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作为民国军阀首富,死后他的巨额财产去哪里了?

用户56289734556


张作霖是不是民国首富,也许永远无法算清,但是,张作霖的财富在民国名列前茅绝对毋庸置疑。称之为富可敌国,也并不夸张。因为,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在他的经营之下,东北已经与张家私产无异。当然,这么做并非张作霖一家独创,大多数军阀都是如此。

张作霖

因此,计算民国军阀的财富是非常困难的,也很难算清。这就是如同要求计算中国古代帝王的财产一样,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因为古代的帝王,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按照这种说法,理论上,皇帝所辖地域的一切,包括地产、人口、财富等等,都是属于他的。自然,也根本无法计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而东北王张作霖的情况也是如此,张作霖对于东北而言,正是东北的皇帝。在张作霖的概念里,无论是数十万东北军还是整个东北,都是是张家的私产,张家子孙拥有无可辩驳的继承权力。这一点,哪怕是东北军和东北官僚系统也是承认的。这也是为什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之后,年仅20多岁的张学良能够顺利“继位”的根本原因。

张学良

因此,张作霖的家产到底有多少,根本是无法数计。我们举几个例子,管中窥豹,了解一下张家庞大的财富:1925年11月21日,东北军郭松龄反奉事件爆发。在郭松龄的率领下,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开始向老帅张作霖发动进攻。

刚开始,反奉军势如破竹,一度打到了沈阳城下,张作霖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这种局面之下,为了以防万一,张作霖计划南撤大连。离开老巢,自然要带上浮财,而当时,光给张作霖运送金银财宝的汽车,就高达27辆,至于银元现金等,更难以计数。

又如,在民国9年,刚刚成为东北王的张作霖,与日本民间财团大仓喜八郎共同创建了中日合办的兴发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用于经营粮食、畜牧和土特产品。此时尚不是张作霖实力巅峰时期,而张作霖出资是多少呢?是400万公顷土地。

至于张家其他的财富,例如,在东北经营建设过程中,张作霖及其家族入股、参股的企业更难以数计。关于张家财富的具体数字,最著名的莫过于1926年,成都《民视日报》所列的民国财富榜:该报列举了71位民国官僚军阀总财产,这个数字是6.3亿,而张作霖一人,以5000万的总额占据了榜首。而很显然,这5000万数字必然不可能是张作霖财产的全部。

张作霖的大帅府

那么,张作霖留给张学良的这些难以数计的庞大财富,最终都去了哪里呢?很遗憾,绝大部分都便宜给了日本侵略者。918事变爆发之时,东北军和张作良都毫无准备。

因此,当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之后,除了仓促撤出东北的20万东北军,张家的绝大部分财富,例如当时中国第一大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例如,数以百计的飞机和大炮,例如难以数计的工矿企业、枪支弹药,都留给了日寇,并成为日寇日后侵略中国的资源。


鸢飞九天2018


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张在某个时期确实是富可敌国。

但老张不是像某个皇帝那样,把赚来的钱都私藏到自己的小金库,而是扩大再生产了,在构建东北铁路,军工,教育,部队扩容等花了大笔的钱。这些投资随着儿子小张的败货和时局动荡已经血本无归了。其中花的最让人称道的是投资了东北大学。至今福音犹存。

但唯一给自己花的钱便是自己的住宅,现存的大帅府,也叫张氏帅府。至今犹存。

今天老猪实地探访了这个地方,让你看看张作霖死后留下的个人私产。

斯人已去,爱恨情仇犹存。

幸而故居还在,有幸可以观瞻。

此次坐标:辽宁沈阳(奉天大帅府)

再次跟着老猪脚步,

用照片来讲述历史,

用照片来展现历史。

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老炮儿张作霖用一生的经验,告诉小六子这句箴言。

张作霖,汉族,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现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逝世于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早年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喜欢别人以“张大帅”称呼,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张氏帅府(Commander Zhang's Mansion),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2002年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主要有大、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张氏帅府由张作霖兴建,民国五年(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

门前照壁:鸿禧出处:《宋史·乐志九》:“宝命自天,鸿禧锡祚。

张氏帅府是仿王府式建筑。从围墙内的建筑来看,整个帅府是以东、中、西三路南北纵向排列布局,营造“府”的氛围。为将府宅建得和沈阳故宫一样气派,张作霖将帅府前部营造成一个过渡空间——前庭院(序厅),由东西走向并排的东、中、西三座辕门和一座大型影壁构成的1500平方米的前庭院是进入帅府的导入区。

内屋张作霖蜡像。二进院是张作霖在帅府早期生活及办公的重要场所,共有正方七间,东西厢房各5间。正面七间房是张作霖的居室及办公处所。东屋第一间为休息室,第二间和第三间合起来是张作霖的办公室。西屋东侧两间是张作霖的会客室,一般的小型会议和重要客人会谈都安排在此。西屋最里面一间是张作霖的书房。张作霖读书不多,但却极为推崇和重视传统文化,这一点可以从他留下的墨迹里得到证实。东厢房分别为秘书长室和机要秘书室,西厢房则为秘书室。

小青楼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由于地处张氏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民国七年(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整座楼体呈凹字形,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分布在小青楼的28幅雀替木雕,多以梅花、柳枝、兰花为主,风格各异。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小青楼最为考究的是,它的每个门窗的上面均采用镇石砖雕装饰,这些镇石砖雕以花、鸟图案为主。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在这里走完了一生。

天理人心,老炮儿的江湖。

大青楼。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 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 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一会客厅,1929年-1931年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于1929年1月12日,成立初期的成员为13名,委员张作相、张景惠、万福麟、汤玉麟、方木仁、翟文选、王树翰、刘尚清、刘哲、莫德惠袁金铠、沈鸿烈。东北政务委员会是东北地区最高行政决策机关,下辖辽、吉、黑、热四省,它在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学良1928年-1931年间的办公室。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励精图治、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之中。当年,办公室里贴着他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为使人们了解他的办公时间和地点,以便随时接待来访人员,听取汇报和检查工作,张学良特意在《奉天公报》上长时间登载他的作息时间表。

此房间原为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因曾摆放过老虎标本而得名,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此处决,这即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通过杨常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政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名扬四海。

1928年6月4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殉国,一个老炮告别了他的江湖与国。就是这个屋子

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

夕阳西下,

倦鸟归林。

一百年过去了,

功名早已化为尘土

只有沉默的建筑还在伫立。


老猪的碎碎念


张作霖的巨额遗产去了哪?恐怕要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张氏家族闹出了一个大笑话,张作霖留下的遗产并没有被自己的亲儿子张学良等人继承,而是被与张作霖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人接收的一干二净,一个918事变就让日本人深深地意识到,张大花花公子打仗不行,但在送钱方面还是蛮大方的。

张作霖究竟有多少财产?实际上无从考证,因为作为东四省的军阀,张作霖能覆盖的领域实在是太多了,除了正常的金钱细软之外,张氏家族所掌握的土地房子,以及在他执政期间所建立的工厂和其他实业,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算成是他的财产,庞大的东北军更是他的私人财富,但随着他去世后三年所发生的918事变,他的大部分家产,直接被日本关东军喜笑颜开的接收。



1、沈阳机场大小260多架飞机

2、沈阳各大武器库,足以武装一二十万人的武器装备

3、奉天兵工厂,东亚最大的兵工厂

3、仅辽宁各大银行,和众多东北军官员在奉天的府邸,保守估计就被劫走了4000多万银元和200万两以上的黄金

。。。。。。



后面的就不想再说了,即清朝末年连续对外赔款后,中国人第一次这么大方,这么多财富,一次性打包给了日本人,最后留给张大公子的,也只剩下关内为数不多的土地,以及20多万失去东北土地、被切断供养的东北军。

有些人强调张学良不抵抗是为了保存实力,毕竟作为地方军阀很难跟日本进行抗衡,可问题是,先不说918事变只是日本少数少壮派所发动的军事入侵,根本没有得到日本举国体制的配合,作为一个地方军阀,有土地才能养军队,有军队才能有资本,这点简单的道理张学良难道不清楚?失去关外全部的土地和产业,对于张学良意味着什么,难道他不知道?918事变表面上张学良撤回了20多万军队,但由于失去了庞大的地域,张学良也失去了维护东北军的基础,随后也只能听从国民政府的安排和军饷供应,但在蒋介石的打压下作为地方军阀的张学良又能得到多少军饷?他所谓的保存实力又真的能达到目的吗?



等到五年后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张学良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相当困难的境地,面对红军抵挡不过,三个师被歼灭且无法恢复编制,打了折扣的军饷供应让张学良对剩余部队的维护也存在极大的问题,由于围剿红军不利,蒋介石调派中央军前往陕西镇压,连张学良仅存不多的陕西地盘也要接收,张学良仅有的军队遗产又能维护多长时间?这也是他后来选择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之一,随着西安事变的妥善解决,张学良亲自陪同蒋介石赴南京请罪继而遭到扣押,张学良最后的遗产—东北军,也随着蒋介石的拆分瓦解在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彻底灰飞烟灭。

具有中国最大地盘和军事力量的张学良,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老爹张作霖留下的所有财产挥霍的一干二净!


辽宁资深球迷


看到有人说张作霖把私产都扩大再生产了,我是真服了。

在1928年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了北洋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后,张作霖召集政府近千名官员到中南海怀仁堂听他训话:

"人家都说我张作霖有钱,其实我哪里有多少钱呢?你们大家打听去,哪个外国银行有我张作霖存的钱?哪个外国租界里有我张作霖盖的楼房?我他妈拉个巴子,便宜也便宜中国人,我不能便宜外国人。"

这栋房子是张作霖四夫人许澍旸在天津的旧居,始建于1926年,也就是张作霖说自己在租界没有房子的前2年,由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坐落在英租界香港道(今和平区睦南道11号,曾为团市委办公楼,现为天津市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三层砖木结构洋楼犹在,张大元帅这睁眼瞎话说得高明。

1921年张作霖和美国教授孟禄对谈时,也谈到过自己的"两袖清风":

但我的钱,每月东院一千六(指省长薪金);西院一千八(指督军薪金),这几年共集(积)有五百万。全在官银号存储,分文未动。

……我不是吹,只要你对人民有信用,人民自然愿服从你。"

1926年10月10日成都《民视日报》所列财产表显示,北洋时期的71个官僚军阀要人私产总额达63000万元,而张作霖个人独占5000万,高居榜首。

张学良晚年回忆说:"你要知道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我没讲过。我在那个时候的钱,虽然不能说称亿吧,反正我有五六千万家产。"(《张学良口述历史》)

1925年底,郭松龄反奉时,日本人对于张作霖的财产极为关切,在《满洲报》上公布出几组数据:

"查得张作霖于奉天以外所存之现款,即朝鲜银行四百万,正金银行二百万,又在天津一千万,上海汇丰银行一千万。"(《满洲报》1925年12月3日,见魏明:《张作霖经济活动评述》,《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加起来已有2600万元,日本的银行、英国的银行都存了,不过人家张作霖也不傻,投资存款基本不用自己名字,而是用他的堂名--三舍堂,以及亲属的名义,用的最多的就是张学良。

再看张家其他的财产,据1949年沈阳市房产局户籍科的不完全统计,仅沈阳市内的张家房产就有楼房10余处,平房409间。

更值钱的是田地,张作霖在北镇有土地1100余垧,在黑山有土地500余垧,在通辽西有荒地12.6万垧,在辽河岸边有荒地4.5万垧,在黑龙江一面坡有地近2万垧。上世纪20年代,东北北部地区交通条件好、土质肥沃的土地,市价每垧均在50元以上,以最低50元计算,这20万垧土地即价值1000万元。

1925年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准备难逃大连,送日本南满站货栈暂存的金银珠宝,用汽车拉,总共来了27辆。

1931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后,从张学良官邸(大帅府)搜出黄金八万条运往东京,每条重二斤,记256万两,价值华币达26000万元。(见曲香昆:《学者首次披露:日军拍卖张作霖财产细节》,《华商晨报》2013年2月3日)

——结论,张作霖搜刮了一辈子的财富,都被日本鬼子“笑纳了”。


刘三解


“东北王”张作霖的一生可以说极具有传奇色彩,他从一个马贼出身愣是做到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最后一任国家元首。而他不仅权高位重,他的钱也是北洋时期各军阀里面最富有的。

张学良晚年的时候曾对别人说“你要知道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我没讲过。我在那个时候的钱,虽然不能说称亿吧,反正我有五六千万家产”。1925年郭松龄反奉的时候,张作霖本来想逃难去大连,在日本南满货栈存的金银财宝,用汽车拉了27辆,1926年10月10日成都的《民视日报》列过一个财产表,张作霖以五千万的资产独占鳌头。

新中国成立以后,沈阳市房产局对张家房产进行过一次粗略的调查。据不完全的统计,仅沈阳市内的房产张家就有楼房10余处,平房409间,在北镇土地有1100余餉,在黑龙江一面坡有地近2万餉,按照现在的房价你大概知道张家有多少钱了吧。

那么张作霖的巨额财产最后都去哪了呢?其实在张作霖死后的第三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日军进入沈阳城时,便把张家所有的财产占有了。与张学良私交很好的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曾自掏腰包,将帅府里的金银珠宝进行了盘点,装了整整3列火车开到了北京,要还给张学良。但是张学良没有收,他告诉本庄繁,要还的话,请你把东北一起还给中国。本庄繁无奈,只好命令火车返回沈阳。这些财产后来也就成了关东军的军资了。

张作霖也是英雄一世,可谁又能想到仅仅死后三年,他的财产就被自己的儿子送到日本人的手上,可悲呀!!!


围知历史


1931年“九一八”发生之际,时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的张学良正在北京。国民党在东北的军队没有进行抵抗,便退出了东北,日寇不久便占领了东北全境,三千万东北人民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日寇统治之中。
由于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张家没有准备,仓促外逃,财物没有携带,有的人只携带了随身的钱物逃到外地的亲戚家,后来一度要靠亲戚接济度日。
张家究竟有多少财产,这始终是个谜,这也永远不会有个准确数字。但据1926年报刊报道,民国初期,数十个高官及军阀等人资产总额高达6亿多元,而张作霖个人就有约四、五千万元。他还有近20万公顷的土地,数百家的商号、厂矿、银行…… 这些只是报刊报道的数目,实际肯定不止这些。
那么,张作霖家族的这些财产后来都哪里去了?据张家子孙张闾实说,张学良曾说过:日寇占领沈阳后,因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与他私交甚好,便命令将张家帅府里的珍宝、财物等装了两三列火车运到了北京。但张学良拒绝接收,并告诉本庄繁,要还的话,就将东北一并返还。本庄繁无奈,只好命令火车返回。据说,这些财物后被日寇官兵洗劫一空。
“张三义堂”是张家在东北掌管财富和产业的机构,东北被占后,其人员跑的跑,散的散。抗战胜利后,张家人回到沈阳查找张三义堂与产业去向时才知道,人去楼空,张家的财物早已被日本人搜刮,消失殆尽。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蝶恋花绯


张将军从小出身贫苦人家,受够了苦难日子而选择落草为寇,后被清政府招安成为小有权力的武官。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机遇,成为北洋军系的头领。北洋军队当时可是清政府的王牌军队,配备的武器都是从德国进口的,这其中可以捞到多大的油水我们可以想象得出。

号称“东北王”的他为自己建了一所豪宅,这所府邸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个部分组成,而且每个部分风格还不一样,有古典中式建筑,有北欧流派建筑,甚至还有日本风格建筑。这座府邸至今都得到善存,现在成为了博物馆。

张作霖生前钱主要花在军队的建设,学堂的开设和铁路的修建等。首先,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当时可是海陆空三军齐配,战斗机和军舰的数量甚至都能碾压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在军队上的开销真的挺大的。其次,你知道东北大学这老牌985是谁建立的吗?这也是张作霖兴资建立的。最后,张作霖还改善东北的交通情况,修建大量的铁路方便东北物资的运输,对东北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其实,张作霖最主要的财富还是让他的儿子败光了。年轻的新一代东北王听从蒋介石的意见,未放一枪一炮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老巢。张作霖辛辛苦苦收集一辈子的金银珠宝都被舍弃在东北,纵使张学良认真挑选了很多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但是绝大部分还是留在那里。日本人入关后,第一件事是就是兴高采烈地去将张府抄个底朝天,毕竟日本人也深知张府可是富可敌国。

另外,张学良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的家产就算称不上亿,那也至少拥有几千万。至于为什么自己只带少量的家财而走,是因为自己家里重要的财产太多,根本带不走。而且年轻的他坚信自己会重新回到自己的老宅,重复张家府邸的荣光。就这样张作霖积累一辈子的财富就白白流入日本人的口袋中。

所以,张作霖的大量财富还是流落到日本人的手中,他的儿子手中的财富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许多珍贵的书画还流入到日本,这是中国文化很大的损失。

以上


木剑温不胜


作为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生前真可谓是富可敌国,那么他意外去世后那巨额财产都流向哪里了呢?

都说张作霖是东北的土皇帝,维护这个地位最重要的就是手下军队的实力。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在当时是顶牛的军队,不但具备海陆空三种兵种的部队,而且军事装备供给都属于当时全国领先的地位,有自己的军工厂,鼎盛时期军舰、战斗机、民航机数量之多甚至能碾压老蒋的军队。这庞大的军事队伍和顶尖的军事装备,都是老张用钱一点一点砸出来的。只是,在侵华战争爆发以后,这些优良的军事武装全部落到了日本人手里,成为日本侵华的帮凶。

位于沈阳的大帅府如今已是全国文明的人文景点,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被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这座“张氏帅府”是当年张作霖斥巨资建造的,虽然劳民伤财也算是为后人留下了点纪念。老张筹建的东北大学,至今仍在培育人才,功在千秋。

无论是购置军资还是开府筑学堂,虽然每项的金额都很高昂,但是对于活着的张作霖来讲都是可承受的范围。换句话讲,今天老张能砸钱,明天也能想办法再挣回来。真正败家的是他的儿子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他作为新任东北王未放一枪就放弃了东三省,老张一辈子打下的家业全都便宜了日本人。

张学良在仓皇逃离东北后,张家的大多数财产都留在了东北,日本人将张家所有的宅子抄了个底朝天,珍藏的古玩字画、金银瓷器都被洗劫一空,就连张家在各国银行账户的存款都被日本人接手了。张作霖经营半生的沈阳军工厂也落入日军手里,奉系军队的战备物资、精良武器、战斗机、民航机都成了日军的囊中之物。

张学良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在东北的家产都扔给日本人了,我给你讲过没有?你要知道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我没讲过,我那时候的钱,虽然不能称亿,也得有五六千万家产。”

将父辈打下的江山和东北人民轻易送给了日本人,之后还能无比自豪的讲出来自己败光了多少家产,这位富二代也是够心大的。张学良不抵抗逃离东北的时候,张作霖的棺材还没有下葬,要是老张泉下有知,知道他的小六子就这么把家业败光了,老张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史论纵横


无论张作霖为人怎么样,但前提都是中国人


张作霖作为奉系军阀,有钱到可以拥有中国第一艘航母,之后的第二艘、第三艘都是在他名下。作为民国军阀的首富,张作霖可以有钱到什么地步?


Δ剧照

在张作霖去世之前,曾经有媒体统计过当时军阀的财产。70多位军阀财产共计6.3亿,平均下来一人八百多万,但是张作霖一个人占了五千万。当时统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现金,以及各个军阀的不动产。

当时张作霖拥有30万亩的良田,每年光粮食都1.3亿斤。矿产几十座,军工厂兵工厂不计其数。全国各地投资各种产业,上到钢铁、煤矿、轮船运输等关乎国家经济内容,下到衣食住行等关乎民生产业,都有着张家的身影。


然而张作霖死后,所有的家产都交给了五姨太打理。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这些财产全部被日本人抢走。据说光从张作霖的私人银行就拿走了四万多两黄金,沈阳沦陷后据说日本人让张家人来接手家产,但是无从考证。

后来日本关东军的司令与张学良友好,曾经把张家的财产打包成了三辆火车运给张学良。直接被张学良拒绝了,他称如果要还把东三省也还了。火车无奈只好再度开回,路上就被日本人洗劫一空。


抗战结束之后,张作霖的老家也只剩下了房子,所有财产被日本人洗劫一空。


史之策


张作霖作为北洋军阀最后的一任统治者,作为奉系军阀的统帅,张作霖的财富不说富可敌国,那至少也是雄霸一方。

据当时的一些报道,当时张作霖的个人资产达到5000万元,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首付。但是个人以为,这些金银珠宝,钞票现金,并不是张作霖的主要财富。



首先,张作霖是个军阀,他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他手下的那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奉系军队;是他统治下的东北大地;是他统治下的东北大地上的人民,是民心。

关于奉系军队,姑且不论其战斗力如何,至少在装备上处于全国魁首的位置。作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支具备海陆空三个兵种的部队,奉系有着先进的兵工厂,有着超过全国60%的军舰(大小军舰20多艘),有着连全盛时期蒋介石也望尘莫及的飞机编队(战斗机+其他民航近500架),还有着数量众多的军校。

但是这一切,在918事变发生后,日本人毫不费力的接管了这一切,张作霖辛辛苦苦打下的这一切,就这样被拱手送人;包括那资源丰富的黑土地,也沦为了日本人地盘;同样失去的,还有那东北民众的民心。



军队没了,可以再招;装备没了,可以再造;甚至根据地没了,还可以再打回来;但是民心没了,就是真的没了。某人手握重兵的情况下,不论处于何种原因,竟然不抵抗退出了东北。

东北民众,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军队不战而退,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沦为侵略者的俎上鱼肉。这民心,是再也回不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