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了,只要不是太out的人,谁不认识几个奢侈品牌,比如LV、香奈儿、GUCCI、Prada、Dior、爱马仕、Burberry、Fendi、劳力士、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等等。

即便是现在奢侈品已经非常盛行,仍然有人不知道奢侈品是什么,奢侈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毕竟它的价格是普通产品的百倍甚至千倍以上。

今天就来说说奢侈品为何会存在,有何意义?它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什么是奢侈品?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的这个定义说明奢侈品在功能使用上是可以被代替的,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很多的同类产品都可以替代它。有些人一生都没有用过奢侈品,但不妨碍他能活到100岁。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热衷于奢侈品呢?

那必然是奢侈品也有不可替代的东西。

比如哪些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一个阶层

因为奢侈品的价格就摆在那里,用得起的是一个阶层,用不起的自然是另一个阶层,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来识别他所在的社会地位,以此获得别人的尊敬,吸引同类阶层的人群,打造自己的生活圈子。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都希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有更多共同话题,这样生活才有更多乐趣。

所以我们会看到,企业家的圈子,大多也是企业家;明星的朋友大多也是娱乐圈的人;富二代的圈子不会出现穷二代;月薪5万的人不会带月薪5000的人一起玩。毕竟不在一个消费层次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大相径庭,自然走不到一块去。

奢侈品的出现给了人们一个识别的标签,更容易圈出与自己同类的人群。用相似物品的人品味、消费观、价值观、兴趣爱好等都大致相同,可能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题,相处起来也很舒服,渐渐地就成为了朋友,融入彼此的圈子。而这些圈子所代表的就是一个社会阶层。奢侈品则成为了上流阶层显而易见的代表。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自信,满足感、成就感

能使用奢侈品的人证明他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优秀的素质和能力,因为比别人好,所以更自信,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用不起奢侈品的人始终会仰望用得起的人,所以他们会经常处于不够自信,不够满足,没有成就感的心态。这样的心态表面上对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潜在的会对他的人际交往造成影响,或者障碍,阻碍他的个人发展。

我有一个朋友已经35+了,以前他还算是一个比较开朗爱玩的人,可是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他现在不爱玩了,即使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是沉默寡言的多,好像心事重重一样。

他是做IT行业的,最近几年听说他换工作蛮频繁的,几乎每年都会换一个,以致他的事业一直没什么起色,薪水也不见涨,连车都买不起,买个小产权房还要父母资助,更不用说买奢侈品了。

而很多跟他同龄的同学朋友,这个阶段都已经有车有房了,存款没有几百万也有大几十万了,生活轻松潇洒。

所以可以感觉到,他事业不成功,出门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行头,和朋友们在一起也看得出来他很没自信,也不爱多说话,现在不是必要的聚会几乎都见不到他的身影了。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精致、优雅、气质等。

不要说你穿着两三百块的衣服拿着三四百块的包就可以认为自己很精致,很优雅,有气质,你的着装是骗不了人的。你穿着的是高档的服饰还是便宜的服饰,你的心态是不同的,你的仪态也是不同的,是自然的还是造作的,别人一眼都能看出来。

有一句话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我觉得还与你身上穿的衣服,手里拿的包包,脚上踩的鞋有关,它们的档次决定了你的内心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别人,这都会显现在你的气质里。

优雅的人哪个不穿得精致得体,哪个不会用奢侈品来装点自己的品位,哪个敢穿着淘来的衣服出去交际?

比如大气的刘嘉玲,知性的赵雅芝,温婉的张曼玉,哪个在公开场合不穿得光彩耀人?

而优雅女人的典范杨澜更有一句名言: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人都是要面子的,要尊严的,谁愿意被人diss,而奢侈品的精致美丽可以把一个村姑变成一个名媛,它在社会性的活动中起的作用不能忽视也不可替代。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美

奢侈品的设计师难道不是拥有最高级,最专业的审美观的一类人吗,平凡人怎么能设计出那么好看的东西出来。而美的东西才会被人追逐。这个美当然不是拍脑袋就能创作出来的,是需要有很深的艺术素养,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才能创作出来的。比如奢侈品的创意总监大多毕业于著名艺术学院,或者在某个大牌设计师下面做过实习等等。

LV前创意总监小马哥Marc Jacobs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世界第二美国第一的艺术与设计学院),知名校友还有Gucci 前首席设计师Tom Ford、Alexander Wang、Donna Karan等;

Dior前首席设计师John Galliano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知名校友还有Givenchy前首席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Chloe前设计总监Stella McCartney、Céline创意总监Phoebe Philo等;

Dolce&Gabbana创始人Domenico Dolce毕业于米兰马兰欧尼学院,知名校友还有MOSCHINO的创始人Franco Moschino,Valentino前设计总监、Tod's前女装系列创意总监Alessandra Facchinetti等。

诸如此类

所以可以说,物质世界的美基本都是奢侈品创造出来的,而奢侈品以下的牌子大多是借鉴或者抄袭奢侈品的设计,要么自己设计的都不好看,因为创造美的设计师是需要艺术熏陶的,需要培养的,需要灵感缪斯的,而最顶尖的设计师都集中在奢侈品大牌那里。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Marc Jacobs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品质

奢侈品是给社会精英人群使用的,如果品质不好,那不是给他们带来荣耀,而是给他们出洋相,这绝不是奢侈品所能存在的意义。用奢侈品的人他们差的不是钱,是精致的物品,能够符合他们身份地位的高端产品,这就决定了奢侈品的品质必须是优异的,最好的。要做到这样,就要不惜成本,从选材到做工,都要精益求精。而普通的产品是不会追求这种品质的,他们的生产者会计算成本与收益之间合理的回报,并且考虑的是大众的需求,而不是精英人群的诉求。

爱马仕的包包为什么有钱也难买到,因为它供应有限,它要精心选材,符合的材质并不是遍地都是,而是精挑细选,最好的材质中选最好的部分,数量自然是非常少了;它还坚持手工制作,一针一线的缝制,产量可想而知,品质自然也不是大批量机器制作所能比的。

只有奢侈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固执,对品质毫不妥协,才能打造出精致完美的产品,彰显主人的高贵和地位。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以上这些是普通产品无法替代的,也是奢侈品存在的意义。

当然,这是从现代来讲的,如果回归到奢侈品的起源,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王室及贵族阶层对奢华生活的追逐,那时的奢侈品就是为他们服务的,奢侈品是他们奢华和享乐生活方式及品位的象征,也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阶层。

很多奢侈品的创始人当时都是服务过王室贵族的工匠(比如路易威登),后来的发展及时至今日,这些品牌都延续了其历史传统、优良品质的特征。消费群体从王室贵族、资产阶级变成了今天的富裕阶层、中产阶层。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概括来说:

奢侈品有这些标签:好的、贵的、非必需的;受众是少数人群,即社会的财富精英;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这些就是奢侈品存在的真相和意义,现在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最后给大家种草一款轰炸时尚圈的包包——香奈儿31,一觉醒来, 全世界都在讲一句时髦的话:香奈儿31

一上市全球各大博主发博, 各种大片种草起来毫不手软,虽然尺寸看起来不小 但是先行一步的各路时尚博主从160到178cm都是纷纷为她打call 而且“一包多用”凹起造型随心所欲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接下来一起欣赏Miki家的大货vs正品,细节全方位对比,一起来找茬吧!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奢侈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那么它存在的真相和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不注明ZP与大货,小伙伴们能分辨出来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