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会是FC31吗?

雪域雄鹰8200


关于我国新型隐身舰载机,大家是比较关心的。这一两日,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4月2号,有消息人士称,FC-31上舰后,将改名为歼35,其空重、内油都将进一步增加。其中,空重将增加10%左右,内油将增加到8吨以上。对于歼35的首飞时间,消息人士也有提及(下文会说到)。

应该来说,这个消息还是比较符合舰载机改进的常识的。以F-35A为例,其翼展为10.7米,空重为13.3吨,内油为8.3吨,最大作战半径为1080公里。为了上舰,F-35C翼展增加到13.1米,空重增加到15.8吨,内油增加到8.7吨,最大作战半径增加到1140公里。F-35C所增加的重量,一方面是以为为了提高升力对翼展的增加,一方面是为上舰而进行的对起落架、机身等机体结构的加强。

一些人在谈及歼20上舰的问题时,认为歼20为空军型战机,如果要上舰,必须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进行改进;而且其已经比较重的机体,上舰后必然会再次增加不少重量。其实,目前的FC-31也是空军构型,而且还是处于验证机的状态。如上图所示,从FC-31目前的翼形看,期采用了较大后掠角度、较薄的机翼,整体机身显得偏“细长”。显然,这是为了空军型更大的速度和空优性能而设计的。FC-31如若上舰,也必然会进行不小的改进,比如后掠角减小,翼展增大,机体结构增强,增加耐腐蚀性等等。

F-35C翼展明显加宽

只是,F-35C为了上舰,空重增加了近19%,而FC-31只增加了10%,也是十分难得了。不过,这方面目标是目标,实际还需要继续观察。在内油方面,从公开数据推算看,FC-31的2.0版的空重约13.5吨,内油在7吨以上。这次其空重增加到14.9吨,内油增加到8吨以上,也是理所当然。此外,由于FC-31最初的地位是一款利用成熟技术研制的,以外销为主打的低成本4代机,而这种定位,显然并不适合于将成为我国新一代舰载机的歼35。所以,FC-31的航电也将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性能更加的强大,也更加的完善。

这一系列的改进,幅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根据该消息人士的说法,歼35的首飞时间,将推迟到2年后,也就是2021年左右。以此来计算的话,其服役时间将在2027年左右。这样的话,我国新一代中推的进度也应该能够赶上,这有助于歼35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以上均为基于消息人士最新消息的分析,具体情况还有待继续观察。


晨曦军情


FC-31打出生开始就争议不断,做为沈飞“雪鹄”竞标四代机失败后,自筹资金研发以保持四代机研制能力的外贸产品。用途定位从原来的两个变成现在的三个,早期定位和歼-20高低搭配、外贸机型,现在又增加了一个中型四代舰载机。

先来一张FC-31美颜版照片秀秀。

歼-15是我国现役舰载机,和苏-33以及早期的美国F-14一样,都是大型战斗机。大型战斗机的好处是载弹量大、航程远滞空时间长,自然单机战斗力更强。弊端是占用有限的航母空间,载机量下降,对于航母舰队整体作战实力会受影响。

对比世界主要航母装备国,目前主流舰载战斗机正在朝中型化发展,特别是隐身时代的舰载机,美国、英国已入役F-35舰载型。相对应的我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最大的可能就是FC-31,毕竟从研制时间、机体大小和整体设计性能都比较满足需求。

这是网友制作的歼-31B舰载机想象图,要是真的这么漂亮帅气就好了。

不过沈飞FC-31“鹘鹰”雷声大雨点小,从2012年首飞至今,版本都换了三批还是迟迟不能落地。面对F-35舰载机的入役,国产新型航母的入役还有成飞歼-20的稳步发展,压力立刻显现。

随着成飞在FC-1的基础上开始改进隐身型号,未来的航母舰载机选型可能又回到原点,由两家再次竞争,至于谁将笑到最后,多等两年大家就知道了。


河东三叔


对于这个问题,歼15、歼31的设计总师给出的答案是:请大家拭目以待。儒道之主认为,下一代舰载机虽不可能是现在的歼31(FC31)2.0版,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由沈飞研制。歼31直接上舰是不可能的事,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在歼31的基础上研制的第四代(我军方划代标准)隐身舰载机。既然孙聪总师说是“等着吧”,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8年11月5日,在“逐梦海天”媒体见面会上,孙聪在回答央视网记者关于“鹘鹰(歼31)转正的传闻是否属实”这个问题时,孙聪总师回答说:“网上的消息把我心中的愿望都说出来了,我们也特关心这事,至于我的回答呢那就是:等着吧!”尽管孙聪总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透露出的意思可以说是很明显:歼31改型已获海军认可。航展之前就有消息称:“海四”(下一代舰载机)由沈飞负责。沈飞在10月份曾发表题为《舰载战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章,文章中称: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斗机为中型机。



这篇文章无疑是为“歼20上舰”泼了一盆冷水,这毕竟只是沈飞的“一家之言”,下一代舰载机究竟花落谁家,决定权还在海军手里。以我个人对舰载机的发展趋势、我海军的发展战略的理解,中型舰载机更适合。而我国目前仅有成飞的歼20、沈飞的歼31两款四代机,所以只能是歼31的改进型,或者是干脆重新研制一款中型第四代舰载机——歼20上舰的可能性极低,重新研制比歼20上舰的可能性更低。沈飞在这篇文章中称,“新海四”性能应该是与我们的歼-20性能相当的战斗机。



“海四”无疑是歼31的大改型,歼31的同比例模型参加了珠海航展,与之前的2.0版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仍是一款为空军研制的战斗机。歼31舰载版到底模样如何?现在还没有任何官方公开的资料,具体的研制进度也不清楚。不仅是国人对歼31上舰给予高度关注,国外同样紧盯着这个问题。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在11月13日发布了一篇文章称,中国的FC-31已获得海军经费的支持,不仅是海军将大量采购,空军也将订购部分空军版,空军也将为FC31的研发提供部分资金。


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10月份孙聪总师到访贵发所一事,外界推测孙总师就是为了涡扇19(WS-19)发动机而去——为解决歼31战斗机的动力问题。这件事曾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如果一切顺利,2020年我国第四代舰载机就会露面。如果歼31改进型获海军认可,空军型又能接到空军的订单,这不仅对沈飞的意义重大,对我国整个航空制造业的意义都相当重要——我国战机研发、制造都将更进一步。根据官方透露出的点点滴滴的消息,下一代舰载机将是歼31的改进型,具体型号未知。


儒道之主


FC–31上舰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可能性基本为零。
以目前的进度来看,我国的002型国产航母今年铁定会服役,我国即将跨入双航母时代,


并且003型航母正在加紧建造中,两三年之内就会下水,那么舰载机的发展又是怎样呢?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舰载机尤其是隐身舰载机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于航母的发展进度,但这不是问题的所在,以辽宁舰和002型航母来说,因为都采用了滑跃起飞甲板,所以只有现成的歼–15重型舰载机可用,别无选择。
问题的关键是003型航母,据信003型航母是8万吨级的,采用平直甲板,而且肯定会上电磁弹射器,其舰载机除了有一部分弹射版的歼15外,肯定也会上隐身舰载机,因为美国的航母已经装备了F35C隐身舰载机,对我国的航母舰载机已经形成了现实的压力,靠3代的歼15去对抗4代的F35肯定会吃亏的,我国的隐身舰载机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就目前只搞出了两架技术验证机(连原型机都算不上)的FC31来说,要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定型量产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就算FC31费尽心思搞出来了,FC31能对抗F35吗?完全就是在找虐,FC31会被F35全面压制,毫无胜算,我们可以在键盘上胡言乱语,但海军会拿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去开玩笑吗?

003型航母需要的是可以对抗F35的隐身舰载机,而不是徒有其表的FC31,要想有效对抗F35就必须上重型隐身舰载机,不要小看了F35的作战能力,搞中型机上舰肯定会被虐,只能发展重型隐身舰载机。所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FC31绝无上舰的可能。否则就是对海军的极度不负责任,在拿海军的命运开玩笑。


那年那月那兵说


在国家没有正式公布下一代舰载机型号之前,所有的消息都是推测与猜测。但是,根据国内外包括央视网络播出的相关新闻报道,很多的信息都指向了我们下一代航母舰载机会采用FC-31战机的深度改进型,也就是FC-31隐身战机的3.0版本。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有FC-31战机的1.0版本和2.0版本。



根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1月13日的报道,FC-31已经获得了海军经费的支持。并且海军将大量采购,而且同时空军也会需要一部分,并且提供部分资金研发。这是也被央视媒体和送众多媒体所报道。这似乎也验证了未来的海军航母舰载第四代隐身战机将会选用FC-31深度改进型。



而同时,沈飞方面也不断的对外释放关于第四代舰载战斗机研究的文章。早在10月沈飞发表了一篇题为《舰载战斗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文,为未来舰载战斗机发展方向确定了基本方向。下面图片是沈飞对未来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定位为中型机的论调。不过沈飞在后面的文章也进行了着重的解释,“新海四”性能应该是与我们的歼-20性能相当的战斗机,而不是一门低档搭配战斗机。这也说明了未来的“新海四”将会在性能上不会低于歼-20,而这样的要求,显然也会造成“新海四”的价格上涨。




还有就是歼-15舰载战斗机总设计师孙聪在10月份考察贵州航空发动机的新闻,让我们对未来的FC-31采用WS-19发动机是极为关注。毕竟孙聪的考察,就是想要落实WS-19的进度,是否能够满足在2020年装机实验。这直接关系到未来舰载机的成败,自然要做到心中有数。而早在2013年,孙聪就曾经说过我们未来的第四代隐身舰载机将会在2020年与国人见面。

而在11月6日珠海航展上只展出了FC-31的模型,但是孙聪总设计师却依然到了现场。有记者向孙聪提问“歼-31会转正吗?会不会成为下一代舰载机?”孙聪总设计师笑了笑,这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网上说出了我的心愿,等着吧。”这次总算是我们心里落地了,未来的舰载机定然是FC-31战机的深度改进型。



孙聪总设计师。

不要再多追问了,只是等到我们军方公布才算正式承认,那么现在我们只是在等待所有的研制工作完成以后,自然就能看到“新海四”首飞的那一天,只是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的。支持我们的国防,就是支持保卫我们的家园!


淡然小司


虽然个人迫切期待FC-31能上舰,更期待如果有垂直起降型号能搭配我们未来的075两栖攻击舰,那么这一切就趋于完美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本人持悲观态度,因为FC-31还没有定型,这就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FC-31上舰想象图

前两个月回答过一个问题好像是是歼31最近在干嘛,当然了其实是FC-31 ,它最后一次跟我们见面是2016年年底出现的2.0版本。本来是满怀期待它在航展上出现的,怎奈2018航展的风头都让歼10和歼20抢去了,FC-31根本就没现身,真是连影子都没见着,这的确让不少军迷朋友感到失望。

但是有传言称FC-31已经交与海军服役,这就让它变得更为神秘。不管真假,现在FC-31无外乎两种肯能,一种是成功定型被保密起来,另一种就是已经被放弃。这样算起来FC-31已经两年没有和我们见面了,它的各项性能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也不得而知,如果一直没放下,那么离着上舰也就不远了,极有可能搭配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

如果能有垂直起降型号那就万事大吉了!只可惜垂直起降型号结构太过复杂,研制起来烧钱、费时还费力,升力风扇对我们来说也可能遥不可及,法国和俄罗斯搞过的垂直起降飞机都已失败告终,所以目前第一步可以先将FC-31上舰,这才是当务之急。

总之,就算最后FC-31没有上舰,那么它也是为其他隐身战机铺好了路,因为我们海军的下一代舰载机必定为“四代机”!

被网友称之为FC-31鹘鹰2.0版

以上为军武奇兵手打原创发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支持,欢迎广大军友交流、补充。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军武奇兵


FC31是否会成为下一代舰载机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定位未来的战略战术上的需要,以往我们受战略战术上的影响,在研发战斗机的时候更多的采取“腿长”、“速度快”、“超机动”、“载弹多且丰富”和“隐身”等等。但是着一切都基于我们没有航空母舰的框架下来打造的战斗机。但是随着航母时代的来临,在战略战术上要有新的界定和参考。

首先,舰载战斗机需要合理的作战半径。舰载战斗机通常较多采用伙伴加油方式,同时距离敌方前沿目标在200公里左右,但也会根据对手的拒止范围来界定自己的实际距离,但通常不会超过1000公里。而中型舰载机便可以胜任这1000公里左右半径的作战任务。

其次,合理搭载更多的舰载机。航母作战不像陆路机场作战,舰载机的数量与航母排水量和舰载机的体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远海执行战备巡逻及战斗任务的时候,需要较多的起飞架次来完成防守与进攻任务。而中型或者中重型战斗机在承担这种综合作战方面有着非凡的效果。

最后,将舰载机进行高科技的优化。新一代舰载机不但拥有尖刀突防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大脑中枢的能力。以往的舰载机是依靠自身能扛多少弹药就办多少事,而未来的战斗机则可以集合多种打击模式为一体。可以运用自身的信息数据链直接引导海陆空天电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打击使命。

总而言之,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在进行着革命,同时军事也在进行着伟大的大变革。战争武器的优劣取决于是否能够把自身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既要保持撒手锏的功效,又能完成综合多功能任务的担当。


零点智慧


当年J20出来的时候,美国说太长了是截击机。很多中国网民也信了。但后来一张“八一”照,显示J20与苏27长度一样,宽度还略窄。这一下网络一片哗然,原来J20就是战斗机,而不是什么截击机。

现在美国,英国,加上前几天的日本都在要求换F35B/C。那么如果中国还用J15那叫犯罪。下一代到底采用什么飞机呢?很多爱沈飞的人直言:J31。说实话他们也知道J31不如J20。但举出以下3个例子:美国F35是中型机,所以中国也用中型机。J20太大。J20机翼不可以折叠。而且这3个问题是一步一步后退出现的。

1.美国F35是中型机,所以中国也用中型机。驳斥:美国采用的是中型机体重量加大型战机的容量。目前这个本事,不得不承认只有美国可以做到。F35只有三代机中型的空载,但满载却与三代机重型机相同。所以F35战斗力是重型机的战斗力。这对复合材料,发动机要求极高。目前只有美国可以做到。如果中国采用J31,肯定不是F35的对手。在航母暂时不如人家的基础上,舰载机也不如人家不是找死吗?

于是沈飞粉丝们不得不承认这点。于是提出来第二个例子。

2.J20太大无法上舰。你看呀!J20好是好。但由于美国的媒体说J20是截击机,现在中国人都认为J20太大。但最近的照片已经表明J20基本上和苏27系列一样的。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但还有人来说这个事。我也无可赖何。

但部分理智的沈飞粉丝提出了第三个例子。

3.J20机翼无法折叠。J20吧!大小合适但机翼不能折叠,所以航母载不了几架,这是一个问题吧?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吧!J20也可以机翼折叠。不过要重新设计机翼而已。

综上所述:下一代舰载机应该是J20改,不是私生子J31。






yyyysssswwww


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大。

其实长期以来,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到底是歼-20还是歼-31(出口型叫FC31),一直存在争议。歼-31要轻,上舰的优势是载机数量多;歼-20属于重型战斗机,上舰的话载机数量可能要少一些。但从性能上来看,歼-20肯定要优于歼-31。

之所以说歼-31上舰的可能性大,我个人认为是出于战略布局的考虑,不可能让成飞一家独大。本来空军就大量装备了歼-10,如果海军再大量装备歼-20的话,沈飞的出路何在?

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到底是谁,还有待时间的证明。不过应该快了,估计2019年内就会有音了。


用户53052903248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有人问过歼31总设计师孙聪同样的问题:“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会是FC-31吗?”对此,孙聪回应:大家请拭目以待!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将是针对歼31未来用途最权威的“官泄”。据此可知,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是歼31改进型没跑了。
珠海航展上的FC-31


长久以来,关于中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究竟沿用重型机还是改用中型机的讨论就已经争论不休,双方都有大批拥趸,谁也说服不了谁。前者认为,重型机拥有中型机无法比拟的航程、载弹量方面的性能优势,是保障航母编队安全,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利器,而后者则认为,未来航母舰载机的选择隐形化、轻量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相比重型机体所增加的微小的燃油、载弹优势,采用中型机所带来的载机数量提升足以弥补单机性能的差距,况且,谁说中型机就一定比重型机弱?外界普遍认为,新一代中型隐形舰载机如美国的F-35战力要明显优于现役的苏-33(歼15)、F/A-18等重型机。
F-35是一款划时代的舰载机,引领了未来舰载机发展潮流


中国国内对这方面的讨论也很激烈。就从网络上的讨论来看,中国大多数军迷和网友都比较倾向于选择重型的歼20而不是中型的歼31作为未来国产航母舰载机。究其原因,无非是研发进度、航程、载弹量等方面的考量。相比歼31迄今只生产2架验证机的进度相比,比歼31早试飞一年的歼20确实要领先多得多。歼20从去年底加入现役后,在小批量生产的同时,依然在不断试飞改进,并且多次在公众场合亮相,这次更是以3机编队的形式进行飞行表演,让人一饱眼福。网友普遍认为,假以时日歼20换装WS-10B或者WS-15后,一定能成为一款强大的隐形战机,制霸蓝天!相比之下,歼31受进度的拖累,服役遥遥无期,另外即使服役,能否赶上F-35的水平,也是个未知数。
歼20唯美瞬间,做工精致,细节见真章

不过,显然目前高层已经有了答案,这个争论可以休矣。立足于未来作战需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而在歼20和歼31之间最终选择后者,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未来歼31改型国产舰载机想象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