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煲湯可以喝嗎?

王明碩

土茯苓又名禹餘糧、仙遺糧、過山龍、冷飯糰,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塊莖。其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經,是清熱祛溼,洩濁解毒的常用中藥。《本草綱目》始有土茯苓之名,並特別提到可治楊梅毒瘡,現代廣泛應用於各種溼熱病症。並常用於食療保健中,如廣東地處溼熱氣候,人們喜歡用土茯苓煲烏龜,或者製成龜苓膏,有滋陰清熱的功效。

功效:解毒,除溼,通利關節。

主治:梅毒、淋濁帶下、肢體拘攣、溼疹瘙癢、腳氣、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肝腎陰虛者慎服。服用時忌茶。

現代研究:土茯苓主要化學成分有糖類、有機酸類、苯丙素類、黃酮和黃酮苷類、甾醇類、皂苷類及揮發油等。具有抗腫瘤、利尿、鎮痛、抗菌、抗病毒、選擇性抑制細胞免疫反應、緩解汞中毒及拮抗棉酚毒性等作用。

臨床應用:



逸仙藥師

土茯苓煲湯可以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