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画家的作品越画越丑你怎么看?

猛禽950


如果真要说是丑,也只能说是一些造型能力不过关的人物画家,刻意夸张隐瞒自己的缺陷,再加上本身的笔墨出了问题,那画出来的人物画确实不美,但这种画家还是极少数,不能以偏概全,不代表大多数勤奋努力的画家。


黄宾虹山水

都知道,画家是标新立异的一个群体,和他们所从事的艺术有关,要知道,艺术的本质是唯一,独具一格,独此一家才有存在的价值,山水画大家黄宾虹的画不“丑”吗?想当年送人人不要,当手纸都嫌黑,可后来,他的画价值连城,人们才意识到,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黄老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贡献,这一种“丑”多一点不更好吗?


黄宾虹山水


黄宾虹山水

品画者多些画理方面的知识,切不可随波逐流八卦碎语,要有自己的观念和主见,切切实实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吧。


陈会衡山水画家


首先要确定这个“丑”是粗制滥造应酬之作的意思,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为了应付,不认真去揣摩构思,有点意思就动笔绘制,这样不用心积极的去创作作品,只有失败,只有越来越没品味,失去了作品应有的美丽。

二、年龄大了,精神头不够了,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创作。体力也不够,握笔不易掌握力道,影响了画作的质量。

三、正在新的尝试,突破以前,重新塑造个性,这就是所谓的“变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鹫峰沙驼油画室


绘画是以表达真善美为基本审美趣味的视觉艺术,真,就是要有真情实感,画面形象要真实,要贴近物象本来的真面目。虽然中国画以写意为主,在画画中,画家可以根据自己审美理想对物象的形象做适当的夸张和变形,但大致轮廓还是要符合原貌,不能把马画成牛,或者把牡丹画成月季,或者把华山画成黄山,那样就贻笑大方了,连古人都说国画要“应物象形”。

善,就是要在画面中传达出一种博爱情怀和悲悯意识,表现积极向上,能给人带来正能量的普世价值,比如,画家通过花草树木和高山大川,来表现生命的坚贞不屈,表现理想的崇高伟大,都属于善的范畴。

美,很好理解,在视觉上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元素都是美的存在。

正是基于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在人类意识中,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对真善美的理解都是一致的,它们也成为人类共同的审美趣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绘画中,表达人类约定俗成的审美共性,这样的作品肯定是好作品。

到近现代,西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个性解放,越来越出现一些反传统的姿态,逐渐把“审美”变成了“审丑”,越是怪异、夸张、丑陋的东西,越被艺术家推崇和喜爱,并且被艺术家认为是表达现代人精神困惑的最好渠道。经过东西方文化交流后,这种理念逐渐传进我国,并深刻影响了许多国画家的创作。

现在一些画家的作品越画越丑,除过受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虚张声势,就轻避重。画家本身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不过关,他无法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作品,所以,只能把画画的丑到极致,以此来吸引眼球,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无异于拔苗助长,早晚会毁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鸿鹄迎罡


首先怎么看待艺术,广义上讲,有生活的艺术,足球艺术,当官的艺术等等,这个都需要天分和努力。狭义指美术音乐舞蹈,单论美术,很宽泛,可以表达宏大,高兴,哀伤,愤懑,恐惧,颓废。有人喜欢揭露现实,有人喜欢粉饰生活,不管什么画,首先不能装,要本色,要真性情,本来是个颓文青,就觉得荒草破屋美,非要他画金碧辉煌,一定说假话,真正的画家都没有迎合一片大好,而是一批小众,梵高是小众,毕加索小众,我告诉你大众喜欢的都不会是高级的艺术,比如黄宾虹,列入丑画吧,不懂就打倒,有人说齐白石的好,大众,真的看的懂吗,无非夸奖苍蝇蛐蛐画的真,颜色艳丽,说实话,要不是有名气,大众会买老年大学的牡丹也不会买齐白石,齐白刚到在北京就卖不出去,整体丑画丑书到处嚷嚷的,就看看你那个层次的美书美画,各花入各眼。不要质疑专业,任何行当专业比业余的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用户61506283956


画越来越丑肯定不好。

画是美的表达,表达美。

画的丑说明对世界的认识到了丑这步,而世界是美的,必须战胜丑。

我开始画的时候也是画的丑,满眼丑,现在是美,满眼的美。

丑是不好的意思,不好的意思不可能是好。如果不好是好,岂不很白颠倒。

画是花,是人修养之成熟的标致和标准。

画画是创造美,寻找美,探索美,而美是幸福,是幸福的标致。

画画最难得的是画的美,画出美,创造奇异之美。

美是什么,真,善,智慧,而丑是相反。

所以看到那些丑的画,实在恶心,大脚丫字,花裤衩字,大肚子,大光头,龇牙咧嘴……。画有问题了,就是画者有问题了。

丑了,是病了。病了,自己要治,更不要传染给别人,尤其那些名画家,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修养,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画。

丑的是坏的。这个丑说的是道德,不是难看,难看可以丑,也可以美。而画的丑不是表面的,画是心灵的,画丑是心灵的丑。无法用丑表达美。

画是实话者,无论多大名声,画值多少钱,画都会实实在在的表达画者的道德倾向。

道德的是关心人的,对人好的是道德的,对人坏的是不道德的,把恶心给人看,是不道德,是伤害人的。

所以,丑的画家是自私者,是名利者,是哗众取宠者……。


哲学艺术家要力勇


现在有些画家的作品越画越丑,这个丑是现实生活的“丑”,还是艺术的“丑”要区别开。搞清楚了再评论画家的作品越画越丑这个问题。现在大多是评论绘画中的“丑”,越来越没有艺术价值。如果绘画是艺术的“丑”,那就是衬托艺术的美,就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如果绘画没有 艺术性的“丑”,那就不是艺术品。



绘画是属于艺术的门类,绘画中的艺术美与艺术丑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统一。艺术中的美是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理想。绘画艺术中的丑是艺术家运用几何图形、丑陋的符号,表现出抽象、滑稽的艺术形象。现实生活的美不等于艺术美;现实生活中的丑不等于艺术丑,应严格区分开,有利于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享受。



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现实美的形态在人们心中的心灵感应,是艺术家创作劳动的丰硕成果。是艺术家以审美情感和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结合一起的统一。艺术美比现实生活美更高、更强烈、具有典型的审美价值。



艺术“丑”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通过典型化的描绘,更加揭露丑的本质,这种揭露在艺术效果上是一种审美理想。艺术中的“丑”是艺术家从丑的角度来直接反映衬托美的形式。



我国现在有些画家受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在创作绘画作品中有怪异、丑陋、晦涩等表现手法,让人们看不懂,是丑陋不堪的作品,是没有艺术的审美价值,是越画越丑陋的应当垃圾扔掉。


黄智637


画丑是人格问题,!因为他的心灵和正常人不一样,但有些人把大写意和丑画放在一齐,那就是知识多少的问题,大写意夸张,变形,变色,但维一不便的那神,如齐白石的画。夸张到美。而丑画是让你不明白他画的什么东西。这让我想起八七,八八八九那是祟洋思潮,那时候大有取缔国画之根,我去看一个画展,有张画叫朦,斗方上就是一个黑块,我问这是什么意思,那家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向他请教,他说只有人都看不懂这才说明水平高,那时候的个别人就是崇.洋媚外,外国人放屁他都学,现在的丑画还是那时流毒,这种人应该多读读中国的绘画史,不管字画还是真善美好。


兰竹944


近几十年来,美术界确实出现了一些面貌奇怪,作品看起来缺乏传统美感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画法不同,画材不同,题材不同,但共同点是,画人则歪鼻子斜眼,或口眼歪斜,或翻着白眼,呆站或呆坐,或如智障者呆滞的眼神,面无表情,或做着奇怪的手势。画风景则穷山恶水,野怪乱黑,要么怪石乱树,黑云浓雾缭绕,不知要表现什么?或者画面上线条纷乱,色块斑驳,堆积很厚如脏泥乱抹。所画为何?不得而知。表现物象肌理,不如去自然界看更其有味。总之就是不知所云,既不是漫画夸张变形,又不是小儿绘画,皆由天性,稚拙之美也让人心动。这些作品有得显然暗藏意味,以怪黑乱躁或呆滞丑恶来讽嘲社会。也有些是江郎才尽,穷其搜刮剩余智识,言不达意。或闭门造车,盲目求变,思想空虚,才不配技,德不配智,技与文化素质皆不如人只好曲尽附会,只能在形而上学上狂奔,形式主义猖獗。这样产生的作品必是丑恶的,也是不会受到观者欢迎的。


大漠风神1


美和丑是相对而言的。绘画作品的美与丑取决于构图、色彩、线条、气韵、意境等元素,中国山水画中则强调“六法”,其实是一个道理。

有些画家越画越丑,在我看来,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的急功近利所致。绘画艺术是寂寞之道,要静得下心来,潜心研习,切不可心浮气躁,心一浮躁,画必丑陋。二是作者绘画功底不实所致。绘画创新是画家梦寐以求的事,不过创新是有前提的,要求画家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和对绘画历史有系统的了解,三脚猫功夫,便迫不及待的去搞创新是不可取的,也是极其肤浅的,结果只能是丑态百出!

从艺,若惟名利是图,必成俗格!


清风道上行


现在是魔鬼当道,人们的审美在被魔鬼的洗脑中,出现异化。而且,欲望主宰了大多数艺术家的视野,使他们的生命,在丛林法则的生态中,完全的以恨的心态,呈现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所以,许多画家的作品越画越没有感觉,越画越丑,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明白的人会知道“你懂的”意思。不明白的人,会越来越不明白。明白的人,知道在欲望之下,或者欲望无法满足之下,艺术家的浮躁心态,是撕裂心肺的魔爪,让艺术家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无法满足于现状。既然无法满足于现状,便会不断的攫取,甚至不择手段的攫取。为此,丛林法则下,艺术的生态,自然是越来越恶化,最终导致艺术的缺失,思想的禁锢,让艺术彻底沦为欲望的奴隶,使人的生命,在魔鬼的把控中,彻底的沦陷了自己的灵魂。


为此,你看现代的绘画,从西方到东方,从北到南,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在追求怪诞的、荒诞的、化美为丑的艺术形式,都在异化自己的审美中,寻找自我心中魔鬼为自己所安排的非人的审美记忆,使自己的艺术审美,在异化中,合乎魔鬼的心态,从而在祸乱人心,戕害人性中,完成自己入魔的使命。


魔是害人的,总是主动的出击。而神则在魔鬼尽情的展现自己的狰狞的面目之后,让自己所创造的人类,看清魔鬼的本质之后,才出手惩罚邪魔的。所以,你看现在的艺术市场,正在不断的摊牌,不同的人马粉墨登场,不同的帮派势力显露原形,过去的主流被打入故纸堆,过去坚守艺术的非主流逐渐走入前台,一切的一切,都在如封神演义般的,在一个过程中,逐渐的清晰,直至鹿台火焚,邪恶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