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会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淘汰吗?

千千千里马


首先:素描是基础,提供许多绘画的理论知识,但是素描不一定是零基础者的开始。

对于学院派考学出身的我们来说,素描就如学吉他必须先练指法、学跳舞必须先压腿一样,都是基本功,必须扎扎实实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画布上弹奏更动听的曲子、跳更复杂的舞步。

可是对于一些成年人、或是说青少年、儿童,不需要应付考学的情况下,一开始去学素描,或许很容易会抹灭掉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其实我更主张零基础绘画爱好者,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画种学起,即使你不懂得素描,你仍然可以去画油画、水彩、彩铅等等画种。谁说必须先会下腰、劈叉才可以上台跳舞?

学习也没有固定的顺序,尤其是艺术,必须是自己先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习,并且学得好。而所有东西到最后都是相通的,你一开始就画油画或水彩或其它,其实也在锻炼素描的能力,你会发现所有画家的素描和色彩最后都如此相似。

并且,当你感兴趣的画种学到一定程度,当你想继续进步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学素描了,这时候心里不会对此有任何疑问,而是理所当然的去学习,效果比盲目学习会好更多。

所以:素描不会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淘汰,他是一切艺术绘画的基础。

下面分享几张好的作品给大家欣赏


视觉艺术之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在以徐悲鸿为首的美术教育家倡导下,全面倒向前苏联的现实主义教育,不仅仅油画,中国画也引入素描造型课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画以师带徒的传统,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画习练者的造型能力,创作出许多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的现实主义中国画作品。中国的国情不同,这种艺术为国家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导向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素描自然不会从美术基础训练中撤离。



但中国画毕竟不是西画,上千年的中国画教育,重的是意境,重的是笔墨,讲的是品格,一味追求西画的造型,缺失了中国画把玩的审美传统,也就远离了中国画的核心灵魂,艺术虽然带有教育功能,但更多的是审美功能。古时候的中国画大家虽然没有接受过素描基础训练,但也能创作出名存千古的大作,值得今人思考!



看官有不同看法,还望留下评论。


陈会衡山水画家


素描可以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去掉,特别是写意国画,素描虽说是绘画的基础,学习素描时间太长容易对中国写意国画绘画产生束缚,写意国画对形体的塑造和素描形体塑造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国画写意重在于意,形体上并不要求过于写实,学习国画写意前学习素描时间太长对写意国画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写意受到了素描结构理解的束缚,这种潜在的意识会使写意国画放不开,无法更好的表达心中的感受。







国画有着自己的的塑形方式,中国国画以前没有素描画出的国画比现在学习素描画的国画只好不差,中国国画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素描太过于严苛,就是太理性的绘画特点,而不适合中国国画写意的表达,无法把写意国画的意表达好,所以国画写意基础学习前不学习素描可能会更好。



当中国写意国画学习到一定程度在学习素描,但也不必要完全按照传统素描方式学习太长时间,最好结合国画特点学习素描,和国画绘画方式相互印证提高国画造型水平,既不会对国画产生负面影响,又有利于国画提升。

只是个人见解,勿骂!


牛眼中的艺术


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回答一下!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说明在研究绘画,以前大家普遍都知道的 素描是西方绘画界简称的草稿,主要用来为油画等色彩绘画作品创作打草稿图,用单色、主要由木炭笔、炭铅、后来的铅笔绘制构图,画出大体明暗、比例、前后等关系,然后再用色彩绘制作品,画出成品作品。所以它与以前的中国国画实质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以前有很多画中国国画的画家认为西方的这种草稿(以前我们叫的素描)没有太大价值,这一点可以在很多以前的国画大家的作品中、认识、观点中看到😁,大家更要承认这个事实,特别是国画写意的画家😊,所以很长时间西方绘画家说我们没有绘画立体造型基础,这是以前的实际情况,而现在大家知道的素描其实是中国人自己在西方草稿上完善的绘画一种。

其实人类都有绘制立体造型、自然界万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只在西方绘画界,也不分人的肤色,就像现代科技中隐形技术一样,中国人也同样能做到一样,也没有抄袭谁的,只是中国科学家们努力的结果👍👍👍。中国墨素描(中国水墨素描)的出现,彻底超越了西方人的草稿图,也超越了以往我们国人所称的素描💪💪💪,中国墨素描用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中国墨汁丰富的色彩和中国独有的毛笔作画,毛笔的笔法变化万千,所以中国墨素描的表现力非常强悍,而且中国墨素描克服了以往素描与色彩实际应用中脱节的现象和很多弊端,所以说中国墨素描是油画、水彩、色粉、水粉等绘画新时代的基础!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证明,可以这样说中国墨素描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一次新的革命!是中国绘画艺术对世界绘画艺术的又一重大贡献💪💪💪🇨🇳中国墨素描不仅仅喷击了西方绘画界说中国画没有立体空间造型基础的谬论,而且真真改写了世界绘画艺术基础论点。所以作为中国人或爱画画的每位朋友如果不知道中国墨素描(中国水墨素描)就太弱智了👎,中国墨素描不仅仅是油画、水彩、等绘画新时代的基础,而且它是中国国画中一重要的流派,同时完善中国国画体系,为中国国画写实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国画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以前的作品和当今的国画作品对比就能得到这个结果,这是必然,所以以前大家知道的素描在中国国画的基础训练中可能作用不明显,但中国墨素描是中国国画基础训练中必不可少课程,随着中国国画的发展,中国墨素描更是中国国画的重要的基础!中国国画艺术殿堂没有中国墨素描(中国水墨素描)就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大的遗憾!收藏大家没有收藏到中国墨素描那就是一个时代的缺陷,怎能称之为收藏家?😁😁😁





中国墨素描创始人


人的艺术是个最意想不到的创作,不是说会素描就画的好中国画,也不是说不会素描一定画不好中国画。素描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当素描学习走进唯素描学习,又成了艺术创作的羁绊,怎么说?素描只是过程不是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画的创作需要造型能力,造型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素描,但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却又是笔墨内核,与素描要求的造型精确又似乎不一致,比如,一张造型好看的中国画,可能失之笔墨灵气,当然就不是漂亮的中国画。所有,素描在中国画里的作用,是刀剑在火中淬炼的过程,又因人而异。高妙的好画,是华彩,是行云,是魂魄。



海南廖培之


我觉得不会被淘汰,机器永远是机器,机器永远也不能代替艺术。即使机器发展再高,也不能高过手工产物。而且素描也有很多种啊,不一定都是写实派的。就我个人而言,手绘和板绘我会更倾向于手绘,因为手感好,而且会更加便捷。别想那么多呦小可爱。而且就素描而言,市场什么的。我一直觉得素描对于绘画来说只是打基础的_(:з)∠)_所以不会去考虑市场的可能性。不要把素描,绘画当成是和照片之类一样的东西,其他的不多过于评论。如果你是想问素描的市场价值来决定自己的升学以及就业方向,我跟你讲下画画这方面,除了学设计类的以外,很多人毕业以后都是找不着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去教应考生画画,开画画班,学习班,或者转行。哦雕塑还有电影行业手工业啥的,其他基本就是那样,要是光学画画一类的,冲着人生目标是画家艺术家去的,请做好准备,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持,而且早年不太可能会火,而且这方面也要会人际交往啥的,要不然你看现在市面上的那些东西,不一定就是现在画的最好的。反正说这么多也没啥,就是有点炸。


绘客美术教学


素描是所有艺术的基础。写意也是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之上。

中国画的白描,三远法,设色……哪一点不是和素描一个道理?

国画是写意的不能学素描,说这样话的人自身就是不懂素描,根本画不出来,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才这样说。

连基本的型都画不出来,还画国画?不是扯淡吗?

徐悲鸿等老一辈国画大师很多都精通素描。


云溪手绘


素描不会在中国画基础训练中淘汰。

因为素描是造型的基本要素,我们不能排斥国外那些基础性的艺术技法,再说素描在中国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了。并没有具体数据说明素描是有害的;它纯粹是一个基础性学科。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太过于强调素描。因为过分了,你就忽略了我们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课题要做,而不是天天还停留在基础性学科上。

中国画古时候肯定有跟素描类似的基础训练方法,只不过是都用毛笔直接画,肯定没有像铅笔之类的硬性笔。其实硬性笔更容易入手,毛笔软,一时难掌握。那是不是用小木棍烧成炭,然后用来画草稿呢?这种用木炭打草稿的办法也等同于素描。我们就是用木炭打草稿。只是木炭只能画线描稿,不能表现黑白灰的精细层面;所以还是用铅笔画比较直观。

这就是素描训练在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不能被淘汰的原因。


退伍兵书画75977307


素描对美术生来说都知道是绘画的基础课。自从刘海粟先生开办浙江艺专以来至今差不多有100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年来,特别是在民国出了数十个绘画级大师。要说西画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追朔到明代中后期。西画是追求光影效果的。基础素描三大面五调子作为素描学习的基本功更能使初学者理解和掌握。问题是素描教育的理论与中国画基础教育的线描技法仅管也有重叠却不是具相同的说法。西画的线只代表轮廓,中国画的线描会在同一条线上表示出不同的阳面和阴面。中国画的传统线描有十八种,代表物体构造的面的结构"皺"也有数十种。清代前的中国画初学者都是先从书法开始再切入临慕古人的作品成长起来的。问题是到了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典型的人物画中就出现了运用西画素描表现的技法。他的作品与他的前辈们比人物形象更丰满。限于篇幅,本人认为今后的中国画的出路仍然可以釆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艺方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洋为中用的十六字方针。一直都有一个说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中国画种的独立性而殡弃西画的绘画技法。一个人一辈子受穷发不了财而怪祖宗不保佑他。事在人为,我们七十年来没有出一个大师不能怪天怪地怪祖宗。应该是我们的艺术家受社会的影响太大太深,是我们的定力不夠,我们的努力不够造成的!如果我们的艺术家能够有二弹一星科学家那样的敢为人先、不为名利所累,一往无前!何愁出不了大师级的艺术家?


SY43625156


个人观点是不会淘汰的!

中国画不是单一的、孤僻的发展;其一路走来吸收绘画元素不仅仅是在素描基础方面同样也包含了能够使自身多元发展的油画基础、版画基础、水彩基础等等。这个过程就好比中国朝代的更替,亦或是外族文化的入侵,仔细翻阅历史,你会发现拥有自身文化的自信,不管被影响如何,反过来都会成为自身文化发展的基石,这即是文化的包容。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传承发展就避免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影响、借鉴、吸收这一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