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火炮在历次地面作战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伴随火炮压制能力,就必须配套与之作战任务相适宜的轮式自行压制火炮。在我军炮兵压制火炮装备序列中,122mm口径的榴弹炮由于射程远、口径适中、携弹量大,适合于由各种轻型机动平台承载,因此发展一种基于8×8轮式装甲车族底盘的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配备给炮兵分队顺理成章。说到这里,各位看客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发展8×8轮式底盘的120mm迫榴炮呢?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军是将120mm迫榴炮定义为步兵分队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的(与迫击炮相同),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属于炮兵装备,至于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步兵分队需不需要8×8底盘的120mm迫榴炮,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的发射阵地,其实炮位越“错落有致”越说明火炮的性能优秀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在立项以后,国内多个兵器科研机构、院校参与,有多个方案出台,也是经历了一个优选的过程。之后又不断优化、改进,直到最终定型并大量列装部队。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最初就是这个样子的

8×8轮式自行榴弹炮由火力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底盘系统这几个大的部分组成。火力系统由国内现役的PL96A式牵引122mm榴弹炮发展而来,它的前身也就是世界闻名的苏式Д-30式榴弹炮,在国内仿制消化吸收其技术并做了大量改进后(至于改进了什么,也以后再讲),目前已成为我军炮兵装备的“当家花旦”,其“姊妹”系列几乎涵盖了我军现役15吨~20吨级的所有机动平台。据公开资料,该类型122mm身管发射底凹弹最大射程为18km,发射底排弹最大射程为22km(最大射程为27km的外贸复合增程弹我军未装备)。为适应“上车”的要求,在身管中端靠前设置了“抽烟装置”;为提高性能并尽可能的减轻重量,将原火炮的倒扣“U”字型摇架改为了筒型摇架,省去了反后坐装置支座,由复进机筒和制退机筒“一机多用”兼做支持体。还是从“减重”角度出发,火炮未配备有自动或半自动的装/输弹系统,单靠人工装填,仍能达到6~8发/分的射速,这个射速对于分装弹药火炮来说已经很可观了。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编队野外机动中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为了能“减重”,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只能全手动装填

为保证轮式自行榴弹炮的水上浮渡能力,其炮塔采用了薄壁装甲板焊接而成,炮塔内部空间和底盘车体后部空间共同形成了“战斗室”。在火炮研制阶段,进行实弹测试时,火炮发射时的冲击波曾频繁将炮塔外壁“吹瘪”,为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绞尽脑汁,也只能采取在炮塔壁上冲压一些“加强筋”的做法(网友们不理解,那是叫骂声一片呐),虽然的确不美观,但缺能有效增强炮塔强度,这也是没有办法而为之。炮塔尾舱为弹药架,用于存放药筒和弹丸,左侧为药筒架,药筒放置在存储筒内由挡弹棍固定,右侧的弹丸架为了减轻重量,没有设置专门的弹丸存储筒,而是采取了弹丸竖立放置的形式,用卡箍固定。其余的弹药存放在车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弹药架上。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的尾舱弹药架,弹丸是竖立放置的,没用专用的储弹筒,也省下了不少的重量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某兵工院校早期为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设计的炮塔尾舱,打算实现弹药架的模块化吊装,如果能够实现,装弹可就大大方便了哦

轮式自行榴弹炮的战炮班由8人组成,其中炮长1名、炮手7名。在炮塔内有炮长和炮手共4人,炮长在炮塔内前部右侧、三炮手(副炮长)兼任瞄准手在炮塔前部左侧、一炮手为装弹手(兼高射机枪操作手)在炮塔后部左侧、二炮手为装筒手在炮塔后部右侧,四炮手为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驾驶舱,其余3名炮手负责与自行榴弹炮配套的8×8轮式弹药车的驾驶与操作。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战炮班的5名成员,另外3人哪儿去了?在弹药车上!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战炮班的另外3人负责配套弹药车的驾驶与操作

在炮塔内炮长位置的前端上面设置了炮长用昼夜观察镜,可周向360°旋转,主要用于炮长观察道路、地形和战场情况;搜索、辨别和指示目标;测量目标距离(激光测距)和方位,镜体具有微光夜视功能。炮长席前部还设置有炮长任务终端和数字电台,用于接受上级指挥系统的指令和目标信息。瞄准手席前面除了设置有数码显示独立瞄准线摆动式瞄具(用于间接瞄准)外,还设置有一套稳像式直接瞄准镜(和05式155mm加榴炮类似),能够用于对近距离的移动目标直接瞄准射击。瞄准手能够使用操控台手柄完成对火炮电动俯仰和炮塔旋转的调炮操作,在电器部分出现故障时,也能够使用手摇柄进行手动操作。瞄准手的左侧的炮塔壁上固定有火控计算机(内存储有火炮弹道模型),用于接收炮兵数字化指挥系统传来的目标诸元并在单炮修正后完成火炮的自动装定,单炮射击,也能够在炮兵数字化指挥系统的统一调控下实现火炮分队的“集火射击”。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战斗室的内景,可看到炮塔左侧瞄准手的火控计算机和炮塔右侧炮长的数字化任务终端(图片均来自网络)

在炮塔外部摇架的上面安装了一个方型“盒子”,这可是一套非常“高大上”的东西,这就是火炮的SINS(捷联惯导)系统,这套系统能够直接测量出火炮耳轴和身管在大地水平系的姿态和航向变化,它基于底盘的CAN总线和炮塔上安装的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北斗”(BD)卫星定位系统,形成SINS(捷联惯导)/BD组合导航系统,加上底盘的里程计进行组合导航,在陌生地域能够迅速获取火炮姿态、地理位置和方位信息,配合火控计算机实现了火炮自动定位定向、自动操瞄、自动结算诸元,能又快、又准的间瞄打击远距离的敌目标。由于采用了这些配置,可以说,8×8轮式自行榴弹炮火力控制系统的性能还高于比其早定型服役的07式122mm自行榴弹炮和05式155mm自行加榴炮,甚至与世界上其他军事强国同类型火炮比较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其火力打击能力了得。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参加中俄联合军演的 8×8轮式自行榴弹炮(炮塔上新增了装筒手的观察镜),其身管摇架上的“方盒子”是其火力性能的保证,俄国人估计要“羡慕、妒忌、狠”了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的火力性能优于早于其服役的07式履带自行榴弹炮,但07有了“A”以后,终于就撵上来了

轮式自行榴弹炮采用的是8×8轮式车族系列中的动力前置底盘,为了减轻自重,同时也是考虑到压制火炮非一线突击装备,基本是靠后设置阵地,面临的危险级别要低得多,因此车体表面没有安装附加装甲,即便如此也比各型车载火炮的防护能力高许多。与其他轮式底盘不同,为避免炮口冲击波损伤到发动机的“热交换器”,在动力舱上部的散热窗口设置了一块厚厚的防护钢板,在火炮射击时,防护板将向下降完全遮盖保护住散热窗口,在车体前部也冲压了一些“×”型加强筋。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车体和炮塔上的“加强筋”也是不得而为之,反正水上机动能力保证了,丑点就丑点吧,图中可看到动力舱上面散热器窗口的“防护板”

火炮射击时,轮式底盘的3、4桥悬挂系统的油气液压缸可实现“锁死”功能,在不安装车体后“驻锄”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射击的稳定性。还是为了减轻自重,也为了降低火线高,其车轮选用了比轮式步兵战车和轮式突击车均小一号的“非标”防弹轮胎,而且轮圈也采用了质量更轻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由此可见兵器科研人员在满足军方水上浮渡能力的技术要求方面付出了多少努力。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在“3点钟”和“9点钟”方向射击没有任何问题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不需要设置后“驻锄”也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射击稳定性,图中地上支撑的三角架为火炮配套的标定器,用于火炮作为近旁瞄准点,进行间瞄时的方向瞄准和标定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8×8轮式自行榴弹炮的炮兵连配备有气象探测装置,可为火炮远距离射击提供气象保障,保证精确打击,其他配套的还有侦测雷达和炮兵侦察车

8×8轮式122mm自行榴弹的作战任务将是在战斗中伴随轮式突击车和轮式步兵战车进行炮火支援,远距离压制敌有生力量,摧毁敌各种火器,破坏敌工事及建筑物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直瞄射击方式直接摧毁敌坦克、装甲车辆、火力点、工事障碍等,相信以轮式自行榴弹炮的能力,它会在轮式作战编队的作战中摧枯拉朽,继续书写火炮这一“战争之神”的传说。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陆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装备系列之 轮式“战神”


△ 美国人打算为其“斯崔瑞克”旅配备的G7 105mm轮式自行榴弹炮在若干年前就“黄”了,轮式底盘驼载M777的方案也只停留在模型阶段,此时,请允许我不厚道的偷笑 几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