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记翼城县审计局局长翟铭娟

谁说女子不如男

——记翼城县审计局局长翟铭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基层工作长达25年、刚刚由翼城县王庄乡党委书记调任翼城县审计局局长的翟铭娟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感触很深。“以前,王庄乡的老百姓吃水不方便、山路又难行、囊中还羞涩。对王庄乡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能够喝上干净水,出行更方便,兜里有钱花,这就是我作为乡镇干部的奋斗目标!”

●她用真心换民心

2010年,翟铭娟被任命为王庄乡党委书记,彼时的王庄乡以“上访告状户多”而闻名。“我来之前有耳闻,所以思想上有准备。”翟铭娟说:“群体上访最多的时候一天有8起,我一到办公室,总有老百姓把这里团团围住,正常的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

有人劝翟铭娟说你晾一晾这些上访户,时间久了,他们就不来了。直性子的翟铭娟当场就红了脸:“我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呀,老百姓的事情还能不管了?”

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翟铭娟一个一个地听他们聊,挨家挨户地走访,她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翟铭娟上任第二天,王庄乡北丁村村民刘金财就冲到她的办公室,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着自己的遭遇。“8年前老人的3孔窑洞被企业的排水渠冲毁,一直借住在撤并后的学校里,住房赔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然后就走上了上访路。”翟铭娟听后深感老人生活的不易,她告诉老人:“你年纪大了,别跑了,这事我管!”

当天下午,翟铭娟就来到北丁村现场办公。她一面多次登门和刘金财沟通交流,给老人吃下定心丸;一面让乡村干部行动起来,征求村里党员、村民代表和街坊邻居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案:对刘金财居住的学校拨付5000元进行彻底维修,让老人一直住到去世,另外再给其赔偿两万元。这既解决了老人居住问题,又让老人拿到了房屋赔偿金,同时还把企业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很多常年“上访户”看到老刘的问题被解决了,顿时心里都有了谱儿,说翟书记是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书记。

“老百姓的问题往往对事不对人,他们如果对哪个党员干部不满意,那一定是党员干部做得不够好。”翟铭娟坚决地说。

不到半年时间,翟铭娟根据王庄乡的上访情况制定了“54321”工作法,即把村民上访的问题分为对事、对人、邻里纠纷、土地纠纷、涉法问题五大类,用耐心、恒心、信心、诚心为他们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矛盾点、突破点、结合点,抓早、抓小,把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的根本目标。

在翟铭娟的领导下,王庄乡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从“上访大户”变成了“全市先进”。

●谁说女子不如男

翟铭娟不服输。

王庄乡沟壑纵横,乡里的村庄大都是一面环山、三面环沟,交通不畅和缺水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也让老百姓一直叫苦不迭。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二十年有余。

“我偏要改变它!”翟铭娟有着坚定的信念。

2012年,改变从交通要地白壁沟开始。“我当时预计100万左右的资金就可以完成填沟修路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是一项高达400万元的工程,对于一个乡镇来说,这无异于是天文数字。翟铭娟带领乡村干部,动员一切力量,跑县上、找部门,凡是有可能给予支持的,她一个也没落下。

就这样,填沟加坝工程破土动工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早上上班前,翟铭娟先到工地询问一天的任务量;晚上下班后,她再到工地看进度、查质量;施工中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历时整整半年时间,一条长200米、底层宽150米、顶层宽15米、高40米的大路顺利贯通。

9年来,翟铭娟带领王庄乡一班人,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发动企业支持、整合集体资金,先后投资近亿元完成了王庄东门沟、王虎沟、弃里沟、辛安东沟、范村沟、官庄沟等9处填沟加坝、加固、加高工程,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有路还不够,翟铭娟还要改善水利条件,为经济建设打好基石。她先后实施了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等五大工程,解决了半数以上的村没有水浇地、靠天吃饭的历史难题。

●有遗憾却不后悔

翟铭娟形容自己是“三农”人,她长在农村、学在农业、干在基层,她深知,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翟铭娟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发展的突破口,使王庄乡农业产业破题开花。

“王庄乡曾是一个倚重工业的乡镇,2012年之前,工厂经济效益大都很好,老百姓都指着在工厂打工赚钱。”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许多工厂陆续关停,老百姓没了饭碗,翟铭娟便帮着想办法。“王庄乡的耕地面积很大,人均两亩地,如果一亩地种粮食,一亩地种经济林,生活不成问题。”

凭借着农业知识的积累,翟铭娟开始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跑,为老百姓“讲课”。

王庄乡鄢里村是苹果产业的优势种植区,但习惯靠天吃饭、矿上打工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翟铭娟自己备课,给群众讲解发展经济林的好处,带领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并郑重承诺,果树栽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水就引到哪里。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王庄乡建成了以东庄村富硒苹果、鄢里村苹果为重点的东西片苹果万亩经济林园区,以弃里村、青树洼村、山底村为重点的核桃万亩经济林园区,林果产业由原有的2800亩猛增到32600亩,培育了弃里核桃、鄢里苹果、孝义文玩核桃、王壁玉露香梨等特色农业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对于农村的老百姓来说,充分发挥这‘一亩三分地’的作用就已经能填饱肚子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翟铭娟挖掘王庄乡深厚的自然文化底蕴,2016年开始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大力培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成功举办了两届王庄弃里“闹惊蛰”暨后稷农耕文化节,打响了后稷故里、核桃之乡的名片。如今,投资10.6亿元的河上公德山旅游开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发建设。

每每说起王庄乡的发展,翟铭娟都满溢着自豪和坦然。“我碰到的困难是我以后很难碰到的,我遇到的惊喜也是特别难得的,我庆幸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说起一起在乡镇工作的同事时,翟铭娟红了眼眶,“基层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值得体验的,它让我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无所畏惧,都有一种强烈的信心支撑着我。”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翟铭娟很轻松地回顾过去二十余年在乡镇工作的每一件事,大部分时候她都很“铁血”、很自信。

但说起自己的孩子时,她又变得那么柔软。她的孩子曾经抱怨说“我没有童年,甚至没有吃过妈妈做的饭。”翟铭娟提到这件事,不能自已地哭了出来,这像是她心上的一根刺。

2016年,那个曾经抱怨母亲的孩子也走上了基层工作者这条路,有一天,他突然对翟铭娟说:“妈妈,基层工作不容易,我想我理解你了。”这一句话让翟铭娟释然了,她变得更加强大。不久前,翟铭娟调任翼城县审计局局长,这是一个新的岗位,也许有很多新的挑战在等待着她,但她已无所畏惧,记者相信她在新的岗位上一定能够创造新的业绩。

临汾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