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物」47岁参加八路军,5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医学教育家刘璞

点击方志河北关注我们

了解河北省情

47岁参加八路军,5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医学教育家刘璞

「河北人物」47岁参加八路军,5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医学教育家刘璞

1953年天津市公共卫生局局长刘璞调任河北医学院院长

刘璞(1891.9.7—1972),原名刘钟奇,字伯英,任丘市东凉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9岁读私塾,13岁入县立高等小学,15岁考入河间中学。1912年,以第一名考入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屡试皆冠。。1917年毕业后,入北洋陆军二师当军医,后又被保送到陆军军医学校军阵防疫所深造,专攻细菌学。在校期间,勤奋攻读,广泛涉猎国内外现代科学知识,在微生物方面奠定了较深厚的基础。毕业后,先后任北洋军旅、师军医处长。1928年,回到陆军军医学校任军医和教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亲眼目睹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丧权辱国的罪恶行径,加之该校内部英美派和德日派教员互相倾轧,毅然离开军队,返回故里。1935年,在殷希彭教授推荐下,到保定河北省立医学院任细菌学教授。1937年保定失陷后,他又弃教回乡。

1938年冬,原省立医学院学生张禄增带着殷希彭的亲笔信,找到刘璞,一进门就说:“刘老师,我是来请您去参加抗日救国工作的。”随后把殷希彭的信递过去。他看完信后果断地说:“我现在就跟你走。”张禄增要他准备准备,刘璞将两麻袋医学书籍装好,第二天便离开生孩子不久的妻子,到冀中军区卫生部主持医务科工作。1939年7月,调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任教。在艰苦的环境中,以严谨的治学风格,顽强刻苦的革命精神,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军医干部。

学校初建时期教员少,有些课程没人担任,刘璞都主动承担。开始他教细菌学,后又改讲药理学和外科总论。所讲授的外科总论,从感染损伤、输血、消毒到常见的皮肤病,除理论知识外,还结合军队特点,具体讲解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灵活,深受学员欢迎。他还兼任晋察冀边区医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经常为《卫生建设》杂志撰写稿件,解答基层单位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为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8年冬,为了迎接天津市解放,刘璞奉命任天津卫生接管处处长,后改任天津市卫生局局长。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说:我47岁参加八路军,5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我在旧社会活了多半辈子,虽说有一颗爱国之心,但找不到一条爱国之路,是共产党、八路军才把我引向光明大道的。1953年3月,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刘璞又回到教育部门,任河北医学院院长。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力充沛,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研究教育改革。他常说:我热爱医学教育,愿为培养高级医务干部贡献力量,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奋斗终生。

1972年,刘璞因病世逝,享年81岁。

「河北人物」47岁参加八路军,5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医学教育家刘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