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前序:

歷史每每總是驚人的相似,泱泱的華夏,巍巍的皇權,還有繞不過去的權臣。

權臣是站著的帝王,掌握權力時間久了,自然不免有些飛揚跋扈,但是,九五之尊的帝王又何嘗不是呢?生殺予奪,乾綱獨斷。

可是,一提到權臣,人們總是沒有多少好感的,無外乎在人們潛意識裡,一切權力當屬帝王。但,又有誰能夠站在權臣的角度思考一下呢?

權臣,不是倖臣,不是佞臣,更不是奸臣,他是皇權的代行者。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曹操煮酒論英雄

今天這篇文章,我斗膽請進一位權臣,然後站在他的視野來看待波雲詭譎的君臣權鬥。

一句話,大家都不容易。

01

宇文護,字薩保,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鮮卑族,北周政權奠基者宇文泰之侄,宇文泰大哥邵惠公宇文灝第三子。

西元556年(西魏恭帝三年),一代梟雄宇文泰生命走到了盡頭——在西行巡視走到牽北黃河屯山(今內蒙古後套烏加河)的時候,突然患病。

緊要關頭,家族中唯一在軍隊中有些資歷和人脈的宇文護被秘密招至跟前。

“我行將命不久矣,而諸子也就是你的一眾堂弟們尚在年幼,但是朝政之中外敵內憂都尚未平定,我死之後所有權力託付於你,希望你能夠勉力從事,完成我的志願。”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泰戲劇化人物

就這樣,事先並不顯山漏水的宇文護走上了歷史的前臺,開啟了自己激盪沉浮的一生。

回都城長安的路,顯得那麼漫長。

護送著馬車中奄奄一息的宇文泰,宇文護快馬加鞭地趕路,可是依然不能阻止時間老人請走宇文泰生命的決心——當隊伍行至雲陽的時候,宇文泰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

宇文護悲慼交加,祖父、父親和幾位叔叔都在戰亂中死於他人之手,僅剩下這麼一位么叔,平時就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現在他就這麼地走了,還給自己留下了這麼一個大攤子。

想必,此時的他,內心裡應該是有些苦逼的。

雖然自己也算是軍中有些名氣的將軍,但偌大的朝堂上,六大柱國十二大大將軍,要麼是德高望重的叔輩,要麼是能征善戰的兵頭,跟他們比,自己還略顯稚嫩,自己能承擔起光大宇文家族的重任麼?

02

但是,人的潛力就是那麼無限。朝局在宇文護雷厲風行的左右安撫下竟然很快穩定了下來,百官也都基本明面上承認了宇文護的執政地位,他也終於可以走他的下一步棋了。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護與獨孤般若

宇文泰生前的志願,無外乎讓宇文家族終有一天君臨天下,否則自己三十年的打拼豈不是要給他人作了嫁衣?

拓跋氏在西魏的土地上毫無寸功,歷來打天下者坐天下,宇文家憑什麼要給拓跋氏世代打工?

不過,朝堂之上尚有幾位當年孝武帝拓跋修西遷時帶來的股肱重臣,宇文泰活著的時候他們懾於威望,不敢造次,但現在…

對此,宇文護當然是心知肚明。想要改朝換代,還是要運作一些手腕的。

“不如趁熱打鐵,及早確定我宇文家族與朝堂之臣的君臣名分,免得夜長夢多。”

“看來,是時候撕掉偽裝,露出崢嶸的獠牙了。”

“傀儡皇帝拓跋廓,找個心腹明白地告訴他讓他禪讓吧。”

如此這般,宇文護不知要在內心裡打多少腹稿。

不管怎麼說,宇文泰的生前願望還是被宇文護給實現了——他的嫡子宇文覺被扶上了北周天王之位。

乾淨利索,手段辛辣,發生在初次掌握大權,資歷又尚淺的宇文護身上,著實有些讓人匪夷所思。宇文護以實際行動告慰了宇文泰以及他祖父父輩們的在天之靈。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護

03

新的王朝雖然建立了,但潛在的隱患非但沒有消除,反而顯得更加危機四伏。

首先是下臺的皇帝拓跋廓,雖然以前是個傀儡,但只要他還活著,就永遠是個不定時炸彈,自從南朝宋武帝開了頭之後,後來的末代皇帝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宇文護乾脆就比葫蘆畫瓢,加送了拓跋廓一程。

其次,朝堂之上有一股以上柱國趙貴和獨孤信為代表的反對勢力隱隱地逐漸成型。其中,趙貴是當年迎立宇文泰為新帶頭大哥的核心人物,身份尊貴;獨孤信能征善戰,屬於當年孝武帝帶過來的原班人馬。

他們有的對宇文護獨攬大權不滿,有的可能打內心裡就反對改朝換代,明面上不能拉宇文護下馬,他們就決定玩陰的。

得到消息的宇文護自然先下手為強。

趙貴直接捕殺,滿門抄斬,獨孤信免職然後賜死,家人流放。

非常時期,當用非常之手段,對敵人的心慈手軟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況且此時的宇文護也需要用一場閃電式的流血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歷來,殺伐是一種最有效的立威。

宇文護的目的實現了,殺雞儆猴,百官畏服,不僅承認了新王朝的合法性,也認可了他權威的正當性。

不過,舊的不安定因素排除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04

問題出在他那登基不久又乳臭未乾的堂弟宇文覺身上。

不管是由於身邊近臣的讒言也好,還是自己年輕氣盛急於抓獲皇權也好,才十六歲的宇文覺公然向大自己三十歲王朝的實際掌舵人堂哥宇文護叫板了。

閔帝對宇文護“深忌之”,不僅與身邊大臣司馬孫桓、司空李植等密謀計劃除掉宇文護,而且閔帝宇文覺還公然在皇宮後院豢養武士,整日練習擒拿動作。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覺

這樣就顯得有點明顯了吧,也太小看執政的權臣了。

相比之下,後世的康熙就滑頭了許多,他帶領的是一群太監,整天聚在一塊練習一項運動——摔跤。

結果,顯而易見,兩個參與密謀的核心大臣首先被外放了。

然後,宇文護親自向宇文覺痛哭流涕道:

“天下最親近的人,莫過於兄弟。如果兄弟間自相矛盾,對其他人就更難以親近。太祖(宇文泰)以陛下年輕,臨終把後事託付給臣下,臣下既然兼領家族與國家的重任,就竭誠輔佐陛下。如果能使陛下親理朝政,威震四方,則臣下雖死猶生。只擔心一旦將臣廢除之後,小人得以逞其私慾,不僅不利於陛下,也擔憂國家的危亡。”

沒人知道宇文護的這番哭訴有幾分真誠,但最起碼說明此時宇文護的反抗是溫和的。

可是,少不更事的宇文覺卻沒有被宇文護的言辭感動,繼續著他的刺殺計劃,不知道的是少年皇帝有沒有合計過刺殺成功後該怎麼辦?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護不是真心,陰謀除掉宇文護的那幫人就是真心的麼?

200多年前,有個叫司馬懿的人只通過一次政變就徹底架空了曹魏皇權,這宇文覺大概是沒讀過這一段歷史的吧?

天下本有是非爭議,但,是非正義只存在於百姓,士族大夫根本沒有是非正義,他們只知道端誰的碗,給誰賣命。

獨孤信、趙貴之流,德高望重聲名顯赫,所謂機關算盡也不過是想著分一杯權勢的羹罷了,何況名不見經傳的孫桓、李植之流?

宇文覺才十六歲,外沒有宗族兄弟幫忙,內又沒有軍隊根基,即使搞掉了宇文護,也不過是換一個權臣罷了,他照樣抓不到實權,搞不好又將是一次改朝換代。

他大概是不知道,大約二十年後,有一個叫楊堅的親家真的就這麼做了。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楊堅與獨孤伽羅

權力如果是在宇文護的手中,至少不會改朝換代,至少不會讓宇文泰斷子絕孫。

可是,年輕氣盛的宇文覺管不了那麼多了,決定一條道走到黑。

“人不輕狂枉少年”,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如此執著在未來應該可以有著不錯的前程,但他是一個帝王,政治是要講權術的,一味蠻幹,恰恰顯示了他的不知天高地厚。

站在宇文護的角度,小兄弟這就算是給臉不要臉、敬酒不吃吃罰酒了,那老哥哥還給他客氣幹啥?

“今日寧負略陽(宇文覺以前的爵位),不負社稷”,宇文護找了個高大上的理由,決定把宇文覺打回原形。

百官在前車之鑑下噤若寒蟬,“此乃公之家事,敢不惟命是從?”

就這樣,宇文護輕鬆地便實現了二次廢立,比第一次還順暢。

權力就是這麼奇妙,越用越靈,越用也越好用。

05

新的皇帝登基了,是宇文覺的庶出大哥宇文毓。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毓

如果說,宇文護第一次向宇文覺表白時還有幾分真心的話,此時的宇文護,心態恐怕已經迥然不同。

不是說他想要篡位,他的直系長輩又沒有當過皇帝,名不正言不順的,想吃不見得能下得去嘴。

但是,在享受了生殺予奪的最高權力的滋味之後,他已經放不下權力了。

因為放下不僅僅意味著無盡的失落,更重要的是——命將不保。

在這種情況下,再去談什麼人品操守,談對帝王的忠誠,都是扯淡,宇文護唯一要做的,就是緊緊抓住權力不放。

所以,即使宇文毓即位時已經24歲,但宇文護並沒有將權力和盤交出,只是交出了部分行政權力,至於兵權,則一絲都沒有,甚至連皇宮裡一兵一卒的調動皇帝都無法決定。

宇文毓也是明白人,到底是比弟弟宇文覺年長几歲,不僅認可了現狀,而且沒有什麼明顯的奪權行為,但是,他卻會利用到手的一點權力做些波瀾不驚的文章。

首先是改尊號天王為皇帝,然後便利用稱帝的時機大封自己的一群親弟弟為公為將,其次是日理萬機,將朝政打理得井然有序,盡展自己英明果敢的一面,一時間威望空前。

宇文護竟然害怕了。長此下去,最後自己會不會被群臣和天下人逼著交出所有權力啊?一旦交出權力,過往會不會被清算啊?

此時,他曾經的心願,他對宇文泰的承諾恐怕都拋諸腦後了。

畢竟,跟宇文家的江山比起來,自己的命更加重要。

所以,他又一次起了殺心,密令一個管皇帝飲食的郎官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了劇毒。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歷史再一次證明,殺人會上癮的,殺皇帝也一樣,有一就會有二

算上這一次,他已經連殺了三個皇帝了,拓跋廓、宇文覺和宇文毓,其中兩個是自己從小看著帶大的堂弟,當之無愧天下第一“屠龍高手”了。

06

舊去新來。

又一位宇文泰的兒子登場了,他叫宇文邕,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周武帝。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宇文邕

宇文邕顯然吸取了前面兩位哥哥的血的教訓,上臺之初便把國政完全交給了堪比父親的堂兄,自己似乎是要安心當一個坐享其成的名譽統治者了。

這下宇文護放心了,專心於自己的執政,還刻意栽培了不少宇文泰的其他兒子們。

宇文護還是太天真了,竟然會真的相信會有帝王能夠容忍皇權旁落?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即使是個白痴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會喜歡吮吸權力這個毒品

在他老老實實在給宇文邕看護江山的時候,雄才大略的宇文邕卻已經在準備玩兒“扮豬吃虎”的遊戲了。

“大冢宰晉國公宇文護助朕完成帝業,安養天下百姓,功勳無比。從今以後,詔誥及官方文書一律不準直稱他的名字。”

所謂“欲想擒之必先縱之”。

不僅如此,比照周公舊例,與西元561年,詔令在同州晉國公(宇文護爵位)府邸建立德皇帝宇文肱的別廟,讓宇文護祭祀。

563年,宇文護伐齊失敗,當宇文護與諸將叩首謝罪時,宇文邕也絲毫沒有責怪他們。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安穩慣了的宇文護不免得意忘形起來,不僅用人不察,手下親信多有奸佞虛妄之徒,而且他的兒子們也多有貪贓枉法的行為,以至於朝堂上默默滋生了不少非議,同時呢,他還得罪了不少軍中的帶兵將領,比如衛王宇文直等。

“天欲想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宇文護在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推向滅亡,竟不自知。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成功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總是給那些善於裝孫子的人,總是給那些能夠隱忍的人。

西元572年,在前次戰爭中無功而返軍中威望大為降低的宇文護,從同州(今陝西大荔)回到長安,在面見皇太后如往常那般坐著的時候,被周武帝宇文邕用玉笏從腦後打倒在地,然後被事先埋伏在一旁的衛王宇文直一劍砍死。

就此,權臣的一生戛然而止。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07

估計,在宇文護臨死前的一剎那,腦海中一定會後悔自己看走了眼,也一定會在腦中閃現過許多人物。

周公姬旦、呂不韋、霍光、王莽、曹操、諸葛亮、司馬懿、桓溫、劉裕、爾朱榮、高歡,當然了,還有自己的叔叔宇文泰。

一眾的牛人。

恐怕那一刻他才可能會稍稍明白,權臣當國,除非改朝換代,否則絕不會落下好下場,即使生前保全了名節,身後家人和過往親信也一定會遭到清算

縱然如周公,不也一度受成王猜忌麼?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其實,哪有什麼真偽,有的只是帝王與權臣的不兼容。

至高無上的皇權,握在手中便可生殺予奪,唯我獨尊,一旦失去便又會朝不保夕,任人宰割,所以,皇權不容失去。

但是,兩千多年的歷史輪迴,又怎麼也解決不了權臣這個問題。

君臣鬥——北周權臣宇文護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死有餘辜?

權臣的負面代表董卓

以至於,中國歷史上便常見權臣做大則欺主,帝王成年則索要屬於自己的皇權。

索要皇權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為權力不是附著在制度上,而是附著在權力擁有者個人身上,除非身死。

所以,如果有機會,權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改朝換代,一了百了。

但是,對於宇文護來說,他改哪門子的朝代,他自己就姓宇文。

想通了這一點,他大概會明白,其實一開始他走的就是一條不歸路,他唯一的選擇或許就是早早歸政自裁,最起碼遠遁他鄉,方能為子孫謀得一線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