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给不了幸福,文绣大胆离婚,前卫的婉容为何拖着形婚得过且过?

汪有飞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洛神赋》里的美句,可很多人不知道,末代皇后婉容的字“慕鸿”也来源于此。

婉容,顶着末代皇后的皇冠,却一生凄苦,最后丧命于鸦片之下。

她,是溥仪的正妻,紫禁城里坤宁宫的“正主”,尽管当时大清王朝已经不存在,但她依然是宫里的皇后。

婉容从小家境优越,父亲是内务府大臣,思想开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中西式的教育让婉容知书达理,外向活泼。

1922年,16岁的她被选进了宫嫁给溥仪。我想,她当时是“期待+害怕+惊恐”。

期待着宫里的皇帝是她的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害怕的是深宫寂寞,一入宫门深似海。

惊恐的是自己尚未享受够自由,却要身为人妻。

不管怎样,她成了中国最后一任皇后。

婚后的她,和溥仪还是挺合拍的,因为两人都向往西方式的自由和生活,他们取了英文名,骑上了自行车,还吃上了西餐。

虽然被禁锢宫中,但我相信二人是真的相爱。

也许因为这段美好的“初恋时光”潜藏在她的内心深处,让她始终割舍不下与溥仪的夫妻之情。

而文秀,在溥仪心中只能算作是妾,和婉容比起来,他们的感情淡的多,且没有共同话题,这也是最后她能够那么坚决离婚的一个原因。

婉容过的很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日本人监视下的傀儡困境,再加上在溥仪那里也得不到身为人妻应有的“满足”和爱,但她依然不敢离婚,因为她不能,皇后的名号压着她。

虽然受过西式教育,自己也是个烫着卷发,穿着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但那个时代的封建礼教思想仍是她的精神主导之一,她不能背叛爱新觉罗家族,因为,她是皇后。

她的家族要保留这份“卑微”的荣耀,也不能让她离婚。

在顾维钧的回忆录中,婉容曾求他帮忙逃出伪满洲国,她说自己被监视、折磨,她想走。

1933年,她又要求当时伪满立法院赵欣伯准备赴日的妻子帮她逃走。

她想逃,可始终没有提出离婚的要求。

哎。。。每次写到婉容,我心里都有些惆怅,这个美丽的皇后如果不是郭布罗 婉容,而是李婉容,张婉容该多好。。。


宫殿君


两年前看了《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溥仪的两个妻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绣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文文气气,不喜欢主动说话,古代大家闺秀的典范;而婉容则是妖娆多姿,能说会道。两个人各有特色,但是在婚姻上,两个人却走了和性格相反的道路。下边咱们来分析一下三位主人公。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被迫退位,清朝结束统治。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的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日本投降后被抓,带到苏联,1950年被押解回国,后来在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因为特赦令释放,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一生娶过五个女人,大家所熟知就是婉容和文绣了。

婉容:清朝最后一个皇后,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后。他的名字来自于《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1922年,年满十六岁的婉容不仅长得好看,还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选入宫,成为了最后一位皇后。1924年,婉容随着溥仪离开皇宫前往天津,在天津的时候婉容染上了鸦片。出宫后的婉容,犹如一只出了牢笼的小鸟,精神焕发,瞬间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了一位都市女郎,随后溥仪在满洲做了傀儡皇帝,相应的婉容也做了傀儡皇后;最后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被捕,死于狱中。

文绣:溥仪的妃子,她是被溥仪相中照片选入皇宫的,比婉容早了一天进宫,为了在大婚时跪拜皇后。初期,与溥仪关系尚好。文绣是那种问一句答一句的女孩子,所以没有婉容讨得皇帝的欢心。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自尽殉情,未果。后来,溥仪要投靠日本人,文绣反对未果,后又加之后妃争宠,与溥仪的感情出了间隙。1931年伺机脱出天津,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夜之间上了头条;10月正式官宣离婚。后过上了隐居的平淡生活,解放后因病去世。

通过对上边三人的分析,可以得出文静的文绣为什么跟溥仪离婚,一是溥仪独宠婉容,对文绣很是冷淡,这种冷暴力文绣虽嘴上不提,心里很是介意。二是溥仪再也不是以前的溥仪了,他为了能够复辟居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文绣不想做傀儡妃子。三是文绣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思想上得到了释放。所以文绣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跟皇帝离婚的“刀妃”。

那么前卫的婉容却得过且过呢?一是溥仪对婉容很是宠爱,不高兴的时候可以买买买,反正溥仪的家底比较厚实。二是不管怎么说,她还是皇后,虽然这个皇后名存实亡,但是头衔在那放着,也可以让人虚荣起来。三是婉容染上了鸦片,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离婚呢,能过一天是一天吧。

不管文绣还是婉容,两个女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好在文绣退出的早,没有被伤的那么重!



刚刚才说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民国,但在北京的紫禁城之中,溥仪依然是皇宫的主人,依然可以对宫中的所有人发号施令,宫中一切的日常开销也全部由民国政府来提供,可以说在历代亡国之君中,溥仪算得上是命运极好的一位。

1922年,溥仪在两天之内连续娶了两位女子,前一天因为“相片识人”娶了文绣,以方便文绣在第二天跪迎正宫之主——婉容。


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天津,过起了平民般的生活。但面对两位妻子,溥仪的态度却是迥然不同的,相比较于文绣,他则更宠爱婉容。

文绣因为受不了后宫间的争风吃醋,以及自身从宫中出来后,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明白了一些新道理,而且他对即将前往东北接受日本人傀儡生活的溥仪失望透顶,毅然决然与溥仪离了婚,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而面对无生育能力的溥仪,婉容虽然也较为前卫,却始终没能走出“末代皇后”的束缚,晚景凄惨,最终死在了苏联的监狱之中。

首先,从宫中出来后,婉容虽然打扮前卫,学会了吃西餐、喝咖啡,过上了西方人的日子,但在她的骨子里,他却是一个极其封建的人,自始至终她都放不下她“皇后”的名号,虽然这个名号给她带来不了实质性的利益,但她的确很享受被人称作“皇后”的待遇。

其次,从宫中被赶出后,婉容就染上了吸大烟的毛病,尤其面对性无能的溥仪,一直处于生理压抑状态的婉容对毒品的依赖性更强。在与侍卫私通过后生下一女,被溥仪扔进了锅炉之中后,婉容就已经处于半疯癫状态,每日把感情寄托在鸦片上面,无法自拔。如果与溥仪离婚,谁来支付她庞大的日常开销,烟瘾犯了,买不到鸦片的滋味可是相当不好受的。

最后,作为满清贵族郭布罗氏,婉容的家族也不会支持她离婚。当年文绣与溥仪离婚,她的哥哥甚至登报骂过她,说自己家族受清朝大恩,妹妹做出这种事真是辱没了祖宗,使自己一族无颜活在世上。在满清遗民看来,即使溥仪不是皇帝了,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绝不能做,并且顶着“皇后”的光环,也是给家族争光添彩的好事情,他们哪里去管一个女人过得幸不幸福。

婉容的一生是极其悲凉的,他没有感受过作为人妻的“快乐”,生活异常压抑,后期在“伪满洲国”受尽了凌辱、监视,几次逃跑都没有成功,自始至终她都没有活出自己的模样,她和溥仪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和陪葬品。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1911年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几千年来的帝制到此终结,但紫禁城的皇帝-溥仪依然享受着皇帝称号同时享受国民政府优待,做一个紫金城内的小皇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溥仪依然享受奢侈生活和应有的尊位,还是紫金城的老大,八旗子弟和满族最受尊重的人。

1922年文绣和婉容先后被迎娶到皇宫成为了溥仪的皇妃和皇后,享受着的被众人景仰和尊重的生活,物质上的大肆挥霍,享受着尊贵的对待,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尊贵,身边的亲人也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周边的变化也会使她得到满足和虚荣。由一个普通人到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肯定会更加珍惜现在的荣耀。


文绣和婉容同时都是从满族迎娶的皇妃和皇后,婉容从自己家族地位相比纹绣要高,自然从骨子里面,享受别人的尊敬要多,而不愿看别人的脸色,两个女人一台戏,彼此之间是为一个人男人争风吃醋在所难免,不免会出现一些风波,文秀最终因为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离开溥仪,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好不容易把一个竞争对手比下去,难道不珍惜自己是溥仪的女人和皇后的地位吗?婉容自然会把皇后的位子看得很重,珍惜溥仪给自己带来的荣华富贵。


随着溥仪成为日本的傀儡皇帝,婉容的虚荣生活,也会进一步巩固,毕竟是皇后,在满洲国里面母仪天下,即使内心过得很苦闷,但是外表的虚荣把内心的苦闷比下去了,不愿意撕开外表的面纱。溥仪的男人生理缺陷问题,婉容只会放在心里去忍受,逼不得已据说跟下属私通,宁可偷偷违背社会道德,也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女人如果走到为物质而放弃内心挣扎,只会走到崩溃的边缘,所以出现了后来婉容的精神问题不正常,以及婉容吸食鸦片,但溥仪也是一个男人和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婉容的背叛只能忍受,维护好皇家面子。溥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个皇帝不仅有尊贵的地位,尽量不要把自己的污点展现给世人,成为社会的笑料,自然不遗余力地保住婉容的皇后地位,所以婉容的形婚有她自己的考虑也有溥仪原因。


小查边走边看


“红墙碧瓦初相见,雕栏画栋误终生!”婉容的一生大概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192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在盛大的礼仪下被抬入了紫禁皇城中。然而热闹的吹吹打打却难以掩盖偌大皇宫的落寞,一如既往的铺张与奢华却再也没有了天家的排场。唯我独尊的紫禁城,早已不在属于爱新觉罗家了,皇帝大婚也再是天下头等大事,因为现在已经是民国了。

16岁的前朝贵族之女郭布罗.婉容,被选进了皇宫嫁给最后的君主,此时已然是逊帝的爱新觉罗.溥仪,对于这个女孩而言,她有些好奇也有些憧憬和担心,因为她并不知道未来等着她的会是什么。

一开始的时候,笼中的两个鸟儿还对彼此充满了新鲜感。你是皇帝,我是皇后,同样的年纪,让他们成为这个皇城中的彼此依靠,他们俩加上另一个小女孩也就是皇妃文秀,既是夫妻,又是没有代沟的玩伴。

人是群居动物,谁都害怕孤独,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他们在狭小而密封的宫里,他们便是彼此紧紧抓住的稻草,过着相依为命的脆弱幸福。本来大家都以为,皇室的生活也就是这种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样子了。

可是后来,这种看似稳定的局面被冯玉祥打破了。冯玉祥率军来了北京,觉得皇室太过蛀虫,便将溥仪一家逐出皇宫,十倍缩减每年的优待费。

愤愤不已的溥仪觉得受到了侮辱,“蜗居”生父载沣的府邸更让他觉得人生有了很大的落差,他还做着复国的梦,于是他和找到他的日本人一拍即合,随即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从天津辗转去了东北,建立了满洲国。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两位妻子也发生了两件故事,而这两件故事似乎有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是文秀,文秀的故事震惊中外,当然最感羞辱的是溥仪。文秀因为种种原因,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溥仪个人能力的缺陷,导致文秀不堪忍受,最终性格大胆的文秀在报纸上公然与溥仪宣布离婚,要做一个新社会的女性,此事震惊中外,无奈的溥仪还给她一笔钱,让她不要提起有关溥仪的隐私之事。


而婉容呢?婉容在文秀离开之后便遭到了溥仪的冷遇,原因是溥仪认为文秀的离开正是婉容所造成的,因此对其态度非常恶劣,在此期间极其冷淡。

据传让这个忍受孤独的“皇后”心里更为痛苦是无能的溥仪还把自己作为礼物献给一位日本军官。但是即便如此,软弱的婉容依旧没有离开“皇帝”溥仪的决心和魄力。

后来更是得过且过,以沉沦作为报复溥仪的方式,不仅染上了鸦片,还与溥仪的侍卫进行私通诞生了下一个孩子。最后可怜的婉容活在孤独和监禁之中!此事被记录在溥仪所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


在婉容的悲剧里,她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不懂去为自己抗争,人生既然如此艰难,像文秀一样冲出去也许很难,但是冲过去了也就是碧海蓝天。本来就是无边深渊,为何还要苦苦站在原地等待苦难呢?


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相比较婉容和文秀,似乎一点也不假!


历史好奇怪


小油瓶认为,是出于传统思想的桎梏,舍不得皇后的名号是最重要的原因

郭布罗.婉容出身高贵,受家族影响巨大

婉容出生在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满洲正白旗人,从小生活在富裕宠爱的生活环境下,开明的父亲,给了婉容最好的教育,她不经读书习字,琴棋书画, 还会说英语,显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她影响非常大。

随着婉容的入宫,嫁给了不能生育的末代皇帝,就开始了她的悲剧生活

一开始婉容刚嫁给溥仪时,由于思想开放,举止大胆,溥仪非常宠爱,最后成为了溥仪的皇后,在外人看来,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是皇帝溥仪却有个不能生育的隐疾,心中滋味这让婉容有苦说不出。

后来溥仪被赶出皇宫,溥仪只带了她和文秀进了天津的静园,不久由于婉容的争宠,溥仪不待见文秀,最后文秀从静园逃走,并公然与溥仪离婚,溥仪由于此事就不待见婉容了。自此婉容开始了寂寞,孤苦的生活。

与追求自由的文秀相比,婉容却受制于家族受制于传统思想

在文秀的思想里,又一个比封建身份和礼教更被看重的东西,这就是要求自由,要求有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的思想,

婉容的思想,她更看重皇后的身份,她宁愿做个挂名的妻子,也不肯丢掉皇后的身份

再一个,婉容的父亲、兄长、师傅都不会支持她,反而会给她施加压力。

于是又想要正常生活,又不能丢掉皇后的尊号的婉容,逐渐走向了私通和吸食鸦片这条不归路,在自己的孩子被溥仪扔进铜炉之后,婉容就发了疯,早早地就死掉了。


小油瓶侃历史


与其彻底离开,不如心理淡然,生命和爱都如此


重庆西贝牛


小皇帝正妻的名号可是很难得的。


四川達州


她,是溥仪的正妻,紫禁城里坤宁宫的“正主”,尽管当时大清王朝已经不存在,但她依然是宫里的皇后。

婉容从小家境优越,父亲是内务府大臣,思想开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中西式的教育让婉容知书达理,外向活泼。

1922年,16岁的她被选进了宫嫁给溥仪。我想,她当时是“期待+害怕+惊恐”。

期待着宫里的皇帝是她的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害怕的是深宫寂寞,一入宫门深似海。

惊恐的是自己尚未享受够自由,却要身为人妻。

不管怎样,她成了中国最后一任皇后。


真正的红衣女


去年问过,今年咋又来问?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