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到底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自由?

加密货币是自由意志主义愿景的产物。换句话说,加密货币的使用,能让用户获得更多的自由。那么,它到底能不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自由呢?

近日,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的一篇文章让人震惊!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委内瑞拉人如何利用加密货币应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文章写道:

面对一种缺乏价值的法定货币(波利瓦尔),一些委内瑞拉人正在转向使用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来作为稳定价值和交易的手段。

与此同时,在2018年2月,委内瑞拉政府推出了官方的数字货币石油币(Petro),由国家集中控制,使政府能够直接追踪其公民的金融活动。


可见,委内瑞拉推出数字货币有两个用意:一方面,它被用作监视和专制控制国民的手段;另一方面,它是用来保护国民免受经济压迫和不民主滥权的工具。


加密货币到底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自由?


委内瑞拉政府此举不禁令人深思:实物现金转向数字货币是否会真的扩大国民的经济自由?又或者说,它会反过来变成政府对国民加大控制的手段?

倘若真如该文所写的那样,即便实现了无现金社会的愿景,国民依然难逃被监控的现实。那一直标榜 “自由主义”的加密货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加密货币的特点

关于“加密货币能否带来自由”的问题,多辩无意,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加密货币。相对于传统的法币,为什么说它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自由?理论依据何在?

加密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点对点交易账簿,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公开透明等特点。


加密货币到底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自由?


既然加密货币是以区块链为基层技术,那就必须得和这种技术适配,否则就会像AMG发动机安装在拖拉机上一样,无法发挥出它的强大性能。那加密货币有什么特点?

*无国界限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只要有网络设备(甚至是无线电),便可进行与加密货币有关的操作,如交易、挖矿等。资产管理也只需一台计算机。

*交易费用低:传统银行体系下的货币交易,手续费高且处理时间长,而加密货币采用的是点对点的交易体系,降低手续费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跨平台操作:加密货币的使用不受平台范围的限制,即便是不同的平台,也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存,像大家熟知的“搬砖”行为,便是典型的跨平台操作。

*专属所有权:传统货币支付都有第三方(如支付宝等),不仅收费且还控制着用户的账户数据,存在安全隐患。加密货币只要保管好私钥,便拥有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保值的功能:加密货币(如比特币)无法伪造,每一枚都能追溯到来源;此外,其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不会像法币那样无限制滥发,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当然,上述只是加密货币的几个最典型的优势,限于篇幅,此处便不一一列举了。

加密货币的疏漏

我们知道,一种媒介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共识。例如法币(纸币),它只是一种达成共识的货币符号,由政府背书。

同样,加密货币要想成为货币,也必须具备上述特点。这也是加密货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必须创建一种可信的数字凭证。

不可否认的是,造成加密货币不能大范围流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国家不承认加密货币的合法性。所以即便现下加密货币发展迅速,也只是限于局部。

加密货币依赖于加密技术,只有加密学才能保证其安全性,一旦加密被破解,也就再无价值可言,这也就是这类“数字凭证”被称为加密货币的原因。


加密货币到底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自由?


理论上来说,加密货币比法币更符合人们对货币的预期。但实际上,目前的加密货币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如需日臻完善的“匿名性”。

*身份验证:如比特币声称具有匿名性特点,但在平台进行注册时,却需要实名认证,这便存在着安全隐患。此外,还有人表示可以用假身份证件来逃过验证。

*交易公开:只需知道一个地址便可找到关联人的一系列地址。另外,留在论坛、微博、推特以及BBS等平台的许多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便会发现一系列线索。

*地址暴露:交易汇总输入会暴露持有人的其他地址。一旦用户发送钱包中的大部分币,基本上会把他的全部地址都暴露,因为交易须汇总大部分地址中的币。

*定位监控:如比特币的通讯协议未加密,向外转币时,协议分析软件便能找出IP地址和比特币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布署了监控系统,则可定位到用户地址(可用Tor浏览器匿名)。

加密货币的选择

正是由于加密货币存在的诸多不完善之处,才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如人为监控、黑客窃币等。为填补加密货币存在的疏漏,各大平台也都在逐步完善。

如混币(CoinJoin)机制,便是基于此诞生的一种解决方案。原理是割裂输入地址和输出地址间的关系。但混币非常敏感,很可能会涉及法律责任。

匿名性比较成功的加密货币有:字节币 (Bytecoin)、零币(Zerocoin)及暗黑币(Darkcoin)等。如字节币承诺和隐身地址两大匿名技术,使得交易链成为一团迷糊,无法追踪、无法关联。

当然,加密货币的匿名与半匿名问题,不能武断看待。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如比特币可能会越来越公开、透明,而有一些币则可能会越来越匿名。

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无论肯定与否,都应正确去对待。很多国家极力否认加密货币,却对区块链技术积极探索,并加以应用,这不得不让人惊讶!


加密货币到底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自由?


其实,很多国家并非完全否定加密货币,他们只是想以“中心化”的方式去驾驭“去中心化”,结果就是将中心化的监控和去中心化的高效相结合,创建一种新的模式。

像“中心化区块链”(如稳定币、银行链)的出现,很可能会与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初衷背道而驰,以至于人们拥有的自由和隐私可能会比以前更少。

也许该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委内瑞拉和伊朗两个“流氓国家”完全实施了加密货币监控的策略,但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和大环境的影响,收效甚微。

加密货币为政府数字货币的推出提供了一个框架,很多国家很可能会考虑采用这一模式,在保持现金的反监督利益外,同时又不牺牲存在于网络上的现代经济部分。

人们有责任确保向数字货币的转变,推动自由开放的未来。自由主义的命运不仅取决于其作为治理机制的功效,还取决于普通公民实现其理想的能力。

作为争取自由的工具,加密货币未来的成功或失败,原因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效率,更重要的是人们是否能够承担起捍卫自由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