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國企上班有前途嗎?

春暖花開


國企被過度黑化,任何企業都能能夠成功

因為各種自媒體的黑化,國企在很多90後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越來越差,以至於現在一提到國企,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悠閒、養老”等貶義詞。

但是國企是真的就這麼不堪嗎?國企的員工真的都是不作為嗎?顯然不是。

看看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有哪些企業入圍了。

排名第二位的是國家電網,第三位是中石油,第四位是中石化,之後一個梯隊的就是銀行和保險公司,除開這些傳統強勢的企業之外,國內企業中排名最靠前的都是汽車企業,其中只有一家民營企業,那就是吉利,下一個團隊就是房地產集團。

這些入圍500強的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國營企業,換句話說,國內最好的公司基本都是國營企業。

而國營企業能夠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國家的扶持,更多的其實也是員工的努力和出色。

尤其是一些科研企業,往往是匯聚了國內最好的科研人才,這些科研人才每年都能夠研發出很多核心技術。

而在某些國企之中,每年也都能夠湧現很多先進人物。

所以國企員工的發展前景肯定是要好過民營企業,關鍵是看你自己行不行。


荊楚求職


就我的經驗跟大家聊一聊。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父輩的那個年代裡,擁有穩定的工作就是人生的以大贏家。每當大學畢業的季節,父母都是乾著急,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你考上了公務員或者進了一家國企單位,那是相當幸運的一件事。

作為90後的我們,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時畢業的兩個比較要好同學,一個進了互聯網行業,一個進了國企。剛開始,進了國企單位的那個同學,覺得自己的前途很是無限。5年後一次同學聚會上,互聯網的同學的收入遠遠高於國企的同學,這個現象其實在很多人身邊都有,作為在國企的同學來說,瞬間覺著自己這5年的努力白費了。但在我看來,未必。

回到我們的話題,進入國企真的不好麼?我覺得這個問題得區分看待,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環境、家庭背景都是不同的。從這個方面來說,是否進入國企也要區別對待。

人的職場生涯有幾十年光景,成功與否不在於起點,也不在於終點,而在於你在這個過程中的技能與思維體系的建立。

因此,剛畢業進入國企,其實對於職場小白來說,是一種增添自我工作經歷的最好的機會。當然啦,不是說你進入了國企就可以了,而是在國企裡真正學到了一些本領。

國企,更多看中的是個人的為人處世,其實這個世界,職場生涯走到最後,還是要與人打交道,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高管人才這麼炙手可熱的原因。當然,這裡也不否認進入私企就不好,任何東西都是相對而言的。

其實,剛畢業進入國企就是擁有一個成熟的平臺去展現自己,去成長自己。而私企可能因為公司體制的原因,相對而言沒有那麼成熟,但自身的能力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鍛鍊。因此,無論國企與私企,都要結合自己的自身條件來確定,不能因為別人幾句話就決定了自己的第一份的工作。


知秋樟目


撇開個人因素,單就國企單位而言,對個人發展前景來講也有差異。

1,是中央國企還是地方國企。一般而言,中央企業的前景優於地方國企。比如同樣是能源行業,國電肯定優於地電,中煤肯定優於地煤。

2,是總公司還是分支公司。總公司肯定優於分支公司。

3,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內陸地區。發達地區的國企優於內陸地區國企。

4,行業也有差異。有的行業屬於國家限制行業,在這樣的行業國企就會差一些。

其實,在什麼樣的公司上班有前景,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麼幹。自己肯出力肯用心,能力強,在哪也錯不了。


山西1哥


不絕對沒前途,但是混出名堂多少之又少,而且耗費時間精力遠超私企和外企。

我是超級不建議畢業第一份工作就進國企,學不到什麼真的專業技能,前兩年內還可能當炮子。

私企和外企大多數以業績能力為考核指標,所以你只要努力態度端正,成長提升是非常快速的。

在國企不一樣,論資排輩,你上面有n個人耗時十幾年在等一個位置,哪輪得到你一屆小生。

每天大量時間不是用在完成工作,而是思量如何處理複雜人際關係。

看到有人講什麼500強都是國企,你這不廢話嘛。中國所有企業都是國家的,壟斷國企明白嗎?

剛畢業千萬別進國企,你的一張白紙要畫上技能真才實幹,再搞鬥爭也有底氣。

如果進來就一頭霧水跟著老油條風裡來雨裡去,真的不知道自己咋死的。

綜合以上,畢業生不建議進國企


九主子


大學生就業,去企業是大多數,根據2016年的大學生就業數據,60%的大學畢業生去了民營企業,19%的去了國企,還有8%的去了合資企業。在當前中國,不管是什麼企業,人事制度的內核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都是按照勞動法規定,嚴格的合同管理、五險一金以及市場化的工資體系,優勝劣汰,多勞多得。而企業與企業之間最大的差異,其實主要是在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上,我們可以把這種差異稱作企業的“氣質”。舉個例,阿里巴巴和京東,雖都屬於民營企業,但一個基本不裁員,另一個末尾淘汰,給求職者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對求職者來說,企業的氣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不合適,有的人喜歡挑戰,有的人則喜歡穩定,有的人善於鑽營,有的人則善於鑽研。所以我個人建議,大家在尋找企業的時候,應該把企業的氣質放在首位,找一個對自己胃口的企業,以便更好更愉快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這裡再說說國企,大部分國企的氣質與民營企業和外企是不一樣的,有人就總結了國企的“十宗罪”,叫有野心沒魄力,有狀態沒行動,有內容沒創新,有載體沒思路,有經驗沒釋放,有想法沒辦法,有出路沒通途,有動力沒實力,有制度沒程序,有人才沒使勁。這是因為國企往往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管理者通常是任命,與企業沒有生死攸關的利益關係,企業經營得好壞,對管理者來說刺激並不強烈,在這種安逸的環境下,國企想要大發展,是非常缺乏動力的。

但請注意,這裡的十宗罪是針對企業的,並不是針對國企裡的人的。相反,國企通常都是正規的大企業,對有系統的培訓,有比較紮實的技術和獨有的資源,對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跳板。另外,國企的這種氣質,對那些氣味相投的人來說,又是相當合適的,我就有幾個同學,畢業後進入了大國企,前幾年做技術,後來就轉到了管理崗位,現在已經到了正處或者副廳這個級別了。你能說國企沒前途?

所以,討論國企、民企、外企意義並不大,我們倒不如討論一下,是大公司好還是小微企業好?是成熟公司好還是初創公司好?是電力行業好還是通信行業好?龍牌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影響會更大一些。


高校人才真經


國企講究的是背景,在國企做事就是如履薄冰,想要找到一個賞識你的領導很不容易,有時候人人自危,不是想著怎麼幹出成績,而是想著這件事,如果做了以後,我會有什麼後果,會有哪些部門來對我發難。

在國企裡面最慘的是基層部門,國企所有中層部門的文件都要由基層部門去落實。

國企的領導多如牛毛,一個基層部門的頭上有十幾個領導部門,這十幾個領導部門互不通氣,各自為政,每一個部門都有每個部門的規矩,今天甲部門高興了,他發了一個文件下去,認為,只要落實了我這個文件,企業就一定能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乙部門,丙部門,丁部門,都是這麼想,也都是這麼做的。長此以往,國企的基層部門就會陷入一種混亂不堪的互相累贅之中,分工越來越不明確,小幫派小山頭越來越多,這種慌亂的狀況下,你想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在國企千萬不要在基層單位呆的太久,如果你進了國企,一干五六年了,還是在基層,我建議還是好好的重新考慮一下。

國企的產品競爭力不強,除非是壟斷,壟斷是不看產品說話的。所以如果你能到壟斷產業的話,當然就比非壟斷產業要好。

想要在國企一步一步的爬上去,有些話不能講得太清楚,只能你自己去體會,我相信你在國企工作久了,會慢慢體會得到。

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領導你的人,能力註定是比你差的,如果他的能力只比你差一些,說明他還是一個不錯的領導,如果他的能力比你差很多,還要去領導你,那當然是對你的一種委屈,但是,這沒辦法。因為行業是你自己選的,任何的困難都要自己承擔。

前幾年的時候空降的領導特別多,空降之前,他會以一個比較低的姿態調入企業裡面的某個部門任職,但職務是不算起眼的,但是過了半年以後他就會立刻火箭似的升上去,這種空降領導,我們不得不防,所謂防就是不要得罪他。

其實不管國企私企都好,有能力的人註定是不會混的差的,但是前提是你怎樣能夠接觸核心業務,這是最主要的。

你才進去,怎麼會有人讓你接觸核心業務呢?甚至你進去了5年8年,都不一定能夠接觸真正的核心業務。你可能會心裡面憋屈,當然如果你過了這一關,接觸到了核心業務,你會有一個更好的平臺去發展。

我所講的只是滄海一粟,國企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很大的舞臺,有很多東西真的需要你去學習,去體會。借用六學的一句話,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


夢裡瀾濤


有沒有前途與企業性質有關係,但主要看個人,看你個人與組織的契合度以及努力程度,有時候還要靠點運氣。

分工明確,技能進步有限

國企就像一部緩慢運轉的官僚機器,內部分工很細很明確,每個人就像一個螺絲釘,按照流程規則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工作機械性和重複性很高,如果你自己不主動學習,基本上你學不到什麼新的技能。

而且,長期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很容易讓自己的變成一個溫水裡的青蛙,不學無術不思進取,一旦國企兼併重組倒閉裁員,國企的員工出去很難適應外部激烈競爭的職場,因為沒有安身立命的技能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當然,也有很早就進入市場競爭的國企,比如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也是很鍛鍊人的,但處在這些大國企的底層公司,拼命地做市場營銷,工作壓力很大,受行業天花板的限制,一般不會有太大的發展。

等級嚴格,論資排輩

國企是一個講輩分的地方,即便你個人有突出才能,可能也會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整個機制框架都是規定好的,並沒有為你留出足夠的自我發揮的空間。要想出人頭地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人際技能要高

國企是個非常考驗你情商的地方,人際關係比較複雜,比如,如何稱呼同事和領導都是有講究的,像外企一樣直呼其名是不可想象的。再比如,領導上臺說話叫“做重要講話”“做重要指示”,下屬上臺說話只能叫“發言”。想在國企發展,溫良恭儉讓的性格很重要,低調謙遜,察言觀色絕對必要。而且,有的國企你可能還需要面對“小圈子”的困惑。

工作穩定,風險小

毫無疑問,國企在落實國家政策方面是規矩的,比如五險一金一定會按規定繳納的,一些大國企的福利也相當好。而且,大國企基本上沒聽說過有裁員的,一旦進入這個體制,只要不出大錯,在公司不關門的情況下,就可以一直幹到退休,除非你自己主動離開。但地方性的小國企就不好說了,破產倒閉是常有的,就算不裁員但你可能需要下崗。

大學生適合去國企嗎?

這要看你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想過朝九晚五、波瀾不驚、平平淡淡的規律生活,不願參與太過激烈的競爭,不願承擔太大的壓力,只願意勤勤懇懇、按部就班地工作與生活,那你去國企是可以的。去的話就儘可能去大國企,小國企可無法為你提供安全的保障。如果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很多期待,希望實現自己的抱負或理想,去國企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傑叔職商


不太建議畢業第一份工作去國企。

很多外企,以及有著外企工作經歷的民營企業老闆,對國企工作經歷的人都是牴觸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國企工作效率低,有些事很扯淡,我現在就在國企,說說幾個扯淡的事。

某地產類國企下屬廣告傳媒公司,本意是服務地產營銷。然而企業裡的工作人員僅有三個應屆畢業生是相關專業,還都被安排去做打雜工作。

剩下的整個公司的人都不會做廣告傳媒,怎麼辦?外包。從自己的上級公司接了活兒,馬上轉手外包給第三方,自己吃點差價。最後甚至要求合作的第三方派團隊長期駐場,就在他們公司上班,給他們幹活兒。

去年營收接近4000W,淨利潤才不到300W。

還有去年我們公司去另一家國企參加招投標,我來出方案。由於當時我剛從民企過來,還不太熟悉國企辦事的方式,就按照民企的方法,出了個讓甲方利潤最大化的方案。

結果被領導批了,說我不懂國企性質。錢掙再多,也不是領導的,是國家的。所以掙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做出政治影響力,給領導創造政績。因為最終決定我們招投標是否通過的,是對方領導。

外企和國企不同,外企崇尚的是工作效率,是利益最大化,是標準化。外企特別崇拜有能力的人。所以也相當鄙視國企。

第一份工作如果待在國企,養成了這些習慣,整天去玩政治,而不去提升自己能力。那很快你就會發現你廢了,再也不敢跳出去,跳出去也沒人要,只能在體制內混吃等死。

其次國企工資普遍低於民企,晉升非常慢。在民企,哪怕500強,能力足夠三年就能爬到中層管理崗位。國企你基本別想,資歷不夠能力再強也得等等前輩們。

我以前就待過500強,工作不到三年就是一個區域的部門負責人,相當於經理崗位,入了中層的門檻。

而我現在在國企也是個中層,一個部門的部長,也相當於經理。我是屬於特招,直接被挖過來的。正常員工從頭開始爬到我這個位置,怎麼也要六七年摸爬滾打。

當然,國企有編制,更穩定,福利好,工作也沒那麼累。這些都是優點。

所以我建議,結婚生子之前,去私企培養能力。等到結婚生子了,需要穩定了,再把國企作為職業生涯的終點。

這樣即使你有一天在國企不想幹了,能力還在,出來也不至於太被動。國企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跳板。

如果你還想幹,考考研,考考各種職稱,混幾年往上爬一級半級,都會很不一樣。


三句不過崗


啥叫有前途,私企民企,合資企業可能一時掙錢多,剛到40就讓你下崗,起碼國企央企有保證


天外詩客


我是2019屆應屆畢業生,目前考上中國工商銀行,就目前來說國企可以給你積累經驗,增長社會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