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勝事

阆中胜事

閬中勝事

徐玉財|文

十年前的夏季,富順一行五位文學青年,甩開身邊繁瑣事,開啟川東北文學採風之旅。中途一站,正是閬中市。其時,我們都是一幫熱血青年,個個詩意盎然,彷彿有使不完的大好才情與大把時光。那一次,大家對閬中的印象可好啦,遊記裡濃墨寫了一筆,筆者寫就《飄然閬中》以抒懷。在古城90多條老街裡,有一聯可註解閬中:水懷珠而川潤,石蘊玉而山輝。

閬中古城,被譽為“閬苑仙境、風水寶地”,號稱“天下第一江山”。水秀則地靈,地靈則人傑,地靈人傑則飄然顯赫於世。閬中,宛若飛天彩虹升騰在嘉陵江上。杜甫曾兩次到閬中,舉家在此居住過數月。夕陽西下,漁船歸航,嘉陵江邊總有一個憂國憂民的身影在踽踽而行,長長的影子甚至鎖斷了江面。閬中期間,杜甫作詩60餘首,其《閬水歌》描述了閬中江山之勝:“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巴童蕩漿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阆中胜事

好一個“閬中勝事可腸斷”。不知道杜甫的“勝事”是什麼?是日破浪花抑或水雞銜魚?是張飛巡街抑或春節巡遊?還是踐行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個有著“風水之城”“春節文化之鄉”美譽的閬中寶地,你的到來,便是勝事一樁。

西漢天文歷算學家、閬中人落下閎被尊稱為“春節老人”,他創制了第一部完整曆法《太初曆》,喜氣洋洋的“春節”由此開源。中國人在一年忙碌奔波後,便有了一個約定的團圓日子,一個民族的集體幸福就這樣生動起來。那是華夏文明最富人文情懷的開篇,感謝落下閎!感謝閬中!今天,不管西來了多少節日,春節依然是最中國的節日,依然是家人團圓、祝福最滿的日子,越來越顯出一統天下的魅力。與閬中相關,最響亮人物非張飛莫屬,建有漢桓侯祠(張飛廟)紀念。時人盡知猛張飛,卻不知真實的張飛能文能武、宜書宜畫,尤擅仕女,治軍治政皆有作為,兩個女兒先後嫁給了阿斗劉禪。張飛原來是國丈!至今,人們仍在張飛牛肉的餘味裡大快朵頤,在漢桓侯祠的厚重裡解讀古蜀漢細節,在猛張飛的餘威裡發財奔小康。及至唐初,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為李世民尋找風水寶地,同時相中了閬中城南天宮鄉,“風水之城”由此名揚天下。

阆中胜事

十年前的閬中夏夜,衝浪嘉陵江後,我們移步江邊酒館。這麼好的地方,無論如何不能簡單從事,需得舒舒服服吃上一通。揣著把張飛灌醉的豪情,盡情喝吧,盡興聊吧。

歐陽修名篇《賣油翁》記“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結果,射術精湛的閬中狀元陳堯諮被一個賣油翁譏笑為“惟手熟爾。”筆者家鄉富順被譽為“豆花之城”“巴蜀才子之鄉”,共出進士238人,可惜缺一狀元,所以富順文廟未開大門也。閬中史上出進士117人,尹樞尹極、陳堯叟陳堯諮,閬中先後出了這兩對兄弟狀元,故而閬中又稱“狀元之鄉”。僅憑這點,就讓我輩不敢高聲語。明末清初,四川戰亂頻仍,成都被毀,清順治年間設閬中為四川臨時省會達20年,藉此奠定了今日閬中之底蘊?

千年古縣,總離不開一條美麗的河,就像沱江把富順縣城三面瀠洄,嘉陵江把閬中古城環抱在中央,隨著河水起承轉合,整個古城就在江心飄搖。

阆中胜事

江水浪悠悠,偶有漁船微光粼粼。一通胡吃海喝後,藉著酒興,我們徜徉在閬中古城。最年輕的兄弟很性情,壯著膽放肆呼喊:“閬中,我愛你!”他竟把閬中當成了情人,別唐突了閬中美人。聲音穿越幾條街,直達古城中心。拐角處,深情戀人如比翼蜻蜓,被我們的放浪形骸嚇飛了。模糊的紅燈籠,映照著一條條通往歲月深處的石板路。

美人勸我急行樂,自古朱顏不再來……閬中道,一回來,一回老。

十年後的冬季,我們又一次踏上閬中道。“我們”的組合不再是作家詩人,已換檔成文化工作者,最年輕的四十五歲,筆者開啟知天命之年。這個冷風襲人的午後,當車子從嘉陵江大橋上緩緩滑進古城的剎那,我們的心兒有若半天浮雲,悄悄滑入這座多情的古城。

步入古街古巷構建的網格古城中央,一下恍若重返十年前。不錯,依舊熟悉的酒家店鋪,依舊誘人的古色古香,依舊深情的昔年時光……“làng,làng,閬中!”似曾相識燕歸來,浪漫閬中,謝謝你在這裡等我。

阆中胜事

咣——當!只聽得銅鑼響起,原來是“五虎上將”巡街來了。一彪人馬從三國長廊裡走來,行進在阡陌縱橫的古街巷。銅鑼響處,關張趙馬黃,手持兵器威嚴肅立,抱拳致意。紅臉關公手握青龍偃月刀,黑臉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白袍趙雲儒雅倜儻,年輕馬超英姿颯爽,白髯黃忠老而彌堅……遊人紛紛駐足,舉手拍拍。這不是玩穿越吧?差點讓筆者混淆了古今。

一行人沿街尋覓,來到春節文化博覽會廣場,來到富順秸稈工藝現場。傳承人楊靜嵐與家人正在預備展品。異鄉異客,他們要一直堅守到正月初六,難為他們啦,見我們到來,那是喜上加喜。卻見秸杆工藝品神形兼備、栩栩如生,透視出獨特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可謂精品中的精品。好樣的,為了傳播富順非遺文化,大過年的還漂泊在外,我們必須為傳承人點贊。

黃昏時分,共進晚餐。一個古舊老店,一盤張飛牛肉,幾個醉人小酒,幾盤熱菜上桌。偶有客人打櫥窗路過,眼饞地投向我們,投向桌上尤物。熱氣騰騰間,酒足飯飽時,街上竟下起了綿綿細雨。對遊客尤其對攝影客來說,這善解人意的巴山夜雨,來得正是時候。有道是: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一夜賽神仙。

我們扛起相機,步入古城深處。左鄰右舍,酒肆客棧,正道通衢,偏街陋巷,都浸淫在朦朧雨霧裡,在燈光下閃閃發亮,在冬季裡透出溫暖。細雨點點飄下來,穿越櫥窗燈光,精心營造著青石板上的細水長長。彩燈串串,遊客流連,並肩舉傘,步履淺淺,小心邁著碎步,呼應著古城的輕柔祥和,更勝煙雨江南。斑駁泥牆,里弄深巷,傘下呢喃的情侶,成為古城最美的背景一簇。街道錯落別緻,庭院淡雅疏朗,保寧醋意濃濃,張飛牛肉飄香,滿街的美味,滿目的欣喜。仰望中天樓,“閬苑仙風,如日中天”,忽而粉紫,忽而淺紅,忽而碧綠,忽而鵝黃,領秀著古城的璀璨之夜。這巴山細雨的閬中春節,氛圍恰到好處,心情格外愉悅。在鏡頭景深裡,在悠然心會處,在情人眺望中,古城閬中就這樣美到了極致,美幻成天上人間。一首《遊閬中》以志紀念:

濛濛夜雨潤巴山,閬苑仙風景色妍。

試問探春何處去,閬中令我飄飄然。

第二天,“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小年開始,正式進入閬中春節文化博覽時間。

阆中胜事

走在閬中的清晨,昨夜繁華已安靜,恍若隔世黎明。昨夜的閬中是一首絢爛的詩詞,今晨的閬中變成一個嫻靜的淑女……“門臨大道無遠弗屆,級拾中天有高則登”。爬上中天樓遠眺,昨夜的天上人間著陸在嘉陵江懷抱,穩穩停泊在江心半島。閬中,不愧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建城兩千三百年,唐代風水持續綿延,山水輪廓與文化脈絡清晰可見,都與我們十年前來的時候一般模樣。嘉陵江南岸,錦屏山壁立千仞,引導著江水緩緩流。這樣的風水寶地,難怪可以躲過歷史陶輪的屢次翻轉,千年滄桑不過平常。和時間賽跑,閬中獨佔好風水,疑似在這裡打敗了光陰。而且,閬中勝地之美,已從4A升格為5A,其遠景還在生長,怎不令人神往?

離開中天樓,三倒兩拐,我們步入博覽會非遺展區。富順秸稈工藝展臺已佈置完畢。前後左右,陳列著尼泊爾唐卡、陝西香包、成都糖畫、濰坊風箏、川北大木偶、四川夏氏風車、瀘州分水油紙傘、閬中紙紮、閬中絲毯、閬中皮影戲、閬中老觀繡花鞋、閬中觀音工筆畫……從市級、省級到國家級、世界級非遺名錄,可謂琳琅滿目,目不暇接。用閬中諺語來表達:張飛賣石頭——人強貨也硬。筆者感喟於閬中非遺項目之繁複,反觀我們自己,汗顏啦。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責任擔在肩,任重而道遠。

非遺展區外,就是春節文化博覽會廣場。到閬中過年,拜春節之源。去年春節,閬中老觀古鎮民俗節目《亮花鞋》亮相央視春晚,可管窺其春節習俗文化之深厚底蘊。廣場宣傳牆面,一幅標語引人注目,“熱烈祝賀‘閬中春節習俗’入選四川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實,我們富順縣也有兩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分別是童寺嗩吶和玻璃吹塑工藝,只是,我們的宣傳意識和保護措施還差得遠。

阆中胜事

從活動宣傳策展得知,閬中春節文化博覽會還包括系列主題及配套活動:閬中春節大舞臺·民俗文化大聯展、川北婚俗新體驗·我在閬中上花轎、“中國年·閬中源”春節聯歡晚會、閬苑仙葩迎春燈會、閬中古城萬人同品臘八粥、落下閎春博會十大品牌評選、“嘉陵春江鬧元宵”文藝演出、閬中年味美食匯、南津關廟會……內容豐富,格局開闊,見識多多。立此存照,方不虛此行也。

有些地方,來過了,看過了,心動了,就不能淡忘。一旦有機會再次靠近的時候,你會選擇毫不猶豫。無奈,年關步步逼近,時間催人,依依不捨卻又不得不捨。作別楊靜嵐家人,作別閬中古城,作別十年前的我們……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