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有儿子的家庭,儿子再没出息,也不敢得罪,就指望以后养老?

快下雨快下雨刮大风




人老了,步履蹒跚,自理能力渐渐丧失,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

在养老制度尚未健全的年代,人老了,最大的依靠就是儿女们。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然儿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儿女们一旦有了归属,男娶女嫁,儿子有娶媳妇进门的道理,女儿是嫁出门的道理。

本来嫁娶婚俗保留上千年了,如今新时代了,老人开始享受国家养老政策,年轻人男女平等,一律主张自立门户。但不代表普遍现象,毫不讳言,仍然有很多老人只能依靠儿女。


儿子虽自立门户了,按封建传统观念,儿子始终是家里人,是父亲指定的家庭接班人——一家之主。女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往外拐,老了指靠不了女儿。

于是儿子结婚后,家里家外都保留给儿子,女儿没份享受。

这也致使父母老了,儿子养老天经地义,女儿也不好意思去强求。

上述是封建传统思想,即使新时代新生活,封建残留仍然尚存。


如今男女早已享受平等,儿女成家立业,双方父母也倾囊相助,但不排除男方出大头,女方出多出少都可。

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是男方出得多,于男方家庭而言,养儿防老理所当然要出。

在男权思想深重的大国,若女方出得多,女方父母有羊入虎口之虞,与其出钱给女儿家庭,不如留着以备防老。

于是嫁出去的女儿有钱于否,主要在于女婿的能耐,女方父母与其说看不起女儿过得不好,不如说是看不起女婿没本事让女儿过得好。


题外话,父母对儿女一样养大,儿女应同样履行赡养义务。

以上我论述的不知有无道理,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我是小柳说说,愿看更多精彩分享,请点击关注。


小柳说说


这个“怪象”在我老家还真有!老家里有个人人称赞的铁姑娘,人能干出挑,给娘家抗了20多年活,养了一家老小,却没得到父母一句赞,而弟弟啥事不行,父母却一直当成宝。


姑娘姓王,老家人都叫她王姑娘。她家里姐妹兄弟三个,她是老大,下边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脑袋不是很灵光,弟弟也有些愣,三个孩子里就王姑娘一个“聪明孩子”。

从小她就特别懂事,念到初二时,家里条件不好,她主动下学和爸妈干活,供弟妹读书。15岁的她,人能说会道,胆子还大,跟着父亲学杀猪,父亲早上杀完猪,拉到市场上,她就跟着去卖。几次后,父亲看女儿算账清楚,嘴还甜,每次女儿在肉卖的都特别快,就把肉摊交给了姑娘。


王姑娘,特别有头脑,开始卖肉,把家里种的菜一起捎来,有时别人买肉,给颗葱、送把香菜,肉卖的快,菜卖的也好,慢慢的肉摊加上了蔬菜、副食品,露天摊位也变成了小平房,再变成三间大瓦房,从租房开始,到买下门面,王姑娘一卖就是十年。

25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两人一看很合适,商量了婚事。父母舍不得顶事能干的姑娘,没办法已经拖到25不能再拖,最终要了八万彩礼,一分钱没陪送嫁了姑娘。

家里的摊位交给弟弟,弟弟干了两个月生意越来越不好,父母没办法又找到女儿,两家合伙,店面给女儿经营,一年交家里八万元。


王姑娘也舍不得娘家,答应了要求。小两口比较能干,又盘下旁边的店面,兼卖麻辣烫,小日子越过越好。娘家人有女儿每年固定给的八万,平时有事跟姑娘要点,姑娘也偷偷的给。55岁的父亲已经不再杀猪干活,一家人全靠大姑娘养着。

弟弟干了几天买卖不行,又让父母买个小车跑出租,每天晚出早归,天气不好不跑、累了也不跑,一点辛苦不付。王姑娘看不惯说了弟弟,结果父母偏疼弟弟,一点不觉得儿子错,反而说她一个出嫁的姑娘,少管娘家事。

哎,要钱时想到了大姑娘, 这时候女儿就是外人,每年偷偷给娘家钱,瞒着婆家自己也难做,弟弟一事无成,将来怎么办?给家里干了那么多,没得到父母一句好,王姑娘委屈的直哭。哎,女儿难……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交流)


灿烂的格桑花


我觉得是真的,比如我家,我四姐弟,弟弟最小,我妈曾经说过,我妈生到第三个女儿时,我爸就跟我妈说,如果再生不出儿子,他就出外面找女儿生,结果就有我弟的出现了。小时候觉得因为姐弟多,我家很穷,我和姐想读大学时,我妈就和我们说如果你们读大学了,妹妹,弟弟(当时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就没读书了,于我和姐就读完高中就出来找工作了,但弟弟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也读到高中就出来混了,每份工作都是做几个月就不做嫌辛苦,后来又说想创业,问我妈拿了几万说与朋友合伙开一个养狗场,狗倒是有一只,但最后连小狗都没看过一只就说养狗卖不好做就没做了,后来狗都不见了。过一段时间找了一个女朋友,拍拖了一段时间后人家嫌我家穷小车都没有一部就闹分手了,我弟就要我妈买一部小车给他,于是我妈受不了我弟死磨难磨一次性花了13万现金为我弟买了一部小车(原来不是家穷,而是把钱就留给弟弟了)有了小车后,女朋友又回到我弟身边了,很快就结婚生子了(两个儿子),做为小孩父母,我弟两夫妻从没帮过小孩洗一次澡,洗过一次屎,洗过一件衣服,全是我父母帮忙的,两夫妻从睡够起床就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家,到现在夫妻俩都有收入后都不会拿一分出来做家做,家庭开支所有费用全是我爸妈出,小孩我爸妈养,我爸妈帮他们起了一栋四层半的楼房后,欠的债,他们一分都没有出,都是我爸妈每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还的,他们自己工资自己用。我妈生病,检个身我弟就打电话给我们要我们出钱,说妈是大家的,大家都要出钱为妈治病。我妈整天与我说帮我弟带小孩很累,但我妈不敢在我弟面前说,因为只有我妈一说我弟就骂,我弟媳就说你家的孙子难道就不应该带吗?现在不帮带以后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妈再辛苦都不敢在我弟两夫妻面前说,说到底就怕我弟他们老了不养他们,唉!


cat芳芳


这个我还真没觉得,我们家我老公的话,婆婆从来都不进耳朵,从来都是自己一手拿事,无论什么事都不跟儿子商量,生生楞楞的把亲亲一家子过成了两家,还对不对就跟儿子一哭二闹三上吊,嫌儿子不听她的,说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偶尔再闹个断绝关系,每次听到婆婆要和我们断绝关系,我就想笑,你跟你儿这种血缘关系是你一个人说断就能断的吗?可笑至极!婆婆还对不对就说他不指望儿子,老了住养老院呢!我就想说人把话不要说得太满,老了你不指你儿,你指望养老院?怕到时养老院的费用你自己都舍不得掏,还得麻烦你儿!

强势婆婆根本就把儿没当回事,我觉得一家人就不要啥事分的那么清,如果啥都分你的我的,那就真的是你的我的了,那既然是婆婆你家,我又何必去自讨没趣呢?一家人就要有一家人的样子,就要齐心协力想办法把日子过好,而不是总是你的我的,可笑的,最好永远你都把你的阵地守好,不要来打扰我们!但是可能吗?就算你这样想,我们也不会背着骂名让人骂不孝亲情不顾,可是每次想见婆婆说你的我的,我就觉得不可理喻,最好你永远把你的阵地守好!不要陷自己儿子于不孝不亲不义!不要让后世骂你儿子就好!


晴云荡漾


我老婆二兄妹,哥哥,也就是舅子,四十多了,十年前离婚,女方嫌他赚不到钱,原来还在工地上做点工,离婚后什么都不做,天天睡到自然醒。丈母娘养着。丈母娘虽然整天以泪洗面。但还是尽所能给儿子钱。我劝过丈母娘,让她儿子自生自灭,不听,说心硬不起来。我也曾想过带舅子出来做生意,本钱我出,赚钱算他的,说了几次,不愿意出来。老婆说要是我哥会做生意,老婆也不会跑。想想也是,人蠢真的无药可医,有人拉都不会伸手,也是无奈。我混得算可以,也还算孝敬丈母娘。估计钱都补贴给不成器的舅子了,至于老婆私底下是否补贴,我也不知道。也不会让我知道。头疼啊!我恼火的是,丈母娘重男轻女思想较严重,儿子是个宝,女儿半根草。有好事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儿子。。


用户cuqwhjs3ja


重男轻女在农村特别普遍,在我老家就是这样子,儿子再不好,在外边也要维护他的名声,特别现在社会,该找对象的男孩在村子里很注重名声。


我家邻居就是一个大女儿两个小儿子,女儿先出嫁,彩礼要了20万,为了给两个儿子盖房子做补充。两个儿子出去打工不好好干,干半个月休息半个月,一年下来不挣一分钱,急用时还得父母补贴。父母在村里还得为他们的没出息打掩护。


女儿出嫁后就是娘家的应急金库,父母只要缺钱就会向他开口,他们心目中,女儿家就是别人家,就是女婿应该顶起来的天,好不好过是女婿的本事,只要他们家能往前过,让两个儿子结了婚,完成自己这辈子的使命就好。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儿女并存的家庭,如果男孩没出息,女儿就是受累的命。

有人认同这种说法吗?欢迎讨论留言。


寻找温暖的地方


这个怪现象我同学中真有。我来说说我家的吧,先说好不要同情我,我有五个兄弟姐妹,你以为我家重男轻女吗?恰恰相反,我家重女轻男,没听错,重女轻男。

我家贵州,从小来杭州长大。小时候回贵州,都会在那些房子墙上看见写着很多标语“生男生女都一样”意思就是男女平等吧。在这个环境长大的爸妈,却重女轻女,说好的平等呢。

我就不说自己了。今天就说我弟弟妹妹吧。我爸爸早上去妹妹房间叫妹妹起床,很温柔的那种,即使妹妹生气也不生气,还带早餐去房间放好,生怕她饿着了。我弟弟呢,老爸一声骂,马上起来,家务活,买早餐,洗碗什么的。出现,妹妹去哪里,爸爸妈妈都开心送。弟弟呢,能走就走吧。上次弟弟妹妹两吵架,弟弟委屈的哭了,意思就是老爸老妈重女轻男,对妹妹那么好,老对他凶。这样的事很多。

至于我出嫁的两个姐姐,一有空就跑回家,怀孕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照顾,虽然妈妈很累嘴上说快走快走,真烦她们两。但一旦知道她们要回来,就去给她们打扫房间买菜什么的。我和弟弟吃好吃的都得拖她们的富。真的是!

我小时候也像现在弟弟那么想不通,怪委屈的。但长大后慢慢明白他们了。穷养儿富养女,更多是怕女儿出嫁后怕过不好吧这些想法吧。很伟大可敬的父母。

看我们兄弟两也不怕饿着了,自己开火就可以烧饭了,哈哈。。两个姐姐和妹妹她们也很好,妹妹学习好,姐姐们创业,在化妆行业拼搏,也慢慢起来了。

祝我们兄弟姐妹团结和睦一辈子,父母幸福晚年,哈哈哈。。




默殇梅开


儿子的荣耀,生儿子的女人多了一个说话的称昵,不管老女人还是小女人,生儿子的女人在众人面前,说孩子的事比较多,生女儿的不咋在众人说孩子,生儿子的女人喜欢说“我儿子,不好好吃饭”、“我儿子在哪里补习,补课费每月800”、“我儿子学前班,考了双百”“我儿子,初中谈对象了,是女生找他,我儿子长的帅”……等等,谁听见生女儿的,天天在人前炫耀,生女儿的有一种喜欢炫耀的,朋友圈发女儿跳舞视频,让大家点赞,既然是赞,要求他人去点“赞”,这“赞”还是赞吗?这就是启蒙教育。有一熟人的姑娘,至今不结婚,也没见回过家,以前姑娘学习还算可以,考上大学,考上公务员,那是有资格说“我姑娘”的人,现在不说了,不结婚,也没有来看过父母,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100公里,母亲对“我姑娘”一字不提,告诉大家姑娘活着。


嫣然笑175571944


说说身边的事吧!我老公的姥姥六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定居外地常年不回来,当初分家,把太姥姥交给他们养老,太姥走了,他们也就对姥姥不那么上心了一年回来一次半次,之前姥姥病重他们都没回家看看,基本与这些兄弟姐妹们断了亲!二儿子给姥姥姥爷养老,继承了老人的工作土地房屋,就是所有的东西,六个女儿什么都没有,继承了这么多,也没见的对老人好,姥姥病重住院,全靠六个女儿来回奔波伺候救回一命,打电话让他去医院,他连电话都不接,没办法,几个女儿去他的厂里闹,厂里出面他们才把老人接回家,现在老人就在小黑屋里,几个闺女去看她给她收拾洗刷,去了还要支使闺女干这干那,闺女拿来的东西人家两口子来送饭就都拿走一点不剩,有人去看她他就一个劲儿说儿子媳妇对她怎么怎么好,养老钱退休钱,全在儿子手里,人家现在又买房又换车,到老人这里,吃个饭想喝个小米粥都没有,就这样还不准闺女说人家的不是,现在我婆婆是被伤的不愿去看她,其他几个闺女各家有难处也不敢得罪这个兄弟,生怕人家不养老


倾慕一世温柔


这个我不觉得!

我有姐姐有弟弟,我弟比我少两岁不到、比我晚一年读书、在我家真没有重男轻女这回事!

以前弟弟读书不用功,我父母还是很严厉的批评的、做错事了也会责罚!我记忆中父母没偏袒过我弟!我四年级那年一天我妈给我和我弟买了一人一碗豆腐花,我弟吃得快,吃完还想吃,我就倒了一半给他、他估计觉得少,嘀咕了一下,我妈听到了、马上说我弟:姐姐有得分给你吃就知足了,自己刚刚都吃过一碗了!后来在外面读书了,有一次我弟比我早一天回家,第二天我到家,我弟跟我说,我妈说要等我回来了再熬鸡汤喝,哈哈😄我们姐弟感情也很好、他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竟然是给我买八百多一罐的营养奶粉!结婚的时候还说给钱我买车、经常干一些让我感动得不得了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