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川GDP排名靠前,為什麼給人的感覺還是很窮呢?

飛一般的思緒


我來說下我的體會吧,因為有兩孩子並且都還沒上小學,最近三年裡都會帶他們國內跨省10天的自駕一趟,南方的各省份都走過了,今年11月份才從成都去了一次海南島,路徑了貴州,廣西,廣東,到了海南島。四川人口眾多,很多生活在四川的人都很清楚,除了成都平原外,四川的很多地方都是山區,真正意義上的大山,可耕作的土地很少,可機械化耕作的土地更少了,所以四川人口9000萬,最少有1000萬外出務工人員,因為在老家沒收入,只有務工,並且川渝兩地的人外出務工非常吃的苦,捨得賣命幹,老家的很多同齡人,外出打工收入不錯,很多都在老家修了樓房,但是他們是早上5點過起來,幹到晚上十點,並且都是重體力活。四川還很窮,但是作為四川人我很驕傲,雖然有地勢上的劣勢,但是勤勞的四川人正在努力改變,如果有相對公平的自然環境,加上四川人的勤勞四川的人均絕對會排在前三。別抱怨什麼公平與否,別噴什麼地域,生在此地,就愛在此地,落後就想辦法改變她,因為這裡是故鄉。


土星科技範兒


我是一位四川人,在廣東工作多年,要說富裕程度,四川與廣東是沒有辦法相比的,當然,就算是廣東,發展也很不均衡,廣東的經濟實力高居全國第一,廣州,深圳的GDP都超過2萬億元,但北部的雲浮等城市GDP還沒有超過千億元。所以,任何一個省份,有相對富裕的地方,也有貧困的地方,做為中國兩個人口大省四川和河南,這個問題更明顯一些。

這是2016年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GDP排位表,可以看出在全國前六位中,除了廣東 ,江蘇,山東,浙江這四個強省,河南超過4萬億元,四川超過3萬億元,位於全國第五位,第六位,論省的實力,這兩個省的經濟實力都十分強勁,不過,光是GDP並不能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四川和河南是中國的人口大省,四川省的地形複雜,西部為連綿的高寒山區,這也造成同一省條地發展不是很均衡。

看看省情,四川省位於西南,地形以山村,丘陵,平原和高原為主,面積48.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8262萬人,2016年GDP為32680.50億元,人均GDP為39693億元。

河南省位於位於黃河下游,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5位,有多座城市入圍全國百強城市。河南省面積為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532.42萬人,2016年GDP為44988.90億元,人均GDP為47194億元。

這是摘自頭條號雲端上的音樂的一組統計數據,從人均GDP這個數據看(跟百度數據略有出入),由於人口基數龐大,四川的人均GDP排在了第24位,人均收入排在第22位,河南省的人均GDP排在了第20位,人均收入排在第24位。當然,這樣的數據和排序並不一定十分準確,僅供參考。

河南省會鄭州城市風光(東方IC)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一個是曾經的兵家必爭的中原,一個是曾經的天府之國。

目前發佈GDP的省市區中,河南GDP總量44988.16億元,四川GDP總量36980.2億元,連續多年位列全國GDP排名第五第六名。排名第一的廣東省,經濟總量達8.99萬億元,排名第三的山東超過7萬億,第四的浙江超過5萬億。

論總量河南四川算是名列前茅,但與排名靠前的省份差距很大,而與排名靠後的省份優勢並不明顯。


另一方面,人民感受最真切並不是GDP總量,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川、河南經濟比湖北、湖南要發達,但是人口卻是別人一倍,平均下來經濟只有人家一半。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上海、北京兩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分別為58988元和57230元,天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022元,山東、湖南、海南、河南、四川超過2萬元。具體來看,河南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0.03元,四川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0元,二者相差無幾。廣西和貴州則分別為19905元和16704元。

再者,平均數據也只代表平均水平,難免有人被平均。同樣,河南、四川也有非常多貧困家庭,這裡條件不好家中勞力都外出務工,家中只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017萬人,其中河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6個省份的貧困人口都超過500萬人。

顯然,脫貧攻堅,河南、四川均壓力山大。


東方今報


根本觀點,大家麻煩來看我說的對不對。

1,統計方式有問題。

傳統的統計說的人均GDP根本就不能真實反應一個地區的貧富程度。

而中位數更能反應。

舉個例子,五個人,收入是1000,2000,3000,4000,5000。那麼這個地區的人均GDP就是3000,中位數也是3000。

同樣的,五個人,1000,1000,1000,1000,11000。這個地區的人均GDP是3000,但中位數是1000。

所以呢,中位數比人均更能如實反應普通人的收入。

2,人口多。

原因更簡單。比如寧夏500萬人。有10%的貧困人口,那就是50萬。而同樣的,河南有10%的貧困人口,那就是1000萬。

然後你見到的河南人多,你就覺得河南人窮。其實貧窮的比例都差不多,總人口多了,那麼絕對人口數量就多了,你的直觀感覺就是四川和河南貧困人口多。

我相信我說的這兩個你們很容易看懂,也沒有太多廢話。喜歡的,請關注我。


小深刻的舊書


四川省2016年GDP為32680.5億元,河南省2016年GDP為40160.01億元,截止到2016年四川省人口8262萬人,河南省人口9532.42萬人。

地區生產總值是一個綜合量化的標杆,按照2016年GDP數據,四川省人均生產總值為39555.1元,河南省人均生產總值為42129.9元。

地區生產總值排名靠前,但是人均生產總值是基於人口之上,所以這兩個省的人均收入偏低,而且低於了中國人均生產總值54000元。

四川省2016年GDP為32680.5億元,成都市2016年GDP為12170.23億元,遙遙領先四川省其它城市,也就是說其它20個市州地區一共貢獻了20000億元。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來,四川省正在全力發展省會城市,其餘的20個市州地區被嚴重邊緣化,成都GDP12170.23億元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綿陽1830.42,你沒有看錯,第一名是五位數,第二名是四位數,第一名的GDP將近是第二名的7倍,

四川省GDP高,但是隻是高在了成都,而非除了成都以外的20個市州地區,所以為什麼窮,因為一直以來政府都不重視全面發展。

除了成都以外的20個市州地區,有哪些城市的發展能跟隨成都的發展腳步,我相信在四川省應該找不到吧!GDP相差7倍,這可不是誰都能追得上的。


城事觀


河南、四川雖然GDP總量比較高,但是人均收入排名比較靠後

河南和四川都是中國的經濟、人口大省。2017年這兩個省的人口分別為9600萬和8300萬,GDP排名全國第五和第六位。

如此看來,河南和四川都應該是經濟強省。

不過在外界看來這兩省的經濟並不算髮達,每年都有大量勞動力出省務工。可這兩個省份明明GDP很強悍啊。

首先,雖然河南和四川GDP排名比較靠前,但是跟前4名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2017年河南的GDP約為4.5萬億,四川約為3.7萬億。

要知道廣東GDP接近9萬億,江蘇的GDP約有8.6萬億,山東也有約7.2萬億。

並且這三個省的人口跟河南、四川是處於一個量級的,但經濟卻遠超河南和四川,這樣人均GDP也是大幅領先於豫、川兩省。

舉個栗子:山東去年的人均GDP為7.2萬人民幣,四川是4.5萬人民幣,相差2.7萬元。

而排名第四的浙江,人口只有5600多萬,但GDP也是大幅高於河南和四川,人均就更別提了。

當然,人均GDP跟咱老百姓實際收入相差有點大,那咱看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河南和四川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分別排在24和21位。

(單看居民收入,差距就沒有人均GDP那麼巨大了,四川省也只不過比山東省少了6700多塊)

不過雖然居民可支配收入跟前面幾個省差距沒有那麼恐怖了,但河南和四川省內的貧富差距可是相當大,很多人的收入確實是被高收入人群給“平均”了。

像是四川境內,成都經濟一家獨大,其他地市皆是望塵莫及。而像一些偏遠地市,居民收入就更低了,這也是導致為何什麼有大量勞動力出川務工的原因。

因此,縮小貧富差距是河南和四川當前的重要工作,而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千佛山車神


中國應該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加大貧困地區的投資力度,給予優惠政策,從而使得全國能夠得以均衡發展。不要讓貧富懸殊太大了。

中國現在仍然是經濟大國,而非經濟強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口眾多。雖然全國經濟總量GDP世界排名靠前,但是人均GDP世界排名仍然落後。

中國地域太大,各地區發展歷來不平衡,富裕地區應該幫扶一下貧困地區的發展。比如說四川,雖然貧困人口多,但是四川人善良。想當年,在抗日戰爭中,四川人前赴後繼出川抗戰,行為之壯烈,舉世罕見,在當時,便有“無川不成軍”一說。在民族危亡之時,四川人民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犧牲!現在國家強盛了,自然也應該回報一下這些勤勞善良的人民。

雖然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蒙古人,但是,我更同情那些貧困山區的人,真心希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中國人,都能呼吸到一樣的空氣,都能享受到一樣的待遇,都能過得上一樣的幸福。


海洋高考調研


貧富要看人均GDP,不是看GDP總量。河南和四川GDP總量較高,但人口也多,所以人均數據實際是比較低的。

就比如去年鄭州9130億,成都13889億,而珠海去年GDP總量只有2564億,難道鄭州比珠海富3倍有餘?成都比珠海富5倍有餘?

珠海人口只有175萬,鄭州人口1000萬,成都人口1600萬,所以珠海人均GDP是153091元,而鄭州和成都則分別只有93894元和87256元,比珠海相差甚遠。所以三城當中真正富裕的是珠海這個全國排名第91位的小城,而不是鄭州和成都這兩個新一線。就是這樣的概念。

更何況成都和鄭州在各自省份都是一城獨大的城市,人均經濟水平尚且如此,那麼省內其他城市比省會自然更是不如。而且也正是因為一城獨大的緣故,所以中西部地區似乎也就只有省會比較發達,其他城市的確實力平平。但所謂貧窮落後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這只是從比例相對來說的,河南四川的城市比起東部沿海省份的確落後,可是東部也有發展落後,甚至還不如河南、四川某些中小城市的,比如廣東作為國內最大經濟體,有21地市,但珠三角9市就佔了GDP總量的8城,那麼其他城市呢?幾個GDP還沒過千億的城市放在河南四川一樣也是墊底水平。


城市發展報告


河南、四川為什麼感覺很窮?

河南、四川都像中國的縮影,我們國家在世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國家真的很富裕嗎?

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我們國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還有很多,山區裡面留守兒童更是數不勝數。


四川、河南經濟比湖北、湖南要發達,但是人口卻是別人一倍,平均下來經濟只有人家一半。

同樣,河南、四川也有非常多貧困家庭,這裡條件不好家中勞力都外出務工,家中只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據瞭解:“河南、四川都是外出務工輸出大省”沒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沒有活力,所以當地經濟感覺很蕭條。

只希望國家能夠重視山區貧困家庭生活,真正的做到“以民為本”

感謝大家閱讀我的回答,喜歡可以點贊、關注


抵制抵制地域黑


題主的疑惑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

第一是自身的經濟實際狀況。

GDP是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一個地區的整體數值,這裡雖然能夠體現本地區整體的發展狀況,但以個人而言,也就是前面答主所說的GNI這個指數,其實並不高。

這就是整體和個體之間的關係,若不懂,可以以我們國家的GDP和人均GDP作為例子,我們在整體來說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於個人而言,離日韓存在著一大段距離,遑論世界上其它發達國家。

河南、四川的情況就類似於此。

第二就是外界輿論、社會效應以及由內因造成的心理學影響。

放眼歷史,大家可能都知道,河南自古就是中原富庶之地,而四川古來就是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阜民豐,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跟貧窮這種印象毫無關係。

直到來到近代以後,北洋軍閥、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讓中原成為一個百戰之地,還有眾所周知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花園口黃河決堤事件等,導致中原之地生靈塗炭,十室九空。

而四川,則是一個讓人更覺悲壯之地。川軍在民國時素來是全國軍閥中的笑柄,因為內亂不斷,但一俟日軍前來,民族危亡關頭,也是川軍放開胸襟,容納了當時國民政府西遷,可以說保存了民族存續,而且川軍打仗極為捨身,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當時的政府才能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但也正是那場戰爭,毀掉了四川的元氣,讓天府之國成為百戰之地,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解放後,乃至建國後,這兩個地方同樣經歷了三年大饑荒,以及調糧入京等事情,民生凋敝。

而在那些年,反而是南方沿海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島、廈門、廣州等城市動盪不多,經濟發展雖然遲緩但沒有停止。

再往後,河南四川就陷入了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而造成如今貧窮印象的主要原因,便在於改革開放以後,河南、四川農業人口過多,城市化進度緩慢,而且最為致命的是,經濟增長缺乏動力,以至於造成了大量的勞動力過剩。

也就是說,貧窮是經濟發展遲緩,發展觀念滯後的最終體現。

然後就是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他們前往大城市,參與城市建設,然而城市的原住民與外來人口之間便產生了矛盾,這既是地域文化的衝突,也是由經濟地位不平等造成的身份上的衝突,在這樣的氛圍下,很容易形成”打工者家鄉貧窮“的觀念,然後經過媒體的宣傳,就能固化為一種社會觀念——”河南省、四川省的人很窮“。

因為這是全國最大的兩個勞務輸出省份。

時至今日,其實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經不錯,河南、四川的省會也都入選了新一線城市的行列,但已經被媒體潛移默化多年,被民眾接受多年的觀念,卻並不會因為這樣的改變而被糾正。

因為時至今日,我們河南省和四川省依舊是外出務工的主力省份,但其實我們很多打工者並不貧窮。

在文章最後,也希望看到這裡的網友們溫和看待地域問題,對於地域黑,我有時候也能理解,畢竟我國地大物博,如果換作梵蒂岡,就一個鎮子大小,想讓他們地域黑也黑不起來是不。但我更希望我們討論地域問題時是抱著尊重、理解的態度,可以調侃、自嘲,但不要謾罵、攻擊。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以上。



第一次在悟空過兩百贊,謝謝大家。

然後喜歡就關注我啊啊啊,我寫的還有其他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