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进项700万销项750万,为什么会有150万库存商品?怎样才能减下去?

快乐人生高峰


这主要原因是你的商品进销差价或称之毛利率太高,导致销售太成本低,形成存货大。700万进项,对应购入的库存商品成本是700/0.16=4375万元.而销项750万增值税对应的销售收入是750/0.16=4687万元.那么你企业就是说,销售4375-150=4225万元的库存量商品就实现了4687万元的收入(销项税750万元).商品毛利率高达(4687-4225)/4687=9.8%,且也因为销售额不低,导至存货大.降低150万元存货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办法:.将150万存货销售出去,但由于这150万存货已没有进项税额,因此可能要全交16%增值税.题主想减低税负可以有以下办法:1.把你企业转为小规模纳税人,150万存货就可按3%税率销售甚至能享受小规模纳税增值税减免,小交或不交增值税.2.如果有客观条件无法转小规模纳税人,你可压低销售价格,但不能低于成本价也保证有税负交给税务机关.如果不能压低销售价,可增加企业合理费用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如增加动输费增值税专用发票


丁明先生


进项700万,销项750万,为什么会有150万的库存商品?

我觉得这里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销售成本≠库存商品。

假设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商贸公司,没有期初余额。公司在购进商品后,肯定会加上自己的利润销售出去,所以,加的利润高了,那么相对应的销售成本就会低,从而库存商品就会出现剩余。

那么根据题主描述,700万的进项和750万的销项,价税分离后情况如何呢?

700万的进项发票,603.45万计入库存商品,96.55万是进项税额。如果库存还剩下150万,那么销售成本就是603.45-150=453.45万。也就是说453.45万的成本,卖出了646.55万的收入,利润是646.55-453.45=193.1万。毛利润率是93.1/646.55=29.87%。

商贸企业不存在生产加工的过程,没有产品形态的改变,如果是生产型企业,计算的过程将会更加麻烦。

所以结转的产品销售成本低于库存商品的时候,库存商品就会出现余额。

欢迎交流,错了我会改,但别做人身攻击。


简净轩语


先假设问这个问题的是企业的老板,他关心的可能是:这没卖完的150万库存商品,未来所产生的销项税怎么办,已经没有进项可以抵扣了。


楼上有好几位朋友有计算库存,简单看了下,感觉可能不太对。不过,没有进项可以抵扣的问题,跟库存成本还真关系不大。

增值税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增值链条中发生,上家的销项其实是你的资产,你的销项是你下家的资产。从这个角度看, 如果有大量进项没有抵扣完,才是老板更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那会成为你的损失,会影响你的成本和利润。

现在进项提前抵扣完了,这很好,至少不会像有些做长期租赁业务的公司,进项都过期了收入还没回来,那才是真的浪费了。而且进项用掉的越快,也说明你的毛利越高。尤其是对商贸企业来说,这可是最值得期待的事,能赚到很高的利润,即便多交点税,也更容易接受了嘛。即便出现临时性的市场不景气情况,也能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让产品更快买出去,这不是更好。

像楼主提供的数据,初步估计,大概已经有310万的毛利了,剩余的150万库存,再卖到的收入,可就全是利润了哦。很可观的。

税毕竟只是企业经营业务中的一环而言,在有可能谋求更多的利润时,也不能完全只盯着税。对吧。


康愉子


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状况,且看下面计算:

1. 700万进项减去150万库存商品,就是卖出去商品的进项,即550万进项。

2. 销项750万,对应的进项550万,销售毛利率=(750-550)/750=26.67%。

3. 库存商品150万,按照同样的毛利率销售,销售收入=150/(1-26.67%)=204.55,即再卖出204.55万的货即可清除账面库存。

销项和进项因为计价不同,导致题主所述销大于进还会留有库存。正常出货销售就可以消耗掉库存,不需要做专门调账处理。

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任何不明之处,欢迎留言或者关注@唯思得财税官方号,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唯思得财税


首先,这个题目出的并不好,出题者可能就是在和大家做个游戏。其次,说正题。销项和进项有关系吗?销项税和进项税有点关系。大家都知道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但是,题目好像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说到销项和进项影响了库存。从这里可以得出销项和进项指的是采购额和销售额。采购额(成本)和销售额肯定不能相等的,谁也不会傻到平进平出,没有一点利润,正常经营都无法维持,还谈什么持续经营。定价(销售额)=采购价格(成本)+利润。如果想降低库存就要减少利润,甚至赔本销售。例如,计算机行业,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库存有积压,就要及时处理,否则,越放越不值钱(贬值)。同时,新上市的高端产品,售价会比较高,商家要把利润赚足。以上是个人的观点,还望各位老师指点不足。


ShiJ221


仅仅凭采购和销售的数据,是无法确定存货是否过高的。以下通过一些假设来具体分析(此处先假设进项和销项是指的不含税的采购和销售数额)。

1. 为什么会有150万的存货?

(1) 可能期初就有存货;

(2) 如果期初没有存货,那么根据期初(0)+采购(700)=期末(150)+销售,计算出本期销售的存货为700-150=550万,

毛利率为(750-550)/750=26.7%,也不能说不正常。

2. 怎样才能把存货减下去?

首先,不能说150万的存货就是需要降低的,企业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本期卖完货后期就不经营了,所以,正常情况下,当一期经营结束以后,企业都会有正常的备货。

对于商贸企业来讲,当期一般都会有尚未形成销售的订单,那么,这部分是需要备货的。当期这部分货物没有形成销售,而仍然是库存商品,也是正常。如果当期销售后,企业存货为零,那就要问,是后期没有订单了么?后期是否会有断货的风险?

如果是制造业企业,那情况更为复杂。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订货量、安全库存、存货在途时间等等因素,这也是企业搞精益采购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销售和采购情况来判断存货是否过高。要结合企业类型、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

以上是财会小童观点,欢迎评论补充。


财会小童


非请自来。

我更感兴趣的是谁,以什么身份问的,企业老板还是财务人员?上来就谈什么进项,销项,然后问库存商品?什么乱七八糟一堆!

就知道税税税,也只有这个才值得关注,值得重视吗?拿税额来推存货数量,就题目的几个数还真不能推出来。

就本题而言,进项700万?什么意思?进项税额700万?还是购进支付款项700万,销项750万?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如果是进项税额700万,不含税价格为4375万,同理,销项750即不含税销售额为4687.5万!那是上市公司的规模了?吓我!

我的理解跟题目的表达应该有出入。我想题目应该是商贸企业,买进700万的货,卖了750万,还有150万库存商品,这样才比较合理。

要查清原因,先把最简单的关系搞明白: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把上面数据的代进来,期初+700=750+150。那期初没有数?思路就是这样,自己慢慢查吧。

至于怎么才能减下去?如果是财务人员,问这样的问题,真不想回答。还一般纳税人企业,购销量那么大。连存货盘盈怎么处理也不知道吗?


龙门账


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要分析企业的进项税额组成,进项税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税额有可能是有存货产生的,有可能不是存货产生的。比如制造业购进的生产设备就与存货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通过长期的折旧最后反映到存货的价值中的。

2.要分析具体的经营行业,如果是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主要由购进的商品组成,则要分析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毛利率高的,如果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不多,则库存商品金额较大。如果毛利率低,则相反。

3.要分析企业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购进进项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情况,三者综合分析,看合理性。

总之,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税眼看世界


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把存货150万减下去。我理解的不错的话,贵公司的商品进销价差大毛利高,应缴增值税较多,为了减少缴纳增值税,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增值税进项税票用于抵扣销项税,同时增加了存货。但实际上,这些存货是不存在的,其实质就是公司隐藏的利润。如果税务局盘点库存,就会补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时涉嫌偷税漏税。历史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注销企业。把堆积的风险释放掉,但现在很难完成,因为注销企业特别难。只要你注销,税务及一定查账。


巴鄃人家


这是基于成本和销售情况来定的 1说明的是含税金额 有没有前一会计年度留存下来的库存?2说明的只是税额 进项700(单位:万元) 那么按现行增值税率16%(一般商品或劳务)来计算 库存商品合计=700/16%=4375 销项750 商品销售收入=750/0.16%= 4687.5 本来按道理 是库存全部销售完的话就没有问题 但现在多出的库存商品 是怎么盘存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