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hifi沒有那麼大眾化?


因為HiFi的目的是進行高保真重放。要滿足這一要求,首先是可聽頻率範圍內的特性要平直。這可是一個最難達到的要求。

由線性和非線性,有源和無源元件組成的放大器的放大率,總是高頻與低頻放大率低於中頻放大率。使原來呈一條平直響應的直線,變成了一個拋物狀曲線。儘管我們採取一些措施,但只能是儘量減小這些失真,而無法全部消除。同時為消除這種失真是要增加成本的!一臺好的電子管放大器,頻響在10H一100kHz範圍內放大參差不大於1db就算是高指標了。晶體管放大器會平直得多,可能能做到小於0.1db以內。但電路卻複雜的多。

失真率也是如此,在音頻段中部好於高低兩端。要減小這類失真同樣需要經濟代價!

阻抗也不是一條直線,當一個放大器在幾百赫以下是8歐時,那在幾千赫以上時卻不一定是8歐(主要是和揚聲器本身的分佈電容與佈線電容有關),這樣一來在整個頻率範圍就無法全部良好匹配!

靈敏度也是與頻響有直接關糸的。要改善這些指標都必須以成本為代價!還有結構與外型都有很高的要求,成本更是一般產品無法期及的!

上面只是以放大器為例泛談了成本代價。作為與HiFi放大器配置的音頻源播放器,CD,黑膠唱機,錄放音機,調諧器等都是高指標產品。終端音箱更是燒錢的主,所以總裝置配備下來其總價往往令一般人無法接受。所以成本決定了HiFi設備不是大眾產品!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由於智能手機,電腦,電視的普及和性能的大幅度提高。玩HiFi的相對少了一些,很多HiFi產品大幅降價,為玩HiFi提供了條件。但極高端產品確實又更貴了,但那是貴族用品,我們一般HiFi愛好者也不會和不必去湊那熱鬧!






乾杯安德烈


HIFI的確花錢,這個不得不承認



呵先森


HiFi也是被人玩廢了。以前音源差,愛好者還多一點。有人胡說什麼能聽出水電還是火電供電。對聲音本質和電子分析都不搞了。數字音源一出,絕大多數假HiFi滿足了,就走了。現在好像又多一點了。


cslj30965298


沒有渠道接觸到。大部分人以為音色就是手機,電視或者幾百塊的電腦音箱。

其實作為好聽的聲音,普通人也花不了多少錢。

耳機系統。耳機hd650=2000元

奧萊爾s6耳放一體機=3000元

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電腦。

這樣一套系統。5000塊,不含電腦。音色非常迷人了。

音箱系統。恵威m1音箱=3700

雅琴膽機=2500

華碩老虎聲卡=2000左右

筆記本電腦或臺式電腦

這樣一套,8000塊。為你打開另外一個世界。


樓蘭武紀


我玩過,真心貴。1991年,HIFI最火的時候,工資才100多,一套花了我兩萬多,還是最基本的器材。


龍江評論員


說HIFI很燒錢也對,那是針對那些玩器材的,如果是想安靜下來不折騰好好聽音樂的,一套好的耳機系統有個三四萬也就夠了,比如買三四千的數字轉盤,加一萬左右的解碼器,加一萬左右的耳放,旗艦大耳機也就六七千到一萬,拜亞動力的旗艦t1二代七千,森海塞爾的HD800八九千,再加上幾百塊錢的線材,這樣下來真的是很高端的一套耳機系統了。如果是音箱系統高端的確實得幾十萬上百萬,那都是骨灰級玩家,如果真的想組一套好一點的音箱系統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只是現在人有錢買幾十萬的車也不願意花在HIFI上,因為人們都好面子。


心望803


因為水電站不是說建就能建的!


陳丞塵


hifi或者說聽音樂設備以前是非常大眾化,就像以前的電視機,現在的器材難聽騙錢,又沒好歌和現象級巨星,加上現在的人沉迷手機和上網,於是聽歌這個消遣活動就沒落了。

但是!聽音樂就像看書, 是滿足人類精神世界非常非常重要的途徑,不知你有沒看過網上一張照片,照片是在敘利亞,在廢墟的城市裡的一個外牆被炸掉的房子裡,一個老人坐在一臺黑膠唱機前叼著根菸,聽音樂。。

沒有好聽的音樂,人會感覺精神世界空虛,沒有激情


shandrive


我可不相信什麼hifi!10Hz~100KHz的頻響範圍更是笑話!20KHz以上就是超聲波,20Hz以下可算是次聲波了,哪怕你的設備能實現這樣的頻響範圍,但,有意義嗎?想死快點的可以多聽聽……


茶香四溢72624644


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只有一套設備,聽著玩著,很好,偶而去趟音響專賣店,聽聽別的音箱的表現力,這人耳朵真的很奇怪的,回去再聽聽家裡的那套,是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