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艾滋病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是大众对艾滋病依然知之甚少,甚至艾滋病和同性恋者的污名化经常被联系在一起。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时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抗艾组织“Act Up”,旨在向大众宣传防治艾滋病传播的基础常识,对抗社会的偏狭和反抗制药公司的高价垄断。

这个组织由各色各样不同的人组成,他们大多身患艾滋病,有同性恋者、有艾滋病患者的亲属、有记者、有律师、有瘾君子、有流浪汉……他们为了共同目的而聚在一起。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大大小小的事,活动、口号、服装、标语等,支持就打响指,反对就发出嘘声。谈论时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互相指责,会在活动时互相支持,他们是一群鲜活而愤怒的人。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那时候,政府和社会都还没有形成防范艾滋病的共识,即使政府成立了一个防范艾滋病的机构,但是三年来毫无作为,任由艾滋病肆虐。法国当时的艾滋病患者超过了英国和德国艾滋病患者的总和。西恩是这个组织的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组织里的活跃分子。在16岁时,第一次与自己的数学老师发生了关系,就染上了艾滋病。西恩染上艾滋病之后,没有选择报复社会,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投身于为广大艾滋病患者争取权益的斗争中。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内森是一个刚加入组织不久的新人,好几年前无意中通过一张图片了解到艾滋病。当时图片中,展现了一对得艾滋病前后对比的同性恋人,得艾滋病前的英俊面孔与得艾滋病后面目狰狞的强烈对比深深地刺痛了他。从此内森离开了自己最爱的恋人,五年来没有一次与人发生过关系。后来得知避孕套可以预防感染,才又联系上了恋人,只是那时恋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一次打电话慰问恋人,恋人的父亲接的电话,告诉内森,他的儿子已经住进了医院,后来还控制不住情绪地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内森,再后来就内森没有恋人的消息了。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在一次学校发宣传资料的活动中,内森给一位女生发宣传资料,对方一脸不屑地说:我才用不到这个。当时的内森很生气,在一旁的西恩一把搂过内森的脖子给了内森一个吻,在一旁的女生也就赶紧走了,一个吻化解了怒气。这之后爱情的火苗在他们之间升起,两个人越走越近。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刚开始,他们只是一般的情人关系,渐渐地这段关系变了样。内森对西恩多了一份责任,西恩对内森多了一份愧疚。其中的一个片段让学长我特别地感动,西恩的CD4不断下降,身体每况愈下住进了医院。此时的西恩身体疼痛难忍,且移动不便。内森来看他时,西恩说自己好想他,内森这时拥吻了西恩,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身子,给他打了飞机。然后拿着纸巾给西恩擦掉液体还有眼泪,看到这里,我也忍不住跟着落了泪。

电影的结尾也处理得非常好,组织成员们依据西恩的遗愿,带着他的骨灰,把它喷洒在制药公司的高管正在宴会的桌子上,正是他们特意把药品弄得稀缺而高昂。最后带着西恩的遗像,在继续抗争的路上前进着,也象征着宣传防治艾滋病传播的斗争还没有结束。

电影虽以悲剧结尾,但看得过程并没有消极的基调,正如电影名称所展示的那样,大家以每分钟120击的心跳,展现了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诠释了生与死。那些感动、羞耻、绝望、亢奋、焦灼、愤怒、欢笑、泪水和鼎沸,就像搅动生命的万重浪,又像川流不息的动脉血液,每分钟都在锵锵敲打心脏。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剧中,有这样一句被大家反对过的口号:艾滋病是你,艾滋病是我,艾滋病是大家。觉得这句话放在本文的收尾特别好,宣传防治艾滋病是每个人的责任。今天,还有很多的青少年抱着侥幸心理而选择不带安全套,在学生群体中的艾滋病患者也增长地越来越多,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需要资源的后台回复【

120】获取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BE《每分钟120击》在它面前,所有同志片都弱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