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如何霸占的孟小冬?

指缝里的痛


杜月笙虽然是青帮流氓出身,但是对女人从来不耍流氓,流氓跟流氓还是不一样的!

今天,纵横就跟大家来聊聊杜月笙是如何与孟小冬结合在一起的,捎带着说说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恋情。

杜月笙虽然不是文化人,却对文化这件事特别看重,杜月笙原名叫作杜月生,后来民国著名学者章太炎建议他改成“月笙”,杜月笙立刻就改名,彰显自己是个有文化的流氓,结交的人也都是文人、士绅。

杜月笙虽然是流氓出身,专门喜欢跟搞文艺的打成一片,杜月笙搞捐献,弄个戏班子唱几天;杜月笙就重庆招兵,也是先搭个戏班子唱几天,反正就是跟梨园这帮形影不离。

这个照片是1930年杜氏家祠落成演绎摄影,请的人物最显要的就是当时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戏剧家,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当时社会风气对国粹还是比较推崇的,而杜月笙即使不是真心喜欢京剧,那也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

杜月笙早在1925年孟小冬离沪的时候,就对孟小冬有好感,后来去了唱戏的姚玉兰,但是依然没有忘了孟小冬。

而孟小冬是正儿八经的京剧女演员,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女老生就是女人唱男腔,十分有难度,正常女生唱男生难免摆脱不了自身的声音,但是孟小冬则不然,当时有人评价孟小冬"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孟小冬从祖父一带就出身徽班,唱京剧是祖传的手艺,因此,孟小冬九岁学艺,十二岁登台演出,十四岁就到上海乾坤大剧场演出,一鸣惊人,1925年孟小冬北上到京城去发展,除了演出之外,更多的是能够在艺术上进行交流和提升。

闯荡北京的时候,孟小冬十八岁,正直青春大好年华,与当时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经常有对台唱戏,梅兰芳是以男生唱女腔,而孟小冬是以女生唱男腔,两个人正好阴阳颠倒,后来两个人干脆在一起合作,有人更是有意撮合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渐渐有了情愫,成为一段佳话。

然而当时的孟小冬气头太盛,仰慕者很多,但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结合后,梅兰芳就不让孟小冬登台唱戏了,玩起了金屋藏娇,与此同时梅兰芳对外宣称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当时有报纸刊登两个人已经在一起的新闻,梅兰芳还出来辟谣“哪有此事”。

有些喜欢孟小冬的人眼看自己的心上人跟梅兰芳在一起了,杀心遂起,其中有一个仰慕者为了泄愤到梅兰芳的家里要去杀了梅兰芳,当时梅兰芳没有被打死,倒是当时一名在梅兰芳家中作客的绅士。

实际上梅兰芳当时还有妻子,孟小冬不过是一个外室,连梅家的门都没进去,此案发生后梅兰芳的二夫人当即到孟小冬那里去吵闹,说孟小冬是一个寡廉鲜耻的东西,社会舆论和小报更是大加炒作,梅兰芳和孟小冬都是当时有名声的人,根本就经受不住这样的舆论压力。

其实孟小冬和梅兰芳之间的裂痕也远不止这些,梅兰芳的母亲去世后,孟小冬也想去披麻戴孝,可是梅兰芳的夫人连门都不让孟小冬进,其实孟小冬和梅兰芳在一起三年,也从未踏进梅家一步。

当时孟小冬一度在天津皈依佛门,在上面杜家祠堂落成时,里面并没有孟小冬,不是孟小冬不够角,也不是杜月笙没有邀请,而是孟小冬因为梅兰芳在场,所以没有亮相。

两个人分手后,杜月笙通过自己的四夫人得知了此事,立马让梅兰芳拿笔钱出来,算作离婚补偿,梅兰芳当即把他一处住宅卖了,补偿给孟小冬。

但是杜月笙却从来都没有放弃对孟小冬的向往,1936年黄金大戏院剪彩的时候,杜月笙又请孟小冬前去,在此演出半个多月,演出期间都住在杜月笙四夫人姚玉兰处,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多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孟小冬在北平苦苦支撑,日本并不好过,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便催促孟小冬南下到上海,到了上海后,在杜月笙及其四夫人姚玉兰的双重攻势下,一直孤苦伶仃的孟小冬最终被杜月笙所攻破,最终决定以身相许。

可以说,杜月笙对孟小冬并非霸占,而是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孟小冬,杜月笙不一定比梅兰芳优秀,名声也不一定比梅兰芳更好,但是相比于梅兰芳,杜月笙更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女人,保护自己的女人。

即使杜月笙在上海解放后到香港走了下坡路,日子大不如前,杜月笙对孟小冬也是照顾备至,孟小冬也是杜月笙最后的感情归宿,但是直到香港两个人也未成婚,1950年杜月笙想要迁居美国,在家算需要办多少张护照的时候,孟小冬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当即表示,尽快与孟小冬成婚,给了孟小冬一个名分,而这个名分是梅兰芳无论如何也不愿给的。

我们再看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恋情,孟小冬当时正值唱功巅峰之时,在和梅兰芳成婚后,就离开了舞台,孟小冬其实是想唱戏的,但是梅兰芳却坚决不同意,梅兰芳说“朋友会笑话我连自己的太太也养不活”。

说到底,梅兰芳图孟小冬的不过是才艺和美色,而并非真正的感情归宿,梅兰芳也从未想过孟小冬的个人发展,说到底还是梅兰芳在男女之情上太过自私。

在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的时候,孟小冬说“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由此可见,在孟小冬的心里,杜月笙一定是比梅兰芳更好的人。


史论纵横


孟小冬是唱女老生的,听过她的戏的人,都赞叹她唱腔雄浑,扮相威严,因此尊称她为“冬皇”。

(孟小冬旧照)

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名角,女有孟小冬,男有梅兰芳。

梅兰芳是唱花旦的,他扮相秀美,唱腔婉转,和孟小冬同台搭戏,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一曲下来,更是满堂喝彩。

一来二去,本就彼此钦慕的二人,在戏里戏外,渐生情愫。最终以戏为媒,走到了一起。

然而,梅兰芳已有两房夫人,一个是原配王明华,还一个是二夫人福芝芳。王明华久病,已不能作家里的主,凡事由二夫人福芝芳拿捏。

孟小冬是个注重名分的人,她不愿意做妾。

福芝芳也坚决不同意孟小冬进梅家的大门。

梅兰芳两头为难。幸好老票友冯耿光为了促成一段佳话,给他拿了个主意,说他是两房长子,理当“名定兼祧”,意思是他可以娶两正妻。再说不让进梅府,那就再买一处房子安置,也不是难事。

总之,孟小冬就这样被忽悠着和梅兰芳举行了一场低调的婚礼,婚后两人也过了一段快乐的生活。

(孟小冬和梅兰芳旧照)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

孟小冬执意要进梅家的门,但福芝芳坚决不同意,甚至以死相逼。梅兰芳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偏又是个优柔寡断的人,结果孟小冬对他很失望,双方的矛盾也就越积越深。

在孟小冬的粉丝中,有个叫王惟琛的年轻人,一直狂热地暗恋孟小冬。得知孟小冬和梅兰芳结婚后,内心极度愤怒,于是他携了一把手枪找到梅公馆,请求见梅兰芳。

梅兰芳正和好朋友张汉举一行人在吃饭。他便让佣人把王惟琛打发走。偏张汉举是个好事之人,非要去看看那个人究竟有什么事。

结果,矮胖的张汉举还没有交涉两句,就被情绪激动的王惟琛,拿枪逼着做了人质。

后来由于来了警察,王惟琛在情急之下,杀死了张汉举,之后饮弹自尽。

虽然如此,警察局却把这起案子做为大案来查,并把王惟琛的头放在笼子里,挂在上海人流量最大的大栅栏附近,示众三天。

此事虽然和孟小冬无关,但却让梅兰芳的家人和一些梅粉大为震惊,并强烈反对梅兰芳和孟小冬在一起。

梅兰芳亦心有余悸,从此对孟小冬的心冷了许多。

紧接着,梅兰芳的母亲去世,孟小冬以梅夫人的身份前来吊唁,受到福芝芳等人的阻拦,而梅兰芳却只是对孟小冬说,你先回去吧。

此事发生后,孟小冬才知道,在梅兰芳的心里,她不过还是个妾罢了。心灰意冷之际,于是登报声明,她从此和梅兰芳婚姻了断,互无干系。

(杜月笙旧照)

感情受到伤害的孟小冬,蛰伏了几年。她再次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是她的好姐妹姚玉兰请出来的。

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姨太,也是个唱京剧的。早年和孟小冬亲厚,嫁给杜月笙后,便不再唱戏,安心于相夫教子。

但杜月笙的几房太太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见姚玉兰受宠,又是北方人,便故意欺负她。

姚玉兰知道杜月笙有意于孟小冬,只是没有机会接触,所以她在黄金大剧院开张的时候,盛情邀约孟小冬来捧场。

姚玉兰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她和孟小冬是姐妹,看孟小冬年纪也30多岁了,希望她也有个好归宿;另一方面也是取悦杜月笙,和孟小冬结在杜家公馆成伴,不至于势单力薄。

在姚玉兰的极力撮合下,孟小冬最终同意和杜月笙在一起。

杜月笙是个讲情义的男人。他自从和孟小冬在一起后,对孟小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要带孟小冬去香港避难。孟小冬拒绝了他的安排,独自回到了北京。

孟小冬走后,杜月笙担心她无处落脚,特意拿了一笔钱让别人帮忙给孟小冬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好让她安顿下来。

(杜月笙和孟小冬旧照)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月笙一家人又回到了上海。

在杜月笙的指示下,姚玉兰给孟小冬拍了加急电报,要她回上海相聚。此时孟小冬体弱多病,一个人在北京孤苦无依。接到电报后,便回到了上海,和杜月笙、姚玉兰住在一起。

此时的杜月笙,也是身体每况愈下,孟小冬感念杜月笙对她情义深重,在杜月笙生病期间,细心照料他。

随着解放即将来到,杜月笙隐约感觉形势不好,带着决定再赴香港。

这次,杜月笙好说歹说,要孟小冬千万一起走。孟小冬看他满脸诚恳和忧虑,感动之余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了香港后,杜月笙的身体愈发不好,成日只能卧在床上。幸好孟小冬一直在他身侧悉心照顾他。

杜月笙眼看自己行将就木,想着如果百年之后,虽说受时局影响,身上钱财所剩不多,但如果孟小冬没有名分,只怕一分钱也拿不走。

几番思量后,杜月笙不顾自己站起来都吃力的病体和家人的阻挠,坚决和孟小冬举办了婚礼。婚礼完成后,他又把孩子们都叫到跟前来,要他们喊孟小冬为妈咪。自此后,孟小冬就是杜月笙娶进门的五夫人了。

婚礼不久,杜月笙安详地病逝了。待他离世后,他把留下来的10万美金做了细致的安排,其中给了孟小冬2万美金。

从此,孟小冬又是孤身一人。

不过,一些故人和她打招呼的时候,还是喜欢称呼她:杜太太。

(参考史料:《梅兰芳和孟小冬》《杜月笙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说起大流氓,很多人以为就是那种打打杀杀,欺男霸女的古惑仔,其实那是张啸林类型的。杜月笙这个人,大字不识一箩筐,却比文化人更有文化!

你说他是霸占孟小冬,这是不尊重杜月笙,更是不尊重孟小冬。


杜月笙最终得到孟小冬,要感谢这样几个人。

1,梅兰芳。

本来孟小冬和梅兰芳是天生一对。一个是男生女相,男人扮演坤角,另一个是女生男相,女人扮演老生。两个人舞台上,孟小冬演霸王,梅兰芳演虞姬,回到家,孟小冬演虞姬,梅兰芳演霸王,想想都挺激动的。

然而梅兰芳是一个渣男。梅兰芳娶了顾晓东,彻底毁掉了孟小冬的演艺事业,孟小冬的粉丝不高兴就要杀掉梅兰芳,没想到失手之下杀掉了梅兰芳的好友,从此,梅兰芳就讨厌上了孟小冬。

事情还不算完。梅兰芳娶孟小冬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妻子,叫福芝芳。梅兰芳骗孟小冬说,福芝芳和孟小冬是平等的,他们和他们的孩子都是梅家的嫡出。没想到梅兰芳的伯母去世的时候,孟小冬去参加葬礼,却被梅家人拦在门外。福芝芳以腹中的胎儿要挟孟小冬,孟小冬只得伤心离去,这时的梅兰芳就在跟前,一句话都没有说。

梅兰芳对孟小冬的绝情和欺骗,是孟小冬最终嫁给杜月笙的主要原因。

2,姚玉兰。

孟小冬嫁给杜月笙之前,杜月笙已经有了四位姨太太。大老婆沈月英因为出轨和吸鸦片,被长期幽禁起来。二老婆和三老婆都是来自苏州的歌姬。四老婆,就是孟小冬的闺蜜姚玉兰。

姚玉兰在杜家很受二老婆和三老婆的欺凌和侮辱,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外援,而孟小冬就是最合适的对象。是在姚玉兰的牵线搭桥下,孟小冬顺利进入杜家,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

3,余叔岩。

余叔岩是民国的戏剧大家,孟小冬最主要的师傅。后人说起来,余叔岩的余派戏剧得到真传的就是孟小冬而已。

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已经是30多岁的时候了。而余叔岩这个时候更老,余叔岩在上海的时候,很受杜月笙的照顾。为了让师傅,余叔岩有个安稳的晚年孟小冬也应该对杜月笙客客气气。

4,杜月笙最终得到孟小冬,最应该感谢的是他自己。

杜月笙很早以前就已经是孟小冬的戏迷了。应该说杜月笙是最能欣赏孟小冬戏曲形象和本人形象的人。

杜月笙和孟小冬在婚后也时常在家里面唱戏,夫唱妇随,十分和谐。

孟小冬嫁给杜月笙的时候,杜月笙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而孟小冬已经40多岁。如果你非要说60多岁的一个老人,霸占了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关注历史知事,了解更多近代历史知识。


历史知事


杜月笙是上世纪旧上海最有名的青帮大佬,比他师父黄金荣更“精”,比张啸林等人更“智”。

除了会做人,会做事之外,杜月笙一生痴迷“京剧”,是个资深票友。不仅如此,杜月笙还“因戏爱人”,把两个“京剧大家”姚玉兰和孟小冬先后娶回了家中。

和姚玉兰的婚恋,比较利落,接触不久就过到了一起。而孟小冬,杜月笙爱慕了很长时间,接触了很长时间,直到1949年去香港后,两人才正式地办了婚礼。

有人说,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就是一个老男人如何“长期霸占”京剧美女的故事,真是这样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到底怎样?

杜月笙对孟小冬,没有霸占,前期只是爱慕

杜月笙认识孟小冬的时间很早,大概是1925年,那时候的孟小冬刚刚十八,正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那时候的杜月笙“事业”如日中天。那一次的相逢,让杜月笙对孟小冬有了好感。

在杜月笙的身边,美女很多见,但有格调、有性格、戏唱得好,而且相貌很出众的女人,还是比较少的。匆匆一见,就此别过,但孟小冬的影子住到了杜月笙的心里。于是,杜月笙开始在背后默默地关注孟小冬。

当得知孟小冬被梅兰芳收入“府中”做了外室时,杜月笙摇头叹息,默默祝福。不久,杜月笙,娶了另一个京剧大家姚玉兰,一样的美貌,一样的出色。但姚玉兰和孟小冬相比,可能少了那一份“俾睨天下”、“孤傲高冷”的气质。

1933年,当孟小冬和梅兰芳离婚时,杜月笙派人“敲打”梅兰芳,不要委屈了孟小冬。不得已的梅大家,最后付给孟小冬4万大洋的“分手费”。

这之后,对于孟小冬,杜月笙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着各种照顾。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相邀,给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剪完彩后,孟小冬唱了二十天左右的戏。在这期间,孟和杜的接触频繁了起来。

想一想,暗恋十一年的女人就在自己面前,不动心那一定是假的。但,如果去“霸王硬上弓”,却又不是杜月笙的风格。杜月笙虽然是个青帮头子,但还是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

而孟小冬,人称“冬皇”,傲气得不行,想勉强这个女人,那是很难的。如果惹急了,那是敢拼命的主,曾经和梅兰芳撕破脸时,敢于诉诸媒体,敢于在全国人民面前揭露自己家的短。

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杜月笙是从骨子里欣赏的,那是爱慕,那是尊敬。可以说,杜月笙就是孟小冬的一个超级粉丝,因戏生爱慕,却又不忍直接亵渎。

在姚玉兰的撮合下,杜月笙和孟小冬终于有了“近距离的感情”

这里,不得不说姚玉兰了,她是促成杜月笙和孟小冬感情的最重要的一个人。

在听到姚玉兰的介绍,知道杜月笙一直爱慕着她时,孟小冬内心当中那根“弦”被拨动了。十一年啊,人生有几个十一年?就这样,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关系升华了。

有人说了,姚玉兰不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吗?确实如此,但面对杜月笙另外两个姨太,再多一个自己的好朋友,也没什么关系。

放到现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姐妹送到老公怀里,但那个时候,情况完全不一样,当了姨太太的人,心里对“一夫多妻”是认同的,接下来,就是看自己在这个家中地位如何了。面对二姨太、三姨太,再多一个五姨太,姚玉兰还是能接受的,关键是孟小冬是自己的好姐妹,而丈夫又比较喜欢,还能提升在家里的控制力,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姚玉兰的牵线,本来还有点矜持的双方,开始真正接纳对方了。

前期,杜月笙和孟小冬还只是断断续续的在一起罢了,而孟小冬也习惯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穿梭”。

1946年后,孟小冬彻底和杜月笙住到一起了。

1949年,杜月笙说:“小冬,我们一起去香港,然后去法国怎么样?”孟小冬笑问道:“那我是作为丫头去呢,还是作为女朋友去呢?”

这一刻,杜月笙明白了,该给孟小冬一个名分了。

在杜月笙的晚年,给了孟小冬一个婚礼,一个名分

到了香港,在1950年,杜月笙和孟小冬结婚了,一个六十二岁,一个四十二岁,看来有点不协调,但是杜月笙坚持要办这场婚礼。

很多人可能会说:“都同居了这么多年了,一直没结婚,晚年再弄这么一个仪式有意思吗?”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通过杜月笙这个举动,看得出来,杜月笙对孟小冬确实重情重义。孟小冬是没有孩子的,同时,如果不给孟小冬一个名分,那么孟小冬不会得到任何杜月笙的遗产。

那么,如此下去,越来越老的孟小冬该如何生活呢?晚年该如何过呢?杜月笙想得够远,但是非常可惜,遗产真的不多,在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分得一万大洋的遗产。

但无论如何,我们要看到杜先生的情谊,如果去了香港,把孟小冬一脚踹开,那又如何?别人最多说声:“真是个流氓!”仅此而已。

杜月笙是爱孟小冬的,没有霸占,没有所谓的霸王硬上弓。如果可能,孟小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毕竟中国那么大。但,上天注定了,这是一段躲不开的姻缘,无论经历什么样的波折,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蓝风破晓


说霸占也不错,毕竟从二人的第一次来说,杜月笙办的事就很不地道,简直就是霸王硬上弓,但总体上来说,杜月笙对孟小冬,并不是霸占关系,而是男人和女人之见那种正常的两情相悦关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孟小冬最钟意的人并不是杜月笙,而是梅兰芳,杜月笙的地位在三人中关系中,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备胎,因为压根孟小冬就对杜月笙没感觉,哪怕情场失意,是杜月笙热脸硬往孟小冬的冷屁股上贴,试图给人家暖热,这不就是备胎的显著标志吗?

但最终杜月笙孟小冬却是结合在了一起,这里面就有故事了,以杜月笙的身份和出身,不耍点流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那简直玷污了流氓的名声。

这孟小冬与杜月笙结缘,还要感谢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牵线,姚玉兰本也是京派人物,在嫁给杜月笙之前就与孟小冬相识,因此,当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到上海滩疗伤时,投奔的就是姚玉兰。


以姚玉兰杜月笙爱妻的身份和名气,一般的小流氓自然不敢去扒孟小冬的窗户,但大流氓就不一样了,这个人就是杜月笙,杜月笙第一次见孟小冬,惊为天人,又拖着姚玉兰这一层关系,便时常与孟小冬“暗送秋波”、千里传音。

姚玉兰是个精明人,在杜家几个姐姐1看不惯她,欺负她,当她看出杜月笙对孟小冬有意时便有意撮合,也好给自己在杜公馆找个盟友。

一天二人聊天太晚,姚玉兰就没回去,半夜上厕所,等人回来,孟小冬却发现不是姚玉兰,因为进来这个人像猪拱白菜一样,一直在自己身上乱拱。

等她缓过神来,杜月笙都进去了,孟小冬一咬牙,杜月笙平日里对自己也不错,从了这个男人也没什么不妥,便没声张,从此便同居在了一起。

但这却不能说是杜月笙强占孟小冬,以孟小冬的身份,她完全可以维护自己,至少可以离开杜月笙,但却没有,最后还与杜月笙喜结伉俪。


历史三日谈


民国时期,是个多事之秋。不过也是枭雄豪杰,名媛名伶层出不穷的时代。素有“冬皇”之称的孟小冬,便是佼佼者之一。她的一生正是应了“红颜自古多薄命”



孟小冬,出身梨园世家,在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她九岁开蒙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上海与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1925年,孟小冬离开上海,毅然北上深造。


孟小冬在北平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梅兰芳。很快二人喜结良缘。几年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又分道扬镳。紧接着,另一个男人闯进了她的生活。强行“霸占”了她。孟小冬跟梅兰芳生活了几年,却被后来的这个男人“霸占”了一生。


此人就是近代历史上,威震四方、赫赫有名的流氓头子——杜月笙。


杜月笙一生可以用“传奇”俩字来形容!他横行出入黑白两道,在当时的上海滩人称“土皇帝”,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他一生阅女无数,在上海滩,他看上的女人,分分钟请到“碗里去”。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的孟小冬?


1、一见钟情


杜月笙是个京剧票友,又十分好色,他位高权重,对一般女人根本看不上眼。姚玉兰在上海一出道,就被杜月笙盯上了。当时孟小冬来上海演出,姚玉兰与孟小冬投缘,就义结金兰。杜月笙见了孟小冬惊为天人,可惜不久后,孟小冬去了北平。


1929年,杜月笙“明媒正娶”了姚玉兰,心里一直惦记着孟小冬,不料竟然被梅兰芳独占花魁。


2、等待时机


七年后梅孟劳燕分飞,杜月笙抓住了这次机会,他请律师替孟小冬打官司,向梅兰芳索要“分手费”。杜月笙成功地引起了美女注意,跟美女有了近距离接触,还让自己出了口恶气。


1936年,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杜月笙通过姚玉兰,请来很少抛头露面的孟小冬剪彩。杜月笙让四太太张罗招待自己的“妹妹”。


1937年5月,杜月笙是百般献殷勤、安排她住在四太太群住的公寓(今锦江饭店),这样,方便自己见孟小冬。孟小冬在杜月笙盛情款待下,一住就是20多天。杜月笙是个特别有心机的人,做事沉稳,擅于伪装。他不急于一时得到孟小冬,他用开水煮青蛙的方法,一点点的在孟小冬的身上投资。


姚玉兰跟了杜月笙多年,老流氓的那点儿心思,她早就看透了。为了讨好杜月笙,她对孟小冬虚情假意,获得了“冷美人”的信任。孟小冬因为与梅兰芳之间的感情纠葛,受伤太深,多年来养成孤傲的性格。姚玉兰的热情相伴、嘘寒问暖,让她放松了警惕。



尤其是杜月笙,对她温文尔雅,有侠肝义胆的对她一次又一次的照顾,使她感到父亲般的温暖。


3、辣手摧花


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就在孟小冬毫不设防的情况下,悄然而至。一天晚上,姚玉兰说自己一个人睡觉有点害怕,希望妹妹陪她一起睡。孟小冬毫不思索地就答应了。她跟姚玉兰睡在一个床上,俩人说着贴心话,时间慢慢过去了。两个姐妹都困了,睡意朦胧中,孟小冬感觉姐姐起来了,她以为姐姐去上卫生间了,又接着睡了。


睡梦中,她觉得有人扒她的衣裤,她努力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男人正向自己扑过来。她一阵挣扎,刚想大声喊。那个男人用手捂住了小冬的嘴。小冬这才看清,这个对自己企图不轨的人是——杜月笙。


杜月笙就这样强行占有了孟小冬。在上海滩,“流氓大亨”杜月笙一手遮天。一个弱女子,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二天早上,假仁假义的姚玉兰过来劝孟小冬,说自己在杜家如何不容易,杜月笙有四个太太,那三个都是苏州人,只有自己是北方人。平时她们总是欺负自己,如果妹妹能留下来,我俩联合,就不害怕被人欺负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姚玉兰从始至终,考虑的只是她自己,她根本没有替孟小冬考虑。


“生米煮成了熟饭”,杜月笙对孟小冬没负任何责任。按常理,如果杜月笙真心喜欢孟小冬的话,不会“霸王硬上弓”,而是会让姚玉兰充当媒人,而不是在事后去游说。孟小冬留下来,只是充当了杜月笙没名没分的——情人。


同年11月份,日本人打到了上海。杜月笙带家眷逃亡香港,没有带孟小冬一起离开,而是让她孤零零地回到了北平。


4、“霸占”一生


1938年下半年,杜月笙在香港又恢复了往日的威风。“饱暖思淫欲”,他又想起了孟小冬。杜月笙叫她去香港,孟小冬一介弱女子,只好去了。


以后的10年中,杜月笙就把孟小冬看作“应召女郎”,想起来了,就一拍一个“速来”的电报。孟小冬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两地,青春就这样一点点逝去了。


1948年,姚玉兰又以这种方式,让孟小冬速来上海。孟小冬到上海后,还得跟杜月笙住在一起。杜月笙表面对孟小冬很疼爱,姚玉兰也说:“姐妹一场,这次就不要走了,以后要有福同享。”孟小冬听了感动得落泪,差点儿痛哭失声。


这次杜月笙和姚玉兰掐住了孟小冬的“软肋”多年前他俩设计“霸占”她,现在又利用她善良的本性,让她举手投降。


1950年的某一天,病情严重的杜月笙准备去法国看病。办理护照时,杜月笙给孟小冬办了一份,孟小冬接过护照,认真地看着杜月笙,把自己憋了十几年的话,字斟句酌地说了出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听了,一惊!杜月笙老了,他也没有什么翻身机会了,现在已经行将就木,孟小冬这么说,显然是想让他给自己一个名分啊!杜月笙放弃马上动身启程的想法,跟孟小冬完婚。孟小冬在杜月笙死后,孤孤单单过了后半生,1977年因病去世于台湾。


有书君听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幸不幸福,全部写在脸上”。孟小冬从来没有笑容,人们都说她孤傲清高。有书君从她的经历分析,不是孟小冬不爱笑,是她没有幸福感。生逢乱世,多才多艺、姿色出众,反而害了她。


她越有名气。越招蜂引蝶。男人大多靠征服女人彰显自己的能力。孟小冬只是杜月笙征服对象,她是杜月笙闯荡江湖的一块招牌、一个门面,彰显个人能力的象征,仅此而已!



杜月笙是一个重情重义人吗?对孟小冬是“真爱”?爱一个人为什么不娶她?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给她?而是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流氓手段。对了,他原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头子。


有书君认为:杜月笙的一生只爱他自己,只为自己活着!他出身卑微,所以一生 都想出人头地,一直在要面子。霸占孟小冬是为了要面子子;不娶孟小冬也是为了要面子;他的“三碗面”理论充分说明了这点。


为啥不娶孟小冬,难道不是为了要面子吗?如果不是他已经日落西山了,他会答应娶孟小冬吗?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strong>


有书共读




自从杜月笙成为和黄金荣、张啸林齐名的上海滩三大佬之一时,杜月笙就决定走和其他两位不同的路。

杜月笙认为上海滩几十年的风雨变幻,证明黑社会注定是下三滥的东西,难以登上台面。要想长久的在上海滩混下去,就必须走向上层社会。

因此杜月笙就开始穿上了长袍马褂,开始混上等人的圈子。从晚清开始,听京剧就成了上等人的一种时尚,杜月笙自然也要附庸风雅,毕竟这是一个接触上等人的平台。

和黄金荣不同,黄金荣曾经霸占过露兰春,并且在大上海闹得纷纷扬扬,搞得名誉扫地。杜月笙在上海被称为名伶保护伞,他对戏剧界的名人尊敬无比,哪怕是女演员也毫不例外。



对于孟小冬而言,一开始的杜月笙最多可能是个备胎,甚至连备胎也算不上。孟小冬出生于上海的梨园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吊嗓子,学习老生唱法。

1919年11月,12岁的孟小冬来到大世界游乐场唱京剧。演出结束后,杜月笙亲自到后台为孟小冬送上花篮,并送上了真挚的问候。



随后杜月笙又邀请孟小冬到黄金荣的共舞台来签约演出,合同结束后,他们全家就到菲律宾去演出了几个月,随后就去了北京。杜月笙依然默默的关注着孟小冬,并且为她引荐了经济圈的大佬程君谋,帮她在北京的京剧圈一举成名。

1925年的孟小东年方18,正值豆蔻年华,青春妙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落落大方,迅速吸引到了梅兰芳的关注。两个人如同金童玉女般的恋爱,并迅速结婚,杜月笙也只能默默的送上祝福。



看上去的美好永远都不能长久,梅兰芳和孟小东同样如此。孟小冬有很多男粉丝,其中有一个在梅兰芳组织的聚会上,携带了一支枪支来闹事,并且还打死了梅兰芳的一个好友。这让多情怯懦的梅兰芳惊恐无比,早已度过蜜月期的他慢慢就疏远了孟小冬。

不久后梅兰芳的母亲就去世了,孟小冬就剪去了头发,想去祭拜一下自己的婆婆。这件事遭到了梅兰芳二太太福芝芳的坚决反对,并且还以死相逼,梅兰芳也没有办法,这时的孟小冬就心寒了。



1931年,梅兰芳和孟小冬就登报声明宣布双方离婚,结束了4年的婚姻生活。杜月笙闻讯后,就直接和梅兰芳通电话,要求他给孟小冬4万元分手费。

这时的孟小冬万念俱灰,就想到天津的寺院出家为尼。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下带发修行,在天津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孟小冬的好闺蜜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太太,她当然明白杜月笙对孟小冬的心思。在抗战结束后,杜月笙一家重返上海,姚玉兰就邀请孟小冬南下,住在自己家中。

在抗战期间,身子骨比较弱的孟小冬生了几场重病,都是杜月笙请名医为她治病。杜月笙对他的关照也让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加深,这对儿苦命鸳鸯终于在姚玉兰的撮合下,终于走到了一起。

解放战争后期,杜月笙一家移居香港,准备前往法国定居。孟小冬就问杜月笙:我是以丫鬟的身份还是以女朋友的身份陪你去法国呢。重病在身的杜月笙这些年基本上全靠孟小冬照顾,马上就明白自己欠她一个名分。于是决定暂时推迟去法国,在香港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1951年,杜月笙因病在香港去世。这次的他身上已经没有太多钱了,存款仅有10万美金,他就委托自己的弟子给自己的歌房太太和子女分家产,还专门强调给孟小冬多分一点,她这一生太苦了。


新知传习阁


杜月笙是旧上海滩有名的青帮大佬,他的五姨太就是有名的京剧演员,人称“冬皇”的孟小冬。作为旧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想要的女人怎么会得不到呢?吩咐自己的手下,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女人。但是强扭的瓜不甜,杜月笙的女人都不是通过霸占而来,而是双方你情我愿的。那么孟小冬和杜月笙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孟小冬与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有过四年短暂的婚姻,离婚之后的孟小冬比较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孟小冬又重返了戏曲舞台。1937年,在上海的黄金大戏院开幕典礼上,杜月笙致词,三位漂亮的女士受邀剪彩,其中一位女士就是孟小冬。杜月笙早就喜欢上了孟小冬,恰好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与孟小冬是义结金兰的姐妹。姚玉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助威,让孟小冬成为杜月笙的五姨太,同时也是给杜月笙牵线搭桥。

孟小冬与杜月笙很快发展成为了情人关系,上海沦陷之后,杜月笙逃到了香港。孟小冬先是留在了北平,一年之后去了香港和杜月笙相聚,后来孟小冬辗转回到了北平。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到上海,他十分想念北平的孟小冬,两人很快就见了面,从此二人过起了同居的生活。

杜月笙的四姨太带着孩子回来后,有点吃醋。孟小冬为了顾及姚玉兰的感受,就暂时离开了杜月笙。孟小冬独身一人过了几年,时间到了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的时候,杜月笙念念不忘孟小冬。杜月笙就将孟小冬一起接到了香港,在香港孟小冬像照顾自己师父一样照顾生病的杜月笙。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反对,63岁的杜月笙和42岁的孟小冬举行了婚礼。孟小冬正式成为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历史军魂


这是郎有情切有意下的结果,杜月笙号称会做人,不会糊涂到强行掳走一个女子。孟小冬号称是冬皇,名称在那里放着,也不会去勾引杜月笙。

杜月笙与孟小冬两人早有渊源

时间回到1919年到12月份,年仅12岁的孟小冬,正在上海大世界出演《击鼓骂曹》。作为戏曲界的新秀,捧场的人可谓是非常之多。

演出结束之后,后台的门帘突然被掀了起来。进来一位30岁左右男子,手里面提着礼物,一个弯腰:大小姐,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在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有钱人都喜欢到大剧场听戏,杜月笙更是其中的常客。但凡有名角前来演出,杜月笙肯定会来捧场。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后来孟小冬在14岁登上了上海钱坤大剧院,仅仅4年的时间,在杜月笙等人的捧场下,孟小冬已经红遍了上海大半边天。此时他却急流勇退,决定北上学艺。

北方作为最正宗的京剧来源地之一,自然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喜欢把南方的名角称作是野路子出家。所以说尽管孟小冬非常出名,还是要去北方镀一层金。

虽然这些年来靠着登台演出赚了不少钱,但是想要在北方当学徒,兼着照顾家里面还是不够。这时候杜月笙出面,给了孟小冬几万块钱,让他北上学弈。


不愧是上海滩的名角之一,来到北京没多久便崭露头角,被人称赞是:

奉天承运,统一玮宇,当今冬皇名震四海。芜被九洲岛,声容并茂,加恩德与万民,聪明天睿,传谭余之一脉。

因此孟小冬也就有了冬皇的称号,等到两人再见面的时候,孟小冬已经褪去了稚嫩,成为了名震半个梨园的台柱子。杜月笙本以为收割的机会来了,但是却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孟小冬恋爱了,恋爱的对象是另一位梨园大家——梅兰芳。如果是一般人那就罢了,杜月笙还有可能和他一争高下。但是梅兰芳也是杜月笙的好友,作为上海滩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显然不能抢走孟小冬。

梅兰芳不够爱惜,给了杜月笙可乘之机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名字,基本上占据了当时京剧的半个天,两人在一起可谓是郎才女貌。本来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是却迟迟不能结婚。

其实不怪梅兰芳,而是孟小冬这边不愿意。因为当时梅兰芳已经娶了两房太太,以孟小冬当时的地位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做妾。这个时候可就难倒了梅兰芳,不过也有聪明人。

当时北京有一种习俗是名定兼祧,最开始是流行于皇室当中。当某一个王爷没有后代的时候,另外一个王爷的孙子可以过继给他。这样娶老婆的时候,儿子可以娶两个正房。

一个代表自己的亲生父亲,另外一个代表着自己过继来的父亲。而梅兰芳的大伯正好没有子嗣,所以根据这个传统习俗,就解决掉了名分的问题。

1927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梅兰芳和孟小冬在好友冯耿光的公馆当中结婚。不过在结婚之后,梅兰芳立下了一条规矩,就是不让孟小冬登台演出。

毕竟当时戏子虽然有人捧,但是还是有人认为是下贱职业,和现在可是有天壤之别。所以技痒的孟小冬,只能在家里面过过瘾,四年的婚姻当中,从来没有登台演出过。

中间甚至还出现过一个岔子,孟小冬的铁杆戏迷李志刚,在梅兰芳和几个好友与冯公馆当中聊天的时候,突然闯了进来。

大声叫嚷的问梅兰芳要5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梅兰芳的好友张翰举出去查看情况。但是却被外面的李志刚,在争吵的时候用手枪杀掉。发生了这场血案,也在当地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一时间外面流言四起,有人说孟小冬不守妇道,在外面给梅兰芳戴绿帽子。但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梅兰芳再清楚不过了。虽然这件事情很快过去,但是却在梅兰芳心里面埋下了芥蒂。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梅兰芳的伯母去世,作为伯父名义上的儿子,孟小冬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前去戴孝。可是当披麻戴孝的收拾整齐之后,却被人堵在了正门口。

意思也很明显,说她不是正房,没有权利去守孝。于是孟小冬赶快去找梅兰芳,可惜面对这样的事情,梅兰芳言语当中闪烁其词。意思是要按规矩办事,让孟小冬体谅一下。

这件事情算是惹恼了孟小冬,意思岂不是说这么些年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原来梅兰芳一家从来没有把她当过正房,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妾。

两人大吵了一架,开始了长达几个月时间的冷战。后来梅兰芳带着二太太前去天津演出,孟小冬趁着这个空挡,在北京和他摆起了对台戏。

由于多年不曾演出,他刚刚复出的消息,立刻红遍了北京,天津。来看他演出的人数,远远的超过了梅兰芳。这件事情之后,梅兰芳也知道孟小冬非常生气。


于是低声下气的去求和好,终于才把她从娘家里面接回来。当时为了补偿孟小冬,梅兰芳准备带她前往美国演出。可是后来二太太也要跟去,由于只能带去一个,没办法只能决定谁都不带。

经历了这三件大事之后,孟小冬似乎彻底的死了心,他掷地有声的说道:

以后再唱戏,我孟小冬不会比你梅兰芳差。就算是我嫁人,我也要嫁一个一跺脚就会四城乱颤的人。

为了表示自己决心,在报纸上刊登三天的紧急声明:

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启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道,不待冬之赘言。

从此之后,一场离婚浪潮,在两人之间慢慢展开。身在上海的杜月笙,听说了孟小冬要离婚的消息。立刻让自己的四姨太姚玉兰,给她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她暂时接到上海居住。
▲右一姚玉兰

之所以让姚玉兰执笔,是因为她和孟小冬是师姐妹的关系。两人多年未见,孟小冬现在家中也无事,于是答应了这个邀请。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由于孟小冬和梅兰芳都是杜月笙的好友。所以离婚的时候,杜月笙在其中牵头负责。最后要求,梅兰芳拿出四万块钱分手费,自知理亏的梅兰芳,什么也没说就拿出来了。

在处理离婚事宜的过程当中,杜月笙没少帮助孟小冬。于是两人搁浅多年的感情,似乎又渐渐重新恢复起来。来到上海之后的孟小冬,就住在了杜公馆。

当时杜月笙的四姨姚玉兰,由于是一位戏子出身,在杜公馆备受打压。于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孟小冬彻底的留下来。中间他做了很多的努力,终于把孟小冬送到了杜月笙的床上。

事情发生在孟小冬刚来杜公馆没多久,两个姐妹之间有说不完的话。等到后半夜都聊累了的时候,孟小冬这边早已经睡下,但是姚玉兰却偷偷的出去。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就成为了杜月笙。


就这样孟小冬失身了,虽然这是外界流传最广的说法,当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也只有在房间的三个人才知道了。不过好日子没过三个月,七七事变爆发,杜月笙前往香港,孟小冬前往北京。

在这之后的8年抗战时间里面,两人聚少离多。杜月笙由于忙于抗日,在多地不断辗转。等到两人再次聚集的时候,杜月笙已经快要60岁了。

在他的60岁大寿上面,邀请来了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个人。演出结束之后,台下的人意犹未尽,希望孟小冬卸妆之后再来谢个幕。拗不过大家的盛情,孟小冬再次来到台前。

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的谢幕,竟然成为了最后一次。60大寿庆典结束之后,孟小冬彻底的住进了杜公馆。仅仅过去一年时间,杜月笙宣告病重,不得不前去香港治疗。

孟小冬也自然跟了过去,没事的时候就给杜月笙唱戏。后来杜月笙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想要去欧洲旅游,也准备带上孟小冬。孟小冬问了一句:我以什么样的身份过去?


杜月笙立刻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原来是孟小冬终于愿意嫁给自己。整整15年时间,杜月笙不止一次的提过这个事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孟小冬一直不愿意答应。

于是两人宣布结婚,但是在这一年之后,杜月笙因病去世。在杜月笙去世之后的20年,孟小冬也于台北撒手人寰。不过在她的墓碑上面,留下的不是梅太太或者是杜太太,而是孟太夫人。

落款则是书法大家张大千,也是对孟小冬一生最为全面的概括——孟小冬是为自己而活。


史之策


这话说的可不对,杜月笙可没霸占孟小冬,他对孟小冬持之以恒的追求,孟小冬是被感动了自愿嫁给杜月笙的。

杜月笙第一次见到孟小冬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按照他以往的作风,都是直接抢回家做姨太太的,但是对孟小冬他却没这么做。对其他姨太太杜月笙可能只是看上了外表,而对孟小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他没硬抢,而是把孟小冬放在了心里,此后很多年都对孟小冬念念不忘。虽然如此,但是杜月笙一直没有过分的举动。

后来孟小冬跟梅兰芳离婚,去投靠结拜姐妹姚玉兰,而姚玉兰正好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知道杜月笙对孟小冬的心意,就暗中撮合两人。同时杜月笙也对孟小冬照顾有加,嘘寒问暖,让孟小冬非常感动,久而久之就答应了杜月笙做他的女友。

所以说,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感情是很纯粹的,完全是孟小冬自愿的,到后来两人结婚,也是孟小冬主动提出来的。两人的婚礼上,杜月笙还让他的所有子女都跪下对孟小冬叫妈,可以说非常尊重孟小冬。

当时杜月笙已经生病,身体很不好。孟小冬一直担任着护工的角色,对杜月笙照顾的无微不至。

可以说杜月笙是真的懂孟小冬的人。当年孟小冬嫁给梅兰芳更多是因为他的才,而她嫁给杜月笙才是真的因为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