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新能源的车主,下一辆车还会换新能源吗,为什么?

易秒车123


秦三年~唐一月 车主

15年10月购入秦15款顶配

18年12月换了2599山脉灰唐

说说个人三年多比亚迪插电混动的用车体会

首先,电动车以后肯定是大趋势毋庸置疑,开过电动车的人不会再想去开燃油车,至少绝大多数。燃油车要同时兼具安静,平顺,提速快三个特性,至少五十万以内是很难买到的,但是十万元的比亚迪元就可以做到。

不相信可以去4s免费试驾对比一下。比亚迪的混动和纯电动,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他骗补车企可以忽略。

但是,电动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充电便利性和速度。

所以,非拍牌城市,家用第一辆车还是燃油车稳妥。

拍牌城市,比亚迪的车可以放心买,说给你多少续航,就有多少续航,冬季不用太担心续航会被打骨折。

当然现阶段还是首推插电混动,最实际,其次纯电。

但是一切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三年内不推荐买混动或者纯电,否则既无法享受到充电的经济实惠,也会因为充电过程产生很多烦恼。

最后,比亚迪秦15款,开了三年,质量很好。电池免费换,去年十月份已经换过,现在已经卖给瓜子二手车。

新款唐第三代混动系统非常好,算上近几年具有代表性和比较完美的系统了。解决了混动低电量驾驶感受很差的问题。可以放心购买。

混动唐

兼具市区代步的纯电经济性和无里程焦虑长途烧油

车型外观内饰隔音都很ok,空间大,底盘整,悬挂软而不塌有韧性,第三排可以短途乘坐成年人有实用性。

电机发动机无缝无感丝滑切换(以前老款秦发动机切入瞬间有明显推背感)

可以放心购买。

说拖的欢迎长期关注我

2019.01.21更新三张照片

2019.02.02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2019.02.03珠海香洲港











秦小白Cz


比亚迪15款秦,15年年底买的,现在四万多公里,在纯电七千公里以后出现了纯电行驶20迈的时候松油门哐当一声,再踩油门又是咣当一下,开始轻微顿挫,后来严重了,特别是倒车松油门再踩油门顿挫的更明显,18年六月份升级了程序,踩油门不顿挫了,松油门依然咣当一下,座椅都轻微震一下,准备换变速箱了,我在北方用,我们这边有个14款的,已经换过变速箱了,他说声音咔咔响换了变速箱以后好了,我就等着过了年暖和暖和再去换了,现在4s的说不发物流了,过了年再去换吧,老款的不适合北方用,零下根本不能纯电开空调,一打开就启动发动机强制制热,夏天60多公里,冬天30公里还得说不开空调,零下二十多度外面放一天回家充电,一插电就断电,放车库暖和几个小时才能充电,不过听车友说比亚迪新款用的三元锂电池冬天低温性能好点,随着一代一代的升级,比亚迪混动做的越来越好,不过我给比亚迪两点建议,第一个是增加一项取消能量回收,松油门能滑行的这样在乡镇道路很省电,比能量回收省电多了也减少对减速机的冲击,第二个就是能不用双离合变速箱吗,要么at混动要么cvt混动,多少个车主换过变速箱了,为啥还坚持用双离合呢


木木的幻想


既然已经开过新能源车,只要不是老年代步车,对其动力性、舒适性、经济性肯定是念念不忘。所以能问出这个问题的,无非是被三件事困扰着。

1、充电问题

这个问题目前来看确实是问题,快充设施不能普及,就连慢充也得费尽脑汁,或者与物业反复纠缠。

但你可曾想到,20年前电油站也不方便,开个车往往还得自备一箱油,就像现在拿个iphone出门都得备个充电宝一样,只可惜新能源车的充电宝太大了。那么要想便利使用,还得靠充电设施的普及。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今年有望超百万辆,更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充电设施建设也会越来越快。

2、续航问题

里程焦虑,是开新能源车用户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这主要是受限于电池技术以及成本。另外,还有新能源车能效问题,例如不少新能源车在60公里等速行驶下,续航里程可以轻松上400公里,开上空调等各种电器,上高速跑个一圈,或许发现续航里程掉得飞里快,300公里都跑不到。

不过,随看电池技木的发展,以及整车能效的优化(包括多挡速箱),续航问题将不再是大问题。如年底即将上市的唐,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

更有近来不少企业在研发的固态电池,以及更前沿的石墨烯电池,都可以对续航来个大突破,3-5年后,续航800公里的新能源车将成为普遍配置。

3、换电池的问题

目前网上有不少信息在流传,新能源车换个电池比买车还贵。甚至还有用户说吃个饭出来电池被偷了,自己掏钱再配个得花6万。且不论这事真假,但换电池成本高确实是用户心头的痛。

目前,电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目前已经可以做到1kwh成本在1000元以内,但这依然会让用户觉得很贵。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挑选一些靠谱的大公司生产的产品。比如比亚迪提出电芯终身质保;特斯拉电池8年不限里程质保;荣威电池衰减质保;北汽新能源部分车型电芯终身质保,电池享有以旧换新优惠;江淮、帝豪、长安质保至少五年。

另外,由于新能源车技术比较新,各车企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还是挑选成熟的产品,小白鼠谁爱做谁做去。

最后,淘汰燃油车是个大趋势,各国都纷纷出台禁售时间表。所以,再换车恐怕不是考虑会不会换新能源车,而是没有燃油车可换了。


汽車工程師


作为一个纯电动车的车主,奉劝那些没买过的车主少操点心吧,不要不懂装懂。开惯了电车根本没有再换回燃油车的打算。当然,我推荐的是高续航纯电动汽车,一定要有快充功能。个人下辆车准备入手威马EX5。下面说几个问题:

1.续航问题。选择300km以上车型是必须的,新能源车主都会懂得计划出行,打算有多远的路程肯定会提前充多少的电,选择合理的路线,之前有个网传因为新能源车主因在高速公路半路没电遭遇车祸,这纯属是给新能源车乱扣帽子,相信没有人会傻到明知自己的车快没电了还执着行驶于大路中间,不知提前靠边停在应急区等候救援?换言之,即便是燃油车主快没油了难道不知靠边?

2.充电问题。如今充电停车场随处可见,各大商厦地下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均有充电桩提供。只要是一二三线城市,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即便是城市建设达还不到要求,现如今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致电国家电网可以在私家车位免费安装充电桩,充电很方便。

(小经验:如今高速上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纯电车充电也是有经验技巧的,正如手机快充一样,从低电量充到80%多是最快的,之后进入涓流充电状态保护电池。所以最经济又省时的方式是感觉电量不够就到下个服务区补电半小时,即可继续上路,一般趁你上个卫生间喝个水休息会的时间就够了。)

3.寿命问题。现在大多品牌提供8年或20万公里质保,根本不用顾虑传言中快充对电池的影响,也不用担心换电池如同换整车一样的高昂价格。除去特斯拉这样的豪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大多集中在5-20万区间,这样的车亲们想开十几年还是几十年?还需要传代吗?

4.驾驶体验。开过的人都知道,强有力的推背感,起步加速超给力,畅快加速吧!

综合来讲,我支持新能源汽车,并且下辆车还会买新能源汽车,我推荐高续航带快充的纯电动汽车。



莱特斯互联


现在影响新能源购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续航:近几年车企虚标续航里程,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存在不信任感。近期一些主流媒体倡仪统一使用综合工况续航(NEDC),而不是等速续航,以规范行业标准,我认为是有助于新能源行业的良性发展的。

②充电问题:包括充电桩少以及充电慢的问题。充电桩少,所以不能像燃油车那样没油了就可以马上找得到加油站。充电慢的问题,也导致新能源车不能像燃油车那样可以快速加油。充电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话,新能源车目前也就只能满足日常通勤使用,跑长途的话,消费者还是会有很大的顾虑

③车辆保值:这个问题可能有些消费者不会想到,新能源车价格比燃油车贵,主要是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而电池的电量会随着使用的时间衰减,就像我们的手机电池一样,使用时间越长,电池电量就下降的越快,续航能力就越差,而汽车电池面临同样的问题。再加上新能源车目前是发展初期,技术更新很快,可能再过几年,现在的电池技术就会更新换代。可以想象一下,一台新能源车过几年后,电池都不值钱的话,在二手车市场还能卖得了多少钱呢?


菠萝的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者的口碑有所差别。

由于插电式混动兼顾了电动汽车的平顺、提速快、安静和燃油车使用方便的特点,消费者在体验高性能的同时往往没有里程焦虑症,这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正反馈。十多二十万可以享受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豪车才有的动力性能,可以说非常划算了。

其中比亚迪的表现又最为抢眼,唐DM有一半左右的销量卖往了非限牌地区

上图数据截止至2018年10月。没有什么比非限购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更能说明产品实力的东西了。混动汽车的燃油车属性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在换车时自然愿意继续购买新能源汽车。毕竟“开过电动汽车就不想再开燃油车”这句话认同者并不少。


但纯电动汽车就没那么号的待遇了。因为纯电动汽车一定要充电,但插电式混动却可以不充电,充电的插电式混动甚至能让消费者有一种“不用烧油,赚到了”的另类快感,而给纯电动汽车充电却成了一样必须完成的任务。

出个门都要计算续航够不够用,电量低点就开始提心吊胆,冬天开暖风夏天开空调都要用掉1/3的电量,在这样的心理下,车子有一点毛病都会被迅速放大。

当然,只要产品够好,即使是电动汽车依然会有好的评价。例如比亚迪的E5,一款外观过时的电动汽车,但销量却一直很好,尤其受到网约车和出租车公司的欢迎。氢云链小编也询问过相关负责人,他们给出的回答是:“便宜,皮实耐用。”一款电动汽车能够得到“耐用”的评价,着实是不容易了。

再如特斯拉的产品,用过的人都说好,model 3入华甚至让许多人讨论会不会血洗把国产电动汽车。


因此,产品好不好才是最关键的,电动汽车使用不方便、里程焦虑之类的始终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产品整体体验不好才是消费者不买账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在换车时愿不愿意再买新能源汽车,大部分取决于上一辆新能源汽车好不好用。


氢云链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相信大多数现在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下一辆大概率还是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

考虑到汽车对于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大件商品,不会草率决定。既然已经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就说明对他们而言新能源汽车是更好的选择。既然如此,下一辆车换回传统燃油车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我们以电动车为例,分析一下为什么电动车车主下一辆汽车很可能还是选择电动车。

阻碍电动车进入普通家庭的因素主要是高昂的售价以及续航能力和充电问题。而促使大家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喜好,政策刺激和用车成本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车的竞争力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首先来说,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可以很大程度消除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价格差距。随着科技的进步,续航和充电也都会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突破。既然现在的电动车都能接受,很难认为现有的电动车车主会对大幅改善的新一代电动车无法接受。所以,阻碍人们选择电动车的因素正在逐步消除,电动车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是必然的事情

与此同时,政策利好不但不会消失,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现在仅仅是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车(车牌,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等)。但是随着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燃油车很可能会因为排放问题而无法进入市场。至于消费者偏好和电动车的经济性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因此,现有促进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影响更明显,电动车的市场吸引力会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会受到越来越多车主的青睐。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车主继续选择新能源汽车也是大概率事件。


镁客网


不会,因为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尚未成熟,现有的电动车主,不是在充电,就是去往充电的路上,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风,跑个长途,害怕找不到地方充电,(油电混合的例外)但燃油发动机理论上的寿命是无限的,坏了换件就行!

虽然电池也可以更换,但请考虑成本,按照目前情况,更换全车电池的钱,可以买一辆新车了!

现在赚钱不容易,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非常重要,请谨慎选择……


北京骆客科技


首先新能源汽车不会普及在石墨烯电池未出世之前是肯定的。

抛开实用价值不说

先能不能普及下个结论

现在为止锂电池做新能源汽车的电芯是最合适不过,质量轻容量大造价低等等,可是锂电池很危险,一旦出了严重车祸锂电池会爆炸高温浓烟,锂电池的锂片遇到空气会自燃 ,然后锂电池最怕的就是冷,我们都知道手机最怕冻,然而我国东北地区特别寒冷,锂离子失去活性,整个电池寿命会大打折扣,其次就是污染问题,国家号召新能源汽车,可是一块锂电池坏了处理起来可比较麻烦一块锂电池带来的污染可能是5个汽油车从生产到报废产生的污染还多,

现在锂电池已经开发到极限,三星note7为了在电池的容量上增大,导致全球note7的召回,现在在研究新能源(石墨烯电池)有三星,华为等厂商,石墨烯电池相比锂电池各种吊打,但这种电池什么能问世谁也说不清楚。





狼头兄弟


先抛开个别车型的使用感受不谈,以宏观的角度来说,新能源车逐渐取代汽油车是必然趋势。

第一、 生态文明需求。国家飞速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渐加大力度。今年来逐渐严格的排放标准就是一个明证。诸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都有排量限行和牌照限制政策,想必遂着国家的重视,限制力度会逐渐像全国各地辐射。可以预见,此乃必然。

第二、 用车成本需求。众所周知,汽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汽车的存储量变低,油价越来越高是必然趋势。一般家用代步燃油车每年大概行驶1.5万-2万公里,百公里油耗按照8升来计算,每年需要1200-1600升汽油,按照92号汽油平均7元/升的价格计算的话,燃油汽车每年需要花费8400-11200元的油费。

假设同品牌车型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41度,按照标准续航里程300公里来算,则一年需要2050-2733度电,按照70%的时间使用家用电0.6元每度,30%的时间使用公共充电桩2元每度计算的话,每年所需要的充电费用大概为2091-2788元。

可以看出此间巨大的成本。

第三、 车辆越来越高的性能需求。随着车辆智能性的发展,电控系统逐渐增多的汽油车已经不再适合新一代智能车的要求。同时,同样的车型,新能源车型搭载更高智能系统的成本较于汽车车更低。具体原因在此就不详谈了。

说完宏观,那么就再说回微观。以名爵6新能源,也就是eMG6为例。相较于名爵6的汽油版,eMG6在配置上无疑更有优势和吸引力。同样的价格,eMG6搭载了诸如主动安全系统、360°全景影像等汽油版拥有的全部配置,且拥有全液晶仪表盘等汽油版不具备的配置。

在性能上,只要有一些拖动学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电机相较于内燃机的加速更加线性、更加顺滑,同时噪音更小速度更快。

所以,MG6新能源的优势可以说是十分明显的。

相信每一个新能源车主,在没有意外(比如一直找不到充电的地方)的情况下,换车时必然仍会选择新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