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打呼嚕危害更大,該如何緩解?

別看了小姐


很多人都覺得孕婦打呼嚕很正常,是睡得香甜的表現,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



孕婦打呼嚕分良性和惡性

如果準媽媽入睡後打呼嚕的聲音比較輕而且比較均勻,或者是偶爾出現打呼嚕,這種就是良性打呼嚕,是因為懷孕後身體正常變化。如果準媽媽入睡後打呼嚕的聲音非常大且不均勻,中間有停止呼吸和急速的喘氣,這種打呼嚕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稱為惡性打呼嚕。



孕婦打呼嚕的壞處

孕婦打呼嚕並不是睡得香的表現,反而容易造成腦部缺氧或窒息,給孕婦和胎兒都會帶來危險,因此不可忽視。



那麼,該如何緩解孕婦打呼嚕呢?

1.控制體重

肥胖是引起打呼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飲食上準媽媽要注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不要暴飲暴食,多吃點水果和蔬菜有利於緩解便秘和疏通腸胃道。

2.睡覺姿勢

懷孕後要以側臥位姿勢睡覺,儘量不要採取仰臥體位睡覺。因為仰臥時肥厚的喉嚨肌肉和舌根很容易後墜而堵住氣道,導致準媽媽打呼嚕。

3.適度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準媽媽控制好體重,也能鍛鍊準媽媽的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和有助於分泌。一般來說,準媽媽飯後散步、瑜伽、韻律操等都是不錯的運動項目。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

希媽育兒


很多女性,以前睡覺很安靜,可是,自從懷了孕,就打起呼嚕來,這和懷孕是有關係的。

女性懷孕後,血容量會增加,造成鼻充血,因為鼻充血,咽腔、鼻腔狹窄,上氣道阻力增加,容易打呼嚕。同時,因為雌激素可引起機體充血、黏膜水腫、分泌增多,導致鼻咽部對氣流的通透性降低,孕婦經常鼻塞,也會加重打呼嚕的程度。

打呼嚕看似是小事兒,實際上,對孕期也有一些不好的影響。

打呼嚕的孕婦,容易出現呼吸及睡眠節律紊亂,反覆出現呼吸暫停及覺醒,會導致睡眠不足,白天犯困,精力不足。

有些孕婦打呼嚕,還會導致肌肉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腎素水平增高導致動脈血壓升高,容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打呼嚕還會對胎兒有影響,胎兒很敏感,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發育對於外界的影響反應最為敏感,任何異常因素,都可能影響到胎兒血流的黏度、紅細胞比積、血氧飽和度,進而引起胎心異常、胎兒呼吸窘迫以及胎兒生長髮育受限等。

國外有學者做過研究發現,打呼嚕的孕婦,和不打呼嚕的孕婦相比,分娩時順產的概率要低,主要是打呼嚕的孕婦容易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早產的發生率增加,進而剖宮產率的上升。

因此,對於孕媽來說,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飲食要適量、多運動,特別在孕期,要保持樂觀心態,避免情緒因素造成的睡眠障礙,也可以適當抬高些枕頭,避免打呼嚕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