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聲中,傅明實現了從“國內裁判”到“國際裁判”的飛躍!

在過去的那個3月,走紅的人、熱鬧的事不勝枚舉,但真正算的上“火爆網絡”的人也就那麼兩位:一位是流浪大師沈巍,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裁判傅明。沈巍的走紅純粹屬於互聯網造就的,但傅明的走紅則不一樣,完全是依賴“誤判”走紅,不但是紅,而且紅得發紫

質疑聲中,傅明實現了從“國內裁判”到“國際裁判”的飛躍!

搜了一下傅明的資料,簡單歸納一下:

2008年成為國家級裁判;

2010年上半年開始執法中甲,下半年執法中超比賽;

2014年獲得執法國際級比賽資格;

2015年成為亞足聯精英裁判;

2016賽季中超最佳裁判獎評選中獲得銀“銀哨”;

傅明2016年全年執法中超也超過15場,並執法了1場12強賽。馬寧、傅明目前已受亞足聯指派即將分別執法今年3場亞冠正賽小組賽的關鍵之戰;除此之外,傅明執法了2019年亞洲盃第六場1/8決賽即東道主阿聯酋隊與吉爾吉斯隊的比賽,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執法亞洲盃賽的中國裁判!從亞足聯與國際足聯方面透露的消息來看,傅明和馬寧已經入選了國際足聯精英裁判,並將受邀參加下個月在多哈進行的裁判研討會!

質疑聲中,傅明實現了從“國內裁判”到“國際裁判”的飛躍!

從資料中完全可以看出傅明這些年的順風順水,也能看出足協對於傅明的培養和期望,但是一場至少“3個誤判”就把一切打回了原形。要麼是無意的,這就屬於能力問題,要麼是有意的,那就更不好說,不管哪個局面都是足協不願面對的,所以足協拿出了最好的方法——拖!傅明一事過去已經20余天,可是至今足協仍未給公眾和球迷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處理,始終都是隻字不提。除此之外,在3月23日,傅明竟然還不聲不響的到國外執哨了一場亞洲盃賽事,更讓人感到驚詫的是成為了5月份U20世界盃的裁判。換在以前,足協和足協新聞辦早就該大播特播了,可今年,一切都秉承“低調”,還真讓人有點不適應,雖然網絡上鬧的沸沸揚揚,但是足協對此視若無睹,依然是我行我素

質疑聲中,傅明實現了從“國內裁判”到“國際裁判”的飛躍!

在昨天,網友們在足協官網更新的信息中意外的發現傅明的名綴後面赫然是——國際級,除了傅明還有6位裁判進入“國際級”殿堂。其實這是份榮譽,說明中國裁判也可以通過努力得到外界的認可,但是傅明的名字怎麼看都是那麼礙眼。撇開學術方面的問題不說,“誤判”總得給出個解釋吧?與妻子同在足協這個“圈子”內,是否合適也得給個解釋吧?如今一大堆問題說不清、道不明的卻被評上了“國際級”裁判,這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還是赤裸裸的無恥呢?

質疑聲中,傅明實現了從“國內裁判”到“國際裁判”的飛躍!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接受別人的過錯,但是前提是犯錯人能意識到自己的錯,如今傅明一句話都沒說反而得到重用,這點真的讓人想不通。當然,最讓人無語的還是足協,敢把一個胳膊骨折的人招去集訓、敢在“中國杯”裡接連輸給烏茲別克斯坦和泰國而面色不改、敢在傅明一事上裝聾作啞,這麼下去會給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