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末支傳導阻滯要注意什麼?

趙明選2


竇房結髮出的衝動通過心房、房室結後在左右心室的室間隔中分別向左、右心室分出左束支和右束支將電激動下傳使左、右心室同時除極產生收縮。右心室較小較薄,主要是是將靜脈迴流到右心房的血射入肺循環。左心室較大,心肌較厚是將經過肺循環富含氧氣的像血泵一樣通過主動脈輸向全身各臟器。右束支很細,而左束支較粗,很快在束支又分為在前半分支和左後半分支,左前半分支也較細而左後半分支較粗,當然細的束支容易被阻斷,而粗的左束支和左後半一般不輕易阻斷(阻滯即電興奮不能下傳)。所以真正左右雙束支支都阻滯了,只有靠心室自身的逸搏心律30-40次/分肯定每分搏血量不足需要按裝埋芷式起搏器。

右束支或左前半分支阻滯是非常多見的,有時這兩根束支同時阻滯,但對心室的射血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規左右心室同時收縮變為左心室先收縮而右心室通過左心室的電激動傳導後稍後收縮,因此總體來說右束支包括左前半束支完全或不完全阻滯對心臟射血影響甚小。

約有50%以上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右束支、左前半束支甚至這二根束支同時阻滯在第一次做心電圖時被發現的,因此先天性右束支或左前半束支是最常貝的原因。此外一部分人屬於遺傳性束支傳導退行性變,往往以前沒有而中年後發生,當然後果和先天性右束支阻滯一樣,不必擔心。最要重視的新出現的右束支、左前半束支、尤其是左束支或左後半束支傳導阻滯與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後產生的,左束支傳導阻滯那隻能靠最細很容易阻斷的右束支向心室傳導電激動引起心臟收縮排血,一旦因缺血右束支也阻滯了往往需要按裝起搏器了。

因此有三高而且控制得不好的中老年人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應考慮與心肌缺血有關,因此嚴格控制三高不使心肌缺血加重而發生左束支傳導阻滯是最重要的。

2019.3.16



我想說點真話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簡稱“完右”,不學醫的人基本上不懂什麼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即便是醫生,非心血管科的醫生有時候也不太能講清楚完右到底代表什麼。心臟有一個傳導系統,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束,然後分為左束支和右束支,右束支長而細,左束支粗而短,所以右束支傳導阻滯比較容易出現。束支傳導阻滯根據束支傳導受損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分支、左後分支和雙側束支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臨床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束支傳導阻滯的一種。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意味著傳到右心室的右束支出現問題,生物電信號不能直接傳到右心室,引起右心室收縮稍延遲,但生物電信號仍可以從左心室傳導過去,一般不產生明顯的血流動力學異常,故臨床上常無症狀。

完全性傳導阻滯需要注意什麼呢,這個得看這種心律失常是既往就有的,還是新發生的,完右並不是都是病理性的情況,很多正常人也會出現完右這種心律失常,所以如果基礎心電圖就是完右,長期存在的話,是不需要管它的,無需任何處理。如果近期新發生的完右,而且有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等等症狀,則需要引起重視,中老年患者建議到正規醫院找心內科醫師,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心臟彩超,找到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原因。因為完右可由某些疾病導致,例如室間隔缺損、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完右本身並不需要特別處理,但如果是這些病因導致的完右,則需要治療相應的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隨時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而年輕人如果突發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則需要查一下甲狀腺功能及血常規,因為貧血及甲亢時可能會誘發完右這種心律失常。

由於是心肌細胞傳導異常,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不會在心電圖上消失的,目前沒有相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單純完右不影響血流動力學的穩定,也不需要治療。正常人出現的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無需注意什麼,而如果查出是心梗、甲亢、心肌炎、肺心病等疾病引起的完右,則需要治療這些原發病。


胡洋


什麼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從心臟的電信號怎樣傳導說起。

上圖綠色的部分就是心臟電信號的傳導系統。電信號從竇房結髮出,先傳導到左右心房,引起心房收縮,然後由房室結傳導到左右心室,引起心室收縮。

心臟有規律地收縮搏動,全部仰仗電信號系統穩定地工作。如果電信號系統出了問題,都被稱之為“心律失常”。

請大家從第一張圖仔細尋找哪個部分是“右束支”。

電信號從房室結傳導到心室的過程中,要通過左右兩個束支同時把信號傳達到左右心室,以保證左右心室同時收縮。而“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意味著右側的這一條電路信號中斷了。 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右側的信號線路雖然受阻,但是心肌細胞本身也能擔負起傳導信號的作用,不過其傳導速度相對慢一些,這樣就表現為右心室的心肌細胞發生電衝動的時間要稍晚一點,整個心室肌的除極時間延長。

不過不用太擔心,所謂的時間延遲也不過是幾十毫秒而已,對於心臟的協同收縮基本沒有太大的影響。

圖中圈出的部分,就是由於傳導延遲而受到的影響,可以看到其波形明顯變寬(時間延長)。

再給個正常的圖形給大家對比一下

(橫向每一小格代表0.04秒時間,所以這一點點延遲(變寬)真的是不容易察覺的。)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對人體有何影響?

剛剛說過了,這雖然是一個異常現象,但是其本身對於心臟收縮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因此也不影響心功能,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


有一部分人出現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先天原因造成的,他們的心電圖可能從小就是這種表現(平時不做檢查也不可能知道),對於這些人來說,這個毛病不算什麼事,可以當作不存在。

也有一些人平時心電圖是好好的,最近新出現了右束支傳導組織,這種情況就要警惕了。這說明心臟內發生了新的病變,可能是冠心病,也可能是心肌病或者其它的問題。這個時候建議做的事,就是進一步詳細檢查,排除各種相關的疾病。如果發現有問題,就要及時治療。

總結<strong>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也不會造成什麼症狀。

如果這個毛病是先天就有,那麼不需要治療。

如果這個毛病是後來出現的,就要檢查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病等等一系列疾病有沒有。發現有相應的疾病,就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每天學習更多醫學常識。


鄭醫生百嗑


我們做體檢時經常會碰到心電圖診斷為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這是一種心電圖表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功能性的,如果沒有不適症狀,一般問題不大,所以請不要擔心。

與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相對的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如果心電圖出現這種表現,則要小心了,這種情況多半存在器質性心臟疾病。要引起重視,需進一步做心臟B超或冠脈造影檢查排除心臟疾病。

歡迎關注健康守護神阿波羅,每天學習更多醫學常識。

左、右束支阻滯是心臟電傳導過程中的兩種異常表現,我們都知道心臟是一個“泵水”器官,要正常“泵水”,先必須有電,才能促使“水泵”運轉射血。電就是由我們心臟的“發電機”(竇房結),發電經過左、右束支兩根“電線”分別傳給左、右心(兩個泵),左、右心才能射血。

因此,理論上講,出現左、右束支阻滯會影響心臟“泵”功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因為

1.心電圖提示的左、右束支阻滯只是一種心電圖的表現,儘管說是完全阻滯,但電活動還是往下傳遞,所以一般不會影響心功能。

2.即使有點影響,對心臟泵血影響不大,所以多數人沒有感覺

為什麼左、右束支阻滯反映的病理嚴重程度相差這麼大?

原因有二:

1.左束支支配左心,右束支支配右心,而左心在我們心臟的射血過程中更重要,當然右心也重要,只是相對而言。

2.左束支由左、右冠狀動脈供血,是雙側血管供血,因此臨床上出現左束支阻滯少,但一旦出現就可能是器質性心臟病,就是這個道理。

右束支僅僅由右側冠狀動脈供血,是單側供血,所以容易出問題,因此臨床上心電圖檢查更常見,但一般問題不大。

總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也不會造成什麼症狀。更別說治療了。當然如果不放心可以檢查心臟B超。

如果右束支阻滯伴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病,那就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歡迎關注“健康守護神阿波羅”,請轉發為科普醫學知識出份力吧!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完右在臨床太常見了,好多人體檢也是完右,害怕不?

不害怕也害怕!

如果從小就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那麼就不可怕,如果是新出現就可怕。



大家看看這有一個右束支,也有一個左束支。我們今天就說右束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意思就是這右束支這一條路,可能出現了問題,所以心電圖就會表現出來。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常發生於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大面積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後等情況。

但開始為啥王醫生說,也可以不害怕呢?

這主要還是要看基礎心電圖,如果平時不是完右,突然難受完右,那就極有可能是心臟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觀察,最常見的是右心負荷增重,大面積肺栓塞引起,甚至要搶救。

急性疾病導致的完右,經積極搶救,完右還能夠恢復正常。

但如果打小就是完右,一直沒有什麼變化,那麼就可以看作是正常的,肯定不需要治療。

所以對於完右要看基礎心電圖及症狀,這樣才能評估有沒有風險。一直有就不用治療,新發現就要關注。


心血管王醫生


醫生你好!他沒有不適,多年前檢查就有成舊心更,這次檢查: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可能下壁心肌梗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