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有了“小祕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同事小李有個寶貝閨女,生得一副好模樣,還會各種才藝,在幼兒園裡也是個明星級別的人物。小李十分疼愛他的女兒,上學、放學車接車送,回到家,更是精心烹飪晚飯,讓孩子享受超一流的“服務”。但是近日他卻發現女兒似乎有了些異樣,回到家不是先看電視,而是跑到房間偷偷的寫著什麼,寫完還要將那本子合上,並緊緊的鎖住。小李問她在寫什麼,她也不答。小李心想,閨女這是有了秘密的吧?為什麼有了秘密卻不樂意分享給自己呢?難道是出於什麼忌諱嗎?小李百思不得其解,他很想知道女兒在想些什麼,又怕自己會冒犯。究竟該怎麼做,他也犯了難。

其實,孩子有秘密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及時和孩子溝通,把心態放平,才能夠達到你想要達到的效果。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一、孩子有秘密屬於正常事,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有些事情,孩子不一定非要和家長分享,總要留有一個空餘空間來交付自己的內心,這就是所謂的“秘密空間”。家長不用著急拉響“一級警報”,放寬心,才是首要的。

1.孩子有了秘密,這是自我保護意識萌芽的表現。

孩子有了秘密,說明孩子對自我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他開始關注自己,並和世界有了某種意義上的交集,他渴望瞭解這個世界,並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而這個紀錄,又不想被別人看到,畢竟這是屬於自己的。所以,孩子有這種想法很正常,這說明孩子獨立意識很強,有自己的主見和態度。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2.家長可聯想自己的個人經歷,和孩子的表現加以比較。

家長也是從孩童時期過來的,誰小的時候沒寫過日記?誰小的時候沒有把秘密藏進抽屜裡?沒錯,家長大多也經歷過這個環節,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有了秘密,並不願意和你分享的時候,你可以想想自己那時候的表現,一經對比,自然就會放寬心來。其實,這本是一件平常事,又何必大動干戈?

3.孩子不可能是你的100%,他也會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孩子也是也渴望擁有自己的小空間的,而這個空間,可以是實體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孩子的小秘密,就是虛擬的空間。當家長髮現孩子有了這個虛擬的空間時,不必冒犯,不必驚擾,靜靜的看著就好了,因為這是屬於他自己的。

孩子有自己的秘密空間實屬正常,但家長如果肆意窺探,後果不敢想象。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二、父母總是窺探孩子的隱私,孩子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但是總有一些家長耐不住性子,看到孩子有了秘密,就覺得孩子一定是在外面做壞事了,於是急切的想看到孩子的秘密,那在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又會作何反應呢?

1.產生逆反心理,並不願意和父母溝通。

當你窺探他的秘密時,就證明,你在冒犯他的私人領地,而孩子對這個,是十分忌諱的。當孩子發現家長正在窺探自己隱私時,孩子便會毫不留情面的將自己不滿的一面暴露出來,無論你說什麼,他也只當耳旁風,拒絕和你溝通,由此產生逆反心理。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2.對秘密更加捍衛,與父母的關係更加疏遠。

家長不要總想著窺探孩子的秘密,當你試圖窺探孩子的隱私時,孩子只會更加捍衛自己的隱私,保護得更加嚴密,同時他和你的關係也漸漸疏遠,不願與你溝通,不願意與你敞開心扉。因為你在他的面前,只是一個偷窺者,是一個入侵者。

3.變得自卑,不願在人前袒露自己的心扉。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而這個親密的人,卻在偷窺自己的隱私,並試圖捕捉些什麼,這就讓孩子內心變得敏感脆弱,還可能會形成自卑心理,不願意在人前談論自己,把自己的真實情感深深的埋藏起來,生怕被別人知道了。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孩子也不願與人溝通,這是最壞的情況,也是我們最怕出現的情況。

明明知道窺探孩子的秘密空間可能產生很多不好的後果,但為什麼家長們還是會這麼做呢?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三、父母窺探孩子的隱私,反映出來的,是家庭問題。

家長想要窺探孩子的隱私,其深層原因,更多的是家庭問題。

1.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並試圖以此來彌補。

平時,家長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關心孩子,但又很想知道孩子的近況,在幼兒園裡表現的怎麼樣?有沒有被老師罵?有沒有被同學欺負?有沒有產生了小心思?那麼,如何獲取這些信息,家長就想通過孩子的隱私、秘密來加以挖掘。父母對孩子關心不夠,卻又想借此來彌補,這隻會錯上加錯。

2.對孩子灌注畸形的愛,並渴望長出正常的果實。

關注孩子、關心孩子,本無可非議,但是如果通過這種方式來關心,那這種愛,就是一種畸形的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窺探孩子隱私說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並對愛的正確認識有所偏差,認為愛是過度管教,認為愛是過度關注,並把自己的地位擺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家長想要窺探孩子的隱私,其深層原因,更多的是家庭問題。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3.家庭不夠民主,頗有些“專制”,對孩子的愛有些霸道。

喜歡偷窺孩子隱私的父母,大多都有些霸道,家庭氛圍趨向於專制,雖說可能不那麼明顯,但總會有一絲絲氣息。在這種氛圍下,家長總會把自己所有的行為看成是正當的,包括偷窺孩子的隱私,侵佔孩子的合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存在就成了一個附庸,雖然聽起來是在給他愛,給他呵護,其實,他們也只不過是家長一個工具而已。

想要通過窺探孩子的隱私來了解孩子、關心孩子實在不妥,其實,我們應該學會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四、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又不至於使他離經叛道呢?

給孩子的空間多了,怕他做壞事,給的空間少了,又怕他怨恨自己不夠民主,這個度究竟應該如何把握呢?

1.劃定觀察期,在觀察期內家長不要做任何舉動。

當你發現孩子似乎有了些小秘密、小隱私並不願意和你公佈時,你可以給孩子劃定一個合理的觀察期,在這段時間,你不能過問孩子,不能表現出任何的異樣,你要像平常一樣呵護他,關愛他,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觀察期結束後,如果確定孩子的確出現很大的狀況,和平常不同並背離了原來的軌道時,你可以加以疏導,加以教育,但前提是,一定要等過了這段觀察期後。

2.及時和老師溝通,家校聯合給孩子最穩固的關懷。

想要知道孩子的近況,想要獲知孩子的秘密,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他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家長可以經常和老師聯繫,如果孩子真的“離經叛道”,老師也會及早的發現並告訴你的,所以和老師建立“家校互聯”是至關重要的,這比你偷窺孩子隱私要強的多了。而且,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家長也會發現孩子究竟是怎麼樣的,究竟存在哪些優點缺點,這樣才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對症下藥。

當孩子有了“小秘密”怎麼辦?先別急著“窺探”,看看這幾點再說

3.經常和孩子溝通,在溝通中建立恰當的關係和空間。

如何不讓他離經叛道?最重要的就是和孩子去溝通,只有多溝通才讓孩子發現,家長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角色,而是一個充滿溫度的人物,在交往過程中,在溝通過程中,家長會漸漸獲知他所謂的秘密,也會明白他心中的感受,二者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親近,這個合理的空間也就由此建構好了。

其實孩子的秘密根本不算秘密,我們也是從那個時期走過來的,因此,他們的所感所想,無非是對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悟,自己的一些小心情、小情緒罷了,家長只要適時的引導,並形成平和的心態,不過分窺探,也不冷漠淡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今日互動話題:你有沒有偷窺過孩子的隱私?孩子的表現又怎麼樣呢?歡迎和我交流並討論。

————————

我是文竹媽媽,家有兩寶,大寶5歲,小寶3歲。一人帶兩娃的艱辛讓我更懂得如何照顧寶寶。

文竹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分享,為寶爸寶媽排憂解難。歡迎各位與我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小問題小確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