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竟然說“男大避母,女子卻不用避父”,這種說法真是扭曲

對於我們國家的百姓來說,我們大概從骨子裡就有一種含蓄,這種含蓄讓我們對幼童的男女之別看得不是特別的清楚。之前有一段時間非常流行的親子節目,更是因為出現了父親直接給自己年幼的女兒洗澡的事情,而引爆了我們的網絡。很多人因此提起了這樣一句話,叫做“男大避母,女大避父”。

有人竟然說“男大避母,女子卻不用避父”,這種說法真是扭曲

我認為這句話是應該被我們所有的家長遵守的,更應該是被我們放到心裡的事情。在我們的教育中,關於男女之別的說法,其實是很淺薄的。大多數的中國孩子,都是在逐漸長大中,慢慢意識到不同,意識到應該有距離,才會有男女不同的說法。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所有中國家長缺失相關教育的通病。可以說,做到這句話,孩子和家長都是應該一起去努力的。

有人竟然說“男大避母,女子卻不用避父”,這種說法真是扭曲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說法,有人說,男大確實應該避諱自己的母親,但是女大卻不需要避諱自己的父親,這個說法讓人無法接受。這個表達出這些說法的人,其實是玩了一個小把戲,將這句話中的隱私方面的避諱,偷換了概念,認為父親是應該規避隱私,卻是女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更是說出了一堆,有父親在的好處,最後更是將這個說法換到了“父位缺失”之後,女兒會怎樣。可以說,她的這個說法,在說出口之後,就被網友打臉了。有一個網友表示,避父本來就是讓父親在生活起居上避開,不是讓在成長過程中避開。而這個回答更是吸引了非常多網友的認可。

可以說,這句話本沒有錯,錯的只是有著不同理解的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瞭解這句話,男孩子大了就應該與自己的母親有距離,這才是正常的,母親可以關係,但是卻不應該過多的參與到男孩子的一些生活起居。而女孩子大了,更是應該回避父親,不要有交織的生活起居。值得一提的是,這句話本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在面對孩子的長大問題上,父母要做的事情,而且僅僅是指生活罷了。可不是要讓父親或者母親缺失了孩子的成長經歷。

有人竟然說“男大避母,女子卻不用避父”,這種說法真是扭曲

在專家的介紹中指出,三歲之前,孩子是不會有性別意識的,有共浴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三歲之後,孩子就會有模糊的性別意識,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逐漸的做到男大避母,女大避父,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