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關節痛類風溼和骨關節炎別混治

阴雨天关节痛类风湿和骨关节炎别混治

接下來,重慶將迎來一陣子陰雨天。51歲的唐女士多年以來都有膝關節疼痛的症狀,陰雨天最明顯。她一直認為是小時候經常赤腳下地做農活凍出來的關節炎,因此一直特別注意膝蓋保暖。聽說吃氨糖能治關節炎,於是也買來服用。但最近膝蓋疼的症狀越來越厲害,導致她連走路都走不了,於是只好去醫院檢查,結果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醫生告訴她,氨糖主要針對骨性關節炎患者,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只有輔助作用,把類風溼性關節炎當骨關節炎治會拖延治療時機,導致關節畸形。

關節痛別盲目補鈣吃抗炎止痛藥

骨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的症狀有諸多相似之處,加上有些藥品、保健品廣告經常把二者放著一起講,更是讓不少患者知識出現錯亂,每逢氣候或季節變換等誘因引發關節疼痛,便給自己擅下診斷,擅用治療藥物。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副主任陳世榮指出,骨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本質上是兩種疾病,發病機理完全不同。他表示,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性的慢性關節疾病;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系統疾病,病變在滑膜而不是軟骨。許多早期患者常常認為這是關節痛都是由於身體自然老化、骨質退化引起的,吃點抗炎止痛藥或是補鈣的營養品就能緩解。這種認識誤區耽誤了許多早期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

觀察疼痛特點 分辨不同關節炎

骨關節炎與類風溼性關節雖然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仔細觀察還是能自行分辨的。陳世榮指出,骨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人,年齡增加、肥胖、勞損、創傷等因素都可引起骨關節炎。患者有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症狀,早上起床時關節會出現僵直的情況,但持續時間較短。

而類風溼性關節炎通常發病在25歲到45歲之間,女性多見,常有急性發作,發病的時候會同時影響多個關節,比如腕關節、膝關節和肘關節等,其中手指關節最常見,還常常表現為對稱性。患者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直且持續時間長,一般都在半小時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骨關節炎只是一個或幾個關節受損。例如,一個髖關節患骨關節炎,另一個髖關節和其他關節不一定也受到損害。風溼性關節炎則是—種全身病,典型症狀是許多關節同時發病,有時還累及身體其他組織,如眼睛、動脈和內臟。”陳世榮表示。

骨關節炎錯用類風溼藥有害無益

既然二者的發病原因大有不同,治療上自然不能混為一談。陳世榮說,如果是骨關節炎,患者應該減少關節的負重和劇烈活動,從而延緩疾病進程,肥胖患者還要減輕體重,下肢痛的話藉助柺杖行走,適當進行理療及鍛鍊,服用氨糖科學補鈣,疼痛強烈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消炎鎮痛的藥物。

而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儘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接受聯合用藥、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鍊等治療手段。

陳世榮指出:“患者如果有長期關節痛的症狀,千萬不要盲目用藥,有些類風溼性關節病的藥物對骨關節病患者來說不僅無效,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危害。必須到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才能有的放矢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