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诗,如何写?

腾龙诗词


竹子和月亮,这幅图让人一看就有抒情一番的欲望。走过、路过,骚人决不可错过。既然诸君皆以诗词献艺,那我就给朋友们改变一下口味,现代诗《竹下望月》:献丑了!

竹下望月



既然被世人称为君子

就应该这样,揽明月入怀

对,保持顶天立地的姿态

月亮别走,竹子下的骚人

分行里正种月色

让方寸之中,柔情八方

多好啊,柔柔情怀里,辨识

绵绵的意境

在绵绵的意境中,发现真理——

游子的心,原本就在月亮里

多好,竹子下面

思念一场春雨并为它流泪

多好,月亮下面

一杯酒醉了一屏长诗

好想,把李白请到窗前,一起望月

然后低头,共同泪眼汪汪

诗者,自然以文字为马

他将在谁的心中驻足

追逐着那月光

寻找灵魂的草场

“花有花香,茶有茶话”,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的关注和交流就是对我最给力的鼓励)。请不要吝啬您的满腹经纶来一起互动吧!发表你的想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荡起方块里的涟漪里,丰富彼此……


人文镜


《七绝·雨露竹花月》

竹芳月曼露秋行,风摆宵灵水浣清。

一道白华沨注夜,黄花十里泪无情。

此诗完全按照古格律写的!一点毛病都没有!诗词的意境更是高雅多情而含蓄;宵夜里的竹花、净月,清风、秋露与黄花具荣一损,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更有数量级的直接动感表达,也有含蓄的秋意表达!悲语芳情无极限呀!

这里的十里黄花泪是指秋天的露水,所以无情;这是表层意思,更深的含义是前面“白光”入夜,而黄花多情流泪。这样拟人描写是反射那些无情无义无色彩的人!也是指白色的月光太无情了!黄花不能很好的色彩表现自己,所以黄花哭了。

此诗我弃用古人的常用正位对称手法,而大胆采用错位对称对仗句手法,如白华对十里,黄花对一道。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这个比古人的复杂一点,转圈了!因为古人是直叙一层次直接表示对仗描写,而我的是多层次对称对仗描写呀!如白华(就是白光)对下句的十里,量级一样,物相不一样(这是现代物理学思想,古人不懂这些);而下句的黄花对上句一道也是如此。相同,这里同时还存在古人的一对十数字对仗(只是错位斜对称);“白华”对“黄花”的色彩对称等等。我的对称形式与内涵更丰富了!再一次谢谢大家欣赏!



大峰上雨


月儿甜(原创歌词):(一)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那夜我们来到小河边\\河面泛着银色的波\\我轻轻地吻了你的脸\\就像春风拂过山间\\就像林下流淌着清泉\\你给了我青翠的春天\\你让我四季花鲜艳\\送你一条彩绸巾\\蝴蝶结儿系胸前\\在你胸前画个圈\\你我本是同心圆 (二)圆圆的月儿蓝蓝的天\\今夜我们又来到小河边\\河面泛着银色的波\\你轻轻地吻了我的脸\\仿佛秋风拂过麦田\\仿佛暖阳驱散了雾烟\\你给了我金黄的秋天\\你让我一生美梦圆\\送你一个银手镯\\从今你我把手牵\\在你面前画个圈\\美好明天比蜜甜 (三)月儿甜啊月儿甜\\你我本是同心圆\\月儿甜啊月儿甜\\美好明天比蜜甜(爱写歌词、现代诗、格律诗。欢迎切磋关注)





月光河2


看图写诗,我认为,说难吧,有点。说不难吧,但确有一定的难度。说难呢,就在于题主给你写诗规定了条件,或许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游戏规则。我们知道有规则就有限制。如果你不按规则来写诗,那么你所写的诗就不是看图写诗。换句话说就是你所写的诗不能丢掉题主给定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比如这幅图中的竹子、明月这两个意象必须在你所乌的诗中出现,否则你所写的诗是不能算是看图写诗,是不合格的。



说不难呢,是因为看图写诗除了题主限定的条件之外,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写一些图中没有的内容。这些内容只要能与题主所给的条件和谐地融合在一个画面里,那么你所写的诗就是看图写诗。你想想这其中的空间有多大,是不是可以装下一个宇宙来?你想写啥,还不是由着性子来。所以我们说看图写诗不难,这一点也是说得过去的。



下面附录我看图写的诗,虽然并非上乘之作,但自我感觉符合看图写诗的要求,相信应该能给你一些启示。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谢谢合作!

[附录]看图写诗

幽篁露湿两三枝,正是春风入夜时。

更有一轮凉似水,玉楼东侧照相思。

一一2019,01,08,18:18


壮图山人


咏月的诗自古至今多不胜数,老街自己也写了好多,今天发一首《江城梅花引》, 请朋友们指正:

江城梅花引-姮娥 @ 老街味道

娟娟孤月冷如钩,上西楼,下西楼,何事殷勤、夜夜作重游?独在蟾宫欹碧树,闲伤影,暗销魂,对九州。

九州,九州,牵我眸。木兰舟,今在否?望也望也、望不到梦里仙俦。惟有年年、江水自东流。千古多情谁似我,风更雪、缺还圆,总未休。


附词谱

江城梅花引 双调八十七字,前段八句四平韵、一叠韵,后段十句六平韵、两叠韵

⊙○⊙●●○○韵 ●○○韵 ●○○ 叠韵

◎●◎○句 ◎●●○○韵

◎●◎○○●●句 ◎⊙●句 

●○○ ◎●○韵 

◎○叠韵 ●○叠韵 ◎⊙○韵

◎◎○韵 ⊙●○韵

●●●● ●●● ⊙●○○韵

⊙●○○句 ⊙●●○○韵

◎●◎○○●● 句○●● 

句●○○读 ●●○韵


词牌特点

1.两处叠韵

……上西楼,下西楼……

……对九州。九州,九州……

叠句与叠韵以前讲过,押韵的字一样叫做叠韵,句子完全一样叫做叠句。

2.何谓江城梅花引 

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城梅花引不是梅花引,也不是江城子。

钦定词谱解释:万俟咏《梅花引》,句读与《江城子》相近,故可合为一调。

因后段与梅花引区别较大,故存争议。

3.何谓“引”

也有争议。

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

引,’别无深意”。王力认为,只是宋人制词,为区别于唐人词牌而加的。


@老街味道

2018-3-1


老街味道


【看图作诗·五言绝句】

竹子叶青青,

枝枝出院庭。

虽无杨柳质,

一样逐繁星。

平水韵·九青平声。院庭:庭院。杨柳质:杨树和柳树那样的材质。

【看图作诗·七言绝句】

竹叶摇摇月色明,

一轮圆满照离情。

从今桂魄渐飞去,

还与谁人入画屏。

中华新韵·十一庚(eng ing)阳平。摇摇:摇曳,摇摆。桂魄:月亮的别称,苏轼《念奴娇·中秋》有“桂魄飞来光射处”之句。

【看图作诗·五言绝句】

今夜月圆竹影摇,

他朝月缺转凄寥。

世间万物皆如是,

且与烦愁对酒销。

平水韵·二萧平声。凄寥:凄凉寥落。皆:都,全。

我是索彦,喜欢写写诗填填词,欢迎各界先进多多批评指正。如果志趣相投,不妨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


索彦聊诗词


如何看图写诗?

首先应当选图,你喜欢什么图片,就可以选什么图片。选好图片后就要分析图了。现在依下图为例,详细说明。

大家可以看到我选出的九副图都是一个人一个景物,显得单调点,但对于刚学看图写诗的朋友是有好处的。大家应当明白,复杂的事物都是由简单事物组成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诗要一字字写,文章要一句句组合排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明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

下面在看下面图的意象,可以看出是美女和野蔷薇花,如果你对“蔷薇花”的古诗比较陌生,不妨到百度查看资料。

唐.杜牧

蔷薇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

石家锦帐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先来赏析此诗

映入眼帘的是朵朵鲜花,神彩异异,叶片也柔和放光。这一切是经过一场雨冰洗刷的结果,晴日光线亮好,万物一新。蔷薇花朵由于水份太多,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象醉酒的美人,娇着头低,是一种矜持之美。一般农家都用蔷薇作篱笆墙,蔷薇都是有刺的,所以没人敢乱钻。所以石家锦帐依然在,闲挡狂风,夜里也不会收起来的。

再来看一首

唐-齐已

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开。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

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这首诗是说蔷薇和玫瑰形态象似,其特点就是花多一齐开。常常在架子上生长,一场雨过,落红满地,厚积苔生。一般蔷薇花都是作墙上风光栽培,晴明天气,花香蝶至,闲人观看的很多。牡丹比蔷薇先开几日,但花期短,此后便销声匿迹了,蔷薇花期较长,从4月到9月份都在开放。

通过百度或其它浏览器的查询。我们对蔷薇花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楚,写诗也就有的放矢,避免空谈乱说,让人笑话。这也是素材积累,提炼,升华的过程,然后才能写出诗来。

七绝

蔷薇花

不慕仙家喜作篱,丹心一片护主居。

芳香一世姿容羡,落尽繁花香水溪。











新浪阳春白雪


《月亮随着钱转》

昔日,举头望月碰杯对盏

而今,抬头看钱低头数钱

从前,路人抓一把月色顶盘缠

因月光的白就是银元的白

现如今,银元退市黄金露脸

黄金的黄是置顶的色彩

男女老幼人人爱

月亮看在眼里心在心上

精心设计千锤百炼

终于,一枚金色的月亮

悬在蓝天 看你爱不爱

我有一壶老酒

抢先邀月



根言木语


“望图心有激情起,文海涛涛我问诗”:就此美图个人进而创作了一首七律诗,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共勉。


【遥思】七律/东都有湘/平水韵

山中暮步清风去,晚遇霜明落满光。

淡冷南乡孤径处,遥思北国故园伤。

心潮落在长空月,竹海吹平浪迹方。

远陌天边寒影背,情深夜色暗来香。


东都有湘


美月如诗如画,前有古人云,后有来者诵。既往已,有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撒墨?

围观围观,且凑个趣。

1、

月儿在林稍,

友朋正相邀。

任夜寒肆起,

把酒话今朝。

2、

月儿挂林稍,

十五歌声高。

秋夜风乍起,

秀尽美人腰。

3、

月儿上林稍,

竹影映月高。

一曲琵琶语,

惊破宇天宵。

4、

满月皎兮,如玉盘兮。

纵吾念汝兮,子宁不知兮?

淡月钩兮,如镰刀兮。

纵吾不语兮,子宁不问兮?

苦兮盼兮,同城东西。

一年归兮,宁错过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