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活检,有哪些风险?

肺癌论坛


肺穿活检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气胸和血胸,其它的风险相对就较小了。

肺穿活检,是在CT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到肺组织,然后刺入肿瘤中心,取出少量肿瘤组织的一个过程,属于有创操作。

一、气胸

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胸膜腔是一个负压的腔隙,通过胸廓的扩张牵拉,引起呼吸运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少量气体进入到胸膜腔,引起气胸,气体多的时候可以导致呼吸困难。一般来讲,少量气胸的情况比较常见,大量气胸的风险不大。

二、血胸

也就是穿刺过程中刺破血管,血液进入到胸膜腔。因为操作前都会常规做胸部增强CT,目的就是看动脉血管的位置,便于穿刺的时候避开,所以,肺穿过程中,刺破动脉的情况少见,所以出现血胸或咯血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三、肿瘤沿针道种植转移

这种风险理论上存在,但实际因为穿刺导致的肿瘤种植转移的情况罕见。

四、其它还有穿刺过程中的麻醉药过敏、患者因为疼痛、紧张等诱发的血压升高等等,这些风险属于和个人因素有关,总体来讲,风险较小。

其实,穿刺的风险和肿瘤在肺内的位置关系最大,肿瘤靠近边缘部位,进针时经过的肺组织少,风险就小,如果肿瘤位置偏于深部,或毗邻大血管,穿刺风险就高的多了。



深蓝医生


都说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尤其是身上长了“东西”,更是需要病理检查来确定一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肺穿刺活检也是这样。

现在检查先进了,发现肺结节的也多了,做肺穿刺活检的也多了。肺穿刺活检,有经气管镜穿刺的,有经胸壁穿刺的。问题中的肺活检,应该是指经胸壁穿刺的。

总体来说,肺穿刺活检还是很安全的检查。微创技术,又有很好的定位(现在一般是CT定位),穿刺活检的部位可以比较精准,器械也好。所以,怀疑肺部肿瘤要取病理时,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很常规的检查(当然,病变部位要合适穿刺)。

肺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尽管是微创。所有的有创检查和治疗都有风险,虽然是小概率事件。

一般来说,(但凡手术)基本的风险有三条,出血、感染、麻醉意外。

出血。有创伤就可能伤及血管,所以有出血风险。穿刺时当然会根据解剖部位避开主要大血管,但有时会有变异的。讲个极端的事例,数十年前我的上级医生讲给我听的。一个人开“阑尾”,一刀切下去,切到腹壁的一个血管瘤,结果大出血。当然这很罕见,但总有事出意外。

感染。有创伤就有伤口,就有被污染、感染的可能。虽然注意器械消毒、无菌操作,但病人的抵抗力还有差别,像糖尿病、免疫力底下的患者,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再加上如果有个出血,就给细菌生长有了培养基(血液营养丰富)。

麻醉意外。虽说现在的麻药过敏少了,可总有个体差异,有过敏体质的人,就是局麻也难免。

另外,做肺穿刺活检是经胸壁穿刺到肺组织的。那就还有胸膜反应、血气胸的风险。

胸膜反应是穿刺针刺到胸膜时由于刺激、疼痛等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应。病人可以出现头晕、胸闷、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可以低血压、休克、晕厥等,还可以有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严重的,还是有危险的。

血气胸,可以是血胸、气胸、或者是血气胸。

血胸。穿刺中出血,比较多的血液流到胸膜腔里。

气胸。肺穿刺是会刺穿肺部的(除非这个结节、肿物就长在边上)。如果肺部损伤大了,空气进入胸腔就引起气胸。所以穿刺的那一瞬间一定要屏住气(呼吸时肺部会移动),以减少肺部损伤的可能。

还有其他的风险和损伤的可能。这里只能捡主要的、常见的说一下。

另外,肺穿刺活检不成功或带来不良后果的可能也要了解。

穿刺取病理不成功,没取到有意义的组织,穿刺后得不出病理诊断。比如,怀疑恶性肿瘤的没有取到恶性肿瘤的细胞标本。

或者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上沾染了肿瘤细胞,这就有可能造成肿瘤的直接播种转移。

有创检查中发生意外,可以说是“一切皆有可能”,虽然概率很小,但有可能,就要告知。医生会在术前对病人进行评估、告知检查的意义和风险的。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对于穿刺活检,很多患者还是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的,除了穿刺带来的疼痛、不良反应如气胸之外,也从不少地方听到对穿刺活检的负面看法,比如说穿刺活检会诱发转移等。其实这个误会产生于多年前。

早在二十年前,穿刺这项技术就存在于临床当中,但那时没有PET-CT来评估有没有全身转移。那时只拿到一个普通CT片子就做了穿刺活检,而这时候身体上可能已经发生了肿瘤的转移,只是没有表现出症状。

那么在做完穿刺活检后的一段时间里,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身体的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并且表现出了症状,这时再做检查才发现了肿瘤的转移,由于这些部位在穿刺之前并没有进行影像学检查,患者自然而然认为是穿刺造成了肿瘤的转移。久而久之,就让人对穿刺活检产生了误解,如今医学的发展已经对这种误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穿刺活检有没有风险呢?

首先要认清,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当然会存在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而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很显然与活检的解剖部位有关,这一点在选择穿刺活检时,主治医生应该都会讲明的。

比如经皮肺活检,理论上并发症主要有胸痛、咯血、肺不张、呼吸困难等等,而出血是经皮肝穿刺活检后最常发生的不良事件。但只要操作正确,这些并发症和后遗症会较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并非所有情况都能穿刺活检,以肺穿刺为例,以下情况就不能进行穿刺活检:明显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脏病;恶病质及不合作者;高度怀疑血管病变;严重肺气肿或肺功能差;双肺多发肺大疱;病灶与肺门及纵膈大血管紧邻者。

但是排除以上不能穿刺的情况,其他情况就应该正确看待。据统计,穿刺导致肿瘤转移的概率大约是0.07%-2.33%,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的概率,而穿刺活检是确定肿瘤及其类型的金标准,也是基因检测样本的重要来源,因此,穿刺活检的收益远大于转移风险。

最后,如何最小化肿瘤种植的风险?建议到有大量病人的肿瘤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并且配备合格的细胞病理医生。穿刺的手术器械和图像引导设备也非常重要,能缩短穿刺的时间,并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穿刺的质量。


癌度


出血,最常见的,一般出血量不会很多,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可以用止血药。

感染,多为局部消毒不严格引起,比较容易处理,危害不大。

气胸,比较常见,气体量较少可以自行吸收。

胸膜反应,这个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很不幸,我老师就遇到了一例,当时影响比较大。可以用局部麻醉预防。有人传说会有针道种植性转移,但是目前我还没有碰到,临床资料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维修工75886026


肺穿刺活检主要的风险是出血和气胸,但一般不会出现,因为刺刺医师都是有经验的并且是在影像下引导做的,这个大可不必担心。


中华百草养生堂


最大的风险是,肿瘤转移……你要是高度怀疑是恶性,就直接手术……


tcq小帅哥爱江山更爱


有血气胸风险,不过,穿刺医生知道如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