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練到無帖可臨怎麼辦?

宇宙鋒吶喊


我想有這麼幾種情況:


  1. 水平登峰造極,那可以自己開宗立派了

  2. 還有你沒發現、沒臨到的字帖。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優秀作品非常多,可以從先秦一直到明清時代在繼續查查書法史看看,都臨到了嗎?


我覺得你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臨帖是為了什麼?

你的目的有沒有達到?

有沒有必要臨那麼多?

臨帖和抄帖有沒有搞混?


在古代沒有今天影印技術這麼發達的情況下,古人得到隻字片紙就可以大成,我們資料這麼多,應該是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不斷得去獲取營養才是,例如吳昌碩一生臨石鼓文,一日有一日境界。


鉛墨書法


第一次聽說,學書法還能有此一惑!無帖可臨,這該是一種多高的境界啊,無法想象。


抱庸淺見,感到無帖可臨的,可能還沒有真正的接觸臨帖,這是一句外行話。首先,前人留傳下來的碑貼浩如煙海,別說臨摹了,就是通讀一遍,即便花上三五十年的功夫,恐也難得萬一。其次,即便臨摹一人一帖,沒有個三年兩載的功夫,也難入五分像,需要反覆的讀悟臨摹,不是說照著臨一遍就算完事了。




書法研學的路徑就是臨摹――創作――再臨摹――再創作,臨帖是書法人一生的修行,學到老,臨到老,這是真理。當然,學個三五年書法,就甩開古人碑帖,一味搞創作的書法人的確有,但絕對不會走到很高的站位,也不會有大的建樹。




所以朋友,如果真覺得學書法無帖可臨了,就停一停筆吧,多去書店跑一跑,多到書展看一看,多在互聯網上搜一搜,多跟朋友聊一聊,否則,就是一隅之見的井底之蛙,不計合轍的閉門造車。在碑帖之學的書法海洋裡,每一個人只是一滴水,想蕩起漣漪、翻起浪花,還是要藉助臨摩碑帖這股東風。



抱庸亂談。


抱庸齋主


學書法臨帖就如同學繪畫要畫素描是一樣的,都是基本功,臨帖在精不在多,一般來說,先要專攻一家一貼,比如學米芾,你就苕溪詩或者蜀素帖,反覆臨,深入臨,先單個字,再一行,再一頁,我不贊成通臨,通臨是最後檢驗學習成果用的,最多臨一頁就行。臨帖的關鍵是讀帖要深入仔細,要能看到核心的東西,而不是隻是看到大概的外形。

能否讀懂貼本身就是書法認識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書法的兩個基本能力,一是實際書寫能力,一是認識欣賞能力,這兩個能力基本是同步的,認識到了書寫才能跟上。


所以說沒有字帖練了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同樣一本字帖,在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你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活到老學到老,只要你悉心研究,在一本字帖中總是會早到新的東西。如果一本字帖練的久了有點煩了,可以換換口味,有個字帖互補的說法,比如學米芾的朋友容易把字寫瘦長,解決辦法可以試著再學學蘇東坡的字,蘇字比較扁,這就是互補。

所以字帖是不會寫完的,只要你用心,一兩本就夠你學半輩子的了,繼續努力吧!


張偉評論


實話說,我不信有誰能到無帖可臨地步滴!

第一,經典的帖,就是要反覆反覆臨寫,這是書者的基本功夫!是一輩子的事!一帖臨一生一世,每次臨帖都會有不同的理解。這是已經經過千百年來書法實踐者所證明的。你看米芾,趙孟頫,啟功,沙孟海……有哪位人物敢說把蘭亭,聖教,十七貼,書譜,自敘帖……這些名貼吃透了,不用再臨了?有些大家年輕氣盛時可能有這類表達,但是除非他此後走上邪路,否則沒有不回到經典的。王鐸成名後,更是一輩子堅持一日寫一日臨,終生不廢。

第二,是中國名帖汗牛充棟,各家異彩紛呈。每一家,都有書體萌芽,初成,成熟,老辣的過程,對每一體書法領悟,也要有意識地去觀察,體會,領悟。這些帖,終其一生也不可能窮盡。

如果說練到“無帖可臨的程度”,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個人根本不會臨帖;可以說根本沒入門。書法這門藝術的特點,一定是先繼承,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繼承,就是臨帖臨帖再臨帖。

很多人有種誤解:要創新,要創造!就要超越臨摹對象,就要拋棄臨摹對象,把臨摹的老師踩在腳下。持這種論調的人不少,自娛自樂可以,故意裝X顯得高深莫測的也有不少。但是如果真的信這樣的話,就要收智商稅了。請回去認真讀讀公認的大書法家自述或者傳記,看看人家是怎麼通過不斷臨帖,不斷探索自己藝術特點,進而形成自己面目的。









長劍不出鞘


我覺得你說的話有兩點,需要我提醒你。

一,中國古帖浩如煙海,從大篆石鼓文鈡鼎文甲骨文,再到小篆,然後是秦簡漢帛,漢隸章草,魏碑楷書,書法家有記載的都有幾千個,加上一人有數本名帖傳世,恐怕讓你多活500年,甚至讓你粗臨,你也不可能臨完。

二,臨帖如掘井,如果只是淺掘兩下就又另尋他處,終不能見水。甚至一日曝十日寒,也是跟沒臨一樣。



麗象開圖


既然練書法練到無帖可臨了,那就應該自己創造“書法”了。道理很簡單的。



糾正題主提問中的一個字:“貼”應為“帖”。就憑題主提問中的一個錯字,就可以看出題主的真正水平了。



輕輕的問題主一句:你真的無帖可臨了嗎?傳世的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經典數千碑帖,題主都臨遍弄懂了嗎?按照正常規律,人的一生能精通一兩書體就非常不容易了,題主能精通幾種書體啊?



別在網上與網友們開國際玩笑了!還是靜下心來先工一帖吧!

我敢肯定,就是歐陽中石,沈鵬,張海,言恭達等書法大家們,也不會說出“無帖可臨”的話來。

本回答是應悟空之邀而答,只是實話實說罷了,題主勿見怪呃!


情感專家亦涵


眾所周知,練習書法最核心的就是臨帖,無論多麼有效的辦法,其實書法是沒有捷徑的,要想練好書法只能是臨帖,而且選擇一本貼,忠於一本字帖,不能三心二意。

臨帖的時候要做到“忘掉自我”,也就是忘掉自己以前的不良習慣和書寫,一筆一劃地按照字帖上去臨摹學習。

那麼,有人說練到無帖可練了怎麼辦呢?我覺得這是一句假話,或者說是敷衍自己的話,因為字帖怎麼會練完呢?

從第一個有名有姓有記載的書法家李斯開始,真草篆隸那麼多名家字帖,幾千年的書法精華,能在我們短短一生中幾十年就能臨摹完嗎?這顯然是一句空話!所以“無帖可練”也就是不攻自破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練習書法不是抄帖而是臨帖,臨帖就是要臨得像,以像不像原帖為最高準則!如果說臨帖是抄帖的話,那麼可能每個人都會把古代的字帖抄完,那就真是“無帖可練”了,關鍵是臨帖了,能不能吸收,在今天來看,還沒有一個人水平能達到古人或者說超過古人的,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一輩子就忠於一家,一本字帖就受用一生了,怎麼能說“無帖可練”呢?



我覺得,說“無帖可練”的人是沒有真正體會書法意義的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存希齋書法!


存希齋書法


從未聽說過無帖可臨,我覺得應該是到了一個瓶頸期,所謂無帖,應該是突然發現手上的帖都臨完,感覺再臨也無法進步的感覺,這個時候就應該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書法路,實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試著轉移一下你的書法練習方式,打個比方,當你臨聖教序,到了一個程度,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更進一步的時候,試試練練楷書,或者多看看別人寫字的視頻,看著看著,你會發現,自己寫字的興趣又來了,通俗點說手癢了,想寫點什麼,寫著寫著,或許你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那時你就不會覺得無帖可臨了。


-_藍色邊緣


無帖可臨!可能嗎?一個好帖一輩子也臨不夠!怎麼想的“無帖可臨”?!臨一個帖好象進一家門,門能進去以是不易,何況門裡的一切別有洞天,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學會悟道的!正所謂“走馬觀花易,解得花語難。”愚人六歲弄墨,十歲臨池,今己是六十餘七每天臨帖還是必修課。每臨一次都有一次的收穫。少時臨形,青年臨意,中年臨趣,老來臨神。書法古之有訓“父不傳子,功到自然成。”書法之大成乃功夫所在,故無帖可臨乃無稽之談!誤人子弟矣。


楚天愚人1


認為“無帖可臨”,是認知錯誤,臨過的帖,反覆臨習,會有更多領悟,同一本字帖,可以說是“臨無止境”。另外,臨帖不是目的,創作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