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和做到,只知道答案并不能让你到终点

想到和做到,只知道答案并不能让你到终点

每个人每天会想很多事,想到能做到的就很少了。

做事也是一样,开始自己去做的事,通常都只是一个想法概念。

具体的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清楚。

Q1,思考突破不容易,想到并且做到更加不容易

去年开始有想改变的想法,到后来几个月并没有确切的方向。脑袋里只要一个模糊的概念,只要有概念开始让大脑开始思考。最后总能孕育出一个灵感,这个就是思考的好处。

我写过、理财、经济、心理学、读书、学习干货,到现在写思考。过程基本上就是从不满意到更不满意,因为有之前那个模糊的概念。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停,要不停的写下去。

维持这个动态的过程,寻找想到的点。就像一个圆盘,我们在圆盘的一边。只有让圆盘不停的旋转,才有机会转到机会面前抓住它。

至于写作的过程内容,只是为了维持不停书写的动能。大部分我们能力是不缺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点。

别人都写干货,我如果在写没有什么特别的。市场上不缺我一个干货制造,可能会缺一个思考的磨刀石。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维利剑。

这句话想明白之后,基本上后面就没什么大问题。只需要不断的加强输出,不停的持续深入这个领域就可以了。思路有了剩下的,就是该干嘛干嘛。做正确有价值的事,等待结果的出现。

其实你专注力一旦开始,这个时间是很快度过的。可能3-6个月你想做的事,基本上就有一个比较明朗的效果。

说这些就是想表达,思考的质量可以改变命运,甚至可以影响你的收入。

想到和做到,只知道答案并不能让你到终点

Q2,能做到才重要,只知道答案并不能到终点

目前写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从开始写作到现在青云将获得20多次。很多人问我要怎么写,怎么学习写作的写3个月就有这个效果。

今天就无保留的分享自己写作理解,写作方法文笔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特别是现在浅阅读时代,文采不重要“思考”与“行动”才重要。文章不管你怎么写,最后都是一个表达。

无论是用故事、小说、散文、干货,这些背后都隐藏着你的思考结果。

最开始我也陷入过不停学习各种写作课里,这些写作课很好大牛把自己的套路无私分享出来。

同样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是,学完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是大牛不厉害还是课程水份大,都不是问题就在结果上。

学习的都希望听完课,自己就可以写出10W+的文章。自己马上就可以变成写作大神,这里就是把写作当成一个手艺在学了。

写作背后的动因是思考,那些所谓的干货。都是别人经验总结思考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情况总结。我们每个人情况又不一样,他们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字才到今天。

你想通过几节课,就跳过前面的积累试错。直接拿到一个答案有什么用,答案就是一个地图。

可能大牛很良心,把自己走过的路都给你标的清清楚楚。你拿到地图不等于,已经到了大牛在的地方。还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才能到达。

而且每个人情况还不一样,他的身体好、读书多、积累够走的就快。一个是没基础,没实践积累。课程只是别人经验的积累,并不能直接指导所有人。

这就是为什么学了很多干货,该啥不行一样不行。干货像快餐,会带来两个结果。

第一初期想快速了解一个领域,可以用干货帮助你。到后来还是要自己去深入学,才能从吃快餐到吃美食。

第二,每天用干货吃快餐,自己越来越懒已经放弃了独立思考,再也不想自己去做饭那么麻烦了。

真正能帮助你的,还是思考与行动。尽量用自己的经历,去论证重要的道理。

想到和做到,只知道答案并不能让你到终点

Q3,相信价值的力量,最终所有的读者都会有辨识能力

文章没有可以做到100%原创,我们需要用继承别人的知识帮助理解。我们只是做到大量吸收,长期思考,深入实践,用思考出来的知识武装自己。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衍生出自己的思考,一篇文章大部分其实都是传达。能做到一小部分自己思考出来的,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能价值不是最高的,但是一定是你下次思考的基石。

能给读者带来启发,有一两个地方让你感觉“我怎么没想到啊”。这个书写难道是很难的,我最多希望做到思考启发作用。

要想原创出自己的东西也有办法,就是独立思考出正确的东西。不要把这个想的太宏观,个人觉得只要你自己思考出来的。它就有价值,只是价值大小而已。

毕竟大部分只能做到信息区分,有一点自己的思考也是自己的。所以不要想着我马上写出一个,让所有人侧目的观点。只要是你的思考,对你有帮助那也可以对别人有启发。

我写的文章是有自知之明,不可能把每件事都想到。知识和文章无论怎么写,最后都有局限性。不可能什么都表达完全,都会有遗憾在里面。这个完美是不可能追求到的,只能做到尽量把自己想的点讲透。

我相信我读者也是有辨识能力的人,指望一篇文章改变自己人生那是想多了。想通这些心理顺畅多了,不在追求所有人满意。只希望自己思考,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

那我的文章目的就达到了,个人也在成长学习阶段。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讲明,知识选择自己需要的吸收。不需要的不用管就可以,这就是我对知识文章的态度。

时间是把杀猪刀,不只是对人对内容一样。做长期有价值的内容,多少年回来看还是有收获就有价值。

想到和做到,只知道答案并不能让你到终点

Q4,改变才是正道,做一个终身成长者

把人挡住最好办法是什么?

就是跟他保持同步,他向那边走,你就跟着移动。

改变这个词已经被说烂了,无数次了没办法谁都想改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不是自己不想改变就可以不变的。

指望一个知识解决所有问题,这个幻想早破灭早受益。一招鲜吃遍天,再也不会存在。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在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必备的生存能力,不仅要学习整个人都要不断成长。

做一个复杂的人才能有机会,解决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成长是什么?就是不断的改变,不断往好的方向改变。终身成长就是:不断学到新知识,把学到的不断利用起来,用知识指导行为改变。

“学了知识就要改变,不行动是不会改变的,不改变怎么会有成长。”正反这么一圈,就是终身成长的原因。

我在书写的过程,不只是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写同样是教自己的过程,如果我不写很多问题也不会去思考。思考这么辛苦,没事谁都不想思考。

但是一旦开始思考,这个思考轮盘就不会停止了。

自己是书写的过程中,也是在自我吸取的过程。很多思考都是在书写中完成,单独想还不一定想的出来。他是一个连带效果,不只是在启发你也是自明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我也在写作中不断的变化。在持续行动中不断成长,自己并不比读者聪明。只是做为一个探路者,你们从我身上的学习成长变化。

思考的难度在于习惯,思考习惯很难打破。

我们是一类人不只是看,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吸收。吸收完自己思考,更重要的是把思考实践起来。

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想利剑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鱼堂主(ID:yutangzhu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