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他们后来都怎样了?

简娥菊


张作霖民国时期最强大的军阀之一。他的一生可以真正用传奇两个字来总结,出生于草莽却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的走到了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位置上,这只能说是传奇。不过虽说能走到这个地步很大原因归功于张作霖自己,但也有些许的原因是因为他那七个拜把兄弟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好几次张作霖都死在了别人的枪口下,所以他们的功劳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如何的呢?



马龙潭

马龙潭是张作霖的大哥,也是七兄弟当中起点最高的一位。马龙潭的家族是清末的军伍世家,他的父亲早年被封为振武将军,而他的家族因其哥哥在镇压捻军起义的时候战死所以被光绪皇帝赐予可世袭罔替的云骑尉世职。在1876年马龙潭也承袭了这会爵位。



不过晚年的马家也跟随着清朝走向了落寞,也就是家道中落。而后因家中实在维持不下去,马龙潭只能出外干活以救济家中,后就在一个朋友的工地上代管账目。直到1896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时,马龙潭眼看世道以乱,再加上朋友的鼓动,最终他拉上了上百位老乡和朋友投靠了时任奉天将军的增祺,并得以出任管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马龙潭因守卫兴京皇陵有功被赏赐四品花翎顶戴。后在1907年马龙潭与张作霖、汤玉麟、张景惠等人结拜为兄弟。1909年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辛亥革命后,马龙潭任东边镇守使,并晋升陆军中将。 1920年马龙潭弃军从文,改任为洮昌道尹。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他就退居幕后很少再理政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希望他能出任四平“中满自知会”会长,但被他严词拒绝,之后一直在四平隐居不出,后于1940年2月病逝于四平。 马龙潭这一生相对于张作霖其他的兄弟,他的名声较好,他在驻守各地的时候从来不贪赃枉法,比如在洮昌任上他就因时常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而深受百姓的爱戴。



而且赋闲在家的马龙潭晚年也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不但经常出钱购买棺木来埋葬街上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更是出资修缮了各地破损的学校,也正是因为如此晚年的他被人亲切的称为“马善人”。

吴俊升

吴俊升是七兄弟中真正的从底层士兵做起的人物。他先后做过马夫、伙夫,后因善长治马被看中才升为什长。而在这之后他因作战勇猛,战功卓著直至被升为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成为奉天城中最举重若轻的人物。



辛亥革命后因击退蒙古骑兵对于东三省的觊觎,而被升为奉天第二骑兵旅旅长。1914授陆军中将,后任洮辽镇守使。1916年因镇压冯德麟叛乱有功,被晋升为第二十九师师长。1921年3月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并授陆军上将衔。



但是吴俊升这人打战可以,治理地方就不行了,在主政黑龙江期间,整个黑龙江被他搞的是乌烟瘴气的。也就是如此,最终在1922年吴俊升被调离黑龙江督军一职,改任奉军后方警备。后与同年被张作霖任命为东三省保安部副司令兼黑龙江保安司令。



1926年张作霖成立安国军后,吴俊升被任命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升陆军上将衔。1928年吴俊升因与张作霖同坐一列火车,在皇姑屯和张作霖一起被日本人炸死。

汤玉麟

汤玉麟早年间曾在土匪金寿山手上救过张作霖一命。不过他也最终因为此事被金寿山和沙俄军队联手给抄了老巢,最后他与张作霖不得已投靠了当时八角台商务团练的张景惠,后在1902年汤玉麟跟随张作霖归顺了清政府,并被任命为了奉天前路巡防营左哨哨官。



辛亥革命后,汤玉麟的部队被北洋政府改编为第27师骑兵团,他为团长。1914年升为第53旅少将旅长,后又升任中将旅长。而随着汤玉麟官越做越大,他恃宠而骄的个性也越发的明显。最终也因为如此他被张作霖剥夺了所有的权力,后汤玉麟气不过就带着两个团反出了奉天,并与之前就反对张作霖的冯德麟一起反张。



之后在1917年汤玉麟跟随张勋等人前往北京参与了复辟的闹剧,但不到数月就失败。后他就带着仅剩的200余人狼狈的逃到了蒙古。1918年,张作霖眼见汤玉麟的惨状,又想起以前的种种,最终与汤玉麟握手言和,并在4年后让他做了东北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25年郭松龄和冯玉祥联合反张,因郭在奉军素有凶名,所以大部分的奉军基本没打就跑了,就这样郭一路是直达奉天,而张作霖眼见于此似乎已心灰意冷的在奉天的大帅府等待灭亡的那刻。



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曾经那个救过他一命的汤玉麟再一次出现并救了他和他的奉军的命。汤玉麟亲率麾下第11师向郭部发起了最为猛烈的进攻,后因冯玉祥突然抛弃了郭松龄部,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郭松龄部被打的全军覆没。此时张作霖最后和汤玉麟冰释前嫌,并于次年升他为热河都统。在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汤玉麟与张作相等人一起辅佐张学良掌控了整个奉军,后与张学良一道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并被任命为热河省省长兼第36师师长。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在不到10天就占领了热河全境。后因举国震动,再加上国民政府本就想对势力庞大的东北军下手,借此蒋介石借口他不战而逃下令全国通缉他。但在1934年因汤玉麟自愿放弃手中所有的兵权,国民政府就取消了他的通缉。后没有任何权力的汤玉麟在天津颐养天年,直至1949年2月病逝,享年78岁。



晚年的汤玉麟虽一直都在饱受着批评,但却始终没有坚守着做人最后一条红线,那就是绝对不做日本人的走狗。汤玉麟在天津期间日本人几次三番要求他去伪满洲国担任伪职,他都严词拒绝,甚至当年国民政府在全国通缉他的时候,他也未接受日寇给予的任何条件,他始终都坚守着作为中国人的最后一丝底线。

冯德麟

冯德麟是七兄弟中最早和张作霖作对的兄弟。早年间的冯德麟是东北绿林中有名的好汉,后庚子之乱的时候被当地招抚,成为当地团练的总练长。1901年曾短暂的被俄国人俘虏过,但逃出后来就恨上了俄国人,并加入了日本人领导的反抗俄国人的队伍中,由于战绩辉煌1906年受到日本人的保举,他得以被清政府招抚为官,并任巡防营左路统领。



辛亥革命后,他成为奉天唯一两个师中第二十八师的师长,开始与张作霖并驾齐驱。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甘心为什么比自己小的张作霖与他平起平坐,更甚者军队比他还要多,所以逐渐的他们两人有了裂痕。而最终这种裂痕在当年合演双簧驱赶段芝贵的时候被彻底割裂,当时由于张作霖唱的是白脸,于是段芝贵后来逃回北京的时候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于是就拼命说他的好话,而由于冯德麟唱的是黑脸,所以对于他是一句好话都没有。



也就是如此最终张作霖坐上了奉天将军的位置,而冯德麟却要屈居于人下。所以此时的冯德麟心中自然不快,并拒绝去就任袁世凯给的军务帮办的职务,并自此于张作霖交恶。但由于张作霖向来敬重自己的这位三哥,对于他提出的任何条件虽都不接受,但也都时候好言相劝,所以自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动过兵。



最终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失败而被革职,同时本来冯德麟是要被关押的,但是因张作霖的搭救得以获释。后回到东北被张作霖任命为三陵承办,来负责保卫前清的皇陵,后自始至终都再未掌过兵权。之后不到数年冯德麟就宣布下野,从此再不踏入军政界,而是专心于经商。1926年8月11日,冯德麟因心脏病病逝于北镇,享年59岁。



冯德麟这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先是落草为寇,后是参与日俄争霸,再是为清朝办事,之后并是在民国当将军。后来虽然在与张作霖的斗争中失败了,但自始至终张作霖也未把他看做真正的仇人,而是兄弟,所以他后虽下野但却安心的做生意,晚年的结局也算还好吧。

张景惠

张景惠是七兄弟中唯一的卖国贼,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当年的张景惠依靠自己的人机关系在镇上成立了一个自卫团,自任团练长。而后在张作霖投奔他的时候,他觉得张作霖比他有本事,跟着他干有前途,于是就把团练长的位置给了他(只能说他眼光还不错)。



事实证明张景惠看人真的很准,后面随着张作霖地位的不断攀升,作为老臣的张景惠得到的回报也越来越大,先是任团长,后任师长,最终在1918年以火箭般的速度做到了奉军副司令。但是张景惠这人看人可以,但要论真本事他真的是不行,他能当上副司令靠的不是战功,而是张作霖的信任。真到打战的时候是什么都不行,这不在当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张景惠在担任奉军西路军总司令的时候就因畏敌不前,导致西路军全线崩溃,最终导致奉军大败。



而后张作霖为了平息众怒就将张景惠被革职,并让他住在北京。当然本来张作霖是想等风头过后让他再复职的,但是张景惠这人显然太笨,他以为张作霖是想放弃他,于是在北京就投靠了曹锟,这样可好张作霖是彻底的记恨上他了。不过到后面因张作相、吴俊升的劝说,再加上张景惠痛哭流涕的道歉,张作霖看在以前的份上还是原谅了他。 后在1926年张作霖入主北京的时候,他先后担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等职。



1928年6月因跟随张作霖返回奉天,被日本人炸成重伤,张景惠也实在命不该绝,没过几个月就恢复了。但张景惠这人实在是没良心,在当时张作霖死后不久他就因不同意张学良当奉军的首领,就断然的投靠蒋介石当了南京的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后张景惠更是在九一八事情后就直接投靠了日本人,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汉奸。 在投靠日本后,他先后在伪满洲国担任了数个伪职。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他被苏联俘虏,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数年时间,1959年病逝于战犯管理所,享年88岁。

孙烈臣

孙烈臣算是七兄弟当中起点较高的一位,他落草为寇过,而且家中也算是小康的。孙烈臣发迹于盛京,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因他救盛京将军增祺有功,所以最后就在增祺手下做了一个中营帮办。后来他并在张作霖的手下做了巡抚营的营长,后也因剿匪有功被张作霖升为帮统。


1912年孙烈臣随着张作霖的高升做到了54旅旅长的位置。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被革职,他被张作霖推荐做了27师的师长。1919年孙烈臣被任命为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并加授陆军上将衔,1921年改授吉林督军兼省长。1922年孙烈臣被晋升为陆军总参谋长。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于奉天,享年52岁。



孙烈臣这一生自从跟了张作霖就一直官运亨通,而且也深受张作霖的信任。同时孙烈臣也是张作霖手下少有的能够打硬战的将军,当年直奉战争正是因为他在锦州挡住了直军数十天的进攻,奉系才能免遭灭亡。此外,他不但军事能力强,政务处理能力也强,奉天兵工厂、东北空军、东北军校等都是在他的手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对于奉系孙烈臣是有大功的。

张作相

张作相是第一批跟随张作霖的将领,当年张作霖创建“保险队”的时候,张作相就带领着数十位兄弟投靠了他,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张作霖南征北战。而随着张作霖的官越做越大,张作相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1916年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的时候,他被正式任命为第二十七师步兵旅长。



1918年张作霖升任东三省巡阅使,他被升任为总参谋长兼二十七师师长兼卫队旅旅长,次年又担任东三省讲武堂堂长。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本来是张作相来担任奉军的下一任领导人的,但是张作相始终都不愿意接受,他想的是让自己的老帅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来继承衣钵,最终他将张学良拉上了少帅的位置,而他自己甘愿做辅帅。



1930年张学良率兵入关后,张作相留守东北总揽东北军政事务。 九一八事变后他返回北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并负责担任热河战役的总指挥,不过最终因各种原因热河失守。而张学良也因热河的失守被迫下野,张作相眼见于此愤然宣布下野。之后就在天津做了个隐居的寓公,但是由于张作相素来在东北颇有威望,所以当年日本成立伪满洲国的时候就一直想让他去东北担任伪职,不过张作相显然是不会和日本人合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作相也从未接受过日本人给予的任何职务。



1945抗战胜利后,张作相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并负责在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遗留下的财产。锦州解放后张作相返回天津,直到1949年3月病逝。



总得来说张作霖的这些兄弟除了张景惠是汉奸外,其余的诸兄弟虽都有不同的缺点,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还能做到绝对的忠城,当年无论日本人如何的诱惑,他们都没有跨出那条红线,而这点就是好样的。


澳古说历史


张作霖出身绿林草莽,在成为东北王的过程中,他的结拜兄弟功不可没。1907年和1910年,张作霖奉命进剿陶克陶胡等蒙匪,在龙王庙,按照年龄的大小,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张作相拜了把子。

老大马龙潭:生于1857年,字腾溪,号灵源,山东省德州人。出身行伍世家,父亲为振武将军马奇峰,哥哥为马龙文。武能骑马射箭、文能提笔作诗。民国时授陆军中将,1920年被老七张作霖解除职务,曾主持编修编修《庆云县志》,1940年在四平病逝。

老二吴俊升:生于1863年,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先后担任过第二十九师师长、黑龙江督军兼省长。郭松龄反奉时,击败过郭军。1928年国民革命军发动二次北伐时,张作霖的奉军战败,吴俊升跟随张大帅一同坐火车回奉天,在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死,享年65岁。

老三冯德麟:生于1868年,奉天海城人,投身绿林早于张作霖,是亲日派,民国建立后曾任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曾经和张作霖一起赶走了奉天督军段芝贵,赶走段之后,张作霖当上了奉天督军,冯德麟任奉天军务帮办。没有当上奉天督军的冯德麟与张作霖展开了争斗,最终失败。晚年创办实业,1926年去世。

老四汤玉麟:生于1871年,字阁臣,绰号二虎,奉天义县人,曾多次反过张作霖。郭松龄反奉时,汤部作战勇敢。东北易帜之后任热河省主席,热河事变时,不放一枪就放弃了热河,让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热河。1933年10月,宋哲元收编汤部,委汤玉麟为29军总参议,从此失去了军权。抗战期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1949年在天津去世。

老五张景惠:生于1871年,字叙五,辽宁台安人。张作霖任第二十七师师长时,张景惠为该师的团长。“九·一八”事变之后投靠日军,担任过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军政部总长、满洲国务总理大臣等职。1945年被苏军逮捕,关押于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死于战犯管理所。

老六孙烈臣:生于1872年,字占鳌,奉天人。张作霖任第二十七师师长时,孙为该师下辖的第54旅旅长,汤玉麟反对张作霖时,孙始终站在张作霖一方,1924年病逝。

老七张作霖

老八张作相:生于1881年,字辅忱,奉天人。为人比较忠厚,曾经辅佐张学良实现东北易帜,在督吉林期间,创办了吉林大学。抗战期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辽沈战役时,张作相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获,解放军将其送回了天津,1949年在天津病逝。


历史军魂


奉系军阀张作霖本是东北胡子出身,后来被官府收编,担任了新民府巡防马步队管带,这个管带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营长,张作霖从此吃上了官饭,为日后的发迹埋下了伏笔。

早年张作霖,倒也一表人才

1910年农历九月初九,张作霖和七个好朋友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是:

1、马龙潭

出身于山东德州庆云县一个行伍之家,父亲曾任清廷振威将军,他本人也曾袭任云骑尉世职。前清时期,马龙潭一直在东北军中任职,与张作霖相识相交,民国后官拜陆军中将。后来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事务后,马在其手下任职。九一八事变后,马退出军政界,不与日本人交往,1940年病故。

2、吴俊升

祖籍山东历城,前清时曾任奉天巡防营统领,民国后在张作霖手下任职,曾任黑龙江督军,1928年6月4日与张作霖一道,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3、孙烈臣

辽宁黑山人,前清在奉天巡防营任职,民国后一直追随张作霖,曾任吉林督军,1924年病故。

4、张景惠

辽宁台安人,张作霖在巡防营时期的部下,民国后曾任察哈尔都统和东省特别长官,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曾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抗战胜利后被苏军逮捕,后移交中国,1959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去世。

5、冯德麟

辽宁海城人,与张作霖同乡。冯德麟在前清巡防营的资历高于张作霖,民国后担任陆军第28师师长,是张作霖的主要竞争对手,后来被张作霖排挤出东北,1926年去世。

6、汤玉麟

辽宁义县人,土匪出身,早年曾救过张作霖,两人遂为生死之交。民国后曾任热河都统,张学良时期担任热河省主席,日本人进攻热河是弃职而逃,后到天津租界当了寓公,1949年病故。

7、张作相

辽宁锦州人,不少人以为张作霖与张作相是亲兄弟,其实不然。张作相早年为匪,后与张作霖相识,因名字想象而结为兄弟。

张作霖执掌东北时,张作相担任吉林督军兼省长;张学良时期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九一八后张作相寓居天津,1949年去世。


民国年间那些事


从清末到民国,中华大地上纷争四起,无数人杰粉墨登场,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争霸故事。

纵横觉得,拜把子也是这些乱世枭雄故事中相当精彩的一页,义结金兰、同仇敌忾、共谋大业、生死相随,当然也会有笑里藏刀,分道扬镳。

东北王张作霖在发迹前投过清军,并在日俄战争侵扰东北人民时,加官晋职,为了能在奉天站稳脚跟,他与另外七位清军中下级军官互换兰谱,结为异性兄弟。

张作霖看人的眼光是蛮厉害的,他的这些异性兄弟不久后都成为了影响东北局势的大人物,并在其问鼎中原的道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纵横就聊一聊张作霖的这些结义兄弟都是谁,以及他们的人生结局:

老大马龙潭

马龙潭出身军伍世家,有世袭爵位在身,文武双全,侠义为怀,少年时与张作霖结拜,意气风发,共谋大业。

后被张作霖解除军职,做起了地方官,造福一方百姓,在地方颇有美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将马龙潭收为己用,马龙潭一口回绝,不惜以死明志,一头撞在了床头上。

1940年,83岁的马龙潭病逝于四平,马龙潭的一生也配得起“铮铮铁骨”四字了。

老二吴俊升

吴俊升是贫苦出身,靠着军功在东北获得一席之地,结拜后一直追随张作霖,是其左膀右臂,奉系军阀三号人物。

吴俊升为人腹黑,善弄权伪装,利用权势囤积了巨额财富,虽善战但官声不好。

吴俊升真是兑现了与张作霖同生共死的诺言了,1928年张作霖被炸时,他就在张作霖旁边,两人前后脚去阎王那报道了。

老三冯德麟

冯德麟也是出身绿林,比张作霖辈分高,有城府也很有能力,后来为了争夺东北一把手的位置与张作霖失和,二人明争暗斗多年。

在张勋复辟时,冯德麟附庸张勋失败后被囚禁,张作霖不计前嫌出面相救,失势后的冯德麟再未踏入政治核心,1926年郁郁而终。

老四汤玉麟

汤玉麟与张作霖的兄弟情还挺跌宕的,他曾救张作霖于危难,也曾背叛过张作霖,张作霖念在昔日情分选择了谅解,不计前嫌继续留用。

在张作霖去世后,汤玉麟极力拥护张学良接手东北。热河事变时,汤玉麟畏敌做了逃兵,算是丢了东北将领的颜面,1949年病逝于热河。

老五张景惠

张景惠早期也是土匪头子,结拜后成了张作霖的又一枚铁粉,对他言听计从。

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靠日本,在伪满洲国任职,是张作霖结义兄弟中唯一一个丢了民族气节的家伙,老张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气的直骂娘。

不过张景惠对张作霖确实是真心实意,张作霖骤然离世,墓地没有修好时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张学良顾不上给老爹修坟,张作霖迟迟未能安葬,最后是张景惠想办法将结义兄弟安葬了。

老六孙烈臣

孙烈臣也是张作霖的心腹,历任东北三省要职,可惜1924年就病逝了,走在了张作霖前面。

老七是张作霖,就不赘述了

老八张作相

张作相是这些结义兄弟的老幺,与张作霖真是亲如亲兄弟,一生唯张作霖马首是瞻,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张作霖被炸死后,奉系内部就东北接班人问题出现了分歧,历时半个月的争执最终推选张作相为接班人,但是张作相执意尊重张作霖遗愿,力保张学良接手东北,尽心辅佐。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张作相为解救张学良多方奔走,后于1949年病逝。


史论纵横


张作霖出身绿林,十分重义气,善结交,1907年,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风八人,按年龄大小,结为结拜兄弟!

张作相:

张作相,1881年出生于奉天锦州义县,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爱国民主人士,国民政府国策顾问、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东北剿共副总司令、国民党吉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张学良的辅帅。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九一八事变后,拒绝出任满洲伪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作相隐居天津,后被任东北剿共副司令,但他并没有参与国民党政权的军政活动,1948年10月在锦州被俘,受解放军优待,派车送起回天津,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逝世于天津。

马龙潭:

马龙潭,1857年生于今山东德州庆云县中马村一个军伍之家,因此少时就喜欢舞枪弄刀、骑马放枪,也酷爱诗文、爱好书法,是一代儒将。父亲马奇峰在1867年被封为振威将军,他与哥哥随父亲南征北战,哥哥马龙文于1868年4月镇压农民起义军时战士死,同治帝恤荫马家子孙世袭云骑尉,1876年马龙潭承袭云骑尉。1900年马龙潭率部阻击俄军,连败俄军,并保护了清朝祖陵,光绪帝赏四品顶戴,1903年除掉了投俄的张桂林,消灭了这群祸害,此后一直在东北任职。马龙潭虽然戎马在外,但一直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被乡人称为“马大人”,九一八事变后,马龙潭暂居四平,日本想收买人心,就擅自发出文告,委任马龙潭当中满自治会会长,马龙潭听说后,拍案拒绝,甚至一头撞向床头,头破血流。1940年病逝于四平。

吴俊升:

吴俊升,1863年出生于奉天昌图,17岁进去辽源捕盗营,1912年,沉重打击了打算独立的满族王公。1921年兼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1924年升为第五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总司令,击败郭松龄。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战败,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接张作霖于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同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孙烈臣:

孙烈臣,1872年出生于奉天黑山,是张作霖的心腹干将之一,吉林督军兼行省长事,黑龙江督军兼省长事,东北陆军总部参谋,陆军上将,他协助张作霖在东北剿匪以及驱逐东北的俄国武装,与段祺瑞、曹锟争天下,发展军工业,建设东北,一直忠心于张作霖,当张作霖与汤玉麟交恶时,一直站在张作霖一边。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

张景惠:

张景惠,1872年5月4日出生于奉天八角台一个农民家庭,以买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当时各地枭雄一时趁机而起,他也拉起团队,在八角台成立自卫团,为本地富豪看家护院。后来张作霖被土匪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与他一见如故曰张景惠就将自己的自卫团让出来,自己当副手,对张作霖言听计从。但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公开投敌,当了汉奸,先后任伪参议府仪长、伪军政部总长、伪总理大臣。后日本投降,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死于战犯管理所。

冯德麟:

冯德麟,1868年生于奉天海城。早年投身绿林,后成为清朝左路巡防营统领。1916年与张作霖共同驱赶了奉天督军段之贵,把持了东北大权。1917年支持溥仪复辟,并段祺瑞击败俘虏,经张作霖运作,获释。晚年不参与军政,投身创办实业,在北镇创办中医院,还成立了大冶铁工厂并引导其子冯庸放弃高官脱离军界,其子冯庸,建立了冯庸大学。冯德麟是张作霖早年的对手,晚年去见张作霖时袖子里都藏支枪。1926年8月14日,冯德麟病死于北镇,

汤玉麟:

汤玉麟,1871年出生于奉天义县一个贫苦人家,早年落草为寇,称霸辽西,并救过张作霖一命,由此二人结为生死之交。1916年与张作霖交恶。1917年汤玉麟参与张勋复辟失败,逃回奉天老家隐居,后在张作相等人的请求下,张作霖同学汤玉麟回省城,张、汤言归于好,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后参加了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后任热河主席。1928年在热河率先易帜。他种植鸦片,盗挖坟墓,各种盗贼就打着他的旗号作乱,因此他被称为土匪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拒绝出任伪职,并大骂日本特使。并说:“吾乃国家疆吏,守土有责,誓死抗战,决不丧国家之地。”在此后都一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后因热河丢失,被迫辞职,但他的旧部(例如宋哲元的29军)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威风。1949年病死于天津。


用户111061490221


张作霖出身绿林,十分重义气,善结交,1907年,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风八人,按年龄大小,结为结拜兄弟!


张作相:

张作相,1881年出生于奉天锦州义县,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现属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镇),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爱国民主人士,国民政府国策顾问、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东北剿共副总司令、国民党吉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主委,张学良的辅帅。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九一八事变后,拒绝出任满洲伪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作相隐居天津,后被任东北剿共副司令,但他并没有参与国民党政权的军政活动,1948年10月在锦州被俘,受解放军优待,派车送起回天津,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逝世于天津。


马龙潭:

马龙潭,1857年生于今山东德州庆云县中马村一个军伍之家,因此少时就喜欢舞枪弄刀、骑马放枪,也酷爱诗文、爱好书法,是一代儒将。父亲马奇峰在1867年被封为振威将军,他与哥哥随父亲南征北战,哥哥马龙文于1868年4月镇压农民起义军时战士死,同治帝恤荫马家子孙世袭云骑尉,1876年马龙潭承袭云骑尉。

1900年马龙潭率部阻击俄军,连败俄军,并保护了清朝祖陵,光绪帝赏四品顶戴,1903年除掉了投俄的张桂林,消灭了这群祸害,此后一直在东北任职。马龙潭虽然戎马在外,但一直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被乡人称为“马大人”,九一八事变后,马龙潭暂居四平,日本想收买人心,就擅自发出文告,委任马龙潭当中满自治会会长,马龙潭听说后,拍案拒绝,甚至一头撞向床头,头破血流。1940年病逝于四平。


吴俊升:

吴俊升,1863年出生于奉天昌图,17岁进去辽源捕盗营,1912年,沉重打击了打算独立的满族王公。1921年兼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1924年升为第五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总司令,击败郭松龄。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战败,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接张作霖于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同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孙烈臣:

孙烈臣,1872年出生于奉天黑山,是张作霖的心腹干将之一,吉林督军兼行省长事,黑龙江督军兼省长事,东北陆军总部参谋,陆军上将,他协助张作霖在东北剿匪以及驱逐东北的俄国武装,与段祺瑞、曹锟争天下,发展军工业,建设东北,一直忠心于张作霖,当张作霖与汤玉麟交恶时,一直站在张作霖一边。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

张景惠:

张景惠,1872年5月4日出生于奉天八角台一个农民家庭,以买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当时各地枭雄一时趁机而起,他也拉起团队,在八角台成立自卫团,为本地富豪看家护院。后来张作霖被土匪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与他一见如故曰张景惠就将自己的自卫团让出来,自己当副手,对张作霖言听计从。



但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公开投敌,当了汉奸,先后任伪参议府仪长、伪军政部总长、伪总理大臣。后日本投降,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死于战犯管理所。

冯德麟:

冯德麟,1868年生于奉天海城。早年投身绿林,后成为清朝左路巡防营统领。1916年与张作霖共同驱赶了奉天督军段之贵,把持了东北大权。1917年支持溥仪复辟,并段祺瑞击败俘虏,经张作霖运作,获释。


晚年不参与军政,投身创办实业,在北镇创办中医院,还成立了大冶铁工厂并引导其子冯庸放弃高官脱离军界,其子冯庸,建立了冯庸大学。冯德麟是张作霖早年的对手,晚年去见张作霖时袖子里都藏支枪。1926年8月14日,冯德麟病死于北镇,

汤玉麟:

汤玉麟,1871年出生于奉天义县一个贫苦人家,早年落草为寇,称霸辽西,并救过张作霖一命,由此二人结为生死之交。1916年与张作霖交恶。1917年汤玉麟参与张勋复辟失败,逃回奉天老家隐居,后在张作相等人的请求下,张作霖同学汤玉麟回省城,张、汤言归于好,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后参加了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后任热河主席。



1928年在热河率先易帜。他种植鸦片,盗挖坟墓,各种盗贼就打着他的旗号作乱,因此他被称为土匪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拒绝出任伪职,并大骂日本特使。并说:“吾乃国家疆吏,守土有责,誓死抗战,决不丧国家之地。”在此后都一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后因热河丢失,被迫辞职,但他的旧部(例如宋哲元的29军)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威风。1949年病死于天津。


司马长史


一个好汉三个帮,张作霖之所以能从一个绿林土匪扶摇直上,迅速成为掌权东北的一代东北王,跟他这几位人中龙凤的结拜兄弟也是分不开的。

兄弟八人,共同打江山,奉军坐大,张作霖掌权东北后,也并没有亏待这些老弟兄们,大多也是位高权重,在奉军内部被称为老派(相对于杨宇霆的士官派和郭松龄的陆大派并称的新派)。

1907年,按照年龄为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八人结拜为盟兄弟(在1927年张作霖又结拜了一次,但是在我看来远不如第一次兄弟情深,更多的像是逢场作戏罢了,所以在本文只说张作霖在1907年的第一次结拜)。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仓促即位,掌权东北。那他的七位结拜兄弟都是怎样的结局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老大马龙潭,字腾溪,出生军伍之家,文武通达、才华过人,堪称一代儒将。曾帮助张作霖在东北的政权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常年戎马在外,却两次对故乡捐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利用他的名望收买人心,被严词拒绝,甚至一头撞到床上,划清立场。

1940年,83岁的马龙潭病逝于四平。

老二吴俊升,张作霖的左膀右臂,出身贫苦之家,说话结巴,因此又被称为“吴大舌头”。他虽然好勇斗狠,贪婪残暴,但是对张作霖忠心不二。

1928年6月4日,吴俊升和张作霖一起在沈阳皇姑屯被炸死,卒年65岁,也算是应了当年“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

老三冯德麟,绿林出身,是张作霖的前辈,张作霖对他一直十分崇敬。而后因支持溥仪复辟失败被俘,经张作霖运作获释,而后通电下野。冯德麟比张作霖年长9岁,因此冯德麟向来以老大哥的身份对张作霖训斥,不过张作霖始终以兄长待他。

两人虽有嫌隙,但是并未翻脸,也没有兵戎相见。

在1926年,58岁的冯德麟病逝床榻。

老四汤玉麟,绿林出身,早年曾救过张作霖一名,二人结为生死之交。

东北易帜后,汤玉麟曾担任热河省主席等要职,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弃守逃跑,被过敏政府通缉。而后失去军权,在天津做起寓公的生活,平安的度过余生。

期间日军曾多次请他出山担任伪职,均被拒绝。

1949年2月,78岁的汤玉麟去世。

老五张景惠,张作霖所有结拜兄弟中,唯一一个投敌做汉奸的,当然他也念了一丝旧情,将停尸九年的张作霖入土为安。

而后伪满洲国覆灭以后,张景惠被羁押在辽宁抚顺,在此度过余生,1959年病死。

老六孙烈臣,字占鳌,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战将之一。

他协助张作霖在东北得以迅速的稳定局势,驱逐东北的德国武装,发展军工业,建设东北。

1924年4月,52岁的孙烈臣病逝在奉天城,一生无子无女。

张作霖前往吊唁时,竟跪地失声痛哭长达半小时之久。

老八张作相,绿林出身。他和张作霖并没有亲戚关系,只是名字凑巧。张作霖生前十分信任张作相,死后,张作相更是大权在握,成为张学良的辅帅。

1933年,张作相通电下野,隐居天津。

之后,日本人曾多次威逼利诱他出山担任伪职,均被拒绝。

1949年3月,病逝于天津,卒年68岁。

起于微末之间的结义兄弟,虽然偶有矛盾,但在功名利禄,权利是非中并没有反目成仇。而且,除了老五张景惠外,其余几位结拜兄弟,也均守住了底线,终保大节无亏。

大家对于张作霖的这几位结义兄弟,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张作霖出身绿林草莽,他本人就十分重义气,善结交他人,而他的发迹也离不开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拜把兄弟,可以说从前期一无所有到拥尽所有的张作霖就是靠他的这些兄弟们的扶持。在1907年的时候,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等八人,按年龄为序,结拜为生死兄弟。



马龙潭

其是一代儒将,少年时便风流倜傥、文武通达,而且爱好书法,喜欢玩枪、骑马。曾任东边镇守使,陆军中将,在九一八事变后,其性格高傲,拒不就任汉奸职。在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寓所,享年84岁。




吴俊升

绰号吴大舌头,其奸诈善变,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为黑龙江的封疆大吏,后来在皇姑屯随张作霖一同被日军炸死,死时65岁。

孙烈臣

其是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之一,他协助了张作霖在东北剿匪以及驱逐东北的俄国武装,帮助张作霖与皖系的段祺瑞和直系的曹锟争夺天下,还发展了东北的军工业,建设东北,在1924年4月25日逝世,终年52岁。

张景惠

在张作霖活着的时候对其言听计从,甘愿做其副手,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他却成为了伪满洲国的要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奸,后死于辽宁战犯管理所,终年78岁。



冯德麟

张作霖的领路人,在东北早期影响较大,势力一度大于张作霖,后来因为参加张勋复辟而被段祺瑞囚禁,后来被张作霖救出,再没有掌握过兵权,终年58岁。

汤玉麟

土匪出身,曾称霸辽西,还救过张作霖一命,后来一直是张作霖的心腹,在张作霖任奉天督军的时候反过张作霖,后来又被重用,在东北易帜后任热河省主席,不到十天就丢失了热河,堪称人民罪人,后病逝,终年78岁。



张作相

东北奉军中的二号人物,张作霖最信任的兄弟,在张作霖被炸死后扶持张学良上位,一生当中在东北颇有建树,而且骨气高傲,对日军和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不为所动,后病逝于天津,享年68岁。


绝笔历史


张作霖结拜兄弟有七位:

(1)马龙谭.山东德洲庆云县人,出生一个行武之家,张作霖执掌东北后一直在手下任职,九一八事变后,他与日夲人不来往,民国后官拜陆军中将,退出军政后1940年病故。卒83岁

(2,吴俊升山东历城人,前任奉天巡营统领,在张作霖手下任黑龙江督军,1928年6月4日与张作霖一道在沈阳黄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卒65岁;张作霖仅51岁。

(3)孙烈臣辽宁黑山人,一直追随张作霖曾任吉林督军,无儿女,1924年病故,卒58岁。

(4)张景惠辽宁治安人,追随张作霖防营房步下,民国后曾任察哈尔都统和东北省特,别长官,九一八事变后他当了汉奸,任满洲国总理大臣。抗战胜利后被苏军逮捕,后移交中国,1959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去世。

(5)冯德麟辽宁海城人,与张作霖同乡,冯在清年间资历高于张作霖,民国担任28师师长,跟张作霖竞争,后被张作霖排挤东北,1926午去世58岁。

(6)汤玉麟辽宁义县人,土匪出身,早年与张作霖生死之交,曾救过张大帅,民国曾任热河都统,张学良担任热河主席,日夲人进攻热河,他弃职而逃,后到天津租界当了寓公,1949年病故78岁。

(7),张作相辽宁锦洲人,因名字相象结为兄弟,他担任吉林督军兼省长,张学良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东北政务会委员。九一八后,张作相寓居天津,1949年去世68岁。具体请看下文: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