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奉之战——郭松龄与张少帅的师生对决

“古有箫何月下追韩信,近有学良单骑追松龄”,这一追,竟使吴佩孚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这是电视连续剧《张学良与郭松龄》中一段离奇曲折的情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奉系前线将领郭松龄受他人排挤,又与张学良在战略上发生矛盾,愤然率部撤退。张学良策马追出几十里,将郭松龄劝回战场,两人抱头痛哭……随后,郭松龄置生死于不顾,勇猛攻击大举来犯之直军,一口气打到秦皇岛,为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全胜作出了贡献。

反奉之战——郭松龄与张少帅的师生对决

那么,作为奉军著名将领,郭松龄有何过人之处?张学良为何将其视为生死与共的密友?深受张大帅恩泽的郭松龄最终又何以与奉系反目为仇、不共戴天呢?郭松龄(1883 - 1925),字茂宸,同盟会员。在奉军中,郭松龄不仅是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官,而且为人正直,带兵打仗很有章法,深得人心,他虽比张学良大十八岁,却一直与张学良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张学良对郭松龄用人不疑,郭松龄对张则言听计从。因此,张学良常说:“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1925 年 11 月 13 日,张学良在天津召集郭松龄、李景林等开会,传达向国民军进攻的密令,郭不同意向国民军挑起战端。张作霖闻讯后察觉郭有异心,遂发急电令郭部回奉听候命令。郭立即派人与冯玉祥密谈,准备联手反奉。作为亲密战友的张学良,对郭松龄的异举持何态度呢? 11 月 20 日,张学良在天津面见郭松龄,郭向张陈明进攻国民军的利害,坚持已见,言谈之中露有反心。张学良对其已有警觉,回奉途中对山海关的防务作了周密部署,以防不测。

郭松龄之所以下决心联合冯玉祥对奉系倒戈一击,因为奉系内部派系林立,郭松龄从大在冯玉祥支持下倒戈,几

乎颠覆奉系。局考虑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张作霖、杨宇霆各打着各的算盘,欲继续出兵关内。郭认为奉军入关,实属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故坚决反对。又听说张作霖为了发动战争,准备与日本签订密约,郭松龄更是不能容忍。道不同不相与谋,郭松龄决意与奉系势不两立。那么,郭松龄为举兵反奉做了哪些准备呢?

郭松龄与冯玉祥、李景林结成了反奉三角同盟。11月 22 日夜,郭松龄连发三个通电。第一,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第二,拥戴少帅,谴责老帅;第三,讨伐宇霆,以清君侧。就是要赶老子下台,拥少帅上台,清除杨宇霆等人,实行民主共和政治。反奉通电得到了国内各界的声援,郭部开始进行反奉动员,编出了顺口溜鼓舞士气:“郭军长真不赖,领着大军回奉天,去大帅,锄大奸,解除百姓苦,去掉民艰难,给土地,建家园。不怕天寒与地冷,打不垮老张什么都完蛋!”

11 月 30 日,郭松龄在山海关将部队正式改为“东北国民军”,战士戴上绿色臂章,上写“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随即部队向奉军发起进攻,势如破竹,奉军连连败退。12 月5日,郭军攻占连山,此时的张作霖已考虑下野。

反奉之战——郭松龄与张少帅的师生对决

12 月7日,郭军攻占锦州。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迅速攻到巨流河岸,再前进一步就是沈阳了。张作霖将汽车停在帅府门口,随时准备逃跑。12 月 14 日,郭发表了《敬告东三省父老书》,把张作霖骂得狗血喷头。此时日本人持何态度呢?起初日本人看到郭松龄部颇得民心,且来势凶猛,就派人拉拢郭松龄,被郭严辞拒绝:这是我中国人的家事,不关日本人的事!此后,日军对开往营口的郭军予以阻挠,使郭发起总攻的时间一拖再拖。日本人又将大石桥、辽阳、沈阳、抚顺、长春等14 个铁路沿线重镇划为禁区,不准郭军通过。还急调军队,随时准备干预郭军反奉。

12 月 21 日夜,郭松龄下达总攻击令,在巨流河东岸与张学良率领的奉军作战。此时,日本人的干涉给了奉军喘息之机,张作霖日本顾问荒木贞夫找来退伍军人,担任奉军的炮手,日军还支援张作霖大批军械、弹药,足够奉军用两个月。研究者称这是一场学生与老师的对决。张学良望着湍湍流淌的巨流河,百感交集。之前郭松龄与张学良在此举行军事演习,对这里的地形都很熟悉。谁也没有想到,今天两人却要在这里决一雌雄。

12 月 23 日夜,郭军的后方重地白旗堡受到奉骑兵偷袭,大量的军粮、枪械和弹药被焚毁,战况转向有利于奉军一方。张学良乘势给郭军将领打电话,承诺只要放弃进攻,既往不咎。郭军参谋长邹作华率先动摇。奉天空军原在郭松龄控制之中,事变发生后,立即全部飞回奉天。郭军四面受敌,军心浮动,士气低落,军中流传:“吃张家,穿张家,跟着郭鬼子造反真是大冤家”。一批将领竭力主和、军心已涣散,但郭松龄仍坚持与奉军决一死战。被张学良策反的邹作华突然将所部炮兵旅撤回,并停止了前线子弹供应,给了郭松龄致命一击。郭松龄只好携夫人韩淑秀及随行人等突围。因韩淑秀不会骑马,郭松龄等人化装成农民坐骡车逃跑,一行人被奉军骑兵追击打散,郭松龄夫妇被捕。

1925 年 12 月 25 日上午 10 时,郭松龄夫妇被枪决。有人说对郭立斩决是杨宇霆出的主意,他担心夜长梦多,张学良出手相救,便向张作霖进言立斩郭松龄。临刑前,郭松龄视死如归,大声喊道:“吾倡大义,出贼不济,死固分也;后有同志,请视此血道而来”!此时,郭松龄 42 岁,韩淑秀35 岁。张作霖命令将郭氏夫妇尸体在小河沿体育场曝尸三日示众。

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毕业于燕京大学,思想进步,一直从事社会福利与救济事业,堪称奉天奇女子。她和郭松龄的相识、相知与共同赴死,演绎出一幕凄美的爱情。辛亥革命期间,奉天当局也曾对革命党人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同盟会员郭松龄曾被捕被押往刑场。在此紧要关头,韩淑秀挺身而出,对监斩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大喊:“总督大人,刀下留人!”随后,她为郭松龄担保,并称他们已订婚三年,绝非革命党。赵尔巽只好放人。郭松龄与韩淑秀遂结为生死与共的夫妻。这次支持丈夫的反奉,在劫难逃,临刑前她说:“夫为国死,吾为夫亡。吾夫妇可以无憾矣!望汝辈各择死所。”

郭松龄反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日本人干预外,冯玉祥的国民军为抢占地盘,将本来是盟友的李景林当成了敌人,在郭军进攻时又没有相机跟进配合,导致郭军孤立无援,受困待毙。后来,冯玉祥回忆这段历史,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日本人以及李景林等人的内耗,只字不谈自己的背信弃义、坐山观虎。

当时郭松龄调转枪口,率七万大军对决奉军,虽然失败,却是清朝灭亡辛亥革命以来,东北波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革命性反戈。这次反戈几乎摧毁了张作霖的统治。当时《盛京时报》评论道:“郭公为改造东三省之伟人,为民请命,奋不顾身,今不幸罹于死难,凡我同胞,同深悼惜。”当时报上还专门配了一副挽联。上联是:“死者不复生,唯有前仆后继,偿我公未了志愿”;下联是:“忍者夫已逝,行将众叛亲离,尽他日依样葫芦”。可见,反奉之战唤醒了“统一和平”之民心,国家分裂之势已触动众怒,奉系军事集团从此一蹶不振,这为民国一统奠定了一定基础。

反奉之战——郭松龄与张少帅的师生对决

郭松龄夫妇之死,成为张学良的终生遗憾。张学良给饶汉祥的信中说,学良与茂宸共事七年,情同骨肉,事前未能制止,事败不能援手,每当想起,就追悔莫及。后来,张学良每遇棘手之事,就感叹说 :“有茂宸在,哪用我为这份难?”1981 年是“九·一八”事变 50 周年,张学良慨叹道:“如果当时郭松龄在,日本人就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