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大三是學生大學生涯的上坡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在這個階段,大學裡的很多大三學生退了學生會、社團之後,開始不知所措了。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這個時候的很多學生還搞不清自己的專業是什麼,整天墮落在寢室裡面,簡直比第一大二的時候還要迷茫,那麼令學生苦悶和迷茫的大三有什麼危機呢?主要有以下這3種。

第一、未來不明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有很多學生到了大三了,還不清楚自己以後要幹什麼,想要去哪個城市工作,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薪資標準,從側面反映出了這些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是一無所知的,並且還習以為常,仔細想想是很可怕的。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大三,其實是可以真正專注於自己的一年,想必大一大二時的懵懂和慌張,大三可以有很大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未來發展和職業規劃上面。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自己畢業之後想要做的工作,想要去的城市,甚至是具體到自己想要去那一類的工作,在大三的時候都可以列一個小清單以激勵自己,這樣就可以或多或少地讓自己的前進方向更加清晰,路在心中,便一定會在腳下。

第二、專業學習不足,缺乏特長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很多學生到了大三的時候專業課學的是越來越不知所以然,越學越迷茫,越學越垂頭喪氣,不再像大一大二時的那樣求知慾爆棚了,新鮮勁一過,多數學生更多的思考是這個專業未來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不瞭解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常常為此焦頭爛額,也逐漸磨滅了學習的勁頭,沒有含金量高的證書,也沒有過硬的技能和特長,更談不上擁有“吃飯”的本領了。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這種情況下抓緊學習一項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當身邊的同學還在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就可以趁機利用好自己的課餘時間,培養一項實用的技能,等到畢業之後,就能顯現出它的作用了,甚至有可能成為自己未來的“鐵飯碗”。

第三、迷茫的同時又習慣自我否定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很多學生上了大三之後開始突然反應過來:“我大三了?我怎麼就大三了?”諸如此類的話,進入大三後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迷茫,不知道該去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會做什麼。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有的人,總是把自己圈在一個籠子裡面,既害怕落後於人,又不敢嘗試新鮮事物,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不斷給自己設限,沒有原因的情緒低落,反覆自我懷疑,沒有滿腔熱血,只有滿身的負能量。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這種心理具有兩面性,積極作用是能夠促使人前行,適得其反的話很容易就讓人陷入一蹶不振的困局裡。

學生大三時多會面臨這3種危機,還在混日子的學生已“病入膏肓”

已經大三了,是時候醒醒了,不要在混日子下去了,大三一過,大四實習,大學就基本結束了,這時候需要把自己打磨好,更好地進入社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千萬不要掉鏈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