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软科2018年全国百强高校排名中,有13所院校是“双非”(指既非双一流大学建设,又非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高校,它们之中有全国排名43位的而且是非常年轻的南方科技大学,也有排名46位的首都医科大学,下面去了解一下这13所“双非”高校的真实水平吧。

一、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中的双非高校汇总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在这支全国百强“双非”高校的队伍中,有一股最闪亮的力量,那就是5所医科大学共同挺进全国百强,它们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

从地域上看,来自江苏省的院校最多,有4所: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扬州大学。

二、学科实力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1、南方科技大学

学校建校时间不到10年,但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是一所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会学科的创新型大学。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2、首都医科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公共卫生与语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儿科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培育)。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3、南方医科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

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骨外)。

4、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

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5、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全国54所参评高校中获评A+等级,

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培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6、江苏大学

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 自动化;

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临床医学。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7、华侨大学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重点学科是数量经济学。

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哲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8、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工业催化。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9、东北财经大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和数量经济学(培育)。

10、深圳大学

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11、南京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5%行列。

12、大连医科大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 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这13所“双非”院校跻身全国百强高校,了解一下

13、扬州大学

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工程、化学、畜牧学、中国史、数学、水利工程、草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