻没听说给老师住房还有专门文件呀。

乡镇学校肯定会尽自己的能力给老师安排宿舍,至于老师满意不满意那是另一回事。现在不会像过去那样结婚的照顾一个单间,现在就是办公室里集体办公,宿舍里因为大多在城里买房了,也就是中午临时休息的场所,一般也是两个人一间宿舍。晚上住在学校的老师寥寥无几,在学校里安家的已经很少了!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见闻,也可能有地域性,分享出来给大家了解下乡镇学校老师住房的概况。不知道网友朋友们那里怎么样,留言交流一下吧


心中百合静静开


我96年分到一个农村中学,因为没有房间,当时一起分配的四个人住在楼梯间里,摆下两铺床就没下脚的地方了。97年有老师调走,三个人(有一个停薪留职下广东了)搬进了一个两房一厅的套间,98年调来一对夫妻,我们让了出来搬到楼上单间(一个人住),春天风大,有一次台风把瓦片吹得啪啪往下掉,由于没有天花板,我是躲床底下活过来的的,过后房间全是碎瓦片和水。99年调到另一个同乡镇的中学,同样没有房间,五个人住在旧教室改的一小间宿舍里打地铺(床也没有),2000年搬到原来学校的米房两个人住,另一个已成婚,这是我住过的所有宿舍中最恐怖的一间,由于没有天花板,我们用薄膜钉了一层防水和灰尘,每天晚上必有的节目就是听老鼠在薄膜上打架,吱吱吱,哗哗哗,薄膜一会这边响,一会哪边响,用电筒一照,哗啦啦的一起在薄膜上乱串,透过薄膜可以看到一只只大老鼠在跑。2001年又搬到新改建的旧教室单间,这是100多年前的老房子,有一天晚上下自修后,我在办公桌前备课,听到书架后面有响声,小声的哗哗声,抬头一看,一条手指粗细,铅笔哪么长的蜈蚣正在书后面爬出来😱,爬到我的备课本上,吓得我跳起来几步就串到门外,找邻居借来火钳后回来又怎么也找不到了。哪天晚上我是把蚊帐边紧紧的压在席子下,耳朵时时在听有什么动静,一晚上醒了好几次。第二天上课完全没精神,和学生聊起这事,有学校附近的学生说,他们也经常遇见,把鸡蛋打破玛地上,就可以吸引蜈蚣出来也了。害我中午时把鸡蛋打破后坐在高凳上,手拿火钳等蜈蚣一个中午也没见出来😜。下午放学回宿舍时一进门就看到它又出现在书桌上,我拿课本出力一拍,把它拍晕了,又用火钳夹住拿到门外,吓得几个女老师惊叫连连,最后用矿泉水瓶子装了起来,放酒进去泡了,听说治风湿的。可能可能是捉过一次有经验了,后来邻居也同样出现过很多次大蜈蚣,都是我去捉的,泡了一排蜈蚣酒,开始没敢喝,后来有一次煮菜没酒我就用来试一下煮菜,最后都当料酒用了。2002年住在角落的一户搬走了,我就搬了过去,因为在角落,我用木板把角落隔出来做洗澡间和厨房,当年结婚和生了小孩,在这一住三年,2005年有一对老师夫妻退休,我搬到了一套45平方的两房一厅楼房。自己动手装修接线,因为是旧房,又开始每天和老鼠斗智斗勇,今天堵这个洞,明天下老鼠夹,后天放老鼠笼,我把街上所有的捉老鼠装备都试用过。2010年学校分拆,我又回到原来的中学,由于提前一年已经知道学校要拆,所以借钱也在市里分期买了一套房子,在回到原来中学后,由于学生多了,更没有老师宿舍了,我只能天天骑摩托车走20公里上下班。2011年学校把厨房二楼加建了三间宿舍,一间厨房工友,一间女老师,一间男老师,每间放七张架子床,住8到14个人,总算可以中午午休了。风里雨里走了几年,特别是晚上自修又下大雨时,哪个苦就不说了,后来买了车才好过点。2017年学校再次分拆合并,我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同样是没有宿舍,和门卫住在一次,8个人住一个学生宿舍,2018年学生建了新宿舍,让出最旧的一栋给老师住,这回不在本地的老师都有地方住了,也从8人一间改为了四人一间,空间终于比原来大了一倍。这二十多年来,我搬了十多次家,住宿条件基本都比较差,遇上刮风下雨的时节,经常担心路上安全和宿舍漏水。什么时候才能在学校有个安心的住所可以以校为家的教书?学生教室一栋比一栋新和漂亮,学生宿舍一栋比一栋新和宽敞,办公楼一栋比一栋大,功能室一间比一间宽敞和设备齐全,却容不下每个老师小小一铺床。


无人来的V


我所知道的乡镇学校只要老师需要,基本都会给老师安排住宿的!

现在招教考试,特别是特岗考试,很多大学生都考到了外地的乡村学校去教书,自己家不在那边,乡村里又不方便租房子,学校肯定要安排住宿的!



特岗教师!

我有一远方表姐,她是14年考上的特岗,是我们隔壁县的一个小学。大家都知道,特岗考上的小学一般都是在村里的,租房子住那也太不现实了。她那时候是学校给提供住宿,而且因为买东西不方便,他们学校经常给刚去的外地老师发米、面、一些简单的蔬菜之类的。



还有家是本地的,只要你愿意住学校,学校也同样会提供住宿!

我本科一室友,毕业第二年考上的招教,也就是去年,她考上了她们镇上的一所初中!虽然离家也挺近的,可她还是住在学校,毕竟学生要上早晚自习,现在她们的晚自习是上到9点,回家不方便,只能住在学校!

夫妻都是教师,在同一学校工作!

我们村有一对夫妻,他两就都是老师,在我们镇的二中教书,学校比较偏僻,虽然名义上是镇上的初中,实际位置却在村里!所以学校会给这种夫妻都在本校教书的老师提供空间比较大的住宿,可以供他们一家人生活!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不够全面,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西瓜碎碎念


乡村学校条件的艰苦是大城市里难以想象的。

大部分的学校都会尽量解决老师们的住宿问题,只是条件差了些。我在学校住了八年,聊聊我的住房变迁史!

1.小瓦房一住就是5年。

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学校没有住房,只有几个人一间的办公室,两年后,有老师调走,学校给了我一间住房,是淘汰的老教室,中间隔开,一个老师一间,这一间房我住了五年。

那是一间老房子,墙皮脱落,潮湿发霉,地面是砖铺的,房顶是泥瓦顶。我用花塑料布把墙面和房顶贴了一遍,学校给了一个1.2米的床,我稍微收拾了一下,买了锅碗瓢盆就和孩子搬来了,因为离家太远,上早晚自习不方便。




房子虽然破旧,但是门前环境挺好的。两棵桃树,两棵石榴树,还有几块菜地,生机勃勃的,我非常喜欢。

但是,这个地方也给我留下了噩梦。这地方是稻区,蛇多,我最怕那东西,看见书上的图片,发根都发麻。一天下雨,早晨推开门就见一条蛇盘在门口,更恐怖的是一天晚上,蛇在塑料布下顺着墙爬到了床下。



至今想起那声音那场面,我都后背发凉。

还有,因为是危房,每逢夏天下暴雨的时候,夜里都不敢睡,生怕被砸在里边。

后来,学校危房改造,我们搬了出来。搬的时候,心里还有些舍不得,拍了好多照脸做留念。




2.搬入寝室和学生同住。

新房没盖好,老房子拆了,没办法,学校把我们安排在女生寝室的一楼,每人一间寝室。

虽然夜里有些吵,但总算干净明亮,也不那么潮湿了。觉得很知足很幸福。那时已经有了儿子,孩子爸爸常年不在家,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寝室,在走廊做饭。

早晨起床铃响的时候,听着学生往外跑的脚步声,就觉得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都俩孩子了,竟然又住学生寝室了,和学生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有时候很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要不是两个孩子,我真觉得我还是一名学生。



3.一人一间楼房。

新房子终于盖好了,可以搬进去了,我分的二楼,依然是一间,15平米左右,房子虽然不大,但很安全很温馨。一张大床,睡了我们娘仨,两张桌子,一张放锅灶做饭,一张是孩子的书桌。

女儿大了,房子实在住不下。第二年,我们就自己出钱,在校园里盖了一间小房子,当做厨房。用的是学校拆下来的旧砖旧门窗,请亲戚帮忙盖,省了工钱,所以,总共花了不到一千元钱。

住了三年,镇里盖社区房,买了一套社区廉租房,就搬离了学校。

现在学校每年都有特岗老师分过来,学校也是每人一间房,没办法,乡村条件差,只有这么大的能力。


终将长大


乡镇学校一般是给老师安排住宿的,这是由现实条件决定的。大部分老师离家较远,学校附近也沒有租房条件,所以乡镇老师基本安排住宿,只不过条件不是简陋可以说得过去的。

刚大学毕业后几年,一直在乡镇教书,所以对这个问题很有发言权。学校单身老师每人一间房,里面一张床,一张桌子,被褥自备 。结过婚带家属的老师两间房,双职工的再配间极简陋的小厨房。房子很破旧,我住单身宿舍时那间房还稍微好点,洋灰地面,其码干干净净。结婚之后搬到前面的家属区,其中一间房一下雨里面也滴滴答答,分给的小厨房更不用说,里面草虫多得很,吃的东西从不敢放厨房,老鼠更不用说了,现在想想,真不知咋过来了!所以,尽管配备的有地方住,但那条件真的差到极点,人往高处走,乡镇学校的条件真的留不住老师。

我不知教育部对此是否知情,但想要振兴乡村教育,必须硬件设施到位。留住好老师,必须改善老师的住宿条件,免去老师的后顾之忧,让老师感觉到学校就是家!




秉珊


1.选人品好的人,名声好,当校长

.2查校腐!查男女关系.查经费去向,开支!

3.校长要取消上级任命制,现场公推公选,任期不能超2年!

4.端正考风!学风!

5.改变官缭制,避免拉班成风!下级可以对不作为的上级一票否结制!

6.要给一线老师话语权!真正的教育权和办公经费,而不是经费变成校长经费!

7.改变学校的变态管理,变味绩效.

8.教师流动制.调工作不收礼.吃拿卡要!


玫瑰花22454498


没有明确规定,但基本都会安排落脚的地方。有些学校不会安排。

乡镇学校特点:乡下,有的偏僻。

不给老师安排住宿,老师去哪儿落脚,连租房子的地方都没有。不过现在有些学校不安排老师住宿,比如现在我所在学校。

以前我所在学校,有周转房,基本上安排结了婚的老师居住,一厅一室一厨一卫,面积很小就是。有集资楼,是套房。入住的老师要出钱一万搬走不住的话一万退回。基本是双职工和拖家带口外地的老师以及领导居住。还有就是单间,学生宿舍拿来给老师住的。基本是新进老师,两三个人居住。

现在所在学校,2018年以前进来的老师都安排了住宿,有的是集资楼有的是单间。2018年九月新进老师连学生宿舍都没有给老师安排了,因是一所完中学校在镇上,所以都去街上租房子住。一个月至少三四班房租。学校没有住房补贴。

所以,学校叫新进老师租房子住又没有住房补贴,应该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文件,要不然20多个老师没一个去提意见的?


钠镁铝老师


走教老师,离家很远,学校会给安排住处吗?客观地看,学校只能在有条件或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的是关心教师,使其更好的安心工作。

但並非必须给安排住房。一般情况下,学校有住房,肯定会提供。

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全体教师都是走教,学校经济条件差,可能就得自己租房。如果只有你个别是外地教师,作为特殊困难和问题,学校也许给予你适当的租房补助。

当然,如果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其它教师都住校,宿舍不够,那么学校也许会给你租房,或承担租金。

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为教师也应理解和体谅学校的难处。只要公平,合理,相信教师会支持的。

国家也是很重视教师的住房问题的,都在积极地加大农村边远学校周转房的建设,从长远考虑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问题。相信不久会得到解决。


洪爷33344611


教育部想管,但是他管不了这么远,可能也许他没有你的电话。所以信息沟通时代可能还是有盲区啊。

搁以前吧,可能部分学校还能够提供住宿,现在有这种条件的可能学的比较少,特别是大城市里面寸土寸金有很多学校都不可能再修住宿了。而且这也是禁止的。

现在的住宿归房地产开发商管了,但因为他跟我没有关系,所以需要他管的话肯定要付费,这就是购买他的商品房。

所以如果你的学校能够为你提供一定的住宿的话,你就好好珍惜如果没有你就单独租房或者是几个人打伙租,或者是购买商业房,家庭条件允许的话。

从你的描述的话,乡镇应该学校条件相对较宽裕啊,应该有宿舍住吧。这个是大城市里的学校比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