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喜歡的白酒有哪些?

用戶3628018338903501


酒友你好

我國幾千年歷史,酒 可以說是貫穿至今的,以我國:仁義禮智信的立命觀點來說,白酒他更像是我國禮儀文化的化身。

發展至今可以大體分成12種香型,成千上萬種品牌。

而在這眾多酒品中,我個人最鍾愛的是:醬香型白酒。

為什麼?

醬酒似人生,更需要品

我一直覺著人在不同年齡,它的愛好是會發生變化的,例如在我們青年時期,總是喜歡花花綠綠,味道新奇的飲料酒水,他能直接帶給我們感官的刺激,適合我們的年輕階段。

而到了一定年齡,隨著認知的提高,以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學會了內斂,不在像以前的毛毛躁躁。

這時的我們就像優質的醬香型白酒,你只有多次品鑑,多次接觸,才能發現它的人性之美,味道香醇渾厚,層次飽滿,醬香濃郁,就像一位經歷風雨的男人,自信,內斂,不驕不躁,和大海一樣的胸懷。

相比品牌我更認可酒質

品牌也許是酒質高低的一個標準,但絕非唯一標準,由於我做酒的緣故,對這句話是尤為的深刻,決定一款白酒好壞的重中之重是它的酒質屬性。

有很多老酒友在我這裡購置酒時,總會告訴我兩個標籤要求,坤沙酒質,基酒酒齡。

他們大部分是有著十幾年酒齡的老酒友,深知酒水的好壞關鍵在於原料和酒齡。

有一款坤沙五年(基酒年齡)的酒是性價比較高的一款,它味道醇厚,由於5年了,年份酒的屬性開始凸顯,豐滿有層次感,很多酒友對他讚不絕口。

好酒需要懂酒的來品,如果你也喜歡醬香型白酒,那就私信我,我們一起品醬酒,聊醬酒。


醬酒文化工作室


平時愛喝洋河。

可能是受父輩一代人的影響吧,父親打我小的時候就愛喝洋河大麴,當時的價格也就幾塊錢一瓶的。每次家裡的酒快要喝完,父親都會讓我跑去西村頭的李大爺家買上兩瓶洋河大麴,而我自然也非常願意去,因為可以拿到幾角錢的“跑腿費”。


後來長大了,吃飯的時候跟父親一起喝酒自然也就習慣了喝洋河酒,酒不錯,關鍵的是情懷也很重要。

聽父親說洋河釀酒,起源於隋唐,已有一千多年曆史,1979年全國評酒會,洋河還入選中國“八大名酒”。


真誠148377802


第一梯隊:茅臺(最好的,沒有之一)。作為國酒,茅臺是當之無愧的NO.1,那口感,簡直不擺了,唯一的缺點是有點貴,不常醉。

第二梯隊:五糧液、國窖1573、青花郎、水井坊。這幾個還是常喝的,稍微重要點的聚會啊、喜事啊就能喝到,還能暢飲哦!

第三梯隊:劍南春、捨得、豐谷王、紅花郎。這些是朋友聚會常喝的,價格適中、口感較好,像老朋友一樣常相見。

第四梯隊:豐谷特曲。一二百價格,口感不錯,人少相聚,小酌怡情。

第五梯隊:“郎酒小歪嘴”或“五糧液小歪嘴”兌紅牛,吃點串串、燒烤,敞開喝還不易醉,爽!

朋友,要不您都試試!





我愛布加迪之成都美食


提到我們身邊喜歡的酒,我個人對二鍋頭還是情有獨鍾的。二鍋頭的度數多為44-56度,相比之下度數要高一點。之所以對二鍋頭情有獨鍾,除了二鍋頭口味純正、無異味、濃度雖高卻不烈,醇厚綿香的特點外,還被二鍋頭悠久的文化所吸引。

“二鍋頭酒”的名稱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從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說起。相傳從宋朝就有了蒸酒器,釀製燒酒 。一直到了清朝中期,燒酒作坊為了提高質量,就在制酒工藝上做了改革。就是將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只取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為“二鍋頭”。是一種很純淨的好酒,也是質量最好的酒。

二鍋頭還頗受文人墨客讚譽。詩人吳延祁在詩中讚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將二鍋頭比作“甘醴”。

目前二鍋頭在北京市場上以“紅星”和“牛欄山”兩個品牌為主,在北京分別被稱為“紅二”和“牛二”,二者區別主要在於紅星二鍋頭的酒精度數較高。“小二”是指小瓶包裝的二鍋頭酒,一般為100毫升,適合攜帶和獨飲。

在北京喝二鍋頭就像喝豆漿一樣,是體現老北京的一種表現。喝二鍋頭配上涼菜,什麼花生米了、醬牛肉、拍黃瓜等。還有老北京在吃滷煮火燒,爆肚,白水羊頭的時候,必須要有二鍋頭來助興。





陽光衛濤


曾經一個湖北的哥們來到茅臺鎮旅遊,順便來過我們那邊找酒,品嚐過我們的酒很不錯,想要10斤酒的,且是用酒罈裝的,我們稱了10斤給他,由於當時我們都在忙,就沒有給名片或者留電話號碼的,他當時可能也趕時間,也沒有主動問。大概過了半年,他又找到了我們了,說這個酒喝過後真的令他念念不忘:醬香突出,優雅細膩,入口後酒液順著舌頭往喉嚨流,不燒喉不辣喉,在流到舌根兩側時候出現一種酸爽感,整體醇厚飽滿,流進肚子後雖有微微坤沙苦但立馬有回甘,回味悠長,隔氣留香,這個感覺就是爽。一個月不到就喝完了,這時才想到沒有任何聯繫方式的,他也在網上找、線下找也沒有令他滿意的。這次專門過來找酒,讓我們很感動,相信他是對好酒非常情有獨鍾的人,或者他喝的不僅僅是酒,而是喝的是一種獨有迷人的味道,一種人生樂趣,一種對優質生活的一個追求吧!


貴茅醬香


酒文化在中國流傳千年,各地名酒也是數不勝數,而我自己感覺酒和美食是一樣的,家鄉的酒總是讓人回味,不管酒好酒差,家鄉的味道始終最美。

我的家鄉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八尺鎮—廣東省的北大門,梅州有名的釀酒小鎮,素有梅州“茅臺鎮”之稱。有釀製高禾米酒,禾米酒,白糯米酒,八尺娘酒,黑糯米酒,黑香米酒和最普通的小鍋米酒。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來自我家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酒。

高禾米酒:用上古水稻高禾釀製,年產量低且種植環境比較苛刻,目前只有八尺鎮內有種植,用高禾米酒釀造的酒入口香醇,不辣嘴不辣喉,一股米香由嘴入喉,讓喜酒之人回味無窮,也因為高禾米酒的產量低且價格高昂,被當地經銷商視為酒中“勞斯萊斯”。

黑香米酒:如果高禾米酒是酒中勞斯萊斯,那麼黑香米酒就是酒中豐田,價格親民,口感好,不易醉。在我們當地宴請賓客擺宴席用的最多的就是黑香米酒。

八尺娘酒:黃酒中的一種,口感綿甜,度數低,可飲用可用於烹飪,梅州地區坐月子基本上都是用娘酒炒雞用於溫補和催奶。而梅州地區多數的娘酒均產於八尺鎮。用古法火炙釀造的娘酒是八尺不可多得的滋補佳品。


蒸好鴨GoodDuck


作為一個宜賓人,我最喜歡的酒當然是五糧液才怪,不黑五糧液,只是我單純的覺得太貴了哈哈,我覺得最好喝的是我外公自己泡的藥酒,具體有什麼藥我忘了,不過這壇酒可是外公的寶貝一般時候不的拿出來喝,所以我很喜歡,說起最好喝的,我就要說說最難喝的,最難喝的酒就是我外婆的偏方酒,洋蔥泡葡萄酒,你簡直不能想象那個味道,濃烈的洋蔥混合著甜美的葡萄,2種極端的味道的交融,小編回憶起都感覺要昇天了。哈哈


茶凍美食推薦


我就是一個苦逼的老農民,也買不起好酒,喜歡的還是普通散裝老白乾,回家過年買三十斤泡上,出來打工一年回去再喝,泡上一年什麼辣苦味都沒了,一家人開開心心喝老酒,聊哈家常滿足了。


紅風1748


我就在瀘州和貴州茅臺鎮之間來回跑,做酒相關的業務,兩地都是有名的白酒金三角,瀘州的產量可能是仁懷的幾十倍,要說那種酒好呢,這的看當地消費習慣,去茅臺鎮,當地人喝不慣瀘州的濃香型白酒,瀘州大部分人也喝不慣茅臺鎮的醬香型白酒,因為兩種酒入口的口號區別很大,長時間和醬香型的人,其他酒都喝不慣,但是喝濃香型白酒的人,多喝幾次醬香型白酒也喜歡,我個人是不喜歡喝酒,我的感覺是濃香型的白酒口號比較順吞,醬香型要多喝幾次才有口感,醬香型的白酒揮發的比較快,一般喝完酒幾個小時就沒有反應了,這點比較好,說不上那種好,主要看個人口味吧!


哥是代號


二他爸的處長專供酒!《存車處處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99ceae50652408d9b4dc1279a00e5d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