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你的个人角度聊聊摄影中的所见非所得和所见即所得吗?

傲龙GragonNine


亲,又到了聊摄影,看风景看美女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能从你的个人角度聊聊摄影中的所见非所得和所见即所得吗?摄影是“光影的艺术”,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构图、色彩、光影”是摄影的三要素,



摄影过程中的任何物象都是“所见即所得”,摄影时,光影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是“所见非所得”,

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你眼睛看得到,只要有光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摄影记录下来,这就是“所见即所得”,也叫见景即拍,摄影是对光影的再现,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来传达对社会、生命、自然的情感,用镜头语言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都具备了摄影的基本技术,以及良好的摄影艺术修养,只要保持对摄影艺术极大的热情,你就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取景?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拍摄?为什么使用这种拍摄技巧?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后期修辑方式……,通过思考,都可以得到答案,会明白,摄影拍摄的是表象,但事物的表象是各种深层力量的迹象,

开篇就说到了,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摄影是对“光影”再现的过程,然而,光影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对摄影照片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光影的属性是人为很难控制的,你看到的是这样,但得到的也许就不一样了,比如,不同的环境、天气都会让光影发生变化,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光线都可以用作于拍摄的,比如,烈日当空之下,色温过高的时候,还有漆黑一片,人造光无法达到的地方,就无法拍摄,在摄影过程中,只观察还不够,要去感觉所拍摄的对象,如果你不能很深刻的感觉所拍摄的对象,你是无法拍摄出想要的最好的效果,看到的物象很有生命力,拍摄出来的却完全相反,这就叫“所见非所得”,因为摄影艺术修养不够,


影影圈圈


个人说一下自己的理解:从拍摄角度说,所见非所得,应该更多的出现在纪实摄影中,很多街拍,抓拍,如果没有敏锐的眼光和对场景的预判能力,往往我们发现一个场景想要拍,但拿起相机拍摄的时候,场景已经发生了变化。

所见即所得,比如风光摄影,见到的就是我们要拍的。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所见非所得,所见即所得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方面。照片表达的内容会随着人们的心理变化而变化。


muyu212508


就个人而言,摄影即是对某一瞬间场景的记录。由于时间,光线等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任何场景都是稍纵即逝的。你不能同时踏进一条河,通过取景器看到的这个世界也是如此,任意两个想连续的两帧画面都是有区别的,当你按下快门时所得到的照片只是你“拍下”这个动作发生时一瞬间的场景,而如果细微地讨论,你所拍下的那一瞬间和你眼睛观察到的另外一个瞬间有“两种场景”的可能性,便是“所见非所得”。而这两个场景是延续的,如同时间和光的延续,人行走的延续,尾灯的延续,从一帧到另一帧有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秒,也有可能是几千分之一秒。这微弱的变化适应于人眼时,反馈下来的便是两帧的重叠,即在几千分之一秒的延续中,我认为是所见即所得。


Allaron


所得即所得,除了该有的摄影技术,对相机的熟练和辅助器材是关键,相机对白平衡、清晰度、饱和度等设置,一般可以预设自己喜欢的场景(不是默认的),如人像、鲜花、风景。另外还要有闪光灯、三脚架等。

所见非所得,除了思想境界方面的就是ps处理吧,也要学一些高级的ps技术,如磨皮、滤镜等,还可以做成自动化,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幕光之影


单反:所见非得!无反:所见即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