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代君王,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代君王,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孝庄一身伺三朝,捭阖纵横、才力卓绝,对清初朝庭入主中原居功至伟。这不是说,没有了庄妃、孝庄太后、孝庄太皇太后,清庭就无人御政,无法入主中原,无法长治久安。皇太极,多尔衮等人,都是个顶个的英雄豪杰、风云人物,仅从治国才能上来讲,都是优秀皇帝的后备人选。

可是,做皇帝就那么简单么?说起来实在是不简单,文韬武略、帝王心性、治国格局、执政视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条件都很重要,可以决定君王冶下的帝国能走多远,但却决定不了某个人是否具备了入围帝位的资格。

为啥?要门票,查资格。皇帝贵为天子、御制八方,成为“好皇帝”的条件,很多也很繁琐。但成为皇帝,却只需一个条件,很少!能否拿到唯一一张的入场券。至于文韬武略、治国格局等等,无非是上位后,干得好坏的区别。历史上坏皇帝和短命王朝一样的多,但人家好歹已是皇帝的编制了。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代君王,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好了,问题实质上,已回答了一半。试问,就连太子储君、皇子王爷,争个皇位门票,也大都不得不弑父戮弟、拉臣拢宦,一个女流之辈,尤其是在中华文化导向下的”大父系”社会里,经过了二千多年对女人的刻意抑制,给门票的机会,男人都不是太多,大多靠抢,如玄武门之变等。女人想得皇位,惟有靠抢这华山一条路了。

然而,即便是桑户蓬枢、车马铺店、引浆买货之流,传个技术,承个家业也是惟秉祖宗之制,传男不传女。可见”男尊女卑”之念,已渗入至街巷里弄、芸芸众生的血脉骨髓之中。巍巍禁城之內、深深宫闱之中,女子还有几多机会登庸纳揆、应天受命呢?

是零,越往后越是零!还别拿武曌大帝说事,她就不是个女人!她不过是个仅留着生物学特征的女人而已,不信你去翻史书,看看她的所作所为,是一个女人能达到的高度吗?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代君王,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武则天出生的早,比孝庄早了千把年,当时的文化,钳制女人的力道,远比孝庄时期要宽和宥融。而且,武帝还得到了清一色主写后史男人的一致认可。你说,她不就是个男人中的人上人么!所以,她就是个“幸存者偏差”的异数,不可复制!

这个文化导向的大局一敲定,其他的细节就不需分析了。因为不管是李太后、孝庄太后、慈禧、还是萧太后,个人的品性和时代的偶然性太多了,不值得去分析。如果纠缠于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清初入关前的八旗争位,拘泥于孝庄的性格想不想当皇帝,搞掉鳌拜,有没有可能自已直接上位等细节,你一定会分析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

但“剑雄品评”知道,孝庄,她一定当不了皇帝。因为,连清末民主平等思潮渐入中原之日,心狠手辣的慈禧,也只敢行至与帝位隔一道遮羞帘子之距,便止步逡巡不前。何况孝庄所处的清初甫入中原,正在尽可能的师学中华文化之时。文化这个底层内核,实在很可怕,它拥有决定历史走向的独裁。所以历史上,几乎没有女人能跨过这个门槛而坐上皇位的。凤毛麟角的异数除外。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和康熙两代君王,为何不效仿武则天做皇帝?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