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俄罗斯“成也幅员辽阔,败也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不是好事吗?

拓拔玉儿263


这个说法不算完全错误,但是也不全对,只能说值得推敲吧!

于管理学而言,有个专属词叫做“管理者的半径 ”。

什么意思就是作为管理者,要处理好需求与欲望的关系,并时刻保持警醒,尤其是对管理欲望的节制,需要管理者自己把握好节奏。

那么依照这个来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无外乎二种!

第一种:不断培养员工,让他强大到可以离开。

第二种:对员工好,好到让他舍不得走。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可以套用在国家层面的,原因也很简单,管理有半径,统治同样也有半径!

而这半径,就是统治的极限!

如果统治超过了极限,就会有一种必然选择,那就是下放权利,这也是无数古代王朝衰弱或者崛起的根源!

权利的下放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如员工一样。

第一种就是不断培养之后,强大到可以离开(独立)

第二种就是不断培养之后,让他舍不得走(依附关系)

那么这个在历史上有先列吗?当然有而且非常非常多而且有主动有被动!

这里先说几个列子!

主动案列:唐朝的崛起和衰弱!

我们都知道唐朝号称盛唐,也号称巨唐,这盛和巨就是唐朝的标签,一个意味着繁荣,一个意味着广袤。

繁荣于广袤是相辅相成关系的,也因此唐朝才强大!

可是正是这繁荣和广袤成为了唐朝兴起和灭亡的关键!

一个朝代的兴起,灭不了征服和都斗争,于初唐时期而言,这就是时代的主旋律,也因此才有了灭亡突厥,打通西域,远征中亚这样的事情发生!

无数次的胜利换来了唐朝的强大,可是问题也如影随形,那就是管理者半径达不到帝国扩张的速度,最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想保证行政效率,就必须要下放权利,于是唐朝顽疾节度使出现了!

可是在唐朝鼎盛时期,为何节度使没有出问题?原因也很简单,对你好啊,好到你不舍得离开,因为唐朝足够富裕也足够繁荣,有大当家的在后面背书,做什么事情都方便,而且但是的节度使们,实力也不足以反抗中央。

可是最后还是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那么又是为何?

不过是因为盛唐繁华之下的危机,中央控制力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下降,而地方分权的节度使实力却在不断下放权利之下越来越强大。

强大的节度使,难免对社稷产生窥伺之心,那么反叛就是必然!

被动案例:罗马帝国的兴衰!

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东西方都存在,东方的大唐帝国如此,西方的罗马帝国也是如此。

罗马能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变成横跨欧亚的西方中央帝国,同样经历了权利下方的过程,在崛起之初这个问题还不明显,但是在崛起之后就越来越明显!

也因此罗马才会设置行省制度管理广袤的国土。

做的事情其实和唐朝的都护府制度一样,下方权利。不列颠尼亚行省,高卢行省,其实和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一样,都是地方权力机构!

目的是有有效的维护统治!

这种做法可谓殊途同归,可是罗马和唐帝国不同的是,罗马后来这样的行省制度,在蛮族入侵之后却起了变化。

匈人入侵,和随后而来的日耳曼人入侵,让罗马帝国面临极大威胁,面对威胁该怎么办?怀柔,安抚,册封,成了罗马的选择,然后就是蛮族成了地方上的实权派,最后统治地方,而皇帝成了名义上的领袖!

最后的结果和唐朝殊途同归,罗马亡于日耳曼实力派将领!

以上就是管理者半径,对国家的影响,于管理半径而言,超过了管理的半径,无奈的选择必然是下放权利!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比如领土最辽阔的蒙古帝国也是如此,他们最后分成数个汗国还有元朝,然后地方行省制度统治领土,其实也是这种政策的延续。

比如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封土司啊,册封将军啊,也是异曲同工,目的不过是下放权利让地方自治,减少管理半径和管理成本。

那么以上所有,和俄罗斯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俄罗斯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世界第一的领土面积给了俄罗斯世界大国的底气和基础!

可是,这就造成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管理者半径极限!

这个问题古今中外都有,不因时代而改变,只能说情况会稍许减轻而已,而这就是俄罗斯还能继续存在的关键,时代起了变化!

不过俄罗斯,依然被管理者半径所困扰,原因也很简单,太大了而且人太少那么管理难道和维稳成本必然增加,这就是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在现在的俄罗斯应该说算是找到了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

办法也很简单,和历史上所有面临这个问题的国家一样,做权利下放。

权利下放即是一个维稳的好办法,也是一个节约的好办法!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下放的权利反而效率更高。

可是权利下放的结果有两种。

第一:区域越来越强大,最后独立。

第二:区域越来越依赖中央,最后统治越发稳固。

那么这二种结果,现在是那种情况?

毫无疑问是第二种,而这个又和俄罗斯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非核心区域那广袤的土地而言,一句话形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冻土无数,人口稀少!

这样零下40°的土地,其实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在这里生存的人们,都需要勇气,也因为天气条件的恶劣,他们也不适合发展生产,最后结果就是人口增长率越来越低,那么他们的独立意愿就会越来越低,反而依附意愿越来越高!

原因简单,无法生存的环境,如果离开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他们还如何存活?

这也是俄罗斯不会失去西伯利亚的关键!

基于以上,我们就能明白,管理者半径对俄罗斯有影响,但是他反而促进了俄罗斯的稳定。

而促成稳定的关键,不是俄罗斯有多少钱,而是环境因素!那在这样基础之上的俄罗斯,面积大就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了,因为面积的广大是支撑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更何况西伯利亚虽然是冻土地带,但是资源丰富,任何矿产,资源,石油可谓应有尽有!

这都是无数的财富,

而唯一不好的就是,俄罗斯还有等待,等待什么?

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有可能是和东方大国的联合开发,有可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契机!

只要西伯利亚能被大规模开发,俄罗斯就能有复兴的机会。

于成本和机会论加加乘除之后,结果就很明显了,俄罗斯领土大绝对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情!

拥有完整的西伯利亚,就是俄罗斯大国的基石,失去了西伯利亚,俄罗斯将失去未来,不过这个未来有点遥不可期!

也许和东方大国共同开发,或者弄一半过来,会比较快实现这个目标!


阿斗不傻


这个问题是典型的扯淡,俄罗斯什么时候“败也幅员辽阔”了,对于“俄罗斯国土没有边界(普京语)”的国家而言,领土幅员辽阔绝对不会导致“败”,领土萎缩才会。


作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在领土扩张上的理念完全不同,除了对领土无尽的贪欲,俄罗斯在长达400多年的领土扩张中,逐渐将国运同领土增减密切联系在一起。即俄罗斯想要越来越强大,领土就必须要不断膨胀,即“俄罗斯领土只能扩大,不能减少”。

而历史也一再证明,当俄罗斯领土大面积萎缩时,恰恰是俄罗斯一蹶不振的开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91年苏联解体。

而俄罗斯之所以将领土扩张作为强国必由之路,并养成了“噬土成性”的生存模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俄罗斯从一开始领土条件就非常恶劣。


首先,俄罗斯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之所以气候寒冷,一方面是因为纬度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距离海洋过远,因为同样是纬度较高的西欧地区,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气候比身处内陆的温带大陆性的俄罗斯好得太多。

因为纬度较高且身处内陆,纵然俄罗斯占据了北冰洋沿岸,但依然缺乏温暖的出海口。直到今天,俄罗斯进出无阻的港口依然是地处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而这个终年不冻港的形成要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没有出海口就意味着没有发展,没有未来,所以俄罗斯才会忧心忡忡。


为了俄罗斯的发展,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彼得一世为俄罗斯制定了“走向四大洋”的宏伟蓝图,激励着俄罗斯为寻找温暖的出海口和暖水港而前赴后继。

经过俄罗斯400多年的猛烈扩张,俄罗斯由东欧平原上面积仅有数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大公国迅速成长为地跨欧亚,面积高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作为东方民族眼中的西方国家,俄罗斯相比于英法等国家发展相对滞后。之所以如此,就在于英法等国将殖民地作为衣服,而俄罗斯则将殖民地作为手足。

没有衣服最多是裸奔,丢的是脸面。而没有手足则会变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四肢健全,俄罗斯必须带着殖民地龃龉前行,发展速度自然慢悠悠。

但发展缓慢的俄罗斯,却收获了英法等所有西方国家不曾有过的优势:

比如资源异常丰富。

今天的西伯利亚,不仅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还有北半球最丰富的木材、淡水、钻石等资源。在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对俄罗斯手下留情,对俄罗斯的围堵和制裁有增无减。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丰富的资源成为俄罗斯的保命法宝,而且俄罗斯天然气等还大量出口西欧等国,这让俄罗斯有了反制西方国家的利刃;


再比如国土纵深巨大。

1812年拿破仑60万大军兵败沙俄,1941年希特勒550万大军折戟苏联,就是因为俄罗斯有异常恐怖的战略纵深,东西方向高达10000公里的空间距离,足以拖垮任何一个想要征服俄罗斯的欧洲国家。而且二战时期的巨大纵深也使日本对苏联望而却步,并掉头南下挑战美国,改变了二战的进程。

400多年的疯狂扩张,彻底奠定了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没有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今天的俄罗斯绝对不会如此令人忌惮,也不可能在历史上诞生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俄罗斯的庞大领土确实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优势,反而让俄罗斯处处掣肘。


比如俄罗斯的猛烈扩张使所有邻国深受其害,直到今天,几乎所有邻国都对俄罗斯敬而远之,唯恐成为俄罗斯的下酒菜,这使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空前孤立;

同时俄罗斯的扩张并没有达到“走向四大洋”的目标,唯一有可能的1979年入侵阿富汗战争,也因为东方大国和美国的联手打击归于失败,并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今天的俄罗斯,依然没有更多温暖宜人的土地,暖水港更是几乎没有,波罗的海方向曲径通幽,黑海方向被土耳其牢牢困死,太平洋方向更是被日本等美国附庸监视。况且,海参崴冬季尚有数月的冰冻期。


最后,俄罗斯的殖民地难以反哺本土。在俄罗斯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俄罗斯对原土地上的民族赶尽杀绝,并大量向当地移民。

由于高纬度区域,本身受精成功率就低,人口增长就慢,再加上俄罗斯将人口作为资源的移民,俄罗斯人口更加稀疏。

在西伯利亚等大片土地人口稀少的情况下,今日俄罗斯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地区发展失衡,西伯利亚等殖民地同乌拉尔山以西的本土隔阂越来越来越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俄罗斯无力改变地区发展失衡的情况下,西伯利亚、远东等庞大地区成为俄罗斯的鸡肋。

因为地跨亚欧两大洲的特殊区位,今天的俄罗斯,虽然被东方民族认为是西方国家,俄罗斯自己也一路向西,但在在西方国家眼中,俄罗斯是带有蒙古基因的东方国家。

概括起来,领土作为俄罗斯的立国之本,对俄罗斯而言意义非同寻常,绝不是导致俄罗斯衰败的因素。

但从俄罗斯的长远发展角度看,广袤领土确实没有为俄罗斯提供更大价值,更多的时候甚至是俄罗斯脱胎换骨跨越式发展的巨大障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成也幅员辽阔,败也幅员辽阔”,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真的是越大越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有些人可能想不通,看到有个答友直接回复:“房子你住50平好还是500平好?”但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是一介平民,穷小子,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住500平大别墅的感觉,还真未必比住50平的单身公寓强。

一句话:物业费、采暖费、家政费……这些成本,算过没?按普通住宅2.4元/月/平方米的标准,500平米大别墅(实际上别墅物业费一般没这么便宜,5块都不罕见~),每年物业费1.44万元,采暖季按每平米每采暖季24元的话,集中供热又是1.2万元,光物业费和供暖费就能就能吃掉一个普通中产阶级3-4个月工资,我还没说大别墅的家政卫生一个穷小子自己能不能干得过来……虽然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很明显,穷小子住大别墅,装逼一时爽,后果你懂的。



俄罗斯现在的境遇,1.4亿人却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很多人可能看中了巨量国土带来的战略纵深和国土下蕴藏的大量资源,觉得国土面积大必然是好事,希特勒闪击法国用了几个月,一刀直插心脏致死,但闪击苏联,德军摸了四倍法国的土地,还没打到斯摩棱斯克,闪电战被苏联广袤国土生生拖成了持久战……

但另一方面,俄罗斯的现实境遇,这跟穷小子住大别墅被物业费愁死的困境,其实没啥两样。



穷小子住大别墅,觉得物业费太贵,可以出租,可以转让。但对俄罗斯而言,“出租”意味着引进移民,“转让”意味着割让国土,这都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只能自己死撑下去,结果就是自己手里那点钱,装修(建设国家)都不够,找了几间采光通风好的屋子(欧洲部分)草草收拾一下,剩下的屋子(西伯利亚),无力顾及,大门一锁,堆点杂物或者干脆就不管了。为了护住大别墅别让隔壁老王花心思,每年家政、物业、防盗都要花一大笔钱(军费),至于生活水平嘛,呵呵哒……

这就是我们看到俄罗斯的现状:军费高昂,基建落后,大量国土处于荒蛮状态……

更重要的是,巨量国土和稀疏的人口密度,导致了一个俄罗斯不管谁当政都不可能完美解决的严峻问题,那就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两个字:

物流。



物流问题正是俄罗斯遭遇的所有现实困境的根本。国土面积那么大,人口又太少,一个城市的人口还未必赶得上我们一个社区多,要么快递费惊人(基本上等于专车运输),要么包裹都长草了还送不到,这很正常嘛。



也许这篇文章的读者正享受着“江浙沪包邮”,即使没有享受到,可能也不会为淘宝上买点小商品花邮费多而伤脑筋,国内行情大抵是四通一达10块非偏远,最贵的顺丰,不也就20来块钱嘛,小意思……



但是俄罗斯战斗民族们,想要网购点啥东西,面对号称“终极大魔王”的俄罗斯邮局,可就不这么开心咯。



以我们痛心疾首的海参崴为例,那里的小伙伴们如果想买点啥首都莫斯科特产,运费是多少呢?如果追求点时效的话,差不多300RMB/KG,如果要便宜点也可以,但是嘛……



王首富:俄邮政的小伙伴们要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譬如说包裹一年能送到……



即使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小伙伴们,买点啥恐怕也没有那么方便。因为城市人口太少,规模太小面积又摊得很大,导致跑腿时间必然拉长,俄罗斯外卖公司送餐需要提前3-4小时下单,甚至吃晚饭要早上下单,吃早饭要前一天晚上下单是常态(这个真不能简单归咎于战斗民族懒散作风)。因此,有留学生戏虐:中国送餐公司叫“饿了么”,战斗民族送餐公司叫“饿死了么”……



对于俄罗斯国家而言,物流困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饿死了么”四个字是非常生动且形象的。

说到这里。大部分读者可能只看到了包裹要么奇贵要么死慢,可能还觉得这点问题对一个国家而言没什么……但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上下游配套过程中的天量运费,足以把俄罗斯一切依赖自由竞争的工商业扼杀到赔本破产。



一句话,我这边江浙沪包邮,还一天就到,而战斗民族那边,寄个零件300多,发个小试样品走半年,给检测公司送个小样,翘首以盼半年。好不容易收到了,结果那边回复试剂被摔个稀碎,检测无法完成就无法出货,那边银行还嗷嗷的收贷款……俄罗斯的工厂企业们不就是这么样被活活“饿死了么”?




很多人会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的惨痛去工业化,大批工厂设备被贱卖而感到痛心疾首。这种现象有很多人归咎于贪婪的寡头吞噬国有资产,其实并不是。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在国有资产被贱卖过程中,虽然大部分企业会破产,但总会有少数有志之士,实干家分到国有资产以后会创建一些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乃至做强做大。 但是我们很惊异的发现,俄罗斯在处置国有资产过程中,没有诞生任何一家俄罗斯自己的民族工业品牌企业……基本上除了高度政治化的军火企业以外,所有俄罗斯工业都齐刷刷消失了……



难道战斗民族真的缺乏有志之士吗?否也。看看这个民族历史上出现的诸多文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足以证明俄罗斯民族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很多人恐惧的俄罗斯噬土成性的贪婪,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民族“有血性,有追求”。

俄罗斯去工业化。究其根源在于,作为一个企业家无论你多有志向,你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天量运费的囧迫现实面前和欧美、日本乃至我国企业强势竞争……

譬如说你要生产汽车,矿场送到钢铁厂要运费,钢铁厂送到机加工厂要运费,机加工厂送到零件厂要运费,零件厂送到变速箱厂/发动机厂要运费,最后发动机、变速箱运到总装厂要运费,车子造好了送到大城市4S店还要运费……

还是那句话,别人“江浙沪包邮”,你俄罗斯这这一公斤300多;别人一天送到,你这等个物流要半年……

这时候俄罗斯企业家的表情一定是: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人少地多,资源就多,资本是逐利的,既然在俄罗斯开工厂不赚钱,那么势必大家会改行一窝蜂的去挖矿、采油、砍树、打鱼。。。



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俄罗斯“拿着核弹的沙特”的现状和对油气、矿产资源年复一年更深的依赖的本质所在。

毕竟在人少地多的现实国情之下,工业企业都被物流问题“饿死了么”,只能靠资源存活。


其实不光俄罗斯,世界上所有人少地多的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工业发展无力,经济的天平年复一年向资源、矿产倾斜。

譬如说澳大利亚,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我们见过什么澳大利亚的工业品和尖端科技吗?一想起那边的特产,我们想到的应该是:牛奶、羊毛、雪地靴、鳕鱼、铁矿石……



再譬如说加拿大,虽然号称工业国,但更为我们所熟知的加拿大特产似乎是枫叶和糖浆……加拿大工业的存在,似乎是因为加拿大和美国人口密集区连为一体,拜邻居美国所赐的一些配套罢了。

再看看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当然拥有世界第一工业体量的我国也算……大家可以看出,除了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实质上是人多地也多的国情——其余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点:人多地少,人口密集,巨量且规模化的受教育人口,才是诞生强大工业国的先决条件。

而俄罗斯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凭借俄罗斯的国情,凭借挖矿、采油,做个澳大利亚、沙特一样的富家翁可以,但要成为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就算了。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们可能要反驳我:那当年红色苏联是怎么回事??不也是一样强到让西方颤抖吗?!

请注意我之前的一句话:上下游配套过程中的天量运费,足以把俄罗斯一切依赖自由竞争的工商业扼杀到赔本破产。——而苏联恰恰是在“自由竞争”四个字上作了文章,采用集权方式,对外封锁竞品进入,对内,用行政命令勒令你进行生产。

但这种方式却注定是低效的,表面看起来国家强了,靠这一套把德国人赶回了老家,但在和平时期,这种计划命令的方式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的物流困境,老百姓也难以得到实惠。

了解俄罗斯历史的小伙伴们会知道,苏联傻大黑粗的民用工业品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所谓工业更多是为军工做配套,事实上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苏联的主要出口创汇就已经日复一日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所以苏联最后解体,也是必然的。



也就是说:苏联/俄罗斯的国情,富和强不可得兼。要么全民勒紧裤带搞工业,要么放弃工业拖油瓶,学沙特、澳大利亚,依赖矿产资源做个富家翁……

但无论哪一面,无论选富还是选强,结果都只能是二流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若想成为超级大国,事实上俄罗斯的国情和内力是不足以支撑战斗民族的野心的。

但是说实话,让噬土成性的俄罗斯彻底放弃当年彼得大帝和红色苏联的荣光,以及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梦想,安心做个富家翁,恐怕是不现实的。

那俄罗斯这种不顾国情的逞强斗狠,最后下场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尽管西方拿手握核弹的俄罗斯没有硬干一仗的必胜把握,但是在经济方面,给俄罗斯慢刀子放血,还是做得到的。



也许有一个挡在我们前面和西方斗得不亦乐乎的战斗民族,对我们而言并不是坏事。有了俄罗斯在,能分散很多西方给我们的压力。我们可以继续潜心发展经济,继续修炼内力。也许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是俄罗斯被欧美折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回北方失去领土的机会,就会出现了。


Magic6981045


应该是说,幅员辽阔的是俄罗斯强大的根本,作为全球第一领土大国,俄罗斯此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他有着灿烂的文化,强大军事,最野蛮的行为,也有着最绚丽的文化,在沙俄时代,他已经是一流强国。到了苏联时期,则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而今,虽然经过了苏联的解体 ,丧失了五百万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国家整体的经济,军事,政治体系被彻底摧毁分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的领土太广大了,现在的俄罗斯依然坐拥17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依旧是领土世界第一,就凭着这份家当和家底,俄罗斯依旧是世界级大国,与东方大国、美国并驾齐驱。

但必须指出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广袤的疆土也成为俄罗斯巨大的负担,他是否能够守住这份曾经分裂过的“家业”。实在很令人担心。现在的俄罗斯的经济,财政体系已经崩溃,完全依赖资源和军事维持,而就境内地缘政治架构十分欠缺,存在着结构性结构缺陷。欧洲部分聚集着国家精华与核心,而东部几乎是渺无人烟,但能源基本上都来自这里。尤为严重的是,俄罗斯主体民族十分排外,国家边疆地区以及少数民族缺乏向心力,以及对对俄罗斯文明的认同。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积,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恐怕难以掌控这么广大的领土,各种分裂势力始终存在,一旦中央政府疲软,分裂集团必然叛乱,走向独立,这也势必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是说结构性地缘矛盾的始终存在,这就说明了只要时机和条件合适,俄罗斯必然二次分裂。而欧美国家绝对不愿意看见一个强大而完整的俄罗斯。

面对这个内外交困的处境,经济疲敝,国际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而且俄罗斯存在巨大的政治隐患,现在的俄罗斯只是希望守住这份家业、扩大自己的战略空间、根本无法进行扩张。而当今世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俄罗斯的道路只有两点,要么再次崛起,要么彻底沦陷、让出主流国家舞台、如此苟延残喘,这不是俄罗斯的国家常态。可以说,如果俄罗斯强大,广大的领土就是他的资本,而如果俄罗斯弱小,广袤的领土就是他的负担和包袱。

美国之所以不担心他的领土广袤,首先在于他是移民国家,没有民族问题,再就是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让美国无所畏惧,而加拿大则是放弃了军事,经济,国家战略的追求,也就是数他不想当强国,这就让他安定而平和,东方大国则是一直是大一统王朝。国家民族向心力很足。始终存在大国心态。而俄罗斯国家形状十分紧密,广袤的领土纬度参差不齐高,环境恶劣,不仅无法进行开发利用,俄罗斯还得加以维护,国家强大时候还好说,一旦衰落缘分裂就在眼前,苏联的解体就是最好的证明。

应该说,随着经济,科技不断地发展和提升、发展模式的不断革新,领土的广大未必未必可以给俄罗斯带来和创造利益,现在的欧美的国家已经不再以占领他国领土为目的,而把占领市场和资源为主要目的,从中赚取利益成为唯一的目标。如此一来俄罗斯的领土。俄罗斯虽然地盘大,用处并不明显,利用率很低、更无法产生效益。就目前来看。俄罗斯有二次解体可能。领土的广大,对于俄罗斯来说,更是一个负担。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俄罗斯的成败和国土辽阔没有逻辑关系。而且,我们不能讲俄罗斯是个失败的国家。除了人口增加缓慢,还看不出这个国家有什么致命的弱点。历史上的俄罗斯穷兵黩武到处掠取别国的土地,以致弄的周边国家和它的关系都很紧张。现在的西方国家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使俄罗斯有点孤立。但,我们客观地分析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还是在突破西方围堵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这一方面应归功于普京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俄罗斯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俄罗斯的能源非常丰富,它的石油储量占到世界的13%,而天然气竟占到世界的38%,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的能源产能连续8年增长,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能源生产大国。由于其人口少,能源主要销往国外。欧洲,亚洲都是它销售的地区。这么来看横跨欧亚两洲,幅员辽阔又成了它的优势。欧洲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而亚洲的许多国家也是俄罗斯的主要客户。由此可见,仅凭这一点,国土辽阔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能源仅仅是俄罗斯优势的一个方面,其实由于俄罗斯地大物博,俄罗斯的森林,土地等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我们知道近几年来,俄罗斯受到了西方国家无数次,多方面的制裁。但俄罗斯不但没倒下,反而成了农产品出口国,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俄罗斯粮食过去一直是它的软肋,赫鲁晓夫时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利用幅员辽阔的优势广种薄收来解决问题。在很长的时期内,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的粮仓,而苏联解体,乌克兰不再,而俄罗斯也受到了西方的制裁,但却成了农产品出口国,而且,俄罗斯的农产品呈现出纯天然,非集约化的产能优势,这也正是国土辽阔,国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无论怎么看,幅员辽阔都只能是给俄罗斯带来好处。


天太2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土的价值问题,如果一块土地几乎不能提供什么收入,又不是重要位置,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确保产权,这块地对你来说是什么?

实际上国土和土地的产权类似,是有价值概念的。国土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这是土地最核心的价值,人口是国家的基础,一块土地能够养活的人口越多,土地价值越大,主要是平原地区,特别是降水丰富的温带平原,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是价值最高的国土。

二是自然资源,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比如石油、煤炭、铁矿等,可以提供工业化所必须的原材料,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典型的如英国遍布的煤矿,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必须的能源。中东地区的石油,是现代文明必须的物资。



三是战略地位,涉及到地缘位置和交通线的问题。如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通道,也为埃及带来不少的经济利益,埃及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不会放弃。同样的还有巴拿马运河对于巴拿马的重要性,夏威夷群岛对于美国的重要性等。

对于俄罗斯而言,国土虽大,但是价值并不高,反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俄罗斯的东部地区是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在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有三千多万人,冬季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69度,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是很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所以西伯利亚曾经长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但是西伯利亚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钢铁、煤炭、木材等等,特别是石油资源储量特别丰富,是20世纪后俄罗斯一度恢复元气的关键所在。但是同样由于环境问题,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开采石油其成本非常高,同样的油价,中东产油国能大赚,但是俄罗斯就可能赔本了,故普京在2014年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油价的话语权。

同样由于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自然招致各国的觊觎之心。在西伯利亚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国土防御是耗费特别巨大的。俄罗斯需要将军队和物资通过上万公里的铁路,才能抵达作战区域,实在是鞭长莫及,这也是日俄战争中俄罗斯不敌日本的原因。



所以,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即是一个巨大的保障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在自然资源的收入远大于保护西伯利亚的耗费时,俄罗斯自然会竭力保护。但是一旦西伯利亚的资源开采殆尽,守卫西伯利亚变成一个空耗国力的消耗之举,俄罗斯还会强行保护西伯利亚吗?

而俄罗斯的欧洲地区主要是平原,承载着俄罗斯绝大多数人口,是最重要的核心地区。但是对比温带平原,西俄罗斯所处的东欧平原同样,冬季也是过于寒冷,建立的工业在冬季取暖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俄罗斯的工业品成本很高,根本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另外有一个交通问题,俄罗斯冬季和夏季温度差异过大,使硬质路面寿命很短,一到春季天暖之日,融化的冰雪将俄罗斯的道路变成沼泽一般,使俄罗斯工业生产更难以为继。

在交通上,俄罗斯虽然有出海口,但是位于北极圈的港口直达大洋,但是寒冷的天气限制了港口的辐射范围。圣彼得堡港可通过波罗的海联通大西洋,但是极容易被英德封锁,通过黑海的路线又容易被土耳其卡脖子,在太平洋地区的港口同样也辐射范围小。



所以,整体上看,俄罗斯广泛的土地并不能说是负担,相反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价值。但是俄罗斯的国土价值远不如温带地区,重要的交通线容易在战时被敌方势力所封锁。国土价值偏低,导致俄罗斯长期处于扩张势力中,以寻找更有价值的土地,占领不冻港是从彼得大帝后,俄罗斯一直执行的战略目前,直至苏联时期也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目前俄罗斯更是无力解决,在可预见未来里,俄罗斯还是会陷入低价值国土的幸福和烦恼之中。


L夕惕若


国土面积大没用,“可适宜居住面积大”,才是真的大。罗刹一多半是永久冻土、半永久冻土的荒地,这种地,再多也是废地。这种地别说移民,在上面搞基建,都纯粹是往水里丢钱。

当年、康熙大帝把罗刹揍的P滚尿流,准备了上中下三种划界方案,最后定在中上之间,就是黑龙江以北都是冻土、荒地,抢多没用,白瞎了军费,抢了江北150万平方公里荒地(罗刹自崇祯起,就在当地殖民,已经有近100年历史了),流放了100多年,就流了个江东64屯,根本没人愿意去,强行流放,一旦只要能走,全南下跑了(黑龙江将军都被冻跑了🤣)

现在夏天去北戴河,乌泱乌泱的一堆罗刹,很多从海参威南下的,罗刹当地水太冷,下不了海😁

可适宜居住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次就是中国,老祖宗威能无限,打下来这么大、这么好的花花江山,我们后人享福🍵

罗刹那荒地别扯淡了,黑龙江江南,对罗刹算是风水宝地,东北人都不愿意待,乌泱乌泱的往关内跑、南下。黄种人不抗冻,只要有的选,难留


绿巨人的生活


从地缘环境而言,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恰好在东西方之间,可以同时对西欧、中国、美国构成军事威胁。当然,反过来,俄罗斯本身也是三面受敌。再看看地形,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堪称世界之最。75%的国土都是平原,特别适合居住、发展大型工业和交通。

另外,在这庞大的国土下面蕴藏着足够俄罗斯人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巨量资源。这样说吧,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人搞出来的,那个上面的元素在俄罗斯基本上都能找到,并且储量不少。单就石油、天然气、煤炭、淡水这些当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多的资源,俄罗斯的储量就达到140亿吨、32.3万亿立方米、157亿吨和占全球总量的1/5。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俄罗斯属于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的国度,想要不被人惦记是不可能的。自古以来俄罗斯人都是抱着“怀璧其罪”的心理,因为无论自己信仰什么、态度多么低调都无法改变近200年来欧美国家把入侵俄罗斯当做必修课的命运。

因为俄罗斯的国家精华都在占国土面积1/4、地势平坦的欧洲部分,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口和工业。现代战争中高科技武器对俄罗斯的威胁更为严峻。莫斯科至柏林仅仅800公里,也就是一枚普通巡航导弹的射程。地势平坦的东欧平原更是难以阻挡机械化洪流。在资源丰富的亚洲部分,仅仅只有一条贴着蒙古国境线、全长9300公里的西伯利亚铁路。随便一支机械化部队从蒙古出发,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其斩断,从而动摇俄罗斯的国家基础。当年沙皇俄国、苏联策动外蒙古独立,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苏德战争即使最激烈的时候,苏军也不敢随便动用在远东的100万部队。

所以,当年苏军中流传的那句经典话语——“俄罗斯虽大,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至今形容俄罗斯的地缘安全还是恰到好处。

而正是这种大而不牢的地缘环境,造就了俄罗斯强调主动进攻和事后报复的军事文化。因为庞大的国土面积意味着漫长的边境线,并且没有像样的地理屏障。如果坚持被动防御,先不说需要投入海量的战略资源,并且很难守得住。只要敌方发动进攻,一下子拦不住那么无论最终结局如何,杀敌一千自损三千是避免不了的。历史上的拿破仑法国、希特勒德国入侵,虽然最后是俄罗斯人获胜,却是把整个欧洲部分打得满目疮痍。因此,俄罗斯自古以来始终强调主动进攻,以强大的武力和强硬的态度迫使潜在的敌人不敢随便打自己的主意,并且强调事后报复以儆效尤。当年苏军反攻进入德国干出来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径、把50万日军战俘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工都是出于这种事后报复的心理,因为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之前把俄罗斯人害的不浅。


大将军威武K


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幅员辽阔是好事,俄罗斯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特别是油气储量,用取之不尽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这样大的国土,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仅1.46亿人口,俄罗斯人完全可以说是躺在金山上过日子,事实上也是这样,俄罗斯人靠卖油气,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难怪俄罗斯人懒惰,“不思进取”(经济单一),也许他们认为,就是靠资源,他们都活的相当滋润,为什么要去挨累呢?所以,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确实是俄罗斯最大的优势。


二,幅员辽阔固然是好事,但俄罗斯的土地,几乎都是抢来的,俄罗斯能用几百年,从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莫斯科公国),扩张到现在世界第一国土大国,是和他们的野蛮,和对土地的贪婪分不开的,因此,俄罗斯周边国家,都受到过俄罗斯的伤害,所以,俄罗斯在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难怪普京在去年就“坦率”的承认过: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朋友,将来也不会有……所以,一个没有朋友的国家,我感觉过的并不一定有多“滋润”。
而正是因为俄罗斯对土地一如既往的的贪婪,和“不知悔改”的天性,所以,由于惧怕,俄罗斯的邻居们,甚至包括俄罗斯的“兄弟”们,更多的倒向了西方怀抱,而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一直都是欧美的恶梦,因此,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在欧美的围困下,有如困兽一般,一直做垂死的挣扎,所以,假如俄罗斯没有强大的核武做支撑,早已被“大卸八块”了,这个你信吗?


海之波涛3


历史上,沙俄不断侵略扩张,攻城略地,导致国土日渐膨胀,以致于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一度达到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规模,显赫一时。

十九世纪,不可一世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率兵东征,以期征服沙俄,孰料,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最终非但没有掠得一点领土,还被赶出沙俄国境,自此潦倒,一蹶不振。

二战时期,希特勒对苏联展开大范围的狂轰滥炸,以期将广袤土地收入囊中,然而地大物博的优势帮助苏联人民躲过一劫,并狠狠将法西斯分子赶出国门,纳粹德国由此陷入颓势,很快成为战败国。

以上或为“成也幅员辽阔”的有力注解。但“败也幅员辽阔”难以苟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是由于国土幅员辽阔所致的结果,倒是政策性失误引发的无可挽回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应对政治失策负有主要责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脱颖而出,在普京总统领导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广袤优势,一方面大力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赚取外汇,发展军工业,另外努力开发农业,进行大面积机械化耕作,在满足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实现大量农产品出口,为改善单一化能源经济,创造了条件。

之所以美欧对俄实施屡屡制裁却根本不见成效,归根结底在于地域辽阔优势,因为与欧亚相连,即便西方国家对俄实行经济封锁,但也阻挡不了俄罗斯与亚洲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步伐,而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照样能够为俄罗斯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收入。

由是观之,数百年来,俄罗斯一直得益于幅员辽阔的土地优势,屡战屡胜,成为难以撼动的世界强国,美国虽然标榜自己强大无比,然而岂能奈何得了俄罗斯?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