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髖部發力技巧到底是怎麼回事?哪位大神能夠通俗易懂的給說道說道?

月朗星疏大江流


自由泳髖部發力技巧到底是怎麼回事?

每一種泳姿都有它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了技巧和正確的方法,就能夠較快地學會這種游泳技能。

自由泳是一種雙腿交替打腿、雙臂交替划水,身體在水中“圓木滾動”,直線前進的泳姿。因為阻力最小,所以也是最快、最節省力氣的一種泳姿!

自由泳的打腿是“鞭狀”打腿,什麼是“鞭狀”打腿?就是從根部發力,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在自由泳中不知道怎樣髖部發力,很多時候看到的都是小腿在打水,或者雖然是大腿帶著小腿打水,因為發力點不對,所以遊起來很吃力,也沒有效率!那怎麼才能做到“髖部發力”呢?我們可以拿根皮帶抖動一下,你就會發現力量是從你的手部發出去的,然後沿著皮帶傳送,這就是“鞭狀”打腿的狀態。髖部發力也是一樣的,髖部發力、大腿帶小腿,形成了“鞭狀打腿”。

那很多人都找不到如何髖部發力,其實很簡單,就是踢球!你做一個踢球的動作,來感受一下,是不是髖部在發力?不僅髖部發力了,你也能感受到大腿帶小腿的感覺,只是在水裡,水的阻力要比空氣大得多,所以踢腿的力度也要大很多才行。當然了,可能趴在水裡不容易找到踢腿的感覺,你可以在水裡側身踢腿,就很容易找到感覺了,可以這樣練習直至習慣成自然,再俯身練習就能很快掌握了!

總之,每一種泳姿都有它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其實學習游泳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祝你樂享游泳!我是愛游泳愛瑜伽的六零後逆風飛揚sy,大家一起交流游泳、瑜伽的心得體會哦!


逆風飛揚sy


腿未動,胯先行。簡單通俗說的話就像是模特走貓步兒那樣查不太多吧。邁腿之前先把腰胯給扭起來,然後大腿帶動小腿,再通過膝關節的彎曲,把小腿給彈出去。

自由泳打腿的髖部發力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沒有走貓步兒時吧腰肢扭的那麼誇張,而且自由泳打腿基本也是在側身的時候時候打腿,看不出開來身體會有多少扭動。當然新手或是自由泳遊得還不是很熟練的朋友在實際遊的時候也會出現身體擰勁兒的現象,但這和髖部發力其實也沒什麼太大關係,主要還是動作上的問題。因為甭管是正常走路也好,還是自由泳打腿也好,髖部總是需要發力的。只是平時體會不到這種髖部發力的感覺而已。

再來看下這個持浮板自由泳打腿練習的動圖,屁股在那兒一扭一扭的,其實這也就是髖部發力了,是不是和走貓步兒感覺很像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打腿的時候其實屁股是要先動起來的。所以通俗些說的話,屁股那裡扭動的話,就會很容易找到髖部發力的感覺了。


舶來的世界TI游泳


初學者學自由泳,一般跟教練學完,或者一整套教材死磕下來,能遊起來,但是效率不高,容易打腿和劃手各自為戰,還停留在四肢驅動的水平。遊一會就因為手臂肌肉痠痛而難以為繼,原因就是四肢肌肉是小肌肉群,難以負荷長時間大強度的動作。

而好的自由泳是全身協調發力的,髖部驅動,用軀幹的大肌肉群來啟動划水,四肢只是力量傳輸的工具,畢竟軀幹肌群距離心臟更近,力量大而持久,不易疲勞。就像汽車,V6發動機輸出功率,帶動四個輪子轉動。沒有人用雨刷電機來驅動汽車前進。

舉個例子,打羽毛球,我們直觀的看到胳膊的擺動揮拍,但是起作用的不是胳膊,胳膊擺動只是最後一環,其實這是一系列關聯動作,每個環節都從上一個環節獲取能量。看到球飛過來,球手先一條腿撤步側身,反方向轉動肩膀,就像壓彈簧一樣,蓄能然後反方向釋放。釋放時,先旋轉髖部,給軀幹灌輸能量驅動肩膀向前,肩膀帶動大臂,加速,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揮拍,完整一整套鞭狀傳遞,將球擊飛。擊球的力量絕大部分來自於髖部和軀大肌肉群。

游泳也是如此,髖部在有水下錨定手支撐的情況下,主動轉髖,用身體轉動的力量帶動手臂划水,或者更徹底的想,支撐住水,通過髖部發力轉動身體來向前移動。

髖驅一定是髖部主動發力,利用好強大的核心發動機,驅動四肢運動,輕鬆持久。而不是小馬拉大車,偌大的身體不會動,只依靠四肢的力量賣力刨水打腿,難以持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