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禁止棕榈油,对马来西亚的经济会带来什么程度的伤害?

金十数据


长久以来,马来西亚在棕榈油问题上就与欧盟有颇多争执。欧盟认为棕榈油的种植导致了猖獗的森林砍伐和劳动力滥用,因此应该从生物燃料中逐步淘汰;但马来西亚则反驳,欧盟此举是对棕榈油的歧视,是为了保护美国大豆油和其他油料产品。双方各执一词,马来西亚的反应也变得愈发强烈:将拒绝购买欧盟战机并转向中国。

马来西亚威胁欧盟:再抵制棕榈油就转向中国购买飞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基于欧盟近日再次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议拟定“逐步淘汰棕榈油生物燃料”的计划,马来西亚总理在24日表示,如果欧盟继续污蔑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甚至因此给予马来西亚相应的惩罚措施,那马国将拒绝购买欧盟的战机,并改向中国或其他国家购买。

法新社24日称,马国总理的这番表态是该国迄今为止对欧盟发出的最强硬表态,这意味着马来西亚可能放弃购买法国的“阵风”战机或欧洲“台风”战机,以更新该国老旧的米格-29战机。值得一提的是,法国议会在最近投票决定,从2020年开始将不再进口棕榈油作为该国的生物燃料,此举引发了马来西亚极大的不满。

据了解,棕榈油被广泛用于食品制造业与化工业,马来西亚作为该产品的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年产量可达到20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约30%。2017年,马来西亚原棕油出口和棕油产品收入达到715亿马币(约117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8年总收入将达到8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不仅如此,大马方面还指出,欧盟“围堵”棕榈油产品将会造成60万依靠棕油业为生的穷人失业。

棕油出口遭遇双重打击,马来西亚视中国为“贵人”

马来西亚对欧盟的不满正在演变成一场表面的较劲,而除了欧盟“喊卡”外,印度也在日前宣布将提高马来西亚棕油的进口税至30%,这使得马来西亚棕油出口面临着双重打击。在如此困顿的情况下,大马也正在寄希望于中国能拉其一把,“接纳”更多的马来西亚棕榈油。上个月,马来西亚经济事务部长就公开表态,该国希望与中国在东海岸铁路项目的谈判最终不会影响到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

在此前于马来西亚召开的行业会议上,一位德国专家就曾分析称,随着中国实施食品油来源多元化,2018/19年度中国的棕榈油进口量可能增至580万吨。而本月初,中国方面也承诺将会在马来西亚进口的棕榈油数量提高约50%左右至470万吨,同时还大手一挥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价值8.91亿美元(折合约162万吨棕榈油)的购买订单。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方面还宣布对马来西亚的棕油进口不设上限,这也成为了马来西亚棕油业的一个天大喜讯。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市场大门不断打开,马来西亚棕榈油输华是光明一片,就连该国种植及原产业部长都预计,中国两年后将成为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最大市场。

在马来西亚不断向华抛出橄榄枝的积极态度之下,中马经贸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而这或许也成了大马在向欧盟发出“威胁”时还要顺带宣传中国产品的原因——“我认为中国的科技没那么差,甚至比西方更好”。这样看来,大马已经意识到了在全球经贸关系里与中国保持贸易投资伙伴关系的重要性,用马国媒体的话来说就是:中国这一“贵人”正在帮助解决马来西亚的出口困局。


金十数据


任何一种植物食用油都无害,也没有任何一种植物食用油更加“健康”。所谓有害、健康都是营销概念。棕榈油本身无害,可能“有害”的是经过氢化加工后的副产品。棕榈油便宜,是因为作为木本油料的优势~多年生、产量稳定、产量大而未能显得“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其便宜因此适用于食品工业。但棕榈油也有缺点~凝点高,常温下除热带地区外普遍会凝固因而运输不便(运输需加热否则凝固不能装卸和灌装),也因为凝点高,家庭食用不便。另一个缺点是进口棕榈油只是单一的“油”而没有副产品,而其他油料比如大豆可以直接购买进口原料国内榨油之后副产品豆粕能满足饲料业的需求。即,棕榈油是单一成品,进口回来直接加工食品、勾兑其他油品食用而不可能像大豆业那样形成饲料业等产业链。


奇依切恩


棕榈油对人健康危害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