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辦法能夠有效的制止教師有償補課行為?

永熙哥


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很直接,並不希望大家再花精力去討論“教師有償補課應不應該"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確實也沒必要討論“教師有償補課應不應該"的問題了,因為,“禁令"就擺在我們面前,除非老師們膽敢違法違規!

既然“禁令"已下,為何還是有個別教師有償補課不止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杜絕有償補課呢?


前面有些答主提出了一些措施,如:

提高教師待遇;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等。

雖然,這也不無道理,但"三味"認為不見得真有效!

首先,提高教師待遇。我覺得這方法很可笑!誰也不知道,究竟要將待遇提高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滿足人的慾望,以至於在金錢面前不心動。我們老師自己不也常講這樣一句話嗎:教師是人不是神!

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再怎麼改,擇優錄取原則不會變。既然擇優,考生就會想方設法"成優",為了“成優"就會存在“培優"的需求和市場。有需求和市場,就會有利可圖。有利可圖,就會有人敢於以身試法。


那麼,究竟有沒有杜絕有償補課的有效方法呢?

"三味”認為,既然“嚴禁有償補課"已具備法規同等效力,那麼,最有效的措施,就應從法理層面去考慮。即:

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現在,個別老師無視“禁令",偷偷進行有償補課,很大原因是在利益面前抱有僥倖心理。

如果鼓勵學生和家長進行監督和舉報,上級行政部門到各校學生和家長中進行無計名問卷調查,那麼,"偷補"者將無處遁形。

然後對被查獲的"偷補"者,依規收繳所得,並處以降級或撤職等處分。

如此這般,我相信教師“有償補課"行為將得到有效制止。

有句話叫做:凡事最怕較真!


三味聊教育


為什麼制止有償補課?有市場就有需求,家長上班無法顧及孩子,給老師點補課費好像就天理不容,我老婆就是老師,雖然沒有辦輔導班,但又不少家長求著給辦輔導班,就是為了老師能管孩子,上輔導班的孩子也就是兩種情況,一是家長輔導不了,二是沒時間輔導,因為我老婆沒辦,所以家長沒辦法只能把孩子送校外小餐桌,錢貴不說,輔導孩子作業的都是業餘的,甚至就是小餐桌老闆輔導,就是幫看著寫作業,寫完也就不管了!不管你對錯,我就不明白了那麼多人罵老師有償補課,她們也只是掙錢辛苦錢,別說老師上課不講課下講,認識那麼多老師,還一個沒見過,誰不希望自己學生學習好,這和績效都掛鉤!誰罵老師有償補課那你自己孩子別上輔導班就行了!


wx丁子


這個還得看是什麼地方,我們是農村鎮上上的中學,十幾年前每個星期六學校都組織補課,免費的,當然也是自願的,那時候我不去補課還被叫家長了,說是成績好也得補課,我說不是自願嗎?我就想好好待兩天。

現在聽我外甥女(東北的)說的老師上課時講的很快,有些老師就照著課本念,根本就懂不了,然後就讓上補習班,當然是老師開辦的,其實有印象說是國家教育局已經明令禁止老師開辦課後補習班了,只是還是有偷偷乾的,打個比喻吧,姚明不是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嗎?這個也差不多,雖然沒那麼恐怖,但是也是因為學生有這樣的需求,才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只要能學會,其實可以接受,不是強制性的就好!


六月中旬的夏天


大千世界天奇不有,東集西集都有人去,所以說不需要辨論,七十八十年代農材學子早起五點半早讀一小時放學四家吃飯,上午八點又開始上課,下午放學5點半,七點又去學校晚讀寫作業一小時,老師辛真辛苦,想補課家長也不管,老師也沒有時間,老師有時間還要做家庭調查,總法學生眼不上的園因,現在富了,也就是說銀多小孩是窮孩富養,相互比,結果造、成社會不良現象後,還呼社會不公,把錯讓給教師,我認為每個家庭跟自已的條件,也不要過於望子成龍,互比互學,補課的風氣自然就滅。


海之藍5504


請教題主,現在還有多少老師在有償家教?!100位老師中還有幾位老師在進行有償家教?

現在還有沒有有償家教?有!到底有沒有必要100%地制止有償家教呢?

有償家教的存在,是不是危害到了我們社會的根基了?

有償家教的存在,是不是危害到了我們家長的根本利益了?

有償家教的存在,是不是嚴重影響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了?

沒有!

我不在補課。我周圍絕大部分同事也不在補課。

我只知道我認識的家長朋友,求爺爺告奶奶也找不到給她家孩子補課的老師。最後只能花大價錢去社會機構補課。

古人都知道,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請問題主,你是出於什麼目的,要趕盡殺絕呢?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咱們評論區再見。


綠衣黃裳99


關於禁止教師有償補課,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很多年,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但依然屢禁不止。

本人調研了一下,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反對教師有償補課的,包括這麼幾類人:教育主管部門、家裡沒有補課需求的人。他們持反對態度,這個很好理解:在崗教師的本職工作是在校內傳道授業,老師是事業編,體制內人員,沒理由跑到外面接私活兒。不管哪個單位,都不允許員工在外兼職,這個是原則性問題。如果允許兼職、接私活兒,那些位高權重之人不是更方便嗎?隨便接一單就夠平民掙一輩子的。

因此,從制度設計來說,禁止教師有償補課,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贊成教師有償補課的,主要是這麼幾類人:教師、有需求的家長。這部分人的觀點比較現實,典型的需求論,認為教師補課沒影響本職工作,沒有危害,迎合了一部分家長補課的需要。這個觀點貌似很有道理。按照“存在即合理”觀點,有相當的市場。

如果是不以收費為目的的補課行為,本人舉雙手贊成。這體現了老師的責任和高尚人格,既發揮了所長,又滿足了家長學生,行為正當,可圈可點!

但是,如果是以收費為目的的補課,你說沒影響工作,沒危害社會,怎麼去界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去幹額外的事情,不可能沒有絲毫影響,更何況有些老師“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惦記著自己的私活兒,主業反倒成了副業。往小裡說,這種行為影響了本職工作;往大里說,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顛倒主次,造成混亂。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禁止有償補課。

怎麼有效禁止?其實很簡單:加大處罰力度。現在之所以禁而不止,是因為學校、主管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有一些學校的管理者,與教師聯合辦補習班,他本身是受益者,怎麼會去禁止?

歪理說一千遍都不是真理,縱然有千條萬條有償補課的理由,但都掩蓋不了心虛的實質。下決心清理有償補課行為,是時候了。


飛飛飛飛的魚兒


其實在校教師補課,也無可厚非,畢竟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就算上升不了多少,也至少不會下滑。對於老師來說,利用業餘時間賺點外快,也可以理解。

怪就怪在現在的很多教師,己經沒有了作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底線!

師者,古往今來,傳道,授業,解惑也!而當下的現實是,收禮,賣書,補課也!有好多教師運用調座位,提問題等各種方式刁難學生,引起家長注意,家長大都不想自己嬌生慣養的孩子受委屈,只好拿錢送禮。也有好多教師,和各大書店聯營,把一些用著用不著的書推薦給學生,有時會把初三才會用到的書賣給小學三年級學生,兩且多半帶有強制性,為了自己的孩子,家長一般也不會說什麼。還有的教師把本應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隱瞞不講,而在補課班上講授,如果你不去補課,就會有個斷層。

不僅僅是教師,各種知名補課中心,大多一些重點中學的校領導,很多時候,想進入中學的重點班,你的統考成績不一定管用,反而是你在補課中心的成績起作用。

近年來,人們對教師的各種詬病也絕非空穴來風,是有事實存在的!

老百姓講,最需要講良心的兩個職業:醫生和教師,一個救人,一個樹人。但現在從事這兩個職業的人還有幾個能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

當所有的職業都進入商業化之後,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就會漸行漸遠,汙染容易,想要淨化就難了!


大漠綠海和諧音


“有償補課”和錢💰掛在一起,好像變味了,但是生活和錢💰又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生活沒錢說俗了不行,都說老師很偉大,為了學生什麼都可以去做,但是老師也要去生活,有自己的家庭要去照顧,上有老下有小,都要吃飯,為什麼要去掉有償補課行為呢?

補課現在教育局已經明令禁止學校進行公立的補課行為。家長可以去給孩子請家教去補課,學校再沒有權利和義務去給學生補課,也就是說只要老師是在學校給學生補課的,國家是不進行補償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自由時間,老師也不咧外,為什麼老師要長時間的去進行無償的給學生補課呢?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還要去杜絕。

要請人辦事,你總得給人家一些補償吧,現在知識時間就是金錢,別人給你教知識,花費的是人家的時間,於情於理,有償的補課是絕不能取消的。




青年初創0123


其實我本人覺得教師有償補課的問題不是不能夠接受,首先,人家老師補課的時候付出勞動,理應該得到相應的報酬。而且,學生還能在應試製度的條件下成績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我是指補課有效果的情況下)這麼一說教師有償補課的事是不是就名正言順了,家長即使反對,不讓孩子去就可以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可能開始的初衷都是好的,一旦涉及到利益就全變味了。一面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不幹,怎麼幹,只要能應付得過去就可以了,工資照發,獎金照拿對吧。另一面呢,要想補課的生源多,就得拿補課的和沒補課的做個比較,如果補不補都一個樣是不是就沒人去補了。有的老師為了提高補課的生源,辦法就來了。

上課的時候,該講的內容不詳細講,留在補課的課堂上講,給補課的孩子吃小灶。參與補課的孩子在選班級幹部的時候優先考慮,上課提問的時候,補課的孩子優先考慮。平時跟補課的孩子打成一片,給補課的孩子買點小食品,施以小恩小惠。畢竟孩子算是自己的客戶嗎!拿一個高中的孩子來說,補課的標準是這樣的,一對一的每小時400元(高收入啊),一起上課的每節課100元,如果按照補四科算的話,每個月光補課的費用就得1-2萬,一年下來,補課的老師就是百萬富翁啦。這就有償補課屢禁不止的真正原因,收入跟懲罰不成正比。


永熙哥


每個兒童接受能力有差異,為什麼同在一間教室,同一個老師,學生的成績不會一樣呢?這就是接受能力的差異。現在社會上有許多補習班,吹虛什麼名師,提高學生成績快,這個我是不相信的,有什麼標準來檢驗呢,還不是補習班老師說了算。即使沒提高,學生在進補習班之時,又沒寫合同,還是說孩笨。錢也花費了,成績沒提高。現在學校放學後代為家長管理,我認為這個辦較好,一為上班族分憂;二再校教師為學生輔導作業,教師最瞭解該班同學的學習情況,可以有目的的,有選擇的有重點的給學生輔導或補習,這不是一舉多得的舉措嗎?也會避免個別教師上課不講重點,而在課後補的弊病。大家想想,這是不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