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时,怎样做到“人实背景虚”?

柳侍墨


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时,怎样做到“人实背景虚”?

"人实背景虚"就是主体对焦精确,背景被虚化,达到主体突出、主题明确、具有动感的画面效果。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建议之一、大光圈拍摄。大光圈的拍摄是背景虚化的主要手段,但是万事不能过,又不能采用“最大光圈”,光圈过大,景深过小,加之你拍摄对象又是高速运动的,很容易变成主体变糊,“偷鸡不成蚀把米”,建议一般掌握在3—4为宜。

建议之二、近距离拍摄。这里指的是“尽量靠近”,不是绝对的近。你拍摄的是高速运动的对象,一般不会留给你太近距离拍摄的可能性。

建议之三、远离背景拍摄。这一点也只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远离的背景,背景越远,虚化程度才会越高。

建议之四、运用追踪对焦拍摄。在对焦方式的选择项里,有一种是自动跟踪对焦方式,选择这一项可以达到“紧锁目标”的作用。当然,这一设置中的子项比较多,甚至还有左右跟踪和纵向跟踪的不同。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为我的回答点个赞。


拍客张光林


直接说重点 废话不要太多

例子

四个字慢门拍摄

m模式

快门1/20或者1/10

光圈根据现场环境设置 白天8以上 有太阳则需要更小光圈

iso100 白天 晚上看情况

第一张是iso1250 1/20 光圈2.8

第二张是iso100 1/15 光圈14

以下雷同

运动的主体出来 上身跟着主体转 下盘不动 某个点就可以按下快门











飞猫2018


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怎样做到“人实背景虚”?

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拍摄方法,就是追焦。

正常拍摄,如果一个高速运动的人从你镜头前面飞过,如果当时的光线条件不是特别好,快门速度达不到几百分一秒或更快,那么高速运动的物体会虚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如何能把人拍的清楚,而背景模糊呢?

这就是要让相机和人保持先对静止,而相机和人的背景会相对运动,这样就人为的让那个人静景动,自然就会出现人物清晰背景虚了。

操作方法一般如下。

手持拍摄设备,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把快门速度调整为百分之一秒或者更慢一些。使用大约5.6左右的光圈,可以保证一定的景深。然后身体站直,端好相机,将身体向左或者右边扭动,记住脚是不动的,是身体转。然后等运动的人跑过来,这时,你需要慢慢转身移动相机,让相机始终对着人,人在取景器中的位置相对不变,但身体转过一半或者更多一点后,按下快门拍摄。


游梦人Dream


拍摄高速运动的人,如果想要做到主体人物清晰背景虚化,只要达到以下这几点技术就可以实现:

1、快门速度设置在合理区间。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不想让画面所有地方都拍"实",就需要把快门速度设置在合理的一个区间。因为如果快门速度比较高,比如1/2000秒,那么人物主体和背景可能都会被凝固,都会变实。如果适当降低快门速度到一个合理范围,那么就会产生一定"运动模糊",比如1/30秒,与镜头不同步的部分就会产生运动模糊掉虚化效果。这种虚化与大光圈、长焦镜头产生的虚化并不是一个类型,这种虚化是因快门速度不够产生的"模糊"。也不能将快门速度设置过慢,如果太慢可能导致所有画面都拍模糊了。这个具体的快门速度值需要在拍摄中根据运动速度而定,可以多尝试几次。

2、使用连拍以及追焦模式。拍摄这类运动模糊背景的题材最好使用连拍模式,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不容易一次性拍摄成功,使用单拍成功几率比较低,连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连拍过程中要保持焦点的跟踪,就需要同时把相机设置到连续追焦模式。

3、保持相机与运动人物主体的同步。拍摄运动主体过程中相机并非固定不动的,要保持连拍同时跟踪运动主体运动方向进行"摇拍",并且相机摇拍过程中要与运动主体一致,这样才能与主体之间相对保持静止,拍出清晰的主体,造成背景与相机之间的运动,利用低速快门使这种运动产生运动模糊。这种拍摄方法需要一定技巧,如果手持拍摄的话,最好打开相机的光学防抖功能,如果拍摄成功几率不高,可以使用三脚架。


拍摄运动题材,特别是拍摄这种有运动模糊效果的题材,需要多加练习,掌握拍摄技巧后配合追焦、连拍性能较好的相机就可以拍出想要的效果。


卷太郎摄影坊


3分钟教你学会这个技巧,江湖中称呼这种手法叫,甩拍,专业说法是“追焦拍摄”

  1. 选择最佳拍摄时间,推荐天黑之前,但是不能全黑,这时候光线合适,路灯刚刚亮起,色彩会比较好
  2. 相机切换到TV档(快门优先),快门控制在1/30-1/60秒,这样拍摄成功率高一些,而且效果好
  3. 镜头方面可以选择24-70F2.8也可以使用广角,主要看拍摄物体距离自己的远近
  4. 发现目标,双脚站稳,举起相机横向移动随着拍摄物体的移动立即半按快门锁定对焦,移动中按下快门即可拍摄完毕
  5. 此方法需多练习,保持身体与相机在移动中横向稳定是关键点,尽可能保持水平移动,这样会提高成功率

原创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帮助,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评论,哪里说的不对多多指教,谢谢^-^


色影君


如果不考虑后期的话,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合适的快门速度。根据被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来决定你的快门速度。如果过快,可能会主体和背景都清晰。如果过慢,可能会主体和背景都模糊。

第二对焦准确。根据你的使用习惯可以使用连续跟踪模式。或者一直半按快门,保证对焦点准确的、连续对焦对准在主体上。

第三要在移动中拍摄。根据主体的移动速度。迅速移动你的相机。

第四要在准确的位置按下快门。过早或过晚,效果都会不明显。

当然这些前提都是拍摄高速运动的人。如果运动速度较慢。可能拍摄这种人物清晰,背景虚化效果会很差。


晋城广角摄影


拍摄高速运动的主体时,只要主体“实”了,背景“虚”是大概率的事情了。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这个道理,哈。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虚”跟景深焦外的“虚”是两个概念。这里的“虚”是因为背景跟相机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

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一般都会采用追踪对焦,镜头会以主体的运动轨迹来追踪主体,所以与相机间,主体是相对静止的,而除主体之外其它如背景或前景,却都是在“高速”运动,特别是背景,它的“运动速度”会更快,比主体都快。

所有的高速运动,不外乎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如果主体作横向运动时,相机的镜头势必会跟着主体做横向追焦动作,按下快门定格主体,背景反而因原来的静止,在相机这儿成高速运动,造成背景线型虚化。

倒是纵向运动时,如果主体离背景不是很近,且景深够小,背景也会虚化。但这也分两种情况,一是远去,二是“扑面而来”,远去时,离的背景近了,就有可能背景不是很“虚”,而“扑面而来”时,离主体越近,背景就会越“虚”。

补充说明的是:高速运动所带来的“虚”,主要是背景的“运动”,造成的“线型虚化”,跟景深无关。跟景深有关的是:高速运动要高速快门,而高速快门就要开大光圈,这里造成的“虚”就是景深的功劳了。即使有景深所造成的虚,也会被高速运动所造成的“虚”给掩盖了。


南方之南


高速动态摄影,要在被摄对象急速地运动中进行拍摄,强化观者对体育竞技的惊险性、激烈性、趣味性的感染力,比静态对象摄影难度要大一些。对于新手来讲,可能不太好拍,根本要点就是——眼明手快。

首先,要有合适的相机。要把高速运动的人拍得清晰,具有高像素、对焦快、高速连拍功能、追焦功能的单反相机必不可少,镜头最好是长焦变焦镜头,这些都是必须的前提条件。

其次,选择合适的拍摄参数。如果现场光线较强,要注意表面光洁的车体可能会反光,干扰相机的曝光参数导致曝光不足,所以,只要能hold住,就尽量使用全手动模式。可以根据现场天气及光线在保证高速快门的使用条件下尽量选用较低的ISO数值以保证获得高清晰的影像。最重要的快门速度怎么定呢?这个要现场估算一下车体的运动速度,一般可以选择运动车速的倒数来确定快门速度。比如车速200公里,那么快门速度可以放在1/200秒左右,如果快门速度过高,也不好,就难以拍出那种模糊的画面的动感了。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很难准确对焦,一般可以选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不过即便如此,还是需要拍摄者要有一定的熟练对焦的水平,这对于新手来说,可能难以掌握。

拍摄时要追随拍摄。首先选择好拍摄点并事先预估出被拍物体运动的大概的轨迹。当运动物体进入镜头后,拍摄者要快速移动相机始终跟随物体的移动,并在进入合适的构图位置时按下快门。注意,快门开启前后必须保持相机与运动物体在取景画里的相对静止,这样才能拍出主体清晰、背景呈线条装模糊具有动感的照片。

总之,高速动态摄影要求摄影者必须时刻准备着现场精彩画面的突然出现,对现场情况的预见性非常重要,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旦你需要的场景出现了,要冷静、准确、从容应对,这些都需要摄影者平时有扎实的摄影基本功。


无花无花


拍摄运动的物体,要使运动的物体清晰,同时静止的背景模糊。一般采用追踪拍摄法。即相机镜头跟着运动的物体转动,在转动(经常练习,就像电影里面甩狙一样帅气)中选择合适的时机按下快门完成拍摄。原理就是相对运动的物体是静止的。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追踪拍摄的技巧。

用追踪拍摄法拍摄运动物体时,虽说快门速度慢一些更容易使静止的背景模糊,但是,拍摄的主体(运动的物体)就不容易清晰。所以,快门速度要根据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拍摄技巧的熟练程度来调整确定,一般采用“快门优先”档,可以在1/400秒的基础上根据效果再适当调整。


飞机灰那里了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采用“追焦”拍摄法!

所谓追焦拍摄,就是让镜头始终对准高速运动的人,对焦点始终落在运动的人身上,跟随运动者移动,这样,相机相对于人就是静止的,而相对于静态的背景却是移动的,所以就能拍出“人实背景虚”的图片来。

要想拍出背景足够虚化的效果,建议快门速度保持在1/125秒以下,比如1/100秒,1/80秒。

如果你的镜头提供了两种防抖模式,通常就会有运动模式防抖功能,只要打开它,更能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使用追焦拍摄,如果发现失败率较高不用气馁,只要多拍多练就能熟练掌握了,关键是在移动中对运动者进行稳定持续的对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